人教版选修一第八单元第4课走向世界的日本(共2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选修一第八单元第4课走向世界的日本(共25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12-16 19:13: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5张PPT。1、政治:废藩置县;废除封建等级制
度,实行四民平等;确立立宪政
体。
2、经济:改革币制;改革土地制度,确认
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改革
地税;殖产兴业。
3、文化:“文明开化”、建立近代教育体
制、生活习俗西化。
4、军事:进行军事改革、建立新式军队。温故而知新:明治维新的内容这场改革给日本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呢? 日本走向世界(近代化)第四讲 日本明治维新(影响)——走向世界的日本(日本的近代化) 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了发展。为扫除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19世纪中后期,德、意、俄、美、日等国开展了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推动了世界近代化的进程。其中,日本的明治维新使日本开始了近代化进程。日本的明治维新同俄国的农奴制改革、美国内战、德国、意大利的统一等构成了19世纪中后期资本主义在全世界的大发展,使得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进一步建立起来。
前言结合明治维新的内容和必修一中国近代反侵略民主革命斗争,
简述明治维新对日本近代化的影响。1、原因:一、政治近代化:颁布1889年宪法
        确立君主立宪政体1)农民暴动和“自由民权运动”的推动2)政治体制的改革相对滞后,藩阀垄断国家政权。2、目的:缓和矛盾,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日本帝国宪法》颁布仪式(1889年2月11日)结果:形式上确立了君主立宪.
实质:天皇专制3、特点: 民主形式、进步性。天皇专制、封建神权色彩。4、评价:性质:近代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局限性:带有浓厚的封建神权色彩影响:日本成为亚洲第一个立宪国一、政治近代化:颁布1889年宪法
        确立君主立宪政体家,确立了日本近代天皇政治体制。
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法两国已形成
一套较为健全的议会民主制度。请说出
日本的政治体制与英法的主要差异是什
么?从这些国家由封建主义过渡到资本
主义所走的道路,分析造成这种差异的
历史原因。
主要差异:英法为民主政治体制
日为天皇专制主义体制历史原因:英法的过渡道路是资产阶级
革命,对封建制度改造比较
彻底;日是资产阶级改革,
对封建制度改造不彻底,保
留大量的封建残余。二、经济近代化:1、表现:经济——19世纪90年代初步实现资本主义工业化(工业体系、重工业)。
军事——建立一支现代化军队,不断加强。
外交——20世纪初废除与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富国强兵民族独立为什么日本能在19世纪末20初
崛起为东方强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崛起为东方强国。2、原因:(1)国际:19C后半期西方列强忙于侵略中国,清政府忙于镇压起义
(2)国内:明治政府加紧改革发展资本主义二、经济近代化:资本主义经济迅速
发展,崛起为东方
强国。1、表现:1、表现:三、对外关系上:收回主权、
对外扩张A、废除不平等条约,摆脱了民族危机。
B、走上侵略扩张道路,成为新兴的帝国主义国家。“大陆政策”:1.征服中国台湾;2.征服
朝鲜;3.征服中国满蒙;4.征服中国内
地;5.征服世界。 为什么日本明治维新后要走上对外扩张的
道路,对日本和世界带来什么样的影响?2、原因:1)明治维新保留大量封建残余,竭力推行军国主义;2)资本主义发展,国力提升;3)日本资本主义发展先天不足。三、对外关系上:收回主权、
对外扩张3、影响:崛起为东方强国,给邻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学术界一般认为,日本“明治维新”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但是,在最近一次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有些学者主张:“明治维新”应理解为一次“明治革命”;而另一些学者则提出“明治中兴”的解释。 你认为其中哪一种观点更合理?请正确评价明治维新? 
“改革”说。明治维新由天皇主持,自上而下完成,日本由此走上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
“革命”说:“明治维新”是在武装倒幕前提下进行的,它确立了以天皇为首的地主和资产阶级联合专政。 “中兴”说:维新前,日本遭外来侵略,天皇被幕府架空。维新后,天皇重掌朝政,促进了经济发展,维护了民族独立。 明治天皇真“明智”,
引领日本向“西”进;
美中不足“憾”历史,
亚洲人民遇“不幸”!评价明治维新1、性质: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
的改革2、作用:明治维新开启了日本近代化的历程,促进日本社会的发展。①政治:建立了统一的民族国家,确立了近代宪政体制
②经济:改变封建落后状况,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道路 ,迅速成为先进工业国。
③文化:近代文明的传播改变了日本文化落后的面貌
④国际地位:摆脱民族危机,崛起为东方强国。评价明治维新1、性质: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
的改革2、作用:明治维新开启了日本近代化的历程,促进日本社会的发展。3、局限性: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军国主义色彩浓厚,走上了一条对外殖民扩张的道路,成为了亚洲和平的一个新威胁。学史致用:明治维新的启示 如果你是中国国家政策研究室的一名研究员,请你就日本明治维新的成功之处来谈谈我们中国现代化建设可从中获得哪些启示?1、 顺应时代发展潮流,进行和深化改革2、重视教育实行科教兴国战略3、面向世界,全面学习,借鉴学习 4、科学发展、和平发展 19世纪中期,许多遭受到欧美国家侵略的亚非拉国家相继沦为殖民地。东亚的日本却脱颖而出,经过明治维新,迅速实现了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成为亚洲唯一一个没有沦为殖民地的国家,也成为第一个走上近代化道路的国家。
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谈谈日本明治维新成功的原因是什么?★日本明治维新成功的原因有哪些?1.符合时代潮流;
2.有利的国际环境;
3.国内因素:①政治体制②思想文化传统
4.改革的主观因素:①领袖人物
②方针正确
③人民群众
④国家政权 同是封建统治者自上而下领导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可成效相比却差之甚远,试比较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异同点,谈谈明治维新成功的原因是。学习延伸:俄国农奴制改革同明治维新的比较
(1)相同之处:①时代:都发生在19世纪60年代,资本主义成为历史发展的潮流;
②背景:封建制度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③方式:都通过自上而下的方式进行。
④目的:都巩固君主及其统治,发展资本主义。
⑤性质: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⑥结果: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
⑦影响:都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
都有大量封建残余势力;
在改革后对外侵略扩张。
俄国1861年改革与明治维新的比较
(2)不同之处:①背景(直接原因):俄国是对外战争失败加剧了农奴制的统治危机。日本:民族危机加剧了幕府统治危机。
②领导力量不同:俄国是以沙皇为代表的封建统治阶级;日本是以倒幕派为核心的改革派.。
③清除障碍的激烈程度:日本要激烈一些,爆发了推翻幕府的武装斗争
④影响的广度和深度:日本摆脱了沦 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危机,成为亚 洲经济、军事实力最强的国家; 俄国改革不彻底,资本主义 发展缓慢。
本课小结1、19世纪后期,日本之所以要制定一部宪法,其最主要的原因是
A、农民负担加重   
B、中小地主对明治政府改革的不满
C、自由民权运动的兴起和农民暴动
D、明治天皇加强权力的需要
2、下面哪一项不是1889年日本明治政府所颁宪法的内容
A、天皇神圣不可侵犯  
B、臣民有选举和被选举等权利和自由
C、议会由贵族院和众议院组成
D、内阁对议会负责3、日本在明治维新后不久就走上对外扩张之路,根本原因是因为日本
A.国内市场狭小,资源不足
B.明治维新保留了军国主义传统
C.资本主义发展,国力提升
D.明治维新时期大力发展军事工业
4、1889年颁布的《日本帝国宪法》的蓝本是
A.英国《权利法案》
B.法国《拿破仑法典》
C.普鲁士宪法
D.美国《1787年宪法》5、日本的明治维新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其主要依据是:
A.改革建立了民主共和制度
B.资产阶级是改革的领导者
C.改革废除了封建身份制度
D.改革发展了资本主义工商业“走向世界”
一是采取发展资本主义的政策,建立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政治体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顺应世界潮流;
二是随着自身实力的增强和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走向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