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必修2第四单元第18课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共3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岳麓版必修2第四单元第18课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共32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12-17 19:29: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2张PPT。第18课 中国社会主义
 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过渡时期总路线一五重要成就鞍钢工人学习总路线中共八大 1956走在社会主义大道上高举三面红旗文化大革命中国新型喷气式飞机共聚北京庆祝胜利四海翻腾云水怒跑步进入共产主义三大改造完成1953----1956
开端1956----1976
探索材料分析:这些数据反映了什么问题?材料:1949年,中、美、苏三国在钢、原煤、
原油方面产量对比。中国钢产量占美国的0.2%,
苏联的0.7%;原煤产量占美国的7.3%,苏联的
13.6%;原油产量占美国的0.02%,苏联的0.36%。中国的工业基础差,底子薄1952年主要产品产量简表1952年产量比1949年增加比历史最高水平增加粮钢棉原油1.639亿吨49%9.3%130.4万吨193%53%135万吨754%46.2%44万吨272%思考:同1949年比,1952年中国国民经济发生了什么变化?1952年,国民经济形式基本好转1.如何理解过渡时期?
时间界定——
社会属性——
2.过渡时期总路线有何特点?其实质是什么?
工业化与三大改造同时并举,变革生产关系和发展生产力并举
3.“一五”计划与过渡时期总路线之间是何关系?
为“一化三改”奠定基础
4.为何“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
5. “一五”的成就
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
初步形成了合理的工业布局,
社会主义工业化全面展开。
问题导学阅读上图,从区域和行业的分布来看,“一五”计划所取得的成就有哪些特点?为什么会有这些特点?    工业化在今天
实现工业化仍然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艰巨的历史任务……我们要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率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兴工业化道路。    
——《中共“十六大”报告》 我回来的时候(解放后),村里开始搞土地改革了,我分到了五亩地,就是原先租龙二的那五亩。1953年办合作社,我积极加入。福贵的跌宕生活历史再现:“集体力量大无边” ——兴办农业生产合作社农业:初级合作社——高级合作社历史再现:“手工业合作化的春天” ——兴办手工业生产合作社手工业:从供销入手,按行业分期、分批、分片改造,一次性合作。历史再现:“亏了我一个,幸福全国人” ——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资本主义工商业:
加工订货、统购包销、经销代销?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1953)?全行业公私合营(1956)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在中国基本确立,为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确立。意义:三、经济建设的成就与教训角色体验  假设你是中共八大的代表,请你
结合1956年我国的政治经济形势分析
社会的主要矛盾,确定党的工作任务。多种经济成分并存 单一的公有制经济结构 存在着经济剥削和
剥削阶级 民族资产阶级转化为普通劳动者 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与现实间的矛盾集中精力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1.中共“八大” 1956 到了五八年,……家里的锅都归了人民公社,说是要煮钢铁,那天队长带着几个人挨家挨户来砸锅, ……“村里办了食堂,砸了锅谁都用不着在家做饭啦,省出力气往共产主义跑,饿了只要抬抬腿往食堂门槛里放,鱼啊肉啊撑死你们。”
福贵的跌宕生活历史再现:“可笑?可悲?” ——经济领域的“左”倾错误肥猪赛大象,就是鼻子短。
全社杀一口,足够吃半年。看看总路线下的人民生活大麦穗、大玉米,运到北京去见毛主席1958年“左”倾错误的泛滥1)原因: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片面追求经济建设的高速度;受苏联影响;中共缺乏经验。2)表现: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大跃进”(中心:大炼钢铁);
人民公社化运动(特点:“一大二公”)3)标志: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
①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1957年1960年7041605工业总产值:亿元1957年1960年415537农业总产值:亿元
②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③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受到严重挫伤;留下荒山秃岭 松松垮垮的田间劳动者历史再现:“哀民生之多艰” ——1959~1961三年自然灾害根本原因:左倾错误 1962年国民经济出现了什么变化?
2400万担3400亿斤比上年增长11.6%实际达到2200万担3216亿斤比上年增长8.5%原计划棉花粮农业产值1962年“调整、巩固、充实、提高”---8字方针国民经济转入
调整的轨道道路曲折,成就巨大 福贵的跌宕生活:
城里……乱糟糟的满街都是人,每天都在打架,还有人被打死,村里人都不敢进城去了。 ……越闹越凶,满街都是大字报……连凤霞、二喜他们屋门上都贴了标语,屋里脸盆什么的也印上了毛主席他老人家的话,凤霞他们的枕巾上印着: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床单上的字是:在大风大浪中前进。 “文化大革命”动乱十年,在经济上,只是国民收入就损失人民币5000亿元。这个数字相当于建国30年全部基本投资的80%,超过了建国30年全部固定资产的总和。国民经济遭受巨大损失1、中共八大指出:社会主义制度已经确立,国内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这实际上就是
A、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矛盾
B、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C、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之间的矛盾
D、社会制度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D2、造成1959到1961年我国国民经济严重困难的最主要原因是
A、自然灾害的影响
B、苏联撕毁经济技术合作协议
C、三大改造的完成
D、经济建设中的“左”的错误D3、三大改造的实质是
A、引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
B、把私人生产纳入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轨道
C、在中国探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D、改革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革命D4、“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这句话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A、“大跃进”
B、人民公社化运动
C、“文化大革命”
D、改革开放A5、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实现标志着我国
①过渡时期总任务提前完成②已由农业国变成工业国③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④国内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B6、1958年,总路线和大跃进的失误根源在于思想认识上
A、夸大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忽视客观规律
B、片面追求社会主义建设的高速度
C、违背了经济建设应综合平衡
D、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