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13章内能》 2023年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13章内能》 2023年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36.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3-09-02 10:41: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13章内能》 2023年单元测试卷
考试范围:第十三章;考试时间:80分钟;命题人:xxx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共48.0分)
1. 古诗词往往蕴含丰富的物理知识,在下列诗词中能体现“分子在不停息运动”的是( )
A.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B.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C.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D.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2. 通过可直接感知的现象,推测无法直接感知的物理规律,这是物理学常用的探究方法,小明观察到以下的现象,并进行了初步推测,其中不符合事实的是( )
A. 破镜难圆---分子之间存在斥力
B. 两滴水银靠近时,能自动结合成一滴较大的水银---分子间有引力
C. 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分子间存在空隙
D. 腌制鸭蛋,盐分子能进入蛋中---盐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3. 下列说法中,不属于分子动理论的是( )
A. 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B. 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C.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 D. 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4.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人体正常体温约为
B. 秋冬的早晨出现的雾属于汽化现象
C. 物体温度降低时内能减少,温度升高时内能增加
D. 热机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械
5. “端午浓情,粽叶飘香”,关于蒸粽子过程中涉及到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粽子内能增大是通过做功实现的
B. 水沸腾后,锅面上“白雾弥漫”,这一物态变化过程和“霜”的形成过程相同
C. 刚出锅的粽子非常烫手,因为高温的粽子含有的热量多
D. 水沸腾后,粽叶香味更浓,因为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6. 固体、液体、气体分子间的距离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A. 固体、气体、液体 B. 气体、液体、固体 C. 液体、固体、气体 D. 固体、液体、气体
7. 下列关于内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具有机械能的物体不一定具有内能
B. 物体温度不变,内能一定不变
C. 物体没有吸热,内能一定不变
D. 在温度、状态和物质种类均相同的情况下,物体的质量越大,内能越大
8. 如图所示是四个实例中,在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上与其他三个实例不同的是( )
A. 烧煮食物 B. 锯条发烫
C. 屁股“冒烟” D. 搓手取暖
9. 如图所示,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内放一小团硝化棉,迅速下压活塞,硝化棉燃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迅速向上抽活塞,硝化棉也能燃烧
B. 此实验只通过热传递改变筒内空气的内能
C. 下压活塞的过程,空气的内能转化为活塞的机械能
D. 硝化棉燃烧,是因为玻璃筒内空气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
10. 小安把冰块放在泡沫箱中制成简易“冰箱”,她把一瓶饮料放入“冰箱”后,冰块和饮料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在冰块和饮料达到相同温度之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的内能减少,乙的内能增加
B. 甲是冰块,放出热量
C. 乙是冰块,含有的热量增加
D. 若不计热损失,甲放出的热量比乙吸收的热量多
11. 下列关于内能、热量和温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温度升高,一定吸收热量
B. 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C. 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
D. 发生热传递时,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传递到内能小的物体
12. 经常下厨的小关发现,同时用相同的燃气灶加热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水和食用油,油的温度总是升高得快些。这是因为( )
A. 水的内能小,吸热后温度升高得慢 B. 油的比热容小,吸热后温度升高得快
C. 油的热值大,吸收的热量较多 D. 相同的时间内,水吸收的热量较少
13. 水具有比热容大的特点,下列现象中与此特点无关的是( )
A. B.
C. D.
14. 如图甲所示,将质量相等的冰和蜡烛分别装在两个相同的试管中,放入装有水的烧杯中加热。绘制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甲中的实验装置,安装时应按照“由上到下”的顺序
B. 图甲中两试管放在同一烧杯中加热,可以控制相同时间内冰和蜡烛吸收的热量相同
C. 由图乙可知,图线对应物质的内能先增大后不变再增大
D. 由图乙可知,图线对应的物质是冰
15. 依据表格中的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 水 煤油 砂石
比热容 约
A. 一杯水倒出一半,杯内剩余水的比热容小
B. 水和砂石放出相等热量,水的温度降低得较多
C. 水的比热容表示水的温度升高吸收的热量是
D. 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吸收相等热量,煤油温度升高得较多
16. 下列现象中,不是利用做功来改变内能的是( )
A. 冬天在户外时两手相搓一会儿就暖和 B. 刀在砂轮的高速摩擦之下溅出火花
C. 在烈日之下柏油路面被晒熔化了 D. 火箭在“熊熊烈火”的喷射中冲天而起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12.0分)
17. 如图所示,对于下列实验中所描述的物理过程,说法正确的是( )
A. 试管内的水蒸气推动塞子冲出去时,水蒸气的内能减小
B. 抽去玻璃隔板,两瓶中气体逐渐混合均匀,说明空气比二氧化氮的密度大
C. 给瓶内打气,瓶内的空气推动塞子跳起来时,瓶内空气的内能减小
D. 厚玻璃管中的空气被压缩时,管内空气的内能减小
18. 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人们漫步在海滨,会感到习习海风迎面吹拂,十分畅快。这样的风非常柔和,通常情况下,它白天从海上吹向陆地,夜晚从陆地吹向海上,如图气象上把这种风称为“海陆风”。下列有关海陆风形成的原因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由于海水的比热容大,受到太阳照射后,表面升温慢
B. 陆地砂石的比热容小,受到太阳照射后,升温比较慢
C. 白天由于陆地气温低、空气上升快而形成海面吹向陆地的海风
D. 夜晚海水降温慢,海面气温较高,空气上升快而形成陆地吹向海面的陆风
19. 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引力
B. 内能和温度有关,的冰块没有内能
C. 常用水作冷却剂,是利用了水比热容大这一性质
D. 四冲程内燃机工作时,压缩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20. 用相同的酒精灯分别对、两液体加热如图甲所示,根据测得数据分别描绘出两液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在相同的时间内两液体吸收的热量相等,不计液体热量散失,分别用、、、表示、两液体的质量和比热容,则结合图中信息作出的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 若,则 B. 若,则
C. 若,则 D. 若,则
第II卷(非选择题)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21.0分)
21. (2分)由于分子运动的快慢和______ 有关,所以把物体内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做______ 。
22. “汽车不但要吃油,有时也要喝水”,用水冷却发动机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在发动机开始工作后一段时间内,水箱中水的内能会______填“增加”或“减少”,这是通过______方式来改变内能的
23. 如图所示是冰熔化的图象,设相同的时间内物质吸收的热量相同,则物质在时具有的内能______ 选填“”、“”或“”物质在时具有的内能。由图象可知 ______ 选填“”“”或“”,所以相同的时间内,______ 选填“冰”或“水”升温更快。
24. 水的比热容为,将的水倒掉一半,剩下的水的比热容是______ ;水结冰后它的比热容将______ 填“改变”或“不变”;初温为、质量为的水吸收的热量后温度将升高到______ 。
25. 如图所示,拿一个大口玻璃瓶,瓶内装少量的水,用塞子塞紧,通过塞子上的开口往瓶里打气。当塞子从瓶口跳起来时,可以看到瓶内会出现______ 。
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瓶内的空气膨胀做功时,内能______ ,温度______ ,使瓶内空气中的水蒸气______ 成小水珠。
26. 两个同样的烧杯,内装温度、质量相同的水和某种液体,用同样的酒精灯加热,每隔记录一次它们的温度,测得如下数据:
时间
水的温度
某种液体的温度
回答下列问题:
在加热时间相同的条件下,升温快的是______ ;
如果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______ 吸收的热量多;
由此可根据公式______ ,推出 ______ 填“”“”或“”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0分)
27. 如图甲是小东探究“不同物质吸热规律”的实验装置:
两个相同的烧杯中装有______相同且初温相同的水和煤油,用相同的酒精灯对它们加热。
根据实验数据,小东作出了水和煤油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见图乙。
由图乙可知,杯中的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温度时,吸收的热量______填“相同”或“不相同”,计算出煤油的比热容是______。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5.0分)
28. 如图所示小明将质量为、初温为的牛奶放入质量为、初温为的水中进行冷却,同时,他还利用温度计和钟表测出温度的变化情况,并作出了如图乙所示的牛奶和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水、牛奶达到的相同温度约为______;
达到相同温度时,求水吸收的热量;
忽略热量的损失以及盛牛奶和水的器皿吸放热的影响,求牛奶的比热容。
29. 为了测定铅的比热容,把质量为的铅块加热到,再投入到的的水中,混合后水的温度为若不计热损失,
求水吸收的热量。
铅的比热容。
1.【答案】
2.【答案】
3.【答案】
4.【答案】
5.【答案】
6.【答案】
7.【答案】
8.【答案】
9.【答案】
10.【答案】
11.【答案】
12.【答案】
13.【答案】
14.【答案】
15.【答案】
16.【答案】
17.【答案】
18.【答案】
19.【答案】
20.【答案】
21.【答案】温度 热运动
22.【答案】增加 热传递
23.【答案】 冰
24.【答案】 改变
25.【答案】白雾 减小 降低 液化
26.【答案】液体;水;;
27.【答案】质量;不相同;。
28.【答案】
29.【答案】解:已知:;,,,;
水吸收的热量:

因为不计热损失,,
由得铅的比热容:

答:水吸收的热量为;
铅的比热容是。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