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新高考地理高频考点专项练习:考点48 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届新高考地理高频考点专项练习:考点48 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82.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9-02 11:30:06

文档简介

考点48 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B)
加夫萨绿洲位于突尼斯山前地带,大规模开采磷酸盐会影响该地区的地质构造,且导致绿洲萎缩,对农业生态系统造成威胁。2014年2月,加夫萨绿洲在一夜之间出现了面积约1公顷的碧绿湖泊。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加夫萨绿洲磷矿资源开发对农业生产最主要的威胁是( )
A.侵占耕地空间 B.加剧水源短缺 C.污染农田土壤 D.减少务农人员
2.加夫萨绿洲出现碧绿湖泊的原因可能有( )
①农田灌溉
②矿坑开采
③地壳运动
④岩浆活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榆林市是我国目前第一产能大市,既拥有世界七大煤田之一的神府煤田,又有我国陆上探明储量最大的整装气田,榆林能源化工基地是目前我国唯一的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读榆林市简图,完成下面小题。
3.为减轻榆林市煤炭开采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最有效的措施是( )
A.实施复垦,加大矿区生态恢复 B.跨流域调水,回灌采空区
C.封闭开采区,使其自然修复 D.减少采煤量,控制开采强度
4.榆林市成为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的优势有( )
①煤、天然气等能源资源储量很大,分布集中
②有铁路、公路、管道等与东部相连,能源外运便利
③经济发达,技术先进
④靠近东部能源消费地,距离市场较近
A.①②③ B. 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下图阴影地区分布着我国特大煤田,被称为“黑三角”或“乌金三角”,位于晋、陕、内蒙古交界处。目前已成为我国优质动力煤生产和输出基地。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乌金三角”地区大规模开发露天煤矿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是( )
①土地盐碱化
②水土流失
③土地荒漠化
④地面下陷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6.下列做法与“乌金三角”地区能源基地的可持续发展相违背的是( )
A.积极进行生态环境整治,控制“三废”污染
B.调整产业结构,延长煤炭产业链,提高经济效益
C.发展技术,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减少浪费
D.努力扩大煤炭的开采量和外运量,提高经济效益
德国多特蒙德和中国辽宁阜新均属于资源枯竭型城市,早期依赖自身丰富的煤炭资源,多特蒙德逐渐发展成为煤钢基地、啤酒酿造中心和交通枢纽,而阜新产业结构单一。2000年左右两个城市进行产业转型,下图示意多特蒙德和阜新在产业转型时所处的工业化发展阶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阜新转型过程中未选择高新技术产业,而选择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的主要原因是( )
①政府和企业的决策
②劳动力技能单一
③远离高新产品市场
④农业生产条件较好
⑤当地环境质量差
⑥现有经济基础薄弱
A.①③⑥ B.②③⑤ C.①④⑤ D.②④⑥
8.据材料推断多特蒙德转型后发展的产业可能是( )
A.石油化工业 B.电子物流业 C.家具制造业 D.电子装配业
山东省淄博市素有“陶瓷之都”的美誉。进入21世纪,淄博的陶土资源就呈现枯竭的趋势,急需寻求产业转型之路。而近日淄博烧烤“火出圈了”,与淄博美食文化同脉相承的淄博陶瓷,得以随烟火延续的方式再度焕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淄博陶瓷工业为摆脱发展困境可采取的最佳措施是( )
A.转型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B.关闭规模小的作坊
C.设定产品统一生产标准 D.打造文化创意品牌
10.烧烤的“火出圈”对淄博市的有利影响包括( )
①利于优化产业结构
②美食产业成为经济支柱
③利于保护生态环境
④利于捉高淄博市吸引力
A.①③ B.①② C.①④ D.③④
自上世纪60、70年代开始,鲁尔区经过了一系列的有效整治,成为世界上资源型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成功典范。图1为整治后鲁尔区钢铁工业的布局示意图,图2为鲁尔区整治前(Ⅰ)后(Ⅱ)的产业结构图。
图一 图二
11.调整产业结构是本区治理的另一项重要措施。图2中的Ⅱ与Ⅰ相比,推测其变化包括( )
A.煤炭、钢铁企业的生产规模大幅度减小
B.汽车、石化及劳动密集型工业比值下降
C.通信、交通、旅游等部门就业人数上升
D.观光农业、生态农业、蔬菜花卉等增多
12.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应借鉴德国鲁尔区治区改造的成功经验,针对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调整应采取的措施是( )
A.进一步完善交通运输网络
B.消除污染,美化环境
C.建设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
D.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
河南省焦作市因煤而兴,拥有以煤为基础、较为完善的化学、机械、电力等工业体系。当前,焦作市煤炭逐渐枯竭,环境污染严重。经济转型成为该市发展的重要任务。完成下面小题。
13.该市曾经煤炭资源丰富,从属性上看体现了自然资源的( )
A.地域性 B.非可再生性 C.多用性 D.整体性
14.焦作市转型所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
①提高煤炭资源的利用效率
②整治污染,推动新兴工业的布局
③加速扩大传统工业的规模
④大力推动服务业与制造业相融合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陕西榆林地区“乌金(煤)遍地”,资源非常丰富。多年前,该地“村村点火,处处冒烟”,被人们戏称为“黑三角”。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5.在资源开发初期,当地适合发展( )
A.食品工业 B.高耗能工业 C.农产品加工工业 D.高技术工业
16.近年来,在“黑三角”教训之后,该地区逐渐形成下图所示的发展模式。下列关于该模式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实现了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的双重效益
②该模式缩小了生产规模,延长了产业链
③加强了对当地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广度和深度
④该模式扩大污染物的来源和污染范围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太钢位于山西太原,是我国较早成立的钢铁工业基地,目前是全球产能最大、工艺技术装备水平最高、品种规格最全的不锈钢企业,其生产的手撕钢、笔尖钢等先进钢产品在国内享有盛誉。宝钢位于上海,是目前中国最大、最现代化的铜铁联合企业。东北老工业基地曾是新中国的工业摇篮,20世纪90年代以来资源型城市的主导产业衰退。左下图示意太钢周边资源和重化工企业分布,右下图示意宝钢位置。
(1)分析与宝钢相比,太钢发展的区位优势。
(2)说明大量重化工企业集聚太钢附近的意义。
(3)简述太钢和宝钢的发展对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启示。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绿洲是干旱地区的农业区,影响其面积萎缩的主要原因是水资源减少,B正确。故选B。
2.答案:C
解析:采矿导致地质结构破坏,形成地裂缝。地壳强烈的运动如地震造成地下压力改变,导致地下水沿着裂隙上升到地表,C正确。故选C。
3.答案:A
解析:由所学知识可知,利用煤炭开采过程剥离地表土,对采矿区实施复壁,并恢复地表植披,对矿区的生态环境恢复效果显著,A正确;利用跨流城调水来回灌采空区,难以实现,B错误;采矿区生态环境破坏严重,使其自然修复,效果不明显,C错误;减少采煤量,控制开采强度,不符合矿区持续发展的要求,D错误,故选A。
4.答案:C
解析:读图可知,榆林市煤炭、天然气资源丰富,分布集中,①正确;有铁路、公路、管道等与东部相连,能源外运便利,②正确;该地科技力量较为薄弱,③错误;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对于能源化工产品需求量大,榆林市靠近东部能源消费地,距离市场较近,④正确,综上所述,C正确,故选C。
5.答案:B
解析:土地盐碱化多由不当的灌溉引起,影响农业发展,①错误;“乌金三角”地区位于黄土高原,大规模开发露天煤矿,不注意表土存放,地表缺乏植被保护,可能会引起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②③正确,采挖煤矿也可能会引发地面下陷,④正确,B正确,A、C、D错误。故选B。
6.答案:D
解析:大量开采并出口原煤,经济效益低且环境污染严重,不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D符合题意,“乌金三角”地区能源基地积极进行生态整治,调整产业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能够促进经济发展,同时维护当地生态环境,做到可持续发展,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7.答案:D
解析:据图可知,阜新转型时比多特蒙德转型时所处的阶段不同,阜新在初期,经济基础薄弱,资金技术人才短缺,无法支撑起高科技产业。阜新产业结构单一,职工技能单一,缺乏高科技人才。东北地区农业生产条件好,原有的农业基础好,为现代农业发展奠定基础,②④⑥正确。政府企业的作出决策也是以当地客观条件为依据,不是主要原因。高新产品不受市场距离远近影响。环境质量差不是影响转型产业选择的主要因素,①③⑤错误,D正确。故选D。
8.答案:B
解析:材料可推测多特蒙德转型方向高科技,高附加值方向,石油化工业属于重化工业,家具制造业科技含量低,电子装配业属于劳动力密集型。电子物流业是在原有交通枢纽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B正确。故选B。
9.答案:D
解析:淄博城市规模较小,位置优势不大,难以吸引高端人才,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有难度,A错误;淄博陶瓷工业是由于发展困境是由于陶土资源枯竭导致,关闭规模小的作坊、设定产品统一生产标准无法解决这一问题,B、C错误;陶土资源枯竭导致生产规模减小,效益降低,只能通过缩小规模提高效益来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打造文化创意品牌是最好的选择,D正确。故选D。
10.答案:C
解析:烧烤的“火出圈”有利于提高淄博的旅游业比重,降低对陶瓷工业的依赖,优化产业结构,①正确;美食产业产业链短,带动作用弱,无法在短时间内成为经济支柱,②错误;烧烤烟雾排放量大,对生态环境不利,③错误;烧烤的“火出圈”使淄博的知名度上升,有利于提高淄博城市吸引力,④正确。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1.答案:C
解析:读图2,比较调整前I和调整后Ⅱ的产业类型差异,可以看出,调整后Ⅱ与调整前I相比,五大支柱产业比重下降,新技术产业,第三产业比重上升,结合图1,可知,煤炭、钢铁企业的数量可能减少,但生产规模不一定大幅度减小,A错误;汽车、石化及劳动密集型工业比重下降,产值不一定减少,B错误;图2中的Ⅱ与I相比,第三产业占比从25%到50%以上,从事第三产业的人员大量增多,通信、交通、旅游等部门就业人数上升,C正确;观光农业、生态农业、蔬菜花卉等属于第一产业,没有信息,D错误。故选C。
12.答案:D
解析:据图文材料可知,德国鲁尔区治区改造的成功经验是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因此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应该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D正确;进一步完善交通运输网络、消除污染,美化环境、建设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这些措施在材料中没有体现,A、B、C错误。故选D。
13.答案: A
解析:煤炭在焦作市很丰富,在其它一些地方不丰富,体现了自然资源分布的地域性,A正确;煤炭虽然是非可再生资源,但题干信息未说明当地资源目前枯竭,因此不能体现非可再生性,B错误;题干未说明煤炭资源的多种用途,C错误;自然资源整体性是指各类自然资源之间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而组成一个复杂的资源系统,根据信息“该市曾经煤炭资源丰富”不能体现自然资源的整体性,D错误。故选A。
14.答案:D
解析:多项选择可利用排除法。焦作市的煤炭资源逐渐枯竭,提高煤炭资源的利用效率不是转型措施,①错误;煤炭资源逐渐枯竭,要寻找新的替代品,发展新的产业,如新兴工业,大力推动服务业与制造业相融合,④正确;减小以煤炭为基础的传统工业,且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当地环境污染严重,因此要治理污染,②正确、③错误。结合以上分析,D正确,其余选项可排除。故选D。
15.答案:B
解析:该地在资源开发初期,最主要的优势就是煤炭丰富,故资源开发初期适合发展高耗能工业,B正确。故选B。
16.答案:D
解析:根据模式图分析可知,该模式扩大了生产规模,延长了产业链,对废弃物进行再利用,减少了废弃物的排放和减轻了大气污染,②④错误,①③正确,D正确。故选D。
17.(1)答案:煤炭资源丰富;临近尖山铁矿;土地和劳动力成本低。
解析:煤炭是钢铁生产中的重要原材料,因此太钢可以更轻松地获取所需的煤炭供应,降低原材料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太钢作为钢铁企业,可以直接从尖山铁矿获取高质量的铁矿石,减少运输成本和时间,提高供应链的效率,相比于宝钢或其他地理位置相对较繁华的地区,太钢所在地可能拥有更多的可开发土地,并且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这可以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提高竞争力。
(2)答案:降低运输成本;共用基础设施,降低生产建设投资;加强企业间的信息交流与技术协作。
解析:大量重化工企业集聚太钢时近可以降低原材料和成品的运输成本,这些企业可以直接从太钢或附近地区获取所需的原材料,同时将成品产品运送到太钢或其他企业进行加工或朋售。减少物流距离可以降低运输费用,提高供应盹的效率,重化工企业集聚太钢附近可以共享基础设施,如道路、电力供应、水资源等。当重化工企业集聚在太钢附近时企业之间的距离更近,使于信息交流和技术协作。企业可以分享经验,交流技术,共同解决生产中的问题,并且可能形成产业链或价值链,实现合作与互补。(3)答案:依据优势产业,完善产业体系,使其向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发展;加大科技投入,提高产品质量;树立品牌意识,积极开拓市场。
解析:要依据该地区的优势产业,重点发展和完善产业体系,通过深加工和提升附加值,可以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和附加值,实现产业转型升级。东北老工业基地可以根据自身资源和产业特点,确定适合的优势产业,并加大力度发展和优化产业结构。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过程中,要加大对科技的投入,提升技术创新能力。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加强研发和创新,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技术含量,以满足市场需求和国际竞争,东北老工业基地可以通过提升产品质量,加强市场营销和品牌推广等措施,积极打造具有竞争力的品牌,拓展国内外市场,实现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2考点48 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A)
2020年我国石油进口量为5.3亿吨,石油对外依存度高达73%,石油进口多来自沙特、西非、俄罗斯、中南美洲、伊拉克和其它中东国家。中国石油2021年6月18日宣布,塔里木油田又添新10亿吨级超深大油气区,钻井深度达8470米,创造了塔里木盆地大沙漠区最深出油纪录。据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同中南美洲、西非和中东国家相比,我国塔里木盆地等地区油气开采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
A.开采技术落后,勘探能力不足 B.油气埋藏深,开采成本高
C.油气品质差,后备储量不足 D.油气产量低,对外依存度高
2.针对石油对外依存度高、石油能源危机凸显的现状,下列措施效果最明显的是( )
A.积极开发水电、核电等能源,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B.建立完善现代石油储备制度,确保国家石油安全
C.减少国外石油进口数量,降低国际石油依赖度
D.加快建立现代石油市场体系,积极参与国际合作
新疆清洁能源资源丰富,下图示意2020年我国氧化铝和电解铝产能的主要分布情况。完成下面小题。
3.河南、广西电解铝产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
A.水资源不足 B.铝土资源枯竭 C.环境污染严重 D.生态环境脆弱
4.我国众多电解铝企业选择布局在新疆,主要是因为新疆( )
A.用电成本较低 B.离消费市场近 C.劳动力价格低 D.铝土原料充足
下图为舟山市打造“资源型城市”的规划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5.舟山打造“资源型城市”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
A.市场 B.技术 C.自然资源 D.交通
6.图示产业结构的最大优势在于( )
A.对区域内外资源的充分利用 B.有利于保护海洋生态
C.实现了污染物的零排放 D.降低了海水淡化的成本
资源枯竭型城市在转型发展中往往面临转型模式的“抉择”。复合型模式是延伸模式与更新模式的结合,是资源枯竭型城市常选择的转型发展模式,在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中抵御风险能力更强。下图为某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路径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推测延伸模式与更新模式的共同特点是( )
A.扩大资源开采 B.改变主导产业 C.发展新兴产业 D.延长产业链
8.复合型模式在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中抵御风险能力更强,主要原因是( )
A.新兴产业竞争力强 B.城市经济实力增强
C.劳动力更丰富廉价 D.产业类型发展多样
德国鲁尔区20世纪60~80年代对经济结构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整,据此结合鲁尔区三类产业产值结构图(图中①表示1958年,②表示1995年),完成下面小题。
9.图中反映鲁尔区经济结构调整前后的显著变化是( )
A.钢铁工业比重上升 B.第一产业迅速发展
C.新兴工业比重下降 D.化学工业比重上升
10.调整后,鲁尔区的炼铁厂集中到西部,有的炼铁高炉还建到了荷兰海边,主要原因是( )
A.减轻大气污染 B.降低运输费用 C.土地资源廉价 D.西部水源丰富
黑龙江省伊春市有“祖国林都”之称,是我国最大的专业化森林资源型城市,现已形成以森林资源开发为主导的产业体系。国家发改委于2007年确定其为国家首批12个资源枯竭城市之一。下图为资源型城市发展机制和发展轨迹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影响伊春市经济转型的阻力是( )
①环境的恶化
②资源开发
③人口规模小
④人才规模小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2.伊春市进一步发展经济的潜力有( )
①大力开发森林资源
②大力发展生态旅游
③优化产业结构发展木材深加工
④调整产业结构开发矿产资源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因境内有优质瓷土矿,江西景德镇陶瓷始于汉代,五代时大量烧制优质白瓷。20世纪90年代开始,经济改革浪潮给景德镇瓷业带来巨大冲击,瓷业不断萎缩。21世纪初,景德镇踏上了瓷业复兴之路。完成下面小题。
13.20世纪90年代景德镇瓷业衰退的主要原因是( )
①植被破坏严重
②瓷土资源枯竭
③市场竞争激烈
④地处内陆,交通不便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4.景德镇瓷业复兴措施正确的是( )
A.增加瓷厂数量 B.发展瓷文化创意产业
C.缩小产业规模 D.降低瓷器产品的价格
由于对煤炭资源大规模、高强度的开发,东北、山西等地的煤炭资源型城市虽为国家工业化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能源和资源支撑,但也付出了沉重的资源、环境、生命和后续发展能力的代价。下图为“资源型城市生命周期与资源产业生命周期图”。完成下面小题。
15.资源型城市最佳的产业结构调整时间段为( )
A.①—② B.③—④ C.④—⑤ D.⑤—⑥
16.下列措施中,不适合我国煤炭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过程中产业结构调整路径选择的是( )
A.重点发展食品加工业,削弱第三产业
B.增加科技投入,改造传统工业,提高产业竞争力
C.大力扶植机械制造业和生物制药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D.将煤炭产业的重心由开采转为深加工,延长开采周期
17.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万山区隶属于贵州省铜仁市,地处川渝东出通江达海、沪杭西进黔滇的重要交通枢纽,自古以来商贸发达,2009年被国家列为第二批资源枯竭型城市,下图是万山区地理位置示意图。
三千年前,万山就有了朱砂(汞原料,可做药物颜料等)的开采。20世纪50年代,这里建设成为我国最大的集采矿、冶炼、科研于一体的汞工业基地,被誉为“中国汞都”。
(1)简述万山区发展成为“中国汞都”的条件。
(2)说出万山区长期过度开采朱砂资源,给当地生态环境带来的危害。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中南美洲、西非和中东地区油层埋藏深度浅,开采成本低,油质较好;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勘探量不断提升,从储量来看,有可能接近中东的油储量,但由于埋藏深,石油开采成本较高;塔里木石油钻井深度达8000多米,说明我国的石油勘探和开采技术水平高;塔里木盆地年油气产量近3000万吨,成为西气东输主力气源地,油气资源对外依存度高主要与我国油气资源市场需求大有关,与塔里木油气资源开采关联不大。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答案:A
解析: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我国为降低石油对外依存度,缓解石油危机,积极有效措施是加快水能、核能、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发展,积极调整、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减少石油进口会不利于经济发展,建立完善的石油储备制度和现代石油市场体系仍避免不了石油对我国杜会经济发展的制约,A正确,B、C、D错误。故选A。
3.答案:C
解析:电解铝属于高能耗、高污染产业,河南、广西铝土资源丰富,但电解铝产P能较低,主要原因是环境污染严重,C正确,B错误;河南水资源短缺,广西水资源比较丰富,A错误;河南、广西自然环境较好,生态环境比较好,D错误。故选C。
4.答案:A
解析:电解铝属于高能耗、高污染产业,其布局主要考虑能源和市场。新疆清洁能源资源丰富,用电成本较低,是我国众多电解铝企业选择布局在新疆的主要原因,A正确;铝制品的消费市场主要在东部沿海地区,新疆地处内陆,远离消费市场,B错误;新疆人口相对较少,劳动力不是电解铝布局考虑的主要因素,C错误;新疆铝土原料不足,D错误。故选A。
5.答案:D
解析:舟山“资源型城市”是以港口为基础,通过港口输入区域外的自然资源,在港口附近加工生产,将产品销往区域外的一种产业模式。有别于在自然资源产地的传统“资源型城市”,C错误;故其发展的主导区位因素为交通,D正确;舟山“资源型”城市的市场在区域外,靠该区便利海运发展,舟山“资源型”城市不是技术导向型的,市场、技术不是主导区位因素,A、B错误。故选D。
6.答案:A
解析:舟山利用便利海运优势,从区外运入各类自然资源,结合本地海盐资源,发展资源型产业,实现了对区域内外资源的充分利用,A正确;该城市产业形成循环经济模式,降低污染物排放,减少了海洋污染,但不是最大优势,B错误;“资源型”城市采用循环利用模式,减少废弃物的产生,但不会实现污染物的“零排放”,C错误;海水淡化的成本较高,不会因为资源输入而降低成本,D错误。故选A。
7.答案:D
解析:该地资源开采殆尽,企业面临转型,A错误;延伸模式主导性产业不变,不会发展新兴产业,主要是优化产业结构,B、C错误;延伸模式与更新模式同样的主要是想要实现企业转型,优化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D正确。故选D。
8.答案:D
解析:复合型模式是延伸模式与更新模式的结合,并不是单纯的新兴产业,A错误;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弱,B错误;劳动力更丰富廉价不会增强风险抵御能力,C错误;复合型模主要是因为产业类型发展多样,产业结构多元化,在抵御风险中其能力更强,D正确。故选D。
9.答案:D
解析:图示从①到②的变化体现钢铁工业比重下降;化学的工业比重上升;新兴工业比重上升,D正确。故选D。
10.答案:B
解析:该地铁矿石主要是通过莱茵河水运进口,调整后鲁尔区,主要是靠近鹿特丹港及莱茵河,降低运费,B正确;该地盛行西风,无法将烟尘吹向海洋,A错误;炼铁后的废渣提供给荷兰填海造陆及作建筑材料,不是主要目的,C错误;该地河网稠密,水源丰富,不只是西部,D错误。故选B。
11.答案:C
解析:阅读城市发展水平随时间变化图可知,环境变化、资源枯端、人口规模为阻力;资源开发、资金、人才、技术为动力,伊春市由于森林资源开发,导致环境恶化,阻碍城市发展,①正确;合理的资源开发与利用,有利于城市的发展,②错误;合理的人口规模对城市发展的阻碍较小,所以伊春人口规模较小,不一定会成为城市发展的阻力,③错误;人才促进城市发展,人才规模较小,成为城市转型的阻力,④正确,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2.答案:D
解析:大力开发森林资源会加速森林资源的枯竭,较难促进城市发展,①错误;发展生态旅游,吸引游客,有利于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美化环境,②正确;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发展木材深加工,提升产品附加值,有助于经济发展,③正确;开发矿产资源需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伊春市矿产资源并不丰富,④错误,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3.答案:B
解析:据材料可知,景德镇陶瓷产业发展时间较早,对瓷土矿大量开采导致瓷土资源枯竭,②正确;20世纪90年代开始经济改革浪潮,加剧了陶瓷产品的市场竞争,使景德镇瓷业衰退,③正确;植被破坏严重没有信息显示,①错误;地处内陆,交通不便不是主要原因,④错误,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4.答案:B
解析:景德镇瓷业复兴措施正确的是发展瓷文化创意产业,增强市场竞争力,B正确;增加瓷厂数量,不能增强产业的竞争力,A错误;缩小产业规模、降低瓷器价格,不利于瓷业复兴,C、D错误。故选B。
15.答案:C
解析:根据图示可以看出资源型城市生命周期滞后于资源产业生命周期,故资源型城市的最佳产业结构调整阶段应处于资源开采进入衰退阶段、城市经济增长还维持着高位时期,故图中④~⑤阶段符合题意,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6.答案:A
解析:煤炭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第三产业有利于城市经济发展和带动就业,故在产业结构调整中不应该削弱第三产业的发展,A项措施不适合。增加科技投入,改造传统工业,提高产业竞争力,大力扶植机械制造业和生物制药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将煤炭产业的重心由开采转为深加工,延长开采周期都是符合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措施,BCD是合适的产业结构调整路径,本题要求选择不适合选项,故选A。
17.(1)答案:发展历史悠久;朱砂资源丰富,原料充足;地处重要交通枢纽,地理位置优越;朱砂开采和加工历史悠久;产业链完整,产业规模较大;国家政策扶持;技术支持。
解析:由材料“万山区隶属于贵州省铜仁市,地处川渝东出通江达海、沪杭西进黔滇的重要交通枢纽”、“三千年前,万山就有了朱砂”,可知万山区发展成为“中国汞都”的主要原因有位于两省交汇处,地处重要交通枢纽,地理位置优越;朱砂资源丰富,原料充足;朱砂开采和加工历史悠久;材料“20世纪50年代,这里建设成为我国最大的集采矿、冶炼、科研于一体的汞工业基地,被誉为中国汞都”,说明朱砂相关的产业链完整,产业规模较大;有国家政策的扶持;以及技术支持等优越条件。(2)答案:破坏地表植被和土壤;引发水土流失;对河流等造成污染;破坏地表结构,引发地质灾害。
解析:万山镇长期过度开采朱砂资源,给地理环境带来的危害有破坏地表植被和土壤;由于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多暴雨,极易引发水土流失;长期开采造成地表塌陷等地质灾害;朱砂的开采过程中产生粉尘、需要水资源,产生的废水、废气、废渣等造成土壤、水源和大气污染。
2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