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秋季七年级入学综合素养监测语文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年秋季七年级入学综合素养监测语文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9-02 16:51: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3年秋季七年级入学综合素养监测
语 文 试 题(原卷)
【温馨提示】:亲爱的同学,欢迎你参加入学语文素养考查,六年的语文学习,你的语文素养已有很大提高,现在请你自信地提起笔、沉着、冷静、仔细地答题,展示才华,成就自己,祝你成功! 本试题共100分,答题时间为90分钟。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40分)
1.(2分)看拼音写词语,注意把词语写规范、美观。
时间从指缝中liú shì( ① ),分别在即,我们juàn liàn( ② )往日的欢乐,我们眼中闪烁着jīng yíng( ③ )的泪光,在这别离的时刻,请不要qī liáng( ④ )地告别,也不要用悲伤将自己包裹,校园中留下了我们勤勉的足迹。让我们为伙伴送上最真挚的祝福:彼此珍重,一路有我!
liú shì  juàn liàn    jīng yíng qī liáng
2. (2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琴弦(xuán) 悼念(dào) 湖畔(pàn) 玲珑剔透(tì)
B.无聊(liáo) 誊抄(téng) 埋怨(mái) 含情脉脉(mò)
C.刚劲(jìng) 训诫(jiè) 入场券(quàn) 好逸恶劳(wù)
D.包庇(bì) 勉强(qiǎng) 徘徊(huái) 叱咤风云(chà)
3.(2分)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
A.程成画的这幅漫画夸张而传神,连李老师看了都忍俊不禁地笑了。
B.大家认为他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随声附和表示赞成。
C.爷爷患有动脉硬化症,两只手会情不自禁地抖动起来,已经很多年不写东西了。
D.读书会使你的修养、素质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
4.(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学校只有经常开展安全常识教育活动,才能增强同学们的自我安全保护。
B.全班同学一起通过并讨论了毕业晚会的活动方案。
C.读科普类读物,既能增长知识,又能启迪智慧。
D.能否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让他们快乐成长,是我国中小学教学工作的当务之急。
5.(2分)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不准确的一项是( )
A.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是我们劳动群众。(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
B.如果生命是树,尊严就是根;如果生命是火,尊严就是燃烧;如果生命是鹰,尊严就是飞翔。(运用了排比和比喻的修辞手法)
C.农民们都说:“看见这样鲜绿的苗,就嗅出白面包子的香味来了。”(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D.眼前的山,已把夏天的翠绿换成了深秋茶绿色的晚服。(运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
6.(2分)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谁呀?”奶奶问道:“到底是谁呀?”
B.“嫦娥四号”探测器为何选在月球背面着陆?据专家解释,那里更有利于开展天文观测。
C.无志之人,将使生命比岗位更平凡;有志之人,将在平凡的岗位上成功。
D.尊老爱幼、勤俭持家、知书达礼……这些都是中华民族传承千年的美德。
7.(2分)下列句子中, 描写人物的方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
A.王冰忐忑不安的想:“这件事 他能答应吗?不答应该怎么办呢?”
B.老师俯下身子,紧盯着我的眼睛,关切地问:“眼睛怎么肿了?”
C.陈晓明想:“ 如果这件事解决不好,那可是一个很大的损失。”
D.我心里不停地念叨:“一定要沉住气,千万不能慌张!”
8.查字典。(6分)
“挺”字按音序查字法,先查音序 ,再查音节 ;按部首查字法,先查 部,再查画 。“挺”字的第八笔是 。“挺”在字典里的解释有:A.硬而直;B.伸直或凸出(身体或身体的一部分);C.特出,杰出;D.很。“挺美”的“挺”字意思是 。
9.按要求填空。(10分)
(1)(2分)我从心底对志愿军战士的勇敢精神感到无限敬佩。(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分)红褐色的河水像瀑布一样,从上游的山峡里直泻下来。(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分)语文是一壶滋味甘醇的美酒,让人回味无穷。(仿写句子)
语文是 ,让人 。
(4)(2分)《三国演义》中主要人物中被称“三绝”的分别是:“奸绝”是 ,“智绝”是诸葛亮,“义绝”是 。
(5)(2分)“一个是阆苑仙 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织虚化?”这首诗揭露了《红楼梦》中一对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其中“阆苑仙葩”指的是 ,“美玉无瑕”指的 。
10.我爱古诗文。(每空1分,共10分)
(1)辛弃疾《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清风半夜蝉鸣。
(2)朱熹《春日》:等闲识得东风面, 。
(3)于谦《石灰吟》: ,要留清白在人间。
(4)杜牧《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 。
(5)杜甫《春夜喜雨》: ,润物细无声 。
(6)李清照《夏日绝句》: ,死亦为鬼雄。
(7)诗词中有真情之美:“劝君更尽一杯酒, ”是对好友的依依不舍;“ ,报得三春晖”是对母爱的深深感恩;“何当金络脑,
”是渴望建功立业的报国情怀;“ ,听取蛙声一片”是对农民丰收之年的期盼。
二、阅读与鉴赏(共30分)
(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各题。(12分)
擦不掉的鼓励
①十八年前,我是一个懵懂无知的小孩,对画画独具的天赋,我意识深处有一种当画家的梦。那时候,我家太穷,买不起画笔和画纸,上学的时候,内心迸发出的画画冲动让我偷偷拾起老师用过的粉笔头,在黑板上一展风采。
②有一天,一个戴着眼镜、鹰钩鼻子、笑嘻嘻的人头像出现在黑板上。同学们进来了,看着这幅漫画哄堂大笑。因为大家知道,我画的是班主任老师,一位头发白了一多半的老人。大家笑过后,我开始害怕了。正想上去擦掉,老师却已大步走了进来。老师朝黑板上看了一眼,轻咳一声,眯起双眼,表情严肃而凝重:“是谁画的?请站出来!”
③刹那间,教室里一片沉寂。谁都有种预感—一场暴风雨即将来临。同学们紧绷心弦,始终没人应声,我当然吓得不行。老师却微笑起来,慢慢地拿起了黑板擦。随着黑板擦在黑板上慢慢地移动,顶边淡淡的细线擦去了,留下来的只是黑板中心的那个人头像。
④好,现在我再问一遍,这是谁画的?”班主任老师再次将目光转向同学们。同学们将所有的目光又都聚向了我,半晌,我才站了起来,嗫嚅地说:“是我。”然后重重地低下头。然而老师没有责骂我,来到我的身边,用手帕轻轻地抹净我沾满粉笔灰的脸,然后走向讲台,大声问道:“同学们,你们看,这个人头像像谁呀?”
⑤同学们全都屏气息声,谁也不敢说它像老师。于是,老师把目光转向了我:“你画的是我吗?”“是的。”我的声音细若蚊蝇。“那你说说,你画的是我什么时候的神态?”老师笑了,“不要怕,尽管说。”
⑥这时,我抬起头,看见了老师一张和颜悦色的脸。一时间,我忘了在黑板上画老师的过错,大声说道:“我画的是老师高兴时的神态!”
⑦这时候,我看见老师笑了,还点了点头,眼神中满是赞许,我也笑了。我看了看老师,再扫了一眼画像,发现鼻子上是有一些偏差。我羞愧地红了脸。老师却手抚下巴,慢条斯理地说:“鼻子是大了点儿,不过,这是漫画,漫画是允许夸张的。小画家敢于把我的鼻子拉长放大,说明他准确地抓住了我一个最明显的特征。同样的道理,我们写作文,也要抓住描写对象的基本特征去写,才能又简约,又鲜明。”说着,他拿起粉笔,在人头漫画的嘴角处加了一道笑纹,立即,一个笑容可掏形态更生动的人头像出现了。
⑧同学们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这时,老师向同学们打了一个手势,又说:“鱼儿在水里才能遨游,我们这位小画家的画应该出现在哪里呢?应当出现在他的画本上,应当出现在学校的墙报上,应当出现在一些漫画家的著作上。画在黑板上,往往容易产生不礼貌之嫌,而且也影响环境美。所以说,我得擦掉它!”然后,我看见老师拿起黑板擦,往那个人头像擦去。随着那人头像一点一点地消失,我的眼睛,也一点一点地湿润起来。
⑨十八年后,我终于成了一名全国有名的青年画家。画作先出现在画本上,然后是墙报上,直至漫画家的著作上。逢人我便提起,是老师那个擦不掉的鼓励,让我实现了今生的梦。
1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篇文章的内容。(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细读短文,理解感悟。(3分)
(1))“谁都有种预感——场暴风雨即将来临”中的“暴风雨”指 。(1分)
(2)第④段中老师“来到我的身边,用手帕轻轻地抹净我沾满粉笔灰的脸”,老师为什么要这样做?(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品读短文,感悟写法。(4分)
(1)文中两处画线的句子都描写了什么内容?有何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细读第⑦自然段,作者通过人物的 描写,刻画了一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老师形象,突出了人物的性格特征,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分)
14.有人建议把短文题目改成“黑板上的人头像”,你认为呢?说说你的想法。(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诗歌对比阅读(5分)
十五夜望月【唐】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月下独酌【唐】李白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15.(3分)《十五夜望月》这首诗借景抒情,借助中秋“ , ”的景象(用原文回答),抒发了作者 的感情。
16.(2分)你还知道哪些跟月亮有关的诗?请写出前后连续的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文言文《约不可失》,完成下列各题。(8分)
约不可失
魏文侯①与虞人②期猎。是日,饮酒乐,天雨。文侯将出,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 ”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③之。
【注释】:①魏文侯,战国时魏国国君,在诸侯中有美誉。②虞人:掌管山泽的官。③罢:停止,取消。
17.(4分)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魏文侯与虞人期猎( ) (2)是日,饮酒乐,天雨( )
(3)公将焉之( ) (4)岂可不一会期哉( )
18.(2分)翻译下面句子。
乃往,身自罢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2分)这则小故事中,魏文侯表现出来的 至今还值得我们学习。
(四)名著阅读。(5分)
二人赶到他洞门前,只见妖精一只手举着火尖枪,站在那中间一辆小车儿上,一只手捏着拳头,往自家鼻子上捶了两拳。八戒笑道:“这厮放赖不羞!你好道捶破鼻子,淌出些血来,搽红了脸,往那里告我们去耶 ”那妖魔捶了两拳,念个咒语,口里喷出火来,鼻子里浓烟进出,闸闸眼火焰齐生。那五辆车子上,火光涌出。连喷了几口,只见那红焰焰、大火烧空,把一座火云洞,被那烟火迷漫,真个是熯天炽地。
20.(3分)以上这段文字中的妖精名叫 ,他口中喷出的火焰叫“ ”,在这场争斗中, 他经过观世音菩萨的教化,收作“ ”。
21.(2分)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尸魔三戏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一回,启示人们不要被表面现象、虚情假意、伪善的一面所蒙骗。
B.“西天取经”功德圆满后,唐僧封为旃檀功德佛;孙悟空封为斗战胜佛;猪悟能封为净坛使者;沙悟净封为金身罗汉;白龙马封为八部天龙广力菩萨。
C.“那老高欢欢喜喜的,把女儿带将前去。行者却弄神通,摇身一变,变得就如那女子一般,独自个坐在房里等那妖精。”此时孙行者正要等着擒拿的妖精名字叫“黄袍怪”。
D.孙悟空《西游记》全书中最光辉的形象。最能反映孙悟空反抗精神的一个情节是“大闹天宫”,突出他热爱自由、勇于反抗的精神。
四、习作与表达(30分)
22.题目:再见了,____________。
六年的小学生活已经结束,往事历历在目。此刻,你一定思绪万千,有许多心里话想要倾吐。请你选择倾诉的对象,可以是老师,可以是同学,也可以是母校……
要求:①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再通过具体事例进行叙述;②不少于400字;③注意选材真实、条理清楚、语句通顺、书写工整,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2023年秋季七年级入学综合素养监测
语 文 试 题(解析卷)
【温馨提示】:亲爱的同学,欢迎你参加入学语文素养考查,六年的语文学习,你的语文素养已有很大提高,现在请你自信地提起笔、沉着、冷静、仔细地答题,展示才华,成就自己,祝你成功! 本试题共100分,答题时间为90分钟。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40分)
1.(2分)看拼音写词语,注意把词语写规范、美观。
时间从指缝中liú shì( ① ),分别在即,我们juàn liàn( ② )往日的欢乐,我们眼中闪烁着jīng yíng( ③ )的泪光,在这别离的时刻,请不要qī liáng( ④ )地告别,也不要用悲伤将自己包裹,校园中留下了我们勤勉的足迹。让我们为伙伴送上最真挚的祝福:彼此珍重,一路有我!
liú shì  juàn liàn    jīng yíng qī liáng
【答案】①流逝 ②眷恋 ③晶莹 ④凄凉
【解析】本题考查看拼音写词语的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本题不要把“眷恋”的“恋”写成“峦”,不要把“晶莹”的“莹”写成“萤”,不要把“凄凉”两个字写成三点水。
2. (2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琴弦(xuán) 悼念(dào) 湖畔(pàn) 玲珑剔透(tì)
B.无聊(liáo) 誊抄(téng) 埋怨(mái) 含情脉脉(mò)
C.刚劲(jìng) 训诫(jiè) 入场券(quàn) 好逸恶劳(wù)
D.包庇(bì) 勉强(qiǎng) 徘徊(huái) 叱咤风云(chà)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A项琴弦(xuán)——xián;玲珑剔透(tì)——tī; B项埋怨(mái)——mán;D项叱咤风云(chà)——zhà。所以答案选C。
3.(2分)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
A.程成画的这幅漫画夸张而传神,连李老师看了都忍俊不禁地笑了。
B.大家认为他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随声附和表示赞成。
C.爷爷患有动脉硬化症,两只手会情不自禁地抖动起来,已经很多年不写东西了。
D.读书会使你的修养、素质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
【答案】D。
【解析】A.忍俊不禁:意思是指忍不住笑出来。用于此处恰当;B.不恰当。随声附和:意思是形容自己没有主见,人家说什么,也跟着说什么。贬义词,不恰当;C.情不自禁:感情激动得不能控制。强调完全被某种感情所支配。与语境不相符;D潜移默化:指人的思想或品性受到环境或别人的影响、感化,不知不觉地起了变化。故成语使用正确。故选:D。
4.(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学校只有经常开展安全常识教育活动,才能增强同学们的自我安全保护。
B.全班同学一起通过并讨论了毕业晚会的活动方案。
C.读科普类读物,既能增长知识,又能启迪智慧。
D.能否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让他们快乐成长,是我国中小学教学工作的当务之急。
【答案】C
【解析】此题考查辨析病句的能力。A.缺少宾语,“保护”后面应加上“的意识”;B.语序不当。活动方案应该是先“讨论”,再“通过”;D.两面对对一面,去掉“能否”。故选C。
5.(2分)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不准确的一项是( )
A.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是我们劳动群众。(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
B.如果生命是树,尊严就是根;如果生命是火,尊严就是燃烧;如果生命是鹰,尊严就是飞翔。(运用了排比和比喻的修辞手法)
C.农民们都说:“看见这样鲜绿的苗,就嗅出白面包子的香味来了。”(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D.眼前的山,已把夏天的翠绿换成了深秋茶绿色的晚服。(运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对修辞方法的判别,A选项属于夸张的修辞手法,属于超前夸张。
6.(2分)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谁呀?”奶奶问道:“到底是谁呀?”
B.“嫦娥四号”探测器为何选在月球背面着陆?据专家解释,那里更有利于开展天文观测。
C.无志之人,将使生命比岗位更平凡;有志之人,将在平凡的岗位上成功。
D.尊老爱幼、勤俭持家、知书达礼……这些都是中华民族传承千年的美德。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标点符号的掌握情况。需要知道各个标点符号的用法,结合句子分析。A项,提示语“奶奶问道”在中间,“道”后不用冒号,应将冒号改为逗号。故选A。
7.(2分)下列句子中, 描写人物的方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
A.王冰忐忑不安的想:“这件事 他能答应吗?不答应该怎么办呢?”
B.老师俯下身子,紧盯着我的眼睛,关切地问:“眼睛怎么肿了?”
C.陈晓明想:“ 如果这件事解决不好,那可是一个很大的损失。”
D.我心里不停地念叨:“一定要沉住气,千万不能慌张!”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了文学文化常识,A、C、D 三项都是心理描写;
B项是语言、动作和神态描写。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对人物描写方法的判断,以下是五种人物描写方法:1.肖像描写:也叫外貌描写,通过对容貌、神情、姿态、服饰、音调的描写,来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种描写方法。2.动作描写:也叫行动描写,是通过对人物个性化的行动、动作的描写,来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种描写方法。3.语言描写:是通过人物的个性化的语言,如与别人交谈的对话,来表现人物性格的一种描写方法。4.心理描写:是通过剖析人物的心理活动(如内心感受、意向、愿望、思索、思想.....,挖掘人物的思想感情,以刻画人物形象内在性格特征的一 种描写方法。5.神态描写:与外貌描写是有区别的神态描写是对人的面部表情进行刻画,可以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
8.查字典。(6分)
“挺”字按音序查字法,先查音序 ,再查音节 ;按部首查字法,先查 部,再查画 。“挺”字的第八笔是 。“挺”在字典里的解释有:A.硬而直;B.伸直或凸出(身体或身体的一部分);C.特出,杰出;D.很。“挺美”的“挺”字意思是 。
【答案】T;tǐng;扌;6;横折折撇;很
【解析】本题考查音序查字法、多义字、部首查字法、笔顺规则。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这个字的音节的第一个字母的大写,再查音节。
“挺”字按音序查字法,先查音序”T”,再查音节”tǐng”;按部首查字法,先查“扌”部,再查6画。"挺"字的第八笔是横折折撇,"挺”在字典里的解释有:A.硬而直;B.伸直或凸出(身体或身体的一部分); C .特出,杰出;D .很。”挺美”的”挺”字意思是”很”。
故答案为: T、tǐng、扌、6、横折折撇、很
9.按要求填空。(10分)
(1)(2分)我从心底对志愿军战士的勇敢精神感到无限敬佩。(改为双重否定句)
(2)(2分)红褐色的河水像瀑布一样,从上游的山峡里直泻下来。(缩句)
(3)(2分)语文是一壶滋味甘醇的美酒,让人回味无穷。(仿写句子)
语文是 ,让人 。
(4)(2分)《三国演义》中主要人物中被称“三绝”的分别是:“奸绝”是 ,“智绝”是诸葛亮,“义绝”是 。
(5)(2分)“一个是阆苑仙 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织虚化?”这首诗揭露了《红楼梦》中一对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其中“阆苑仙葩”指的是 ,“美玉无瑕”指的 。
【答案】(1)我不能不从心底对志愿军战士的勇敢精神感到无限敬佩。 (2)河水泻下来。
(3)动听美妙的音乐 陶醉其中 (4) 曹操 关羽 (5) 林黛玉 贾宝玉
【解析】(1)本题考查肯定句改否定句。肯定句变成双重否定句,要在关键词前加上两个连用的否定词,如:不能不、不得不。
(2)考查缩句。缩句要保留原句的基本意思,句型也不能改变。作答时要根据缩写的步骤,先把句子分成“谁”“干什么”,找出句子的主干词语,去掉修饰部分即可。例:河水泻下来。(3)本题考查句子仿写。“语文是一壶滋味甘醇的美酒,让人回味无穷”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语文”比作“美酒”。同学们发挥自己的想象,按照句式写出一句比喻句。示例:语文是浪花飞溅的大河,让人心潮澎湃。
(4)《三国演义》中塑造的关羽义薄云天,对大哥刘备忠心耿耿,为“义绝”的形象;塑造的曹操是一个多疑奸诈的人,为“奸绝”的形象;塑造的诸葛亮睿智聪明、神机妙算,为“智绝”的形象。
(5)本题考查名著。《红楼梦》中林黛玉本是绛珠仙草,所以称为“阆苑仙葩”,贾宝玉是补天遗石托生,所以是“美玉无瑕”。
10.我爱古诗文。(每空1分,共10分)
(1)辛弃疾《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清风半夜蝉鸣。
(2)朱熹《春日》:等闲识得东风面, 。
(3)于谦《石灰吟》: ,要留清白在人间。
(4)杜牧《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 。
(5)杜甫《春夜喜雨》: ,润物细无声 。
(6)李清照《夏日绝句》: ,死亦为鬼雄。
(7)诗词中有真情之美:“劝君更尽一杯酒, ”是对好友的依依不舍;“ ,报得三春晖”是对母爱的深深感恩;“何当金络脑,
”是渴望建功立业的报国情怀;“ ,听取蛙声一片”是对农民丰收之年的期盼。
【答案】(1)明月别枝惊鹊 (2)万紫千红总是春 (3)粉骨碎身浑不怕 (4)水村山郭酒旗风 (5)随风潜入夜 (6)生当作人杰 (7)西出阳关无故人 谁言寸草心 快走踏清秋 稻花香里说丰年
【解析】本题考查诗词名句默写。
二、阅读与鉴赏(共30分)
(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各题。(12分)
擦不掉的鼓励
①十八年前,我是一个懵懂无知的小孩,对画画独具的天赋,我意识深处有一种当画家的梦。那时候,我家太穷,买不起画笔和画纸,上学的时候,内心迸发出的画画冲动让我偷偷拾起老师用过的粉笔头,在黑板上一展风采。
②有一天,一个戴着眼镜、鹰钩鼻子、笑嘻嘻的人头像出现在黑板上。同学们进来了,看着这幅漫画哄堂大笑。因为大家知道,我画的是班主任老师,一位头发白了一多半的老人。大家笑过后,我开始害怕了。正想上去擦掉,老师却已大步走了进来。老师朝黑板上看了一眼,轻咳一声,眯起双眼,表情严肃而凝重:“是谁画的?请站出来!”
③刹那间,教室里一片沉寂。谁都有种预感—一场暴风雨即将来临。同学们紧绷心弦,始终没人应声,我当然吓得不行。老师却微笑起来,慢慢地拿起了黑板擦。随着黑板擦在黑板上慢慢地移动,顶边淡淡的细线擦去了,留下来的只是黑板中心的那个人头像。
④好,现在我再问一遍,这是谁画的?”班主任老师再次将目光转向同学们。同学们将所有的目光又都聚向了我,半晌,我才站了起来,嗫嚅地说:“是我。”然后重重地低下头。然而老师没有责骂我,来到我的身边,用手帕轻轻地抹净我沾满粉笔灰的脸,然后走向讲台,大声问道:“同学们,你们看,这个人头像像谁呀?”
⑤同学们全都屏气息声,谁也不敢说它像老师。于是,老师把目光转向了我:“你画的是我吗?”“是的。”我的声音细若蚊蝇。“那你说说,你画的是我什么时候的神态?”老师笑了,“不要怕,尽管说。”
⑥这时,我抬起头,看见了老师一张和颜悦色的脸。一时间,我忘了在黑板上画老师的过错,大声说道:“我画的是老师高兴时的神态!”
⑦这时候,我看见老师笑了,还点了点头,眼神中满是赞许,我也笑了。我看了看老师,再扫了一眼画像,发现鼻子上是有一些偏差。我羞愧地红了脸。老师却手抚下巴,慢条斯理地说:“鼻子是大了点儿,不过,这是漫画,漫画是允许夸张的。小画家敢于把我的鼻子拉长放大,说明他准确地抓住了我一个最明显的特征。同样的道理,我们写作文,也要抓住描写对象的基本特征去写,才能又简约,又鲜明。”说着,他拿起粉笔,在人头漫画的嘴角处加了一道笑纹,立即,一个笑容可掏形态更生动的人头像出现了。
⑧同学们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这时,老师向同学们打了一个手势,又说:“鱼儿在水里才能遨游,我们这位小画家的画应该出现在哪里呢?应当出现在他的画本上,应当出现在学校的墙报上,应当出现在一些漫画家的著作上。画在黑板上,往往容易产生不礼貌之嫌,而且也影响环境美。所以说,我得擦掉它!”然后,我看见老师拿起黑板擦,往那个人头像擦去。随着那人头像一点一点地消失,我的眼睛,也一点一点地湿润起来。
⑨十八年后,我终于成了一名全国有名的青年画家。画作先出现在画本上,然后是墙报上,直至漫画家的著作上。逢人我便提起,是老师那个擦不掉的鼓励,让我实现了今生的梦。
1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篇文章的内容。(3分)
【答案】“我”画了一张老师的头像被老师发现了,“我”害怕老师责骂我,但出人意料的是老师不但没有生气还鼓励“我”,最后“我”成了一位青年画家。
【解析】本题考查文章主要内容的概括。首先应该看每一段主要写的是什么,再看写每个内容的篇幅,通过比较找到主要内容。对于内容重点则要根据每个重点段内容具体概括。文章主要写了“我”画了一张老师的头像被老师发现了,“我”害怕老师责骂我,但出人意料的是老师不但没有生气还鼓励“我”,最后“我”成了一位青年画家。
12.细读短文,理解感悟。(3分)
(1))“谁都有种预感——场暴风雨即将来临”中的“暴风雨”指 。(1分)
(2)第④段中老师“来到我的身边,用手帕轻轻地抹净我沾满粉笔灰的脸”,老师为什么要这样做?(2分)
【答案】(1)老师生气 (2)老师这样做的用意是消除“我”的恐惧,原谅“我”的不礼貌,最后肯定“我”的诚实。
【解析】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1)文章写了“我”画了一张老师的头像被老师发现了,老师问学生们是谁画的,没有人做声。“谁都有种预感——场暴风雨即将来临”中的“暴风雨”指老师非常的生气。(2)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第四自然段写了“我”承认黑板上的画是自己画的,但是老师不但没有责怪“我”,反而来到我的身边,用手帕轻轻地抹净我沾满粉笔灰的脸。老师这样做的用意是消除“我”的恐惧,原谅“我”的不礼貌,最后肯定“我”的诚实。
13.品读短文,感悟写法。(4分)
(1)文中两处画线的句子都描写了什么内容?有何作用?(2分)
(2)细读第⑦自然段,作者通过人物的 描写,刻画了一位
的老师形象,突出了人物的性格特征,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分)
【答案】(1)描写了教室里寂静无声。通过对环境的描写衬托出“我”紧张、担心老师责骂的心情。
(2)神态、语言 理解、宽容、爱护学生
【解析】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1)本题考查句子的理解与分析。“刹那间,教室里一片沉寂。”这句话通过对教师内环境的描写。“同学们全都屏气息声,谁也不敢说它像老师。”这句话通过对同学们的动作描写,抑制着呼吸,使之不发出声音。这两句话都描写了教室里寂静无声。通过对环境的描写衬托出“我”紧张、担心老师责骂的心情。(2)本题考查人物描写手法的运用以及人物形象的分析。第⑦自然段中“我看见老师笑了,还点了点头,眼神中满是赞许”是对老师的神态描写。还使用语言描写,写出了老师对黑板上的画的理解,告诉“我们”写作文时,也要抓住描写对象的基本特征去写,才能又简约,又鲜明。刻画了一位理解、宽容、爱护学生的老师形象,突出了人物的性格特征,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4.有人建议把短文题目改成“黑板上的人头像”,你认为呢?说说你的想法。(2分)
【答案】我认为这个题目不行。因为“擦不掉的鼓励”一个是揭露主题,另外可以体现“我”对老师的爱戴,“黑板上的人头像”则没有这种作用。
【解析】本题考查文章标题的作用。文章主要是通过“黑板上的人头像”来说明老师对“我”的鼓励,“黑板上的人头像”只是说明了一件事情,而“擦不掉的鼓励”一个是揭露主题,另外可以体现“我”对老师的爱戴,“黑板上的人头像”则没有这种作用。所以短文题目不能改成“黑板上的人头像”。
(二)诗歌对比阅读(5分)
十五夜望月【唐】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月下独酌【唐】李白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15.(3分)《十五夜望月》这首诗借景抒情,借助中秋“ , ”的景象(用原文回答),抒发了作者 的感情。
【答案】①中庭地白树栖鸦 ②冷露无声湿桂花 ③思念家乡、思念亲人
【解析】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十五夜望月》是唐代诗人王建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前两句选取月光皎洁、栖鸦不惊、露湿桂花三个典型特征,写出了中秋的独特夜景。后两句没有从正面抒情,而是用委婉的疑问语气,把诗人对月怀念家乡、亲人的感情表达得更加深沉蕴藉。所以前两句是写景,后两句抒情。
16.(2分)你还知道哪些跟月亮有关的诗?请写出前后连续的两句。
【答案】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解析】考查学生对的古诗积累。学生结合课下积累回答即可。如:“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三)阅读文言文《约不可失》,完成下列各题。(8分)
约不可失
魏文侯①与虞人②期猎。是日,饮酒乐,天雨。文侯将出,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 ”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③之。
【注释】:①魏文侯,战国时魏国国君,在诸侯中有美誉。②虞人:掌管山泽的官。③罢:停止,取消。
17.(4分)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魏文侯与虞人期猎( ) (2)是日,饮酒乐,天雨( ) (3)公将焉之( ) (4)岂可不一会期哉( )
【答案】 (1)打猎 (2)这 (3)到,往 (4)约定
【解析】本题考察词语解释。(1)句意为:魏文侯与管理森林的一个小官约好了去打猎。猎:打猎;(2)句意为:这天,魏文侯与文武百官开怀畅饮,天又下起雨。雨:下雨;(3)句意为:您将要到什么地方去?之:到,往;(4)句意为:怎么能不去赴约呢 期:约定。
18.(2分)翻译下面句子。
乃往,身自罢之。
【答案】于是前往,亲自取消了打猎的活动。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句子的翻译能力。注意:乃(于是,就)、身(亲自)等词语的翻译。
19.(2分)这则小故事中,魏文侯表现出来的 至今还值得我们学习。
【答案】言而有信
【解析】本文讲述了魏文侯不因客观因素为由守信赴约的事,它告诫世人:做人要守信用。文章虽短小精悍,但人物情状呼之欲出,“天雨”两字作环境烘托,更见人物精神。
【译文】:魏文侯与管理森林的一个小官约好了去打猎.这天,魏文侯与文武百官开怀畅饮,天又下起雨来.魏文侯正要去赴约,周围的官员们说:"今天您喝酒喝得高兴,天又下雨,您将要到什么地方去 "魏文侯说:"我与小官约好了去打猎啊,虽然这里很快乐,但是怎么能不去赴约呢 "于是前往,亲自取消了打猎的活动。
(四)名著阅读。(5分)
二人赶到他洞门前,只见妖精一只手举着火尖枪,站在那中间一辆小车儿上,一只手捏着拳头,往自家鼻子上捶了两拳。八戒笑道:“这厮放赖不羞!你好道捶破鼻子,淌出些血来,搽红了脸,往那里告我们去耶 ”那妖魔捶了两拳,念个咒语,口里喷出火来,鼻子里浓烟进出,闸闸眼火焰齐生。那五辆车子上,火光涌出。连喷了几口,只见那红焰焰、大火烧空,把一座火云洞,被那烟火迷漫,真个是熯天炽地。
20.(3分)以上这段文字中的妖精名叫 ,他口中喷出的火焰叫“ ”,在这场争斗中, 他经过观世音菩萨的教化,收作“ ”。
【答案】①红孩儿 ②三昧真火 ③善财童子
【解析】本题考查名著人物及名著内容。根据“举着火尖枪”“站在那中间一辆小车儿上,一只手捏着拳头,往自家鼻子上捶了两拳。”“口里喷出火来,鼻子里浓烟进出,闸闸眼火焰齐生。那五辆车子上,火光涌出”判断这个妖精是红孩儿。该段选自《西游记》中大战红孩儿的故事情节。红孩儿是他的乳名。他使用一杆丈八火尖枪,武功非凡,又在火焰山修行三百年,炼成三昧真火,口里吐火,他的鼻子会喷烟,十分了得,经常与人赤脚打斗。红孩儿听说吃唐僧肉可以长生不老,用狂风卷走唐僧,和孙悟空大战,假扮观音菩萨骗擒猪八戒。孙悟空一时难以降服,幸亏观音菩萨感知他们师徒有难,特意来降服红孩儿,用玉净瓶的甘露息灭了三味真火。给红孩儿戴上金手镯,最终收服了红孩儿,跟在观音菩萨的身边做了善财童子,最终成了正果。
21.(2分)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尸魔三戏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一回,启示人们不要被表面现象、虚情假意、伪善的一面所蒙骗。
B.“西天取经”功德圆满后,唐僧封为旃檀功德佛;孙悟空封为斗战胜佛;猪悟能封为净坛使者;沙悟净封为金身罗汉;白龙马封为八部天龙广力菩萨。
C.“那老高欢欢喜喜的,把女儿带将前去。行者却弄神通,摇身一变,变得就如那女子一般,独自个坐在房里等那妖精。”此时孙行者正要等着擒拿的妖精名字叫“黄袍怪”。
D.孙悟空《西游记》全书中最光辉的形象。最能反映孙悟空反抗精神的一个情节是“大闹天宫”,突出他热爱自由、勇于反抗的精神。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名著人物及名著内容。“那老高欢欢喜喜的,把女儿带将前去。行者却弄神通,摇身一变,变得就如那女子一般,独自个坐在房里等那妖精。”此时孙行者正要等着擒拿的是猪八戒。故C错误。
四、习作与表达(30分)
22.题目:再见了,____________。
六年的小学生活已经结束,往事历历在目。此刻,你一定思绪万千,有许多心里话想要倾吐。请你选择倾诉的对象,可以是老师,可以是同学,也可以是母校……
要求:①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再通过具体事例进行叙述;②不少于400字;③注意选材真实、条理清楚、语句通顺、书写工整,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例文】
再见了,老师
六年的时光化作一颗流星,从记忆的星空里轻悠悠地掠过;六年的光阴变成一首月光曲,轻柔舒缓,震撼着人心。亲爱的老师,在这六年里是你陪伴着我们,看着我们成长;亲爱的老师,难忘和你在这六年里积累下点滴……
那是一年级的时候,我怯怯地捏紧母亲的衣角,任由她把我牵到您的身边。母亲说,这就是我的老师。我望着您的面庞,一下子便想起:这是学前班给我们讲故事的老师呀!那时的您便在我的心里生了根,发了芽,常驻在我的心坎。
那时候的我成绩烂得一塌糊涂,人也十分内向,所以总是被人忽略。那是一次课堂上,您点了我的名字,让我拼“bō luó”这两个音。我站在那里,脸涨得通红,可偏偏就是拼不出来,还是我那时的同桌帮了我一把。您将一切看在眼里,可是您没有生气,一次又一次的给我鼓励,如果不是您,我哪来今日的自信?正是因为您,我的成绩才如同雨后春笋,窜上了今日的高度。我还记得那是一年级下期。一堂课上,您先是说了班上的哪个同学有了进步,到末尾您才说要给一个同学奖励,让我们猜猜是谁。大家都说是那个女同学,您却笑而不言。直到最后,你才揭开了谜底——居然是我?!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那是我第一次得到三好学生的奖状,薄薄的一张纸,捧在手里重似千斤。您望向我又惊又喜的目光,轻轻拍了拍我的头,让我再接再厉。
那是三年级的一堂课上,我偷偷传了张纸条给YY同学,大致内容是:“谁谁谁把你的橡皮擦弄丢了,找了很久才找到,真是好险哦!”却被眼尖的您看到,您当众宣读了我的纸条,班上的同学阴阳怪气的笑作一团,我记得您制止了他们,您说:“如果你把这些运用到作文里,绝对会很优异!”自此后,我才逐渐接触到作文的冰山一角,才有了今日这番成绩。
老师,是您用包容、鼓励让我迈上今日的高度,六年的时光,一直都是您陪伴在左右,是您……是您……
【解析】
本题为半命题作文。
要求你以“再见了,____________”为题,在即将小学毕业之际,回顾小学生活,写一写你对老师、同学或母校想说的话。无论写什么都要围绕小学生活去选材,表达出对小学生活的留恋与不舍。注意把事例写具体、写生动,写作时要合理安排材料,重点部分要详细写,其他部分可略写,还要注意语句要通顺,用词要恰当。在叙述的过程中,要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注意结构要合理,可运用前后照应的写法,同时要注意运用积累的好词佳句及学到的修辞手法。
开头:开篇点题,表达对老师及同学的不舍之情,并引起下文。
中间:回忆六年小学生活的点滴,老师们对我的敦敦教导。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注意句子要通顺,运用学到的修辞方法。
结尾:再次表达对母校、老师的依依不舍之情及对未来的展望。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