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信息
学校全称 观文镇中心小学校
教师姓名 尹艳 课名 16.《雷雨》
学科 语文 章节 第六单元 教材版本 部编版
学时 第 2课时 课型 新授 年级 二年级
教学目标 正确朗读课文。借助关键词句了解课文内容。 2、说说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景色的变化。 3、能在语境中体会“压、垂”等词运用的好处。
学情分析 雷雨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他们对此都有着一定的生活体验。因此,教学时,从学生的生活入手,从他们已有的经验入手,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要引导学生在体验、观察、阅读中感悟课文的内容,激发学生观察生活的兴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四、教学重难点分析及解决措施 教学重点:通过朗读感受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的景色变化。 解决措施:通过朗读和录音感受雷雨前天气的沉闷;再通过视频感知雷雨“来得快去得也快”并且来得急,下得大”的特点;最后通过对比朗读体会雷雨前后景色的不同。 教学难点:结合语境体会“压、垂”等动词的巧妙运用。 解决措施:通过做动作、图片演示以及联系语境的方法来体会。
五、教学设计
教学环节 环节目标 教学内容 活动设计 智能化教学应用助手分析及作用
激趣导入 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 1、复习生字词语; 2、课文分为哪几个部分? 通过游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复习巩固生字词语。通过初步感知理清文章脉络。 使用“希沃白板5”制作课件,当学生认读出所有的词语时,动画出现大拇指和鼓声的音效以作为表扬。
精读课文 感悟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景色的变化 雷雨前(1—3)自然段; 雷雨中(4—6)自然段; 雷雨后(7—8)自然段 播放雷雨、闪电的声音和下大雨的视频,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并在此过程中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感受雷雨前的“闷”、雷雨中的“大、急”以及雷雨后的“美”。 运用“希沃白板5”中的“超链接”显示学生找到的雷雨前的景象。再利用动图展示大雨“哗哗”的场景。最后运用“蒙层”效果根据学生的回答展示雷雨后的景象。
总结深化 激发学生留心观察生活的兴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雷雨是夏季常见的天气现象,作者为什么会写得这么真实呢? 在一首欢乐动感的歌曲中,感受雨过天晴的美好,并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从“抖音”短视频里搜索“捉泥鳅”的音乐插入到课件中。学生跟着节奏动起来,感受雨过天晴的轻松、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