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壁虎借尾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练习分角色朗读。
借助插图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鱼、老牛和燕子尾巴的功能及壁虎尾巴的特点。
结合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科学的兴趣并渗透礼貌教育。
教学重点:
借助插图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鱼、老牛和燕子尾巴的功能。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科学的兴趣。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朗读教学法、自主探究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游戏导入,引出课题
跟着老师的口令摸相应的身体部位:摸摸你的头,摸摸你的眼睛,摸摸你的耳朵,摸摸你的尾巴。
人类没有尾巴,但是动物的尾巴必不可少,看,这只小动物的尾巴可神奇了,具有再生功能。可是小壁虎并不知道,于是,它到处去借尾巴。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21课《小壁虎借尾巴》。
精读课文,体会尾巴的不同功能
1、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思考:
小壁虎为什么要借尾巴?
小壁虎分别向谁借了尾巴?
结果怎样?
学习第1、2自然段
小壁虎为什么借尾巴?(一条蛇咬住了它的尾巴。)
动作演示,理解词语“挣断”。
尾巴挣断之后小壁虎是怎么想的?(没有尾巴多难看啊)
体会小壁虎的感受。(难过)
朗读1、2自然段,读出小壁虎难过的心情。
学习第3自然段
自由读第3自然段,思考:小壁虎来到哪里找燕子借尾巴?
教师引读:小壁虎爬到哪—看到了谁—它怎么说—对方怎么回答。
多种形式朗读对话。
小组合作学习第4、5自然段
(1)4人一小组,思考:
小壁虎爬到哪—看到了谁—它怎么说—对方怎么回答。
小组汇报,全班交流。
出示对话,练习分角色朗读。
练习说话:小壁虎来到( ),向( )借尾巴,可是( )要用尾巴来( )。
它们的尾巴有什么作用?
了解壁虎尾巴的再生功能
小壁虎借不到尾巴,结果怎样?(爬回家里找妈妈)
练习朗读妈妈和小壁虎的对话。
拓展延伸:其他动物的再生功能。
课堂总结:
结合板书进行总结
板书设计:
小壁虎借尾巴
小河边 小鱼 拨水
大树上 老牛 赶蝇子
房檐下 燕子 掌握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