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宝葫芦的秘密(节选) 课件(共2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6宝葫芦的秘密(节选) 课件(共2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64.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9-02 17:08: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宝葫芦的秘密(节选)
一个叫王葆的小朋友听奶奶讲了宝葫芦的故事后着了迷,总想得到一个宝葫芦。宝葫芦究竟有什么秘密呢?让我们一起去课文里一探究竟吧。
1.认识“妖、矩”等8个字词,认准多音字“长、得”,会写“介、绍”等15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感受童话的奇妙,体会人物真善美的形象。
学习目标
妖怪 规矩 乖巧 撵人
丫头 拽走 瘦小
yāo

guāi
niǎn

zhuài
shòu
词语学习
组词
介绍 介入 中介
造句:
妈妈介绍我认识了小红。

捺要舒展
jiè
撇短横长,竖为悬针竖,两侧对称。书写时注意先中间后两边。
组词:
乖巧 乖顺

( )长度
( )冲着
多音字

( )成长
( ) 冲锋
zhǎng
cháng
chōng
chòng
声明:
让步:
幸福:
公开表态或说明。
在争执中部分地或全部地放弃自己的意见和利益。
生活境遇称心如意。
词语解释
走进作者
张天翼(1906—1985),原名元定,号一之,祖籍湖南湘乡,生于江苏南京。
主要作品:《大林和小林》《罗文应的故事》《宝葫芦的秘密》《秃秃大王》等。
认真读,圈出本课新词语,再思考:课文主要向我们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个叫王葆的小朋友听奶奶讲宝葫芦的故事后着了迷,总想得到一个宝葫芦。因为得到宝葫芦后就会要什么有什么,幸福极了。
读课文的第一部分,思考作者是如何来讲述自己与宝葫芦的故事?
开门见山,直接交代自己要讲述的故事。提出宝葫芦是故事里传说的那种宝葫芦,增加神秘色彩,引起读者的兴趣。
段落划分
第一部分(1~4):写“我”要给大家讲一个关于葫芦的故事。
第二部分(5~14):写“我”总是听奶奶讲关于宝葫芦的故事的原因。
第三部分(15~21):写“我”听奶奶将的故事的内容,并希望有一个神奇的葫芦,像故事中的人那样,实现自己的种种想法。
故事中的王葆是个什么样的人?
一个平平常常的普通人。
一个少先队员。
一个爱听故事的人。
表现了小孩的顽劣和为让奶奶讲故事创造条件。
这段对话表明了什么?
“我不干,我怕烫。”我总是一面溜开,一面摆手。“不烫啊。冷了好一会儿了。”
“那,我怕冷。”
语言描写
句中“那种宝葫芦”指的是什么样的宝葫芦?
  不错,正是那种宝葫芦。
一得到这个宝葫芦,就会要什么有什么。
得到这种宝葫芦就能过上好日子。
宝葫芦的神奇之处在于它有求必应,你想要什么它就能马上给你什么。
奶奶讲的所有故事,都有一个美好的结局,这个结局是什么?
一得到了这个宝葫芦,可就幸福极了,要什么有什么。
读课文,想一想,王葆希望宝葫芦为他做什么事?
列算式
种向日葵
主人公王葆总是想着得到一个宝葫芦,但是等他真正得到后,他逐渐发现宝葫芦并不能让他过上自己梦寐以求的“好日子”。
宝葫芦的故事
故事开头主人公自我介绍以及要讲的故事。
从小听奶奶讲宝葫芦的故事
长大了遇到困难,就会想到宝葫芦。
——洗脚要奶奶讲故事
——剪脚趾甲要奶奶讲故事
……
故事的结局都过上了好日子
思维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