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1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9-02 17:34: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试卷
一、根据语境,看拼音写词语。(8分)
一下车,映入yǎn lián(    )的便是这如lǜ tǎn(    )般的草原,远处小丘那róu měi(    )的线条也令人jīng tàn bù yǐ(        )。走着走着,看到了许多盛开的野花,我们摘下几朵,bèn zhuō(    )地将它们别在yī jīn(    )上。huǎng rán(    )间,阵阵mǎ tí(    )声传来,原来是迎接我们的朋友到了。
二.选择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蒙古包(ménɡ) 迂回(yū) B.琼浆(qiónɡ) 渲染(xuān)
C.摇曳(zhuài) 参差(cī) D.苍穹(qiónɡ) 馥郁(fù)
(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疾”与“群马疾驰”中的“疾”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痛心疾首 B.积劳成疾 C.大声疾呼 D.讳疾忌医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我们班取得了拔河比赛的第一名,这真令人心驰神往。
B.你看那满园的竹子,翠色欲流,十分惹人喜爱。
C.你的孤芳自赏会让你故步自封,也会让你失去更多的朋友。
D.茫茫草原一碧千里,像一块绿色的地毯。
(4)下列句子中的分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内容有分量,尽管文章短小,也是有分量的;内容没有分量,即使写得再长也没有用。
B.语言;人们用来抒情达意;文字,人们用来记言记事。
C.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D.春天,细雨绵绵;夏天,炎热似火;秋天,秋高气爽;冬天,寒风刺骨。这是四季的魅力。
三、解释下列加点字词。
(1)移舟泊烟渚 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明月别枝惊鹊 别枝: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路转溪桥忽见 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黑云翻墨未遮山 翻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将下列关于丁香结的诗词句连线。
芭蕉不展丁香结 纵放繁枝散诞春
殷勤解却丁香结 肠断丁香结
霜树尽空枝 同向春风各自愁
青鸟不传云外信 丁香空结雨中愁
五、课文内容填空
1. 根据语境填写诗词。
读诗词,赏美景。读到“明月别枝惊鹊,___________________”时,我们仿佛置身于有清风明月相伴的夏夜乡村;读到“野旷天低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我们仿佛看到了一幅朦胧的秋江暮色图;读到“_________________,青山郭外斜”时,绿树环绕、青山横斜的画面便展现在我们眼前。
2.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宿建德江》和《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都通过描写月夜的景色,表达了孤寂、落寞的感情。(  )
(2)《草原》一文中“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草原的不舍以及对蒙汉同胞之间深厚情谊的赞美。(  )
(3)《丁香结》一文,作者主要是从以下三个方面描写丁香的:丁香花的颜色、香味、形状,丁香花陪伴作者写作,以及作者由丁香引发的联想。 (  )
六、给下面的语段加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书籍是一盏明灯照亮了前进的道路书籍是一缕阳光照进了荒芜的心灵书籍是一股甘泉滋润了寂寞的情感
七、课内阅读
我们访问的是陈巴尔虎旗。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达目的地。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儿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牛羊多起来,也看到了马群,隐隐有鞭子的轻响。快了,快到了。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这是主人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见到我们,主人们立刻拨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在汽车左右与前面引路。静寂的草原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车跟着马飞过小丘,看见了几座蒙古包。
1. 如果用一个小标题来概括选段的主要内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草原风光 B. 骑马迎客 C. 依依话别 D. 把酒联欢
2. 选段可分为两层,在文中已用“‖”标出。请概括每层的主要内容。
第一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对选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前来迎接的人群比作一条彩虹。
B. 这句话让人感受到了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
C. 这句话一连运用了两个比喻,把人群比作一阵风和一条彩虹。
4. 发挥想象,写一写蒙古族同胞骑马迎客的画面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课外阅读
草原即景
萧 乾
①塔木钦草原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它多么像海啊!只有在海上,天和地才能像接到一起的两匹布那么完完整整,没有缝隙;只有海才这么寂静,广袤得望不到边际,永远像一幅没有框子的画。
②塔木钦草原过去被称作“旱海”——几亿年以前,它也许就是地道的海。过去,这里没有水,也没有人烟,牧人、旅客都视之为畏途。在这一望无际的草原上,除了公路旁边偶尔出现的一座土丘,再也找不到任何其他可以做路标的东西了。那些土丘也许是为搭篝火而堆起的石头。从远处望去,黑黝黝的石堆时常会引起人们的错觉,以为公路旁边伺伏着什么野兽,而那些牛群、马群从远处望去,斑斑点点,又仿佛是一堆堆巨石。
③也许是这地方海拔接近1000 米的缘故,天低得好像可以用手去摸,因而,人们对云彩的变幻也特别留心。在辽阔无边的蓝天上,云彩有时候团团飞卷着,像一簇狂舞着的雄狮,可是顷刻之间又会化成黑乌乌的一片煤层。这时候,汽车声嘶力竭地跟云彩赛起跑来。忽然,煤层上“吧嗒吧嗒”地掉下雨点。可是把脑袋从帆布里钻出来,朝四下里一望,乌云罩不到的地方却仍然是黄澄澄的一片阳光。骤雨还没住,太阳又嬉戏着,从云隙里投下一道亮光,就像悬在半空的一匹薄纱。
④这时候,一个奇丽的景象在我们面前呈现了:一道完整的虹,衬着天空和草原,从地面拱了起来,好像一道彩色的巨门。我说“完整”,是因为我们可以清清楚楚地看到虹的两端跟地面衔接的地方。
⑤不一会儿,风把云彩吹散了,雨自然也就停了下来。云彩又驯顺地变成了白色:有的化成一棱棱的,好像透视片上的肋骨;有的散成一座座岛屿,上面影影绰绰,似乎还辨得出一些苍松古柏;也有的被吹成细长条,好像半透明的银盘,在蓝天里逍遥自在地飘浮。
⑥蓝天下面,公路就像一条叠成无数折纹的黄色带子。每逢汽车“呜呜”地向上爬行的时候,我们就好像是朝着一条通天的大道开去。不过爬到顶端,就又是一片无边无际的草原。
1. 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影影绰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塔木钦草原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它多么像海啊!”作者为什么说塔木钦草原像海?用“______”在文中画出来。
3. 读第③~⑤段,回答问题。
(1)这一部分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第③段会让我们联想到苏轼在《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④段写道:“这时候,一个奇丽的景象在我们面前呈现了…...”之所以说“这时候”的景象奇丽,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阅读本文时,我们不禁会想起老舍先生的《草原》。写出这两篇文
章在表达上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相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习作
生活因想象而变得更加精彩。如果你变成了植物、动物……变化后的
你将发生什么事情?会听到什么?看到什么?想到什么?根据自己
的兴趣,自拟题目,写一篇习作,不少于400 字。
参考答案
一、 眼帘 绿毯 柔美 惊叹不已 笨拙 衣襟 恍然 马蹄
二、 (1)D (2)C (3)A (4)B
三、 (1)水中间的小块陆地。 (2)横斜的树枝。
(3)同“现”。 (4)打翻的黑墨水,形容云层很厚。
四、略
五、1. 清风半夜鸣蝉 江清月近人 绿树村边合
2. (1)× (2)√ (3)√
六、, ; , ; , 。
七、1. B
2. “我们”感受到了草原的辽阔、静寂。 主人骑马迎接“我们”。
3. C
4. 示例:“来啦!来啦!”蒙古族同胞骑着马,欢呼着来到我们面前。他们在马背上热情地说:“欢迎你们来草原做客!让我们给你们带路吧!”
八、1. 模模糊糊;不真切。文中用来形容云彩的形状模糊。
2. 只有在海上,天和地才能像接到一起的两匹布那么完完整整,没
有缝隙;只有海才这么寂静,广袤得望不到边际,永远像一幅没有框
子的画。
3. (1) 塔木钦草原变幻多姿的云彩和奇丽的彩虹
(2)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3)雨还在下,天空却出现了一道完整的虹,好像一道彩色的巨门,清晰而美丽
4. 相同:①都描写了草原的辽阔 、美丽;
②作者对草原的喜爱之情洋溢在字里行间。
不同:《草原即景》中,广阔和美丽是贯穿始终的;通过云彩变幻来写草原的美;注重想象。《草原》通过场面描写,写出了草原的人情美,还表现了蒙汉情深;注重感受。
九、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