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1 种子的萌发教案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3.2.1 种子的萌发教案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09-02 18:04: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章 被子植物的一生
第一节 种子的萌发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描述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
(2)描述种子萌发的大致过程。
2.过程与方法
运用实验法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运用抽样检测法测定种子的发芽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参与种植、管理植物的活动,增强爱护植物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运用抽样检测法测定种子的发芽率。
2.教学难点:在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活动中,设计对照实验及分析实验现象。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小麦、大麦、绿豆种子、不同年份的植物种子若干、若干个大小和容量一样且能盖紧的玻璃瓶、吸水纸、黏性标签纸、水等材料用具。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创设情境:春秋战国时期,越国以发生了大饥荒为由向吴国借一万石粮食,吴国以苛刻的条件答应了。到了第二年,越国的粮食获得了大丰收,在向吴国还粮食的时候挑出了颗粒饱满的稻谷,全部煮熟晒干后如期还给了吴国。吴王夫差看到越国送来的稻谷颗粒饱满,便下令把越国归还的一万石稻谷全部作为种子发放到全国各地播种。结果第二年吴国颗粒无收。
提问:为什么越国归还的稻谷会导致吴国第二年颗粒无收呢?
(二)互动授课
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89~91页的“探究”,指导学生按照教材中的方法步骤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组织学生小组讨论自行解决问题。
(1)应当选择什么样的种子进行实验?每一组只用1粒种子可以吗?
学生:籽粒饱满的种子。不可以,容易出现偶然性
(2)本实验共有几个对照组?分别研究什么环境条件?
学生:3个对照组。1号与2号作对照,研究的环境条件是水分;2号与3号作对照,研究的环境条件是温度;2号与4号作对照,研究的环境条件是空气。
(3)对每个实验组的处理,除了所探究的条件外,其他环境条件是否与对照组相同?
学生:相同。因为对照实验遵循单一变量原则,除变量外其他条件都要相同,这样才能保证实验产生的不同结果是由变量引起的。
(4)如果事先已经知道2号瓶中的条件是最适合种子萌发的,本实验设置2号瓶是否还有必要?为什么?
学生:有必要。如果将2号瓶分别与1号瓶、3号瓶、4号瓶相比较,各自只有一个因素不同。因此,2号瓶可以分别与1号瓶、3号瓶、4号瓶形成对照,以排除所研究的因素外的其他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5)1号瓶和3号瓶各检验一种条件对种子萌发的影响,这是一组对照实验吗?
学生:不是。因为1号瓶和3号瓶存在水分和温度两个变量,不符合对照实验单一变量的原则。
师生共同总结出实验结论: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都是种子萌发所需要的环境条件。
2.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91~92页“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提问:如何检测种子是否处于休眠状态?
学生:首先从外观上看种子的形态是否保持完整,胚是否受到损害。如果胚受损,则无法确定种子是否处于休眠状态。如果种子完好无损,就将种子放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有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进行培养,一段时间后若种子还不能萌发,则可以判断它们可能处于休眠状态。
师生共同总结影响种子萌发的条件:环境条件主要是温度、水分、空气等;自身条件主要是种子要有生命力和完整的胚,并且没有处于休眠期等。
3.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92~94页的“探究”和“科学方法”,指导学生按照教材中的方法步骤进行“测定种子的发芽率”的探究。组织学生小组讨论自行解决问题。
(1)不能对检测对象逐一检测时可采用什么办法?
学生:抽样检测。
(2)什么是抽样检测?
学生:从检测对象中抽取少量个体作为样本进行检测,以样本的检测结果来反映总体的情况,这种方法叫做抽样检测。
(3)进行抽样检测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学生:对样本的检测结果代表总体的情况,只有随机抽样,才能避免主观因素的影响,也才能更准确地反映总体的真实情况。
(4)怎样计算发芽率?
学生:
4.指导学生观察教材第92页的图3-15和图3-16,并阅读“种子萌发的过程”。
师生共同总结种子萌发的规律:当一粒种子萌发时,首先要吸收水分。同时子叶或胚乳中的营养物质逐渐转运给胚根、胚芽、胚轴。随后,胚根发育,突破种皮,形成根;胚轴伸长,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分;胚芽发育成芽,芽进一步发育成茎和叶。
五、板书设计
六、布置作业与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