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材料一:鸦片战争后,鸦片走私导致白银外流、银价激涨,洋货涌入造成传统手工业破产,巨额赔款加重人民负担,所以史学家评价: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声”。
材料二: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为了支付总计大约7000万元的战费和2000多万元的赔款,加紧搜刮人民。地丁税是清政府的主要税收,在1841年--1849年八年之间,这项税收就增加了330多万两。鸦片战争后不到十年的光景里,劳动人民实际负担比过去增加了好几倍。。1843—1850年规模较大的群众暴动有70余起,遍及十几个省。
材料三:1846年——1850年,两广地区水、旱、虫灾不断,广大劳动人民陷于饥饿和死亡的困境。
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及教材“洪秀全与金田起义”正文第一段,简要归纳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
外因: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民族矛盾激化;
内因:清政府腐败统治,阶级矛盾激化;
诱因:连年不断的自然灾害。
所以说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声”
地主阶级
激
化
农民阶级
外国侵略
太平天国运动
阶级矛盾
小组合作,理清脉络
请以6人学习小组为单位,历史组长负责,引领组内成员通过阅读14---17页倒数第二段内容,设计适当的图示展示出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过程,比一比哪一组的图示更加全面、形象地展示了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时间约8分钟。
发
展
阶
段
时 间
1851
1852
1853
1864
定都天京
全盛:北伐和西征(1853-1856年)
发展:永安建制
太平天国运动的经过
转折:天京变乱1856
后期防御战1857—1863
失败:天京陷落
兴起:金田起义
金田起义
永安建制
定都天京
1852年春,太平军从永安突围北上,冯云山和萧朝贵先后在战斗中牺牲,太平军连战连捷。
1853年3月,太平军攻克南京,改南京为天京,定为国都,同清王朝对峙。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多分,人寡则寡分,杂以九等。如一家六人,分三人好田,分三人丑田,好丑各一半。
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
①《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突出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
②它体现了绝对平均主义思想,只是一种空想,根本无法实施。
湖口
上海
天京
天津
西征:巩固天京
两万北伐军孤军深入,全军覆灭。
西征胜利,太平天国达到全盛。
北伐目的:推翻清政府
由盛转衰——天京事变
原因:
经过:
结果:
性质:
影响:
领导集团享乐腐败、争权夺利、内部矛盾尖锐
杨
韦
石
洪
②杀
③责
④杀
⑤疑
⑥走
⑦被灭
①逼
朝中无将,国中无人!
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
由盛而衰的转折点,使天国被迫转入战略防御
1856年
请同学们说一说,这场内讧是偶然的还是必然的?为什么?
必然的。这是由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和分散性决定的。
洪秀全巩固政权的措施
任用洪仁玕总理朝政
措施1
结果:
《资政新篇》未能实施
保护私有制,发展资本主义。
没能反映农民的愿望和要求,又缺少必要的条件,没能真正实行,不能挽救危局。
提拔新将领
陈玉成
李秀成
结果:
陈玉成、李秀成协同作战,但未能改变军事上的不利局面
措施2
天京陷落
1864.7
最终失败
重建核心
天京事变
1856.9
由盛转衰
1856
金田起义
永安建制
定都天京
北伐
西征
全盛时期
1851.1
1851.12
1853.3
1853.3
1.在当时的清朝许多国民由于抽鸦片而体质虚弱,难于戒除烟瘾,导致白银大量外流,国库虚空,民生困苦。洪秀全通过制定严厉的刑罚来禁止鸦片的买卖,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在主权原则上,洪秀全对清朝签订的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一概不认可。
2.1861年(咸丰十一年)间,英国海军提督何伯与参赞巴夏礼到天京,向洪秀全提出以事成后平分中国为条件,协助太平天国打败清朝。洪秀全态度坚决,断然拒绝英国人的建议,在维护国土完整和主权方面,态度明确和坚定。英国人见无法从太平天国那里获得利益便转而支持清朝。清朝为镇压太平军于是勾结洋人,出卖国家利益。
3.1860年6月初,太平军攻占苏州,上海中外反动势力惊恐万状。为共同对付中国人民革命,中外反动势力相互勾结,酝酿组建反革命军队,美国人华尔成立洋枪队。1862年9月18日在慈溪战役中,华尔被太平军击毙。
资料延伸:太平天国反侵略的例子
曾国藩
李鸿章
“洋枪队”的头子华尔
华尔率领的洋枪队
1860年,李秀成率军进攻上海。盘踞在上海的英法侵略者,勾结地方官绅,雇用美国人华尔组织“洋枪队”,抵抗太平军的进攻。李秀成在青浦大破“洋枪队”,取得了青浦大捷。
中外反动官吏在公祭华尔
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太平天国
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
②客观原因: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①主观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和战略上的失误。
人民英雄纪念碑金田起义浮雕
面对外敌侵略,中国人民始终没有放弃过反抗斗争,才避免了沦为殖民地的命运。这种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永远激励着每一个中国人!
总结提升
农民阶级局限
太平天国运动
起因
进程
败因
肩负反封建反侵略的双重革命任务
中外势力的联合镇压
提出了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方案
新特点
民族矛盾
阶级矛盾
主观
客观:
《天朝田亩制度》
《资政新篇》
战略失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