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昇2023-2024学年高三开学摸底大联考
语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的“贴条形码区”。
如
3.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
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4.非选择题必须用直径0,5亳米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
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部
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
现代文阅读(35分)
删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1~5小题。
材料一:
“乡愁”不是一种实体存在,也没有具体的时间和空间限定,它是自古以来产生于任何离
数
长
家怀乡之人的心中的情感。但是,如果把这一概念限定于自现代社会诞生工业文明发展以来,
它就有了某种实在的含义。在这里,“乡愁”不只是一种超越于时空的情感存在,同时也是现
代性发展过程中的一个产物。所谓的“乡愁”是在现代性发展观照下的“乡愁”,只有在现代
性的视野下,才能考察它所代表的时间维度和心灵指向的深层原因,“乡愁”才有作为方法论
的可能性。
把“乡愁”作为方法,意味着以此出发,把自己置身于民族生活之流中,去感受民族生活
的种种。鲁迅以一种充满“乡愁”的情感来写《祝福》,他对祥林嫂并不是简单的“否定”或
“怜悯”,而是意识到“祝福”背后深刻的文化属性及这一属性对个体生命的巨大影响。鲁迅
数
一代知识分子的“乡愁”中包含着启蒙的现代性的目光,它也是民族自我发现之前提。在这一
现代性视野下的“乡愁”中,他不只发现了“村庄”“乡土”“国民性”与“民族文化结构”,
更重要的是,他发现了“人”的生活之源和精神之规约。但是,鲁迅一代所处的语境是西方现
代性观念进入封建帝制的中国之初,“现代性”以绝对的积极因素存在于中国的思想文化和政
治经济空间中,在这其中,“乡愁”常常是作为“现代性”对立面出现的,是被批判的对象。
器
一个世纪以后,除去其中自然的“怀乡”因素,“乡愁”几乎被固定为具有保守主义倾向的、
反现代性潮流的情绪。但是,以今天的社会现实和文明发展方向来看,我们却恰恰需要重新反
思这一保守主义倾向和反现代性情绪。因为“现代性”已经成为布满中国生活各个缝隙的事物,
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它以激进的和强势的推进力瓦解了中国社会结构的方方面面,它的“消
【语文试题第1页(共10页)】
山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