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走月亮 类文阅读训练 (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 走月亮 类文阅读训练 (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0.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9-02 17:23: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课 走月亮 类文阅读
知识点: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自然之美。
一、课内阅读
(一)(2021春·广东江门·四年级统考期末)阅读《走月亮》片段,按要求做题。
①村道已经修补过,坑坑洼洼的地方已经填上碎石和新土。就要收庄稼了,收庄稼前,要把道路修一修,补一补,这是村里的风俗。(甲)秋虫唱着,夜鸟拍打着翅膀,鱼儿跃出水面,泼刺声里银光一闪……(乙)从果园那边飘来果子的甜香,是雪梨,是火把梨,还是紫葡萄?都有。在坡头那片月光下的果园里,这些好吃的果子挂满枝头。沟水汩汩,很满意地响着。是啊,它旁边,是它浇灌过的稻田。哦,阿妈,这不就是我们家的地吗?春天,我们种的油菜开花了,我在田地里找兔草,我把蒲公英吹得飞啊飞……收了油菜,栽上水稻。(丙)看,稻谷就要成熟了,稻穗低垂着头,稻田像一块月光镀亮的银毯。哦,阿妈,我们到田埂上去吧,你不是说学校放假了,阿爸就要回来了吗?我们采哪一塘新谷招待阿爸呢?
②啊,我和阿妈走月亮……
1.“村里的风俗”在语段中是指( )
A.在有月亮的晚上,到户外月光下游玩、散步、嬉戏。
B.来到自己家的田地里看看。
C.收庄稼前,要把道路修一修,补一补。
D.采一塘新谷招待阿爸。
2.语段的主要内容是( )
A.“我”和阿妈走月亮,看着月下田园的丰收景象,盼望阿爸归来。
B.秋天,果园丰收了。
C.春天,“我们”在田地里辛勤劳作。
D.“我”和阿妈去田园迎接阿爸回家。
3.文中画波浪线的三个句子中,甲句让我想到了虫唱鱼跃图,乙句让我想到了 图,丙句让我想到了 图。
4.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一个省略号,你认为省略了什么内容呢?请展开想象写一写。
5.“沟水汩汩,很满意地响着。”能否改成“沟水汩汩地响着”?请说说你的理由。
【答案】
1.C 2.A
3.果园飘香 稻谷成熟
4.这些蒲公英像一个个小金兵在空中飞舞着,有的慢悠悠地落到了草地上;有的越飞越远,飞向了远方。
5.不可以,因为“满意地”一词是对沟水辛勤奉献的一种肯定,丰收的稻田是它灌溉过的,这样写更具有情感美。
【解析】
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
由第①段“就要收庄稼了,收庄稼前,要把道路修一修,补一补,这是村里的风俗”可知,村里的风俗是收庄稼前,要把道路修一修,补一补。故选C。
2.本题考查概括段落层意。
第①段写了庄稼、瓜果成熟,“我们采哪一塘新谷招待阿爸呢?”可知我们在等待阿爸回来,第②段“啊,我和阿妈走月亮……”可知我和阿妈在走月亮,总结可得,语段主要写了“我”和阿妈走月亮,看着月下田园的丰收景象,盼望阿爸归来。故选A。
3.本题考查提取关键信息。
根据句子的关键词句进行提取概括即可,乙句“从果园那边飘来果子的甜香”可以概括为果园甜香图;丙句“稻谷就要成熟了,稻穗低垂着头”可以概括为稻谷低垂图。
4.本题考查开放性题型。
代入情境,想象自己正在田里吹蒲公英,会看到怎样的景象呢,如:这些洁白的种子乘着降落伞在空中漫天飞舞,纷纷扬扬,随风而飘,随风而止,越过田野,穿过山丘,然后慢慢降落,准备落地生根。
5.本题考查句子含义的理解。
“满意”一词用了拟人的手法,将沟水拟人化,用“满意”写沟水的感受,实际上是写人的感受。这里的“满意”是指自豪的心情,因为经过它的浇灌,粮食、水果都丰收了,这里面有它的一份功劳,因此不能改。
(二)(2023秋·河南焦作·四年级统考期末)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走月亮(节选)
①这时候,阿妈喜欢牵着我,在洒满月光的小路上走着,走着……啊,我和阿妈走月亮!
②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灰白色的鹅卵石,布满河床。哟,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哦,阿妈,白天你在溪里洗衣裳,而我,用树叶做小船,运载许多新鲜的花……哦,阿妈,我们到溪边去吧,去看看小水塘,看看水塘里的月亮,看看我采过野花的地方。
③啊,我和阿妈走月亮……
④村道已经修补过,坑坑洼洼的地方已经填上碎石和新土。就要收庄稼了,收庄稼前,要把道路修一修,补一补,这是村里的风俗。秋虫唱着,夜鸟拍打着翅膀,鱼儿跃出水面,泼剌声里银光一闪……从果园那边飘来果子的甜香,是雪梨,还是火把梨?还是紫葡萄?都有。在坡头上那片月光下的果园里,这些好吃的果子挂满枝头。沟水汩汩,很满意地响着。是啊,它旁边,是它浇灌过的稻田。哦,阿妈,这不就是我们家的地吗?春天,我们种的油菜开花了,我在田地里找兔草,我把蒲公英吹得飞啊飞……收了油菜,栽上水稻。看,稻谷就要成熟了,稻穗低垂着头,稻田像一块月光镀亮的银毯。哦,阿妈,我们到田埂上去吧,你不是说学校放假了,阿爸就要回来了吗?我们采哪一塘新谷招待阿爸呢?
⑤啊,我和阿妈走月亮……
选文描述了“我”和阿妈看到的月光下的 、 和 ,想到了白天

7.赏读句子,再完成练习。
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
(1)把“流”换成“飘”好不好?为什么?
(2)展开想象,补充句子,把画面写具体。
读着这句话,我仿佛看到柔和的月光洒在溪面上,一闪一闪的,波光粼粼:我仿佛听到
,我仿佛闻到

8.用“ ”画出一处静态描写的句子,用“ ”画出一处动态描写的句子。
9.对画“ ”的句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月亮倒映在水里,就有无数个月亮的倒影,就像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
B.“抱”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让月亮、小水塘变得亲切可爱,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C.朗读这句话时,应该慷慨激昂,富有激情。
10.“啊,我和阿妈走月亮”在选文中出现了两次,有什么作用?
【答案】
6.溪水 鹅卵石 小水塘 阿妈在溪里洗衣裳,“我”用树叶做小船运花瓣
7.不好,因为“流”表示山草、野花、月光都倒映在溪水里,随着溪水流动。改成“飘” 与原文意思不符,也丧失了美感。 溪水在哗啦啦地唱歌,悦耳动听 阵阵野花的清香,沁人心脾。
8.看,稻谷就要成熟了,稻穗低垂着头,稻田像一块月光镀亮的银毯。
秋虫唱着,夜鸟拍打着翅膀,鱼儿跃出水面,泼刺声里银光一闪……
9.C
10.既抒发了"我“与阿妈走月亮的欣喜之情,又作为线索把选文串联起来。
【解析】
6.考查学生对文段内容的理解。
阅读第②段“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灰白色的鹅卵石,布满河床。哟,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哦,阿妈,白天你在溪里洗衣裳,而我,用树叶做小船,运载许多新鲜的花……”可知,选文描述了“我”和阿妈看到的月光下的溪水、鹅卵石和小水塘,想到了白天阿妈在溪里洗衣裳,“我”在溪边玩耍。
7.(1)考查对句子的理解。
文中“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中的“流”改成“飘”不好。联系上下文理解,山草、野花、月光倒映在溪水里,随着溪水流动着,就像是“流着山草、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改成“飘”就感觉不到溪水的流动了,因此把“流”换成“飘”不好。
(2)展开想象,续写句子,把画面写具体。
例:我仿佛听到汩汩的溪水缓缓地流着,我仿佛闻到了溪边上野花和山草的香味。
8.考查对句子的理解。
静态:看,稻谷就要成熟了,稻穗低垂着头,稻田像一块月光镀亮的银毯。例句的前半句采用拟人修辞手法,赋予稻穗人的动作是“低垂”,后半句采用比喻修辞手法,把稻田比作“银毯”,让我们看到了稻田丰收在望的静态美景。
动态:秋虫唱着,夜鸟拍打着翅膀,鱼儿跃出水面,泼剌声里银光一闪……
“唱”“拍”“跃”“闪”写出了在这热闹的秋夜里,动物们非常快乐,我从中感受到环境的优美、生活的美好。
9.考查学生对句子的理解。
阅读句子“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河塘啊,每个小河塘都抱着一个月亮”可知,这句话的意思是月亮倒映在水里,就有无数个月亮的倒影,就像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
这句话中“抱”字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让月亮、小水塘变得亲切可爱,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与赞美。
因此这句话应该用亲切的语气朗读。故选C。
10.考查对重点句子的理解。
文中的“啊,我和阿妈走月亮”这句话在选文中出现了两次,看似重复,实则妙笔之句,其作用是:充分表达了小作者和阿妈走月亮时无比的幸福和喜悦之情,细细咀嚼这种情致,意趣,虽是秋夜,却让人心中涌起融融的暖意。
二、类文阅读
(一)(2022秋·全国·四年级期末)课外真题拓展阅读。
童年的小月亮农作物
小时候,家里很穷,平时没什么吃的,只有在过中秋时母亲才会弄一些好吃的。记得那时白天我们把玉米摘完,用镰刀割出一条小路,把玉米捡拾到地排车上。那夜,月亮着了素白色衣服,周围闪着光芒,照亮了我和母亲回家的路。“娘,该是中秋了吧?”我询问。她伸伸腰,抬头望着月亮:“是呀,回家给我们君超煮豆子、玉米吃。”我兴奋地点点头。我又问母亲:“娘,能多加点儿糖吗?”她回头冲我笑笑,干脆地说:“能”。
紧挨着玉米地的是豆地,农村人种它主要是为了换些钱或煮了放入罐子里做成菜吃,配着萝卜居多,这个时节的豆子饱满,一碰如调皮的孩子蹦蹦跳跳地出来,到处都是小东西的影子。我们停了车,来到豆地里,母亲轻轻地握住豆柄,迅速地用镰刀把它割下,递给我放在包袱里。接着,母亲叮嘱我弯腰去捡落在地上的豆子。她说,这是小月亮。中秋节夜里,我就这样拥有了繁多的小月亮。
11.写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兴奋——( ) 调皮——( )
迅速——( ) 干脆——( )
12.写出两个带“月”的四字词语。
13.请用“ ”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
14.“娘,该是中秋了吧?”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15.题目“童年的小月亮”中的“小月亮”指的是 ,这里的“小月亮”寄托了作者对
【答案】
11.忧伤 乖巧 缓慢 迟疑
12.披星戴月 猴年马月
13.这个时节的豆子饱满,一碰如调皮的孩子蹦蹦跳跳地出来,到处都是小东西的影子
14.娘,我们该煮豆子、玉米吃了吧!
15.豆子 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
【解析】
11.本题考查学生对词语和反义词的理解与识记。
兴奋:因高兴或受某种刺激而精神激奋,反义词可以是:恼恨、惆怅、疲劳、萎靡、消沉、惊慌等。
调皮:意思是指爱玩爱闹,不听劝导;狡猾 。反义词可以是:文静、听话、驯服、老实、驯顺。
迅速:速度非常快。反义词可以是:迟缓、缓慢、迟慢、磨叽。
干脆:爽快;直截了当。反义词可以是:犹豫、罗唆、罗嗦、拖拉。
12.本题考查学生对词语的识记与分类。
带“月”的四字词语有:长年累月、日积月累、星月交辉、吴牛喘月、披星戴月、寒冬腊月、众星拱月等。
13.本题考查学生查找比喻句的能力。
本题答案不唯一,例如:她说,这是小月亮。中秋节夜里,我就这样拥有了繁多的小月亮。这是本文最后一句,将豆子比作了小月亮。
14.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的理解。
本句在文章的第一段,通过查找这个句子能找到下文的“她伸伸腰,抬头望着月亮:‘是呀,回家给我们君超煮豆子、玉米吃。’”,再结合第一段的“小时候,家里很穷,平时没什么吃的,只有在过中秋时母亲才会弄一些好吃的”知道“娘,该是中秋了吧?”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娘,我们该煮豆子、玉米吃了吧!
15.本题考查学生对题目和文章内容的理解。
通过文章的最后两句“接着,母亲叮嘱我弯腰去捡落在地上的豆子。她说,这是小月亮。中秋节夜里,我就这样拥有了繁多的小月亮。”知道题目“童年的小月亮”中的“小月亮”指的是豆子,这里的“小月亮”通过“豆子”联系到“过中秋时母亲弄一些好吃的”的事情,寄托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
(二)(2021秋·四年级课时练习)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山里的月亮
月,穿一身美丽的素装,款款地走来了……
在山里,他一走进我们的夜晚,大伙儿就格外高兴起来——
当一片片皎洁的光辉轻轻洒向远远近近的房屋、树林、山冈、田野时,你会觉得仿佛是一阵隐隐约约的歌声在山野里飘散开来,那景致美极啦。
他款款地走来,不声不响地为草丛里的蟋蟀、瓜蔓上的纺织娘、豆棚里的蝈蝈儿,为稻田中的青蛙,为欢乐的萤火虫,布置出一个银色、恬静的舞台,让它们尽兴地弹琴、歌唱、跳舞。
他款款地走来,来到河边芦苇丛的上空,静静地陪伴我们玩起了“藏猫猫”的游戏。大伙儿的笑声啊,被月儿用银粉涂得亮亮的,从河湾像芦花一样飞起……
望着月儿,我常常想:
他是一位慈爱的老爷爷,圆圆的脸庞那么柔和地微笑着。漫山遍野的月光多像他飘拂的白胡须啊!
有时候,他还摇着一只弯弯的船儿停在村头的树梢尖,是来接我们去跟天上的孩子——小星星们玩耍吧?
午夜,大伙都睡了,他还没有离去。他又给每个孩子的梦插上透明的翅膀,去遥远的天地飞翔……
在山里,月亮一走进我们的夜晚,大伙儿的梦就格外香甜。
16.根据解释写词语。
①朴素淡雅的装束。
②布满山冈原野,形容数量很多,到处都是。
17.望着月儿,“我”常常想到什么?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他是一位慈爱的老爷爷,圆圈的脸庞带着微笑,月光像他飘拂的白胡须
B.他摇着一只弯弯的船儿,来接我们去跟小星星们玩耍
C.他给孩子的梦插上透明的翅膀,去遥远的天地飞翔
D.他一走进我们的夜晚,大伙儿就格外高兴起来
18.读一读,再从文中找出其他优美生动的句子,抄写下来。
①当一片片皎洁的光辉轻轻洒向远远近近的房屋、树林、山冈、田野时,你会觉得仿佛是一阵隐隐约约的歌声在山野里飘散开来,那景致美极啦。
②大伙儿的笑声呵,被月儿用银粉涂得亮亮的,从河湾像芦花一样飞起……他是一位慈爱的老爷爷,圆圆的脸庞那么柔和地微笑着。漫山遍野的月光多像他飘拂的白胡须啊!
【答案】
16.素装 满山遍野
17.D
18.他是一位慈爱的老爷爷,圆圆的脸庞那么柔和地微笑着。漫山遍野的月光多像他飘拂的白胡须啊!
【分析】
16.考查了词语的理解。联系上下文理解,①素装:朴素淡雅的装束。②满山遍野:布满山冈原野,形容数量很多,到处都是。
17.考查了对短文内容的理解。联系上下文理解,通过阅读可知,望着月儿,我常常想:老爷爷微笑的脸,白胡须;摇着一只弯弯的船儿接我们去跟小星星们玩耍;给孩子的梦插上翅膀,去遥远的天地飞翔。因此A、B、C正确。
D.有误,“他一走进我们的夜晚,大伙儿就格外高兴起来”不是我想的。
18.考查了学生对于对优美语句的积累。结合例句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即可。
示例:他又给每个孩子的梦插上透明的翅膀,去遥远的天地飞翔……
(三)(2022秋·四年级课时练习)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月迹(节选)
贾平凹
我们都看着那杯酒,果真里边就浮起一个小小的月亮的满圆。举着,一动不动的,手刚一动,它便酥酥的颤,使人可怜儿的样子。大家都喝下肚去,月亮就在每一个人的心里了。
奶奶说:“月亮是每个人的,它没有走,你们再去找吧。”
我们越发觉得奇了,便在院里找起来。妙极了,它真没有走去,我们很快就在葡萄叶儿上,瓷花盆儿上,爷爷的锨刃儿上发现了。我们来了兴趣,竟寻出了院门。
院门外,便是一条小河。河水细细的,却漫着一大片的净沙;全没白日那么的粗糙,灿灿地闪着银光,柔柔和和得像水面了。我们从沙滩上跑过去,弟弟刚站到河的上弯,就大呼小叫:“月亮在这儿!”
妹妹几乎同时在下弯喊道:“月亮在这儿!”
我两处去看了,两处的水里都有月亮;沿着河跑,哪一处的水里都有月亮了。我们都看着天上,我突然又在弟弟妹妹的眼睛里看见了小小的月亮。我想,我的眼睛里也一定会有的。噢,月亮竟是这么多的:只要你愿意,它就有了哩。
19.“我们看到,那竹窗帘儿里,果然有了月亮,款款地,悄没声儿地溜了进来,出现在窗前的穿衣镜上了。”这句话运用了( )的手法,把月亮写得 。
20.细读短文,找出月亮在哪些地方留下了踪影?请各用三个字加以概括。
( )→( )→( )
21.奶奶说:“月亮是每个人的,它没有走,你们再去找吧。”这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22.结合短文内容,说说你对“噢,月亮竟是这么多的:只要你愿意,它就有了哩”这句话的理解。
23.月亮象征了什么?作者运用象征的表现手法,含蓄地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
19.拟人 形象逼真
20.杯中月 水中月 眼中月
21.引出下文,推动情节的发展。
22.生活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只要你愿意去发现,美无处不在,希望无处不在。
23.象征一切美好的事物。光明美好的事物,只有想方设法去努力追求才能够得到,抒发了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对幸福的渴望追求。
【解析】
19.考查学生对修辞手法的掌握及作用。通过“溜进来”等词可以看出这句话把月亮拟人化描写,让月亮更生动逼真。
20.此题考查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在解答文章找出月亮在哪些地方留下了踪影时,可以找一些关键性的信息,进行概括,语言要简练明确。
21.此题考查学生对过渡句作用的掌握。过渡句,承接上文,启示下文。
22.考查学生对短文语句的分析理解能力,解答时,学生应结合文章上往下文做出全面判断,说出自己的理解即可。
23.考查了对主题的理解,结合关键句子完成。作者用“月亮”象征美好的事物。
(四)(2022秋·北京东城·四年级统考期末)阅读
追太阳
①老平房在新城市里也常常会是一景。
②这些平房,蹲在几幢高楼的后面。房顶的瓦片上,生满了岁月的绿苔。一簇一簇的狗尾巴草,也跑来凑热闹,聚集在房屋顶上。春天绿着,秋天黄着。也就是因为前面的高楼,老房子终年难得见到阳光。在老房子里长大的孩子们,早已羽翼丰满,振翅高飞了。留守在这儿的,大多都是些上了岁数的老人。
③我记得是个冬天。冬日的阳光,见缝插针地从高楼的缝隙里,漏下一点、两点来。几个老奶奶,拿着板凳跟着阳光走。阳光走到哪里,她们就带着板凳走到哪里,一会儿仰着脸扭扭脖子,一会儿拍拍胳膊,一边拍打着身体,一边闲适地说着话。看到我在看她们,还乐呵呵地冲我笑,“您们这是……”“我们在追太阳呢!”奶奶们都笑了,那笑脸简直就是一派的安详与童真,像极了和煦的阳光。
④追太阳?我心想;传说曾有夸父逐日,当下竟有老奶奶追太阳!“追太阳”,此情此景,我不由得铭记在心。每当我觉得寒冷的时候,觉得灰心失望的时候,“追太阳”的一幕就会跳出来暖暖我的心。
⑤连绵的阴雨,天像破了似的,滴答个没完没了。家里的衣物,摸上去都是潮乎乎的,连人也似乎笼罩在潮乎乎的水气里,让人难耐。
⑥小孩子却照旧在平房的院子里玩得兴高采烈。他们穿了雨鞋,偏寻着洼地积水走,一脚踩下去,击起水花一朵朵,乐得他们哈哈笑。五岁的弟弟,也跟在大孩子的后面去踩洼地的积水,蹦着,跳着,哈哈哈,哈哈哈……孩子的快乐,简单而透明,无忧无虑,更无关天气。
⑦又一阵雨来,他便被我“提”回家了,四下里看看,突然问我:“姐姐,你有彩笔吗?我想画画。”我赶忙找了纸笔来,他提笔在手,大刀阔斧地作画。他先画一幢房,房子至至扭扭的,上面开满门和窗
⑨“亮亮,为什么画这么多的门和啊?”他手舞足蹈起来:“门窗多好,小猫、小狗进来得快呀,小鸟、小兔、小熊都可以进来呀!”我不禁笑起来:“你大概准备开动物园了吧?
⑩他又开始画树和花。树们很不成规矩地挤在一起,高的矮的,胖的瘦的,有弯着长的,有斜着站的,一律是山花插满头,花朵儿小果于似的挂着。后来,他又画了一个大大的太阳,光芒长得恨不得拖到地上。又刷刷几笔,给大太阳加上了一对硕大的翅膀。我刚想说,你画的太阳怎么长翅膀了,亮亮头也不拾地念叨着:“太阳有个大翅膀,下雨的时了,亮亮头也不抬地念叨着:“太阳有个大翅膀,下雨的时候飞出去玩,一会儿它就会飞回来的了。”说着,天空中的乌云透出几缕金色的光,窗外霎时亮了起来。
感动童心,童心是湛蓝的,是充满阳光的。在他们那里无论天空如何阴霾,太阳一直都在,不在这里,就在那里,因为,它就住在你的心里……
24.根据短文内容,概括短文讲述了哪两件事。
25.联系上下文,理解“手舞足蹈”的意思。
26.阅读短文,请从“内容”或“写法”的角度,提出问题。
(提问角度: )
27.短文第③自然段中,作者对老奶奶 和 的描写,使我们体会到
28.阅读文章第⑥- 自然段,在横线中进行一处批注,并写明批注理由。
批注理由:
29.文中“天空中的乌云透出几缕金色的光,窗外霎时亮了起来”一句中“霎时”一词,如果去掉,表达的意思一样吗?请说出你的理解。
30.谈谈你对结尾处“太阳一直都在,不在这里,就在那里,因为,它就住在你的心里……”这句话的理解。
【答案】
24.在老房子(或平房区),几个老妇人,捧着被子赶太阳。 在南方的梅雨天,小侄儿依旧快乐玩耍,并开心画画。
25.双手舞动,两脚跳跃。形容高兴到了极点。
26.写法 “奶奶们都笑了,那笑脸简直就是一派的安详与童真,像极了和煦的阳光。”这句话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
27.动作 神态 老妇人们的悠闲自得
28.第 自然段;对第⑥- 自然段的总结。
29.不能去掉。如果去掉就不能生动形象的表现金光从乌云中透出亮起来的情境。
30.阴霾只是暂时的,光明永在。只要我们心中有阳光,生活就充满阳光。
【详解】本文通过对住在高楼后面平房里的老人“追太阳”和连绵的阴雨天里弟弟画太阳的描写,表现了人们对明媚生活的追求和对阳光的渴望。
(1)考查了对文段内容的概括。本文围绕太阳描写了两件事,第一件事描写的是住在高楼后面平房里的老人们“追着”从高楼的缝隙里漏下的阳光转。第二件事描写的是连绵的阴雨天住在平房里的弟弟画太阳。
(2)考查了对词语的理解。“手舞足蹈”两手舞动,两只脚也跳了起来。形容兴奋到了极点。本文形容弟弟很高兴。
(3)考查了对文段内容和写法的理解。一篇文章所包含的内容很多,我们可以从很多个角度提出问题,有从内容方面的,有从表现手法上的,有从表现主题上的。提出的问题可以从一个词,一句话或者是整段内容上来体现。比如本短文,可以从内容上提出问题:奶奶们都笑了,那笑脸简直就是一派的安详与童真,像极了和煦的阳光。从奶奶们的笑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4)考查了对文段内容的理解。第③自然段是对老奶奶的描写,通过老奶奶们“追太阳”,通过老奶奶们的笑脸,感受到她们的生活是多么的惬意和幸福。
(5)考查了写批注。本文可以在第10自然段的后面写批注:通过弟弟的画可看出,弟弟的想象力可真是丰富啊!第10自然段主要描写了弟弟画画的内容,树、花和太阳,特别是弟弟对太阳的大胆想象令人惊讶。
(6)考查了对文中词语的理解。“霎时”极短的时间。表明太阳从乌云透出的光是多么的强烈,人们对阳光的追求是多么的热切。如果去掉“霎时”一词,不能表达出太阳光的强烈和人们对太阳光来时的惊喜。
(7)考查了对句子的理解。“太阳一直都在,不在这里,就在那里,因为,它就住在你的心里……”这是文段结尾的一句话,表达了对太阳的渴求,对光明生活的追求。实际上表明了人们对生活的态度,不论生活怎样,人的内心是要充满阳光的。
(五)(2021秋·四年级课时练习)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夜石林
游人散尽了,夕阳的风吹(拂 佛)石林。
此刻,一切都安静了,安静了,石头们呼吸着晚霞里(闪动 闪烁)的星光的气息,沉默如石雕的哲学家。月亮出来的时候,它们扬起的脸庞光(茫 芒)四射。
据说月亮上有许多永远冰冷的石头。是月亮上的石头向地上的石头问好吗?月光冷凉,落在一柱一柱的石头上,弹跳一下,碎了,溅成满地银花。
石林浸在月光里。
(突然 悠然)想起一个小姑娘,想起小姑娘这样问妈妈:“夜里,石林睡觉吗?夜里,石林好玩吗?”
石林忍不住笑了,可爱的小姑娘哟!
这时候,虫儿们出来了。叮铃,叮铃,母蛐蛐叫,公蛐蛐叫。蜘蛛在月光下织网,蛛网一闪一晃地亮。一条蜈蚣从石缝里爬出来,又一条蜈蚣从石缝里爬出来,石头们痒酥酥地,想笑,月光颤颤如花瓣。鳞甲绿亮的秤杆蛇游过来了。青蛙、癞蛤蟆、田鼠、竹鼠和松鼠,还有穿山甲、蛤蚧,还有一只灰兔跑了过去。噪鹃鸣叫起来,山斑鸠拍着翅膀。打屁虫、大刀螂、蝎蛉、金龟子们复眼(闪动 闪烁),彼此用触须、长足和气味互致晚安。跳舞的跳舞,弹唱的弹唱,每一块石头,每一茎草叶,都是虫儿们的婚床和乐池。月光的瀑布(泻 泄)在石壁上。石头们身披新装,满怀(欢喜 喜悦)地让(浸透 渗透)月光的木香花、紫藤、皂(夹 荚)树、白蜡条、金竹、野玫瑰和洋槐的清香,从自己的缝隙和皱褶里流过。呵,小姑娘!你说,夜里,石林睡觉吗?你说,夜里,石林好玩吗?
31.选择括号中正确的字。
吹(拂 佛) 光(茫 芒)四射 (泻 泄)在 皂(夹 荚)树
32.选择括号中正确的词语。
(闪动 闪烁)的星光 (突然 悠然)想起
复眼(闪动 闪烁) 满怀(欢喜 喜悦) (浸透 渗透)月光
33.仿写词语。
①痒酥酥(ABB): 、 、
②月光颤颤(ABCC): 、 、
34.文章多处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的好处是什么?
35.你说,夜里,石林睡觉吗?石林好玩吗?你是从哪里感觉到的?
【答案】
31.拂 芒 泻 荚
32.闪烁 悠然 闪动 喜悦 浸透
33.暖洋洋 亮晶晶 绿油油 喜气洋洋 白发苍苍 千里迢迢
34.作者多处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描写夜里的石林,使夜石林的形象显得更加生动活泼,使描写的物体显得更加活泼、亲切,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具体,充满美感。
35.夜里的石林不睡觉,夜里的石林非常好玩。夜里的石林,虫儿们、小动物们都出来了,唱着歌、跳着舞,非常热闹,非常好玩。
【解析】
31.本道题考查了学生对字的理解。吹拂:微风轻轻掠过。光芒四射:强烈的光线射向四面八方。泻:液体很快地流。又指把粉末状的物体一边放入液体一边搅拌。这里是指瀑布洒在石头上。皂荚:皂荚树、皂角等,是豆科皂荚属落叶乔木或小乔木。
32.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字词的理解。
闪烁:光亮晃动不定、忽明忽暗。说话隐晦躲闪,不肯明确说出。这里是说星光闪烁,因此次用选“闪烁”悠然:闲适的样子,悠然自得。这里是说脑子里想出一个小姑娘。这事的心情很悠然,因此选择“悠然”。闪动:不稳定地抖动。这里是说小动物们都出来了。因此选择“闪动”。喜悦:欢乐;快活。 浸透:把物体浸入液体中使湿透。因液体渗透而变湿。比喻饱含。这里是说沾染了花香,因此用浸透更加深刻。
33.本题主要考查仿写句子的能力。
痒酥酥(ABB)类似的词语有:暖呼呼、气鼓鼓、气冲冲、明晃晃。
月光颤颤(ABCC)类似的词语有:大腹便便、气势汹汹、两手空空、喜气洋洋、气喘吁吁。
34.本道题考查了学生对拟人的修辞手法的理解。拟人把事物人格化,赋予他们人的感情思想性格动作等,使读者感到亲切,感情更突出;也使文章的语言更加的生动、形象。文章中的拟人句:石头们身披新装,满怀地让月光的木香花、紫藤、皂荚树、白蜡条、金竹、野玫瑰和洋槐的清香,从自己的缝隙和皱褶里流过。多处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描写夜里的石林,使夜石林的形象显得更加生动、活泼,使文章充满美感。
35.本道题考查了学生对文章内容的鉴赏能力。通过阅读文章第七段可知,这段是描写虫儿们出来了的上镜,给石林又增添了一丝丝美丽和梦幻。因此可以从第七自然段的描写中感受到的,夜里的石林,虫儿们、小动物们都出来了,唱着歌、跳着舞,非常热闹,非常好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