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2词语运用:三年(2021-2023)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山东专用)(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题02词语运用:三年(2021-2023)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山东专用)(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9.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9-02 15:44: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三年(2021-2023)中考语文真题分项汇编(山东专用)
专题02 词语运用
【2023年山东省济南市中考语文真题】
1.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五四”运动以后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的种种新思想,引起了进步青年极大的兴趣。
B.王教授的报告深入浅出,幽默风趣,在座的听众忍俊不禁地笑出声来。
C.辩论赛上,观众热烈的掌声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让参赛队员们越战越勇。
D.河水川流不息,在狭窄的河道中汹涌着,以不可阻挡之势向大海奔去。
【2023年山东省济宁市中考语文真题】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明媚春日里的一个清晨,一袭清风从城市南端太白湖吹来,沿着宽阔的大路(径直/径自)向北,仿佛整个济宁城都能嗅到它温存的暖意。湛蓝的天空下,太白湖绿得那么(刺眼/耀眼),那么醉人。辽阔的水面一望无垠,碧波荡漾处,是顽皮的游船拨弄了温宛的水姑娘一下,水面荡起的层层涟漪,似明眸善睐的水姑娘飘散的缕缕秀发。远处水天一色, ① ,犹如满池碧荷上站出的几簇莲朵。这里曲径通幽,水草丰美, ② ,树木葱茏。太白湖的春天,可谓堪称一幅浓淡相宜的画卷,实乃观赏美景的绝佳去处。
2.下列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明媚 一望无垠(yín)
B.湛(dàn)蓝 层层涟漪
C.温宛 明眸(móu)善睐
D.几簇 曲(qǔ)径通幽
3.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径直 刺眼 B.径自 耀眼
C.径直 耀眼 D.径自 刺眼
4.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①掩映几个渔村的绿树 ②荷香四溢
B.①掩映几个渔村的绿树 ②四溢荷香
C.①绿树掩映的几个渔村 ②四溢荷香
D.①绿树掩映的几个渔村 ②荷香四溢
5.文中画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春天的太白湖,可以堪称一幅浓淡相宜的画卷,实乃观赏美景的绝佳去处。
B.太白湖的春天,堪称一幅浓淡相宜的画卷,实乃观赏美景的绝佳去处。
C.太白湖的春天,可以堪称一幅浓淡相宜的画卷,实乃观赏美景的绝佳去处。
D.春天的太白湖,堪称一幅浓淡相宜的画卷,实乃观赏美景的绝佳去处。
【2023年山东省临沂市中考语文真题】
阅读“家在临沂”主题片片头解说词,完成下面小题。
临沂,古称启阳、开阳、琅琊、沂州,因______临沂河而得名临沂。
临沂,是一座山水之城。八百里蒙山巍巍,五千年沂河汤汤。苍马山两峰叠翠,文峰山神峰积雪。三河交汇,沂水拖蓝;八水绕城,波光敞滟。山城相依,人水相亲。
临沂,是一座英雄之城。沂蒙红嫂用乳汁救八路军伤员,沂蒙六姐妹日烙煎饼八百斤。独轮车车流滚滚,担架队(轰轰烈烈/浩浩荡荡)支前故事,妇______皆知;炽热之心感天动地。临沂,成了沂蒙精神之源。
临沂,是一座活力之城。临沂人(汲取/获取)红色营养,追求绿色发展。沂蒙精神(哺育/养育)了临沂人,也赋______了临沂人新的使命。商贸通四海,货物流八方,新时代的临沂人正以昂扬的姿态阔步前行。
6.文中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烙(luò) 煎饼 炽(chì)热 B.烙(lào)煎饼 炽(zhì)热
C.烙(luò) 煎饼 炽(zhì)热 D.烙(lào)煎饼 炽(chì)热
7.文中横线处依次填入汉字正确的一项是( )
A.濒 儒 与 B.濒 孺 予 C.滨 儒 予 D.滨 孺 与
8.文中括号内词语选择正确的一项是( )
A.浩浩荡荡 汲取 哺育 B.浩浩荡荡 获取、养育
C.轰轰烈烈 获取 养育 D.轰轰烈烈 汲取 哺育
【2023年山东省威海市中考语文真题】
9.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老艺术家出神入化的表演,令观众叹为观止。
B.“五一”的威海气候宜人、景色优美,各地游客纷至沓来。
C.伴随着天福山起义振聋发聩的号角,革命的火种迅速蔓延开来。
D.传统文化与国际潮流在这里相互交融,相得益彰。
【2023年山东省枣庄市中考语文真题】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奋斗创造历史,实干成就未来。历史只会(juàn)顾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而不会等待犹豫者、懈怠者、畏难者。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始终葆有攻坚精神,以实际行动闯关夺隘、攻城(bá)寨,我们就一定能( )一个个“雪山”“草地”,( )一个个“娄山关”“腊子口”,( )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实绩。
人生理想的风帆要靠奋斗来扬起。________,可以磨炼一个人的意志品质;________,可以提升一个家庭的幸福指数;________,可以改变整个社会的风气面貌。每个人都应该珍惜这个伟大时代,做新时代的奋斗者。
10.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眷 tái ài 拔 B.眷 dài ài 拔
C.倦 dài yì 跋 D.倦 tái yì 跋
11.依次填入第一段括号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跨越 征服 创造 B.超越 征战 创造
C.跨越 征战 创设 D.超越 征服 创设
12.依次填入第二段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向着美好生活奋斗 向着共同理想奋斗 向着战胜困难奋斗
B.向着共同理想奋斗 向着美好生活奋斗 向着战胜困难奋斗
C.向着战胜困难奋斗 向着美好生活奋斗 向着共同理想奋斗
D.向着战胜困难奋斗 向着共同理想奋斗 向着美好生活奋斗
【2022·山东临沂·中考真题】
1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教授正在为同学们上古典诗词鉴赏课,他旁征博引,各种典故信手拈来,让人领略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B.旧城改造中,一间间棚屋在推土机的轰鸣声中摧枯拉朽,住在这里的居民终于看到了告别危房、搬进新居的希望。
C.让中医药文化发扬光大,需要品读相关经典文献,浮光掠影不行,浅尝辄止不行,需要系统品读,积土成山,积水成渊。
D.观看电影《长津湖》后,不由感慨正是志愿军战士的前仆后继、浴血奋战才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应该铭记历史,砥砺前行!
【2022·山东威海·中考真题】
14.下列短语结构类型完全一致的一项是( )
A.热血沸腾 长途跋涉 风云变幻 锐不可当
B.沥尽心血 心旷神怡 抑扬顿挫 和颜悦色
C.别出心裁 聚精会神 昂首挺胸 春寒料峭
D.津津有味 囫囵吞枣 言外之意 姗姗来迟
【2022·山东威海·中考真题】
15.下列选项中括号内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本书读起来味同嚼蜡。(句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
B.同学在朋友圈发了一篇美文,我及时惠存。(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
C.沈从文,原名沈岳焕,作家。主要作品有小说《边城》《长河》,散文集《湘行散记》等。(句中有关沈从文的介绍正确)
D.柏油路也软绵绵的,像是高起来。(句中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2022·山东东营·中考真题】
16.依次填入下列句中空缺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要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_________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
②一百年前,一群新青年高举马克思主义思想火炬,在风雨如晦的中国苦苦_________民族复兴的前途。
③世界各地奥运健儿齐聚五环旗下,相互尊重、彼此激励、突破极限、超越自我,完美_________了“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充新格言。
④习总书记强调,“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坚决_________耕地‘非农化’、基本农田‘非粮化’”“确保18亿亩耕地实至名归”。
A.坚持 找寻 演绎 遏制
B.坚定 探寻 演绎 遏制
C.坚定 找寻 演示 遏止
D.坚持 探寻 演示 遏止
【2022·山东泰安·中考真题】
1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母亲在家庭里极能任劳任怨。她性格和蔼,没有打骂过我们,也没有同任何人吵过架。
B.父亲老实厚道低三下四累了一辈子,没人说过他有地位,父亲也从没觉得自己有地位。
C.但这是没有办法的,只得裹一条毯子,横着心躺下去。因为实在太疲倦,一会儿就酣然入梦了。
D.假如一个男人跟朋友和熟人见面时彬彬有礼,可是在家里对妻子儿女动不动就大发雷霆——那就可以肯定他不是一个有教养的人。
【山东省滨州市2021年中考语文试题】
18.有关下面文段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2003年,抗击非典勇挑重担;2020年,抵御新冠重披战甲。钟南山院士的名字家喻户晓,但可能并不是人人都知道他已近耄耋之年。此所谓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作为我国呼吸系统疾病预防的领军人物,他以实际行动诠释“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让国人切身体会到“医者仁心”这四个字沉甸甸的分量。
A.“家喻户晓”可以换成“妇孺皆知”。
B.“耄耋之年”的“耄耋”指老年,高龄。
C.“呼吸系统”与“领军人物”都是偏正短语。
D.“医”字为半包围结构,第七笔的笔画是点。
【山东省东营市2021年中考语文试题】
19.依次填入下列句中空缺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①从上海石库门到嘉兴南湖,一艘小小红船________ 着人民的重托、民族的希望,越过急流险滩,穿过惊涛骇浪,成为领航中国行稳致远的巍巍巨轮。
②在百年接续奋斗中,党团结带领人民开辟了伟大道路,建立了伟大功业,________了伟大精神,积累了宝贵经验。
③赢得人民信任,得到人民支持,党就能够克服任何困难,就能够无往而不胜。________,将一事无成,甚至走向衰败。
A.承担 铸就 反之 B.承担 铸造 反而
C.承载 铸就 反之 D.承载 铸造 反而
20.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发展乡村旅游,推进移风易俗,把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让乡亲们改变了贫困落后面貌,过上了富裕文明生活。
B.正在悠闲散步的钟大夫,突然接到护士电话说有个病人情况危急,他立刻安步当车向医院跑去。
C.党和人民披荆斩棘,栉风沐雨,发扬钉钉子精神,敢于啃硬骨头,脱贫攻坚取得了重大历史性成就。
D.促进科研成果转移转化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任务,我们应该制订一套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和创新协同机制。
【山东省临沂市2021年中考语文试题】
2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为了一心一意地教书,先生辞去了所有的社会兼职,顿时感觉如释重负,仿佛心灵长出了翅膀,可以自由自在、无牵无挂地飞翔了。
B.从一百年前浙江嘉兴南湖的开天辟地,到如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为祖国的繁荣和人民的安康殚精竭虑,接续奋斗。
C.一些“吃播”标榜“大胃王”吸粉,实则暴饮暴食、假吃真吐,如果主管部门对这一现象漠不关心,势必造成大家对餐饮浪费现象见怪不怪。
D.大型文化节目《典籍里的中国》聚焦享誉中外、流传千古的典籍,凭借其独特的艺术感染力,让附庸风雅的年轻受众更好地认识了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
【山东省泰安市2021年中考语文试题】
22.下列各句中加的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假使语言文字能够完全传达情意,假使笔之于书的和存之于心的半斤八两,丝毫不爽,这是不是文学上所应希求的一件事?
B.他们怏怏不乐地在阿蒙森的胜利旗帜旁边插上英国国旗——一面姗姗来迟的“联合王国的国旗”。
C.对于叔叔回国这桩十拿九稳的事,大家还拟定了上千种计划,甚至计划到要用这位叔叔的钱置一所别墅。
D.阳光使这位身披白色披风的巨人变化多端:融雪处裸露出大山黧黑的骨骼,有如刀削一般,棱角与层次毕现,富有雕塑感。
【山东省烟台市2021年中考语文试题】
2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滨海夜市蓬勃兴起,特色小吃,手工艺品,街头艺术……各种摊位摩肩接踵,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B.随着居民素质的不断提高,社区公共设施被破坏,公共配件不胫而走的现象大幅减少。
C.面对妈妈精心烹制的一桌美味菜肴,求职失利的他吃着却味同嚼蜡,毫无食欲。
D.《经典咏流传》将古典高雅的诗词和现代优美的旋律完美融合,二者相得益彰,让传统文化在古今映照中得以传承和发扬。
试卷第6页,共6页
试卷第1页,共6页
参考答案:
1.A
【详解】考查成语运用。
A.雨后春笋:比喻新生事物大量地涌现出来。句中形容各种思想迅速出现,合乎语境,正确;
B.忍俊不禁:忍不住要发笑。与后文“笑出声来”矛盾;
C.推波助澜:比喻从旁助长或推动事物(多指坏的事物)的发展,扩大声势或影响。句中形容观众的掌声激励了队员,不合语境;
D.川流不息:(行人、车马等)像水流一样连续不断。句中形容水流,望文生义;
故选A。
2.A 3.B 4.D 5.D
【解析】2.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B.湛(dàn)蓝——(zhàn);
C.温宛——温婉;
D.曲(qǔ)径通幽——(qū);
故选A。
3.本题考查词语运用。
①空:“径直”的意思是“表示直接向某处前进,不绕道,不在中途耽搁”。“径自”的意思是“凭自己的意愿行动”。根据语境可知,这里指“我”自己沿着宽阔的大路独自向北,因此,应选用“径自”;
②空:“耀眼”的意思是“光线或色彩强烈,使人眼花”。“刺眼”是贬义词,意思是“光线太强,使眼睛不舒服”。这里的意思是太白湖绿得醉人。故选“耀眼”;
故选B。
4.本题考查句子的衔接与排序。
第一处:根据上文“远处水天一色”和下文“犹如满池碧荷上站出的几簇莲朵”可知,这里要表达的应是将“渔村”比作“莲朵”,所以这里应填“绿树掩映的几个渔村”;
第二处:根据上文“这里曲径通幽,水草丰美”和下文“树木葱茏”可知,这里应填写的是一个主谓短语,“荷香四溢”是主谓短语,“四溢荷香”是偏正短语,所以这里应填“荷香四溢”;
故选D。
5.本题考查病句辨析与修改。
“太白湖的春天,可谓堪称一幅浓淡相宜的画卷,实乃观赏美景的绝佳去处”一句搭配不当、语义重复,应将“太白湖的春天”改为“春天的太白湖”,“可谓”和“堪称”语义重复,应去掉“可谓”或者“堪称”,结合选项可知D项正确;
故选D。
6.D 7.B 8.A
【解析】6.本题考查字音。
烙煎饼(lào):烙制糊状的高粱、小麦等在鏊子上烙熟的饼;
炽热(chì):非常热。
故选D。
7.本题考查字形。
濒临:紧靠,临近;
妇孺皆知:妇女、小孩全都知道。指众所周知;
赋予:给予,交给,寄托(重大任务、使命等)。
故选B。
8.本题考查词语的选用。
轰轰烈烈:形容事业的兴旺、也形容声势浩大,气魄宏伟。浩浩荡荡:形容水势广大的样子。后形容事物的广阔壮大,或前进的人流声势浩大。结合“独轮车车流滚滚,担架队(轰轰烈烈/浩浩荡荡)支前故事”可知,句中所填词语是用于形容担架队的人流支前的声势浩大,故应选用“浩浩荡荡”;
汲取:吸取;吸收。获取:获得;猎取。结合“临沂人(汲取/获取)红色营养,追求绿色发展”可知,句中所填词语是用于形容临沂人吸收红色营养,故应选用“汲取”;
哺育:供给食品、滋养品和保健品,特指父母喂养后代的一种行为状态;亦指通过教育培养。养育:抚养教育。结合“沂蒙精神(哺育/养育)了临沂人”可知,句中所填词语是用于形容沂蒙精神滋养了临沂人,故应选填“哺育”;
故选A。
9.C
【详解】本题考查成语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A. 叹为观止:指赞美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符合语境。
B. 纷至沓来:形容接连不断的到来。符合语境。
C. 振聋发聩:声音很大,使耳聋的人也听得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使他们清醒过来。使用对象错误,不能用来形容号角声,故不符合语境。
D. 相得益彰:指两个人或两件事物互相配合,双方的能力和作用更能显示出来。符合语境。
故选C。
10.B 11.A 12.C
【解析】10.此题考查字音字形。
juàn(眷)顾:关心照顾。
懈怠(dài):松懈懒散。
闯关夺隘( ài):斩断门闩,攻破城门,夺取关隘。形容军队作战勇敢,势不可挡。
攻城bá(拔)寨:夺取对方城市和攻下对方营寨。形容千军所指、势如破竹的形势。
故选B。
11.此题考查词语选用。
跨越:超过时期或地区之间的界限。超越:逾越,胜过。这里是要说跨过像“雪山”和“草地”这样的困难,应选用“跨越”;
征服:通过用武力或施加影响、运用力量、手段使对方屈服、就范、折服。征战:出征作战。这里是说要夺取像“娄山关”“腊子口”这样的战略要地。应选用“征服”;
创造:建立、想出或做出从未有过的事物。创设:指开始建立;创造条件,使原来不具备条件的也能实现。这里是说要做出从未有过的,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实绩。应选用“创造”。
故选A。
12.此题考查语句衔接。
战胜困难,可磨炼一个人的意志品质,所以“向着战胜困难奋斗”与“可以磨炼一个人的意志品质”衔接;一个家庭有了美好生活,幸福指数就可以提升,所以“向着美好生活奋斗”与“可以提升一个家庭的幸福指数”衔接;每个人都有共同的理想并为之奋斗,社会风气面貌就会改变,所以“向着共同理想奋斗”与“可以改变整个社会的风气面貌”衔接。
故选C。
13.B
【详解】A.信手拈来:随手拿来,多形容词汇或材料丰富,不假思索,就能写出文章来。正确;
B.摧枯拉朽:枯草朽木受到摧折。形容轻而易举。也比喻腐朽势力被迅速摧毁。不能用于棚屋的倒塌,错误;
C.浮光掠影:像水面的光和掠过的影子一样,一晃就消逝,形容印象不深刻。又指文章言论的肤浅,无真知实学。正确;
D.前仆后继:意思是指前面的人倒下了,后面的人继续跟上去。英勇斗争,不怕牺牲。正确;
故选B。
14.D
【详解】A.“热血沸腾”是主谓短语,“长途跋涉”是偏正短语,“风云变幻”是主谓短语,“锐不可当”是偏正短语;
B.“沥尽心血”是偏正短语,“心旷神怡”是并列短语,“抑扬顿挫”是并列短语,“和颜悦色”是并列短语;
C.“别出心裁”是动宾短语,“聚精会神”是并列短语,“昂首挺胸”是并列短语,“春寒料峭”是主谓短语;
D.均为偏正短语;
故选D。
15.C
【详解】A.味同嚼蜡:味道像嚼蜡一样,形容说话或文章枯燥乏味。句中用于形容读这本书的感受枯燥乏味,符合语境,运用恰当;
B.惠存:以物赠人,望人存留的谦词。句中用于形容“我”保存同学的美文,使用不正确;
D.“句中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表述不正确,“像是高起来”没有喻体;
故选C。
16.B
【详解】第一空:坚持,意思是坚决保持、维护;不改变。坚定,意思是(立场、主张、意志等)稳定坚强;不动摇。根据前文“要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可知,先“讲好‘黄河故事’”到“延续历史文脉”再到坚定文化自信不动摇,故应用“坚定”;
第二空:找寻,意思是寻找。探寻,意思是探求;寻找。“探寻”更符合“在风雨如晦的中国”这一语境,表现出了新青年寻找民族复兴的前途的艰难,故应用“探寻”;
第三空:演绎,展现,表现。演示,通过某种方式,把事物的发展过程向人展示出来,使人有所认识或理解。根据语境“‘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新格言”可知,应用“演绎”;
第四空:遏制,制止;控制。遏止,阻止。“遏制”更符合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基本农田‘非粮化’”这种行为,以确保18亩耕地,故应用“遏制”;
故选B。
17.B
【详解】A.任劳任怨:做事能够经受劳苦和别人的抱怨。此处形容母亲在家里吃苦耐来的样子,使用正确;
B.低三下四:形容卑贱没有骨气。(含贬义)此处形容父亲一辈子没地位,使用不当;
C.酣然入梦:很舒适地进入梦乡。此处形容红军战士不惧艰苦,表现出了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使用正确;
D.彬彬有礼:原意为文质兼备的样子,后形容文雅。形容文雅有礼貌的样子。此处形容男人跟朋友和熟人见面时文雅礼貌的样子,使用正确;
故选B。
18.D
【详解】D项“第七笔的笔画是点”判断错误,第七笔应该是“竖折或竖弯”。
故选D。
19.C
【详解】①承担:承当,担当,担负,敢于担当的责任与义务。承载:承受支撑物体,引证为承受装载,也可以是担当蒙受。“承载”与“小小红船”的意象更为搭配;
②“铸造”是正在“铸”就的过程中,“铸就”是“铸造而成”的意思,也有造就的意思。伟大精神已经铸成,用“铸就”更恰当;
③反而:副词,表示跟上文意思相反或出乎预料之外,在句中起转折作用。反之:与此相反,反过来说或反过来做,表示“不这么做的话”,此处用“反之”更恰当;
故选C。
20.B
【详解】A.移风易俗:移:改变;易:变换,改变旧的风俗习惯。与“改变贫困落后面貌”的语境相符;
B.安步当车:以从容的步行代替乘车,形容轻松缓慢地行走,也指人能够安守贫贱生活。与“情况危机”“向医院跑去”的语境不符,使用不恰当;
C.栉风沐雨:大雨洗发,疾风梳头,后用以形容经常在外面奔波劳碌。与“党和人民披荆斩棘”的语境相符;
D.行之有效:实行起来有成效,指某种方法或措施已经实行过,证明很有效用。与“鼓励机制和创新协同机制”搭配合理;
故选B。
21.D
【详解】A.如释重负:好像放下了一副重担子。形容心情紧张后的轻松愉快。使用正确。
B.殚精竭虑:形容用尽精力、费尽心思。使用正确。
C.漠不关心:形容对人或事物冷淡,一点也不关心。使用正确。
D.附庸风雅:是指缺乏文化修养的人为了装点门面而结交名士,从事有关文化的活动,是贬义词。用于语境中的“年轻受众更好地认识了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不恰当。
故选D。
22.A
【详解】A.半斤八两:意思是指彼此不相上下,实力相当。(含贬义)与语境不合;
B.姗姗来迟:形容慢腾腾地来晚了。姗姗:走得缓慢从容。使用正确;
C.十拿九稳:意思是比喻很有把握。使用正确;
D.变化多端:意思是形容变化极多,也指变化很大。使用正确;
故选A。
23.D
【详解】A.摩肩接踵:肩碰着肩,脚碰着脚。形容人多拥挤。句中指的是摊位多。可改为“星罗棋布”;
B.不胫而走:没有腿却能跑。比喻事物无需推行,就已迅速地传播开去。“不胫而走”用来形容信息传播的速度。根据句子语境,可改为“顺手牵羊”;
C.味同嚼蜡:像吃蜡一样,没有一点儿味。形容语言或文章枯燥无味。“味同嚼蜡”指语言或文章枯燥无味,不能用来形容求职失利的心情。根据句子语境,可改为“兴味索然”;
D.相得益彰:指两个人或两件事物互相配合,双方的能力和作用更能显示出来。使用恰当;
故选D。
答案第6页,共6页
答案第5页,共6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