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2古诗文默写:三年(2021-2023)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浙江专用)(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题02古诗文默写:三年(2021-2023)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浙江专用)(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9-02 16:01: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三年(2021-2023)中考语文真题分项汇编(浙江专用)
专题02 古诗文默写
【2023年浙江省绍兴市中考语文真题】
1.填写诗句,完成“宋韵在古诗”分类梳理。
【宋韵·情趣】迷途遇惊喜:“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徘徊见旧识:“无可奈何花落去,(1) 。”(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宋韵·情怀】出猎抒豪情:“会挽雕弓如满月,(2) ,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报君怀壮志:“(3) ,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宋韵·哲理】下岭得理趣:“政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登高有哲思:“(4) , 。”(王安石《登飞来峰》)
【2023年浙江省宁波市中考语文真题】
2.下面是同学们研学时所说的诗句,请你补充完整。
看到东钱湖,同学们不禁说出许多与水有关的诗句:“(1) ,风正一帆悬。”“山随平野尽,(2) 。”“孤山寺北贾亭西,(3) 。”……在欢声笑语中,同学们开启了研学之旅。
【2023年浙江省金华市中考语文真题】
3.静心,以诗文入境。
重温古诗文,平复一颗心。看一看,“芳草鲜美, ”(陶渊明《桃花源记》)的优美春景,“ ,山山唯落晖”(王绩《野望》)的恬静秋光;赞一赞,“ , ”(杜甫《望岳》)的凌云壮志,“乘风好去, ,直下看山河”(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的济世豪情;学一学,王维“独坐幽篁里, ”(《竹里馆》)的淡定,李白“ , ”(《行路难(其一)》)的自信。静一静,坐看云起。
【2023年浙江省温州市中考语文真题】
情景默写
4.同学们漫步在悬挂着戏文灯带的林荫大道,赏读戏文,浮想联翩。
窗外日光弹指过,席前花影坐间移。 “日光弹指过”让人想起《论语》中孔子的感慨:“(1) , 。”
惟愿取,年年此夜,人月双清。 “人月双清”使人想起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2) , ”的美好祝愿。
湘浦鱼沉,衡阳雁断,音书要寄无方便。 ( )这一意象,让人想起“(3) , ”两句。
【2023年浙江省嘉兴(舟山)市中考语文真题】
5.诗言志,文载道。请你根据积累,补全名句,感受高尚情操。
许多古代文人也都有自己的风骨。周敦颐借莲花“(1) ,(2) ”来表达自己不同流合污、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苏轼任密州太守,希望“会挽雕弓如满月,(3) ,(4) ”,不忘报国初心;陆游以夜雨梦境入诗,“夜阑卧听风吹雨,(5) ”,抒发了忧国忧民的拳拳之心。
他们都是真正的君子,和古今无数仁人志士一样,诠释了“富贵不能淫,(6) ,(7) ”的风骨,这些都是中华民族世代传承的精神力量。我们青少年,也要继续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023年浙江省台州市中考语文真题】
6.古诗词填空。
阅读古诗词,我们可以通过意象把握情感。如“征蓬出汉塞,(1) ”(王维《使至塞上》)中的“雁”带有飘零之感;“正莺儿啼,(2) ,蝶儿忙”(秦观《行香子》)中的“燕”带有愉悦之情;“(3) ,(4) ”(陶渊明《饮酒(其五)》)中的“菊”隐含归隐的闲适。
阅读古诗词,我们可以通过直抒胸臆的词语把握情感。如“(5) ,绿杨阴里白沙堤”(《钱塘湖春行》)中的“爱”流露出白居易对早春西湖的喜爱;“(6) ,独怆然而涕下”(《登幽州台歌》)中的“怆然”表达了陈子昂生不逢时的感伤;“(7) ,(8)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愁”道出了李白对友人的同情与担忧。
阅读古诗词,我们可以通过典故把握情感。“(9) ,何日遣冯唐”(《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苏轼以魏尚自比,期盼得到朝廷重用;“(10) ,(11) ”(《渔家傲·秋思》)中范仲淹感慨无法像窦宪一样勒石燕然,表达自己功业未成的愁思。
【2023年浙江省宁波市中考语文真题】
7.下面是学习活动结束后学习委员的发言。请你完成填空。
古人不仅擅长劝说,在诗词中,他们传情言志的方式也非常精妙。
岑参说不舍:“山回路转不见君,(1) 。”化景为情,令人动容。
苏轼言思念:“但愿人长久,(2) 。”借月怀人,余韵悠长。
“不畏浮云遮望眼,(3) ”是王安石坚定的政治理想。言在此,意在彼。
(4)“ ? 。”这是刘桢借松柏之刚劲,委婉地表达了对堂弟的无限期望。
孟浩然想求职谋事,却以想渡湖而无船为喻:(5)“ , ”,含蓄地向张丞相表达自己从政的心愿,真是妙极!
【2022·浙江杭州·中考真题】
8.在下面文字的画线处,填人古诗文名句。
诗文名篇,寄寓着情思和感悟,融进民族文化的血脉。
山林美景,用“野芳发而幽香,① ”描绘;秋日情怀,借“② ,便引诗情到碧霄”表达。登山,抒发“会当凌绝顶,③ ”的豪情;临水,感受“潮平两岸阔,④ ”的意境。看见花落,领悟“落红不是无情物,⑤ ”的精神;遇到雪飘,想起“忽如一夜春风来,⑥ ”的妙喻。离别时,以“海内存知己,⑦ ”宽慰朋友;迷茫时,以“山重水复疑无路,⑧ ”激励自己……
【2022·浙江宁波·中考真题】
9.下面是“和合文化”探究组的探究成果,请你补全。
“和”是古人自处时的宁静平和。吴均陶醉在富春江美景中,停息物欲之心,获得内心的平和富足:鸢飞戾天者,(1) ;经纶世务者,(2) 。苏轼漫步在沙湖道中,无论是风吹雨打,还是阳光照耀,都能随遇而安: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3) 。
“和”是古人对“大同”社会的向往和追求。丰收之年,山西村村民热情好客、民风淳朴:(4) ,丰年留客足鸡豚。大道之行,各年龄段的人群都得到合适的安排,弱势群体都受到关爱:老有所终,壮有所用,(5) ,矜、寡、孤、独、废疾者(6) 。
“和”是古人面对自然时的天人合一。陶渊明在东篱下与南山相会,闲适的心境与静穆的山野物我合一:(7) , 。杜甫在《望岳》中渴望登临泰山之巅,远大的抱负与巍峨的泰山融为一体:(8) , 。
【2022·浙江温州·中考真题】
10.小组以“古代文人的隐逸志趣”为主题撰写小论文,请你准备材料。
(1)根据积累,补全名句。
①涧户寂无人, 。(王维《辛夷坞》)
② ,长歌怀采薇。(王绩《野望》)
③鸢飞戾天者, ;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吴均《与朱元思书》)
(2)其它诗文中,还有哪些句子能表现这一主题?请写出连续两句: , 。
【2022·浙江丽水·中考真题】
11.学习相关纪录片后,小组成员拟写了一段文案,请将其中引用的诗文补充完整。
八百里瓯江遥山叠翠,远水澄清,可谓“奇山异水,(1) ”(吴均《与朱元思书》)。登临处州烟雨楼,会遥想“(2) ,吹笛到天明”(陈与义《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的风雅;翘望景宁敕木山,能心生“(3) ,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的豪兴;穿渡云和浮云溪,可意会“浮云游子意,(4) ”(李白《送友人》)的绵邈。瓯江山水,隐藏着文人墨客的心灵密码。
【2022·浙江绍兴·中考真题】
12.阅读“诗路吟唱”,填写与之意趣相近的诗句。
诗路吟唱 意趣 教材诗文
安得故人生羽翼,飞来相伴醉如泥。 元稹《寄乐天》 借助想象,跨越千里与友相伴。 ① ,随君直到夜郎西。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通有此寄》
恰是扁舟堪入处,鸳鸯飞起碧流中。 朱庆馀《过耶溪》 舟行鸟飞,一派生机,极富情趣。 ②争渡,争渡, 。 李清照《如梦令》
雨打乱花迷复道,鸟翻黄叶下宫墙。柴望《越王勾践墓》 借宫苑的荒废,抒发历史沧桑之感。 ③ , 。 许浑《咸阳城东楼》
澹荡光还碎,婵娟影不沉。 陈羽《中秋夜临镜湖望月》 月下光影随风变幻,悦目赏心。 ④ , 。 范仲淹《岳阳楼记》
【2022·浙江舟山·中考真题】
13.经典古诗文具有穿越时空的强大生命力和艺术感召力,板报编写组拟专设一个“古诗文 抗疫”栏目,请你填上合适的古诗文名句。
古诗文能慰藉人们心灵、居家隔离时,看到窗外“(1) , ”(陶渊明《桃花源记》)的自然美景,会让你忘却烦恼忧愁。
古诗文能礼赞抗疫英雄,年轻的“大白”们毅然奔赴抗疫一线,那是“(2) , ”(《木兰诗》)的义无反顾;退休的老人们走上街头勇当志愿者,那是“(3) , ”(龚自珍《己亥杂诗》)的无私奉献。
古诗文能坚定人们信念,虽然疫情尚未结束,但有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一定会“(4) , ”(李白《行路难》),迎来胜利的曙光。
【2022年浙江省湖州市中考语文真题】
14.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任务。
(1)在新四军纪念馆,你可以感受“① ,② ”的家国情怀,可以体悟“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的坚定信念,也可以重温“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胜利预言。(写出《岳阳楼记》中连续的两句)
(2)某农村文化大礼堂,墙上贴着两句诗:“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逐鸡豚。”下面是某同学和村长的一段对话,请你把空白处补充完整。
村长:同学好!接下去的两句诗你知道吗?
同学:村长好!我知道啊,不就是“① ,② ”嘛。但是您知道吗,墙上贴的诗句中错了一个字,“逐”应该改为“③ ”。
村长,“逐”还是不错的嘛。家里来客人了,主人追着院子里的鸡和小猪仔,好客得很。按你们学生娃的说法,这是化静态为动态,画面感很强。这不好吗?
同学:您真有学问。但是原诗中的这个字,不仅仅写出主人好客,④ 。再说,经典是要敬畏的。您说是吗?
(3)一位90后女孩,辞去工作,回到山溪环绕、草木蔚秀的农村老家创业,潜心打造民宿。为设计富有诗意的民宿环境,吸引游客入住,她想从古诗文中寻找灵感。请从下面古诗文中选择一项,然后写出其中连续的两句或三句,并据此描述你的设计创意。
A.《诗经 秦风 蒹葭》 B.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C.欧阳修《醉翁亭记》
(4)个人“小我”应融入国家“大我”。某农村书屋里,正举行“‘小我’与‘大我’”主题演讲活动。请根据你的阅读体验,从教科书“名著导读”和“自主阅读推荐”的名著中找一个合适的人物,或某部名著的作者,结合你对他(她)的认识,阐述你对这个主题的理解。(不超过150字)
【浙江省杭州市2021年中考语文试题】
15.将下面所引名句填写完整。
吟诵古诗文名篇,感受历代志士仁人的风范。“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① ,② ”,是为了正义不惜献身的坚定信念;“安得广厦千万间,③ ”,是心忧天下的博大胸怀;“不畏浮云遮望眼,④ ”是睥睨一切的非凡气度;“⑤ ,西北望,射天狼”,是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长风破浪会有时,⑥ ”是勇往直前的乐观和自信。
16.填空。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张桂梅,改变山区女童命运的公益校长,被评为感动中国人物。这是写给她的颁奖词;“烂漫的山花中,我们发现你。自然击你以风雪,你报之以歌唱。命运置你于危崖,你馈人间以芬芳,不惧碾作法,无意苦争春,以怒放的生命,向世界表达倔强。你是崖畔的桂,雪中的梅。”
“不惧碾作法,无意苦争春”化用南宋诗人① 《卜算子·咏梅》的句子。原句是“无意苦争春,② 。零落成泥碾作尘,③ ”。
【浙江省湖州市2021年中考语文试题】
17.根据下表中的提示,写出最恰当的古诗文名句(连续的两句)。
情境 古诗文名句 作者与出处
钱壮飞:献身革命,永垂史册 (1) (2) 文天祥《过零丁洋》
袁隆平:斯人已逝,仍泽世人 (3) (4) 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繁华易尽,但美好终会重现 (5) (6) 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鸟的翅膀系上黄金,就再也不能飞翔 (7) (8) 诸葛亮《诫子书》
【浙江省金华市2021年中考语文试题】
18.根据语境完成下面诗文填空。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山回路转不见君,① ”用特写镜头表现出惜别友人的怅然心情;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中“拣尽寒枝不肯栖,② ”借孤雁象征自己高洁的人格;李白《渡荆门送别》中“③ ,④ ”将故乡水拟人化,流露了对故乡的不舍和思念;王湾《次北固山下》“⑤ ,⑥ ”一联对仗工整,时序交替中隐含哲理,给人以积极向上的力量;范仲淹《岳阳楼记》中“⑦ ,⑧ ”运用互文表明自己坦然的人生态度。
【浙江省丽水市2021年中考语文试题】
活动二:咏处州瑰宝,叹工艺之妙
19.活动二:咏处州瑰宝,叹工艺之妙
龙龙、青青、元元邀你一起来费美家乡瑰宝,请在横线上填人恰当的古诗文名句。
龙龙:宝剑是铁与火的较量,青瓷是土与火的交响。铁在火中淬炼,铸就龙泉剑的锋芒,“停杯投箸不能食,① ”(《行路难》),剑是李白远游的旅伴;“② ,梦回吹角连营”(《破阵子》),剑是辛弃疾戎马生涯的回想。土在火中煅烧,炼就青瓷“烈火焚烧若等闲”的气度,而勤劳的古代窑工形象,也许就如《卖炭翁》中所写的老人那样:“③ ,④ 。”
青青:石雕是石与刀的琢磨。刀在石上游走,石在刀下重生。一方石头,包罗万象,有的刻着“树木丛生,⑤ ”的自然山水,有的刻着“稻花香里说丰年”的农家作物。
元元:廊桥是木与水的守望。过路人在此歇脚,常见“⑥ ,飞鸟相与还”(陶渊明《饮酒》)的美景:老人孩子在此休闲,再现“⑦ ,⑧ ”(陶渊明《桃花源记))的桃源景象,
(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被列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青田石雕技艺、龙泉宝剑锻制技艺被列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浙江省宁波市2021年中考语文试题】
20.下面是爱国诗文朗诵会的开场白,请你补全。
爱国,是诗文常见的主题。诗人们歌咏祖国大好河山,表达对国家命运的牵挂,抒发个人报国之志。“造化钟神秀,(1) ”,杜甫描绘泰山雄姿赞美壮丽河山。“(2) ,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以落花自喻,表达心系国家的一腔深情。“报君黄金台上意,(3) ”,抒写戍边将士忘身报国之情。“了却君王天下事,(4) ”,抒发辛弃疾力图收复失地的壮志。“(5) , ”,范仲淹《岳阳楼记》中拓展古仁人的忧乐观表达自己的政治抱负。“(6) ,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中借写风雨梦境抒发报国之志。“(7) ? ”,文天祥《过零丁洋》中直抒胸臆表达视死如归的坚定信念。……爱国情怀成为这些诗文最感动人、最振奋人心的旋律。
【浙江省绍兴市2021年中考语文试题】
21.根据语境填写合适的诗句。
绍兴风景秀丽,春日,秦观《行香子》(树绕村庄)描绘的“有桃花红,① , ”那样的画面处处可见。绍兴民风淳朴,陆游《游山西村》“② , ”展现的民俗场景流传至今。绍兴名人辈出,有公而忘私的大禹,爱憎分明的鲁迅……还有鉴湖女侠秋瑾,《满江红》(小住京华)中“③ , ”一句展现了她的济世情怀。今天,绍兴人砥砺前行,展现出更积极的精神风貌,正如毛泽东《沁园春·雪》所写的“④ , ”。
【浙江省台州市2021年中考语文试题】
22.小文想引用古诗文名句来丰富“航天发展史”展板内容,请你帮他完成任务。
展板栏目 古诗文名句 出处 作者
高瞻远瞩 不畏浮云遮望眼,(1) 。 《登飞来峰》 王安石
困难重重 (2) ,一山放出一山栏。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 杨万里
峰回路转 (3) ,(4) 。 《游山西村》 陆游
前景广阔 (5) ,(6) 。 《行路难(其一)》 李白
胸怀祖国 (7) ,(8) 。 《岳阳楼记》 范仲淹
小语同学参观展览后,在留言区写下了“(9) ,(10)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表达对航天人的美好祝福。
【浙江省温州市2021年中考语文试题】
23.根据相关任务,完成整理单。
任务:
(1)将【版块一】【版块二】中的诗文名句补充完整。
(2)参照其他版块,为【版块一】拟写一个主题词。
(3)阅读【版块三】中《和王七玉门关听吹笛》,根据你对这首诗的理解,从备选诗歌中选择恰当的一首默写在整理单上,使两首诗组成一个版块,并说明这样组合的理由。
【备选诗歌】(甲)李白《春夜洛城闻笛》(首句:谁家玉笛暗飞声)
(乙)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首句:回乐烽前沙似雪)
战争类古诗词 主题整理单
【版块一】 八百里分磨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① 。(辛弃疾《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点评:写军营生活,展现了豪气满怀的将军形象。 ② ,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点评:诗人被俘之后,视死如归,诚如孟子所言“二者不可得兼,③ ”。 ④ ,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 点评:诗人追述征战生活,心系收复中原大业,有“三军可夺帅也,⑤ ”的豪情。 【版块二】家书难达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杜甫《月夜忆舍弟》) 点评:战事频频,亲人离散,生死不明,忧虑无限。 ⑥ , 。(岑参《逢入京使》) 点评:诗人赴边途中,偶遇返京使者,托其传口信表达对亲人的思念与安慰。 【版块三】边塞乡思 和王七玉门关听吹笛① 【唐】高适 胡人吹笛戍楼间,楼上萧条海月闲②。 借问落梅③凡几曲,从风一夜满关山。 【注释】①根据(唐人行第录)记载,此诗是对王之涣《凉州词》的酬和之作。②闲:这里有清幽之意。③落梅:指笛曲(梅花落》,表达离情。 ①选( )默写:(首句), 。 , 。 ②组合理由:
试卷第8页,共9页
试卷第1页,共9页
参考答案:
1. 似曾相识燕归来 西北望 射天狼 了却君王天下事 赢得生前身后名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详解】本题考查名篇默写。解答此类题目,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错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本题需要注意“燕、生前、身后、畏、自缘”这几个字词的书写。
2. 潮平两岸阔 江入大荒流 水面初平云脚低
【详解】考查古诗文的默写。本题易错字有:潮、阔、荒、初、脚。
3. 落英缤纷 树树皆秋色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长空万里 弹琴复长啸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详解】本题考查诗文名句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落、凌、啸、沧”等字容易写错。
4. 逝者如斯夫 不舍昼夜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示例1:(雁)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示例2:(书)寄书长不达 况乃未休兵
【详解】本题考查名篇默写。解答此类题目,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错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本题需要注意“逝、昼、婵娟”这几个字词的书写。
第(3)题中,要注意根据不同的意象填写不同的诗句。
示例:雁——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书——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5. 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西北望 射天狼 铁马冰河入梦来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
【详解】考查名篇背诵,注意:淤、染、濯、涟、屈、贱。
6. 归雁入胡天 燕儿舞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最爱湖东行不足 念天地之悠悠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持节云中 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别字。本题中的“雁、与、郎、燕”等字词容易写错。
7. 雪上空留马行处 千里共婵娟 自缘身在最高层 岂不罹凝寒 松柏有本性 欲济无舟楫 端居耻圣明
【详解】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多字,不少字,不写错字。本题中注意“婵、娟、自、缘、罹、凝、楫”等字要正确书写。
8. 佳木秀而繁阴 晴空一鹤排云上 一览众山小 风正一帆悬 化作春泥更护花 千树万树梨花开 天涯若比邻 柳暗花明又一村
【详解】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是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繁、鹤、悬、作、邻”等字词容易写错。
9. 望峰息心 窥谷忘反 也无风雨也无晴 莫笑农家腊酒浑 幼有所长 皆有所养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或“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窥、腊、篱、凌”等字容易写错。
10. 纷纷开且落 相顾无相识 望峰息心 示例: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详解】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多字,不少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第(1)题注意“纷、顾、峰”等字要正确书写,第(2)题示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11. 天下独绝 杏花疏影里 会当凌绝顶 落日故人情
【详解】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疏、凌、落”等字容易写错。
12. 我寄愁心与明月 惊起一滩鸥鹭 鸟下绿芜秦苑夕 蝉鸣黄叶汉宫秋 浮光跃金 静影沉璧
【详解】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识记并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鸥、鹭、苑、璧”等字词容易写错。
13. 芳草鲜美 落英缤纷 万里赴戎机 关山度若飞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详解】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别字。本题中注意“缤”“戎”“沧”等字的书写。
14.(1)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2)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足 示例:还表明主人备足了鸡肉、猪肉,与“丰年”呼应,丰收了,多好啊!
(3)示例:选A.“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可在溪边种上芦苇,不求茂盛,只要意境朦胧。待到秋天来临,清露为霜,苇花摇曳,一定空蒙迷人。
(4)示例:艾青。“小我”只有融入国家“大我”,才会给人生增值、就像艾青,只因对国家的无比热爱,才愿意“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也只因对国家的热爱,才成就了一个伟大的诗人。只有自觉地把个人与国家、民族、社会紧密地融合在一起,才能书写无愧于时代的业绩。
【详解】(1)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
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忧、乐”等字词容易写错。作答时,紧扣“家国情怀”即可得出答案。
(2)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
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疑、柳”等字词容易写错。
第四空考查炼字。
“丰年留客足鸡豚”意为:丰收的年景农家待客菜肴非常丰盛。足:充分,充足的意思。一个“足”字表达了农家款待客人时尽其所有的盛情。
示例:还体现了农家用丰盛的菜肴款待诗人,这不就是丰收之年的真实写照嘛。
(3)本题考查设计创意及诗文品鉴。
作答此题,要在透彻理解诗文内涵的前提下,把握诗文中的独特意象,结合两到三句诗文,将典型意象融入设计理念之中。
示例1:选A。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可在小溪旁种植一些芦苇,待到深秋来临之际,秋日的早晨微光照耀之下,芦苇上的露水闪烁着晶莹的光泽,煞是好看。
示例2:选B。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可在民宿周边培植大片草坪,并种植些许颜色各异的花。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之时,翠绿的草坪与姹紫嫣红的花朵相映成趣。
示例3:选C。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可修一条蜿蜒小径,远处山腰上建一石亭,曲径通幽,亭隐深处,富有韵味。游客在劳累之余可在亭中小憩,感受美好的自然风光。
(4)本题考查名著人物赏析。
示例1:鲁迅。生活于任何一个时代的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课题。我们在《朝花夕拾》中读到的鲁迅,离开家乡,到南京求学、日本留学:从“医学救国”到“文学救国”,始终映射着对民族变革和发展的初心。鲁迅启示我们,个人自我价值的实现,必然与时代、国家紧密相连。
示例2:江姐。《红岩》中的江姐,经受住了最残酷的严刑拷打。即使走向刑场,也把死亡当作一场告别,一场隆重而庄严的典礼。若非心怀国家与人民,哪来这样的平静与从容?如今,我们面对的不是死亡,但有民族复兴的责任。我们要融入国家“大我”,让红岩精神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熠熠生辉,永放光芒。
15. ①二者不可得兼 ②舍生而取义者也 ③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④自缘身在最高层 ⑤会挽雕弓如满月 ⑥直挂云帆济沧海
【详解】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内容;二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答题内容要准备,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别字。本题中的“得兼、大庇、俱欢颜、自缘、会挽雕弓、云帆、沧海”等字词容易写错。
16. ①陆游 ②一任群芳妒 ③只有香如故
【详解】《卜算子·咏梅》是南 宋词人陆游的一首词,全文是:照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而“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的意思是:它花开在百花之首,却无心同百花争享春光,只任凭百花去总妒。表现出陆游标格孤高,决不与争宠邀媚、阿谀逢迎之徒为伍的品格和不畏谗毁、坚贞自守的崚嶒傲骨。
根据上述分析知,作者是陆游,后面填写的诗句注意“妒”的写法。
17.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非淡泊无以明志 非宁静无以致远
【详解】本题中的易错字“汗、燕、泊”,注意正确书写。
18. 雪上空留马行处 寂寞沙洲冷 仍怜故乡水 万里送行舟 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详解】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洲、怜、春、己”等字容易写错。
19. 拔剑四顾心茫然 醉里挑灯看剑 满面尘灰烟火色 两鬓苍苍十指黑 百草丰茂 山气日夕佳 黄发垂髫 并怡然自乐
【详解】本题中的“拔、尘灰、鬓、茂、垂髫、怡然” 等字词容易写错。
20. (1)阴阳割昏晓 (2)落红不是无情物 (3)提携玉龙为君死 (4)赢得生前身后名 (5)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6)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7)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详解】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是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落、携、赢、生前身后、阑、汗”等字词容易写错。
21. ①李花白 菜花黄 ②箫鼓追随春社近 衣冠简朴古风存 ③算平生肝胆 因人常热 ④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
【详解】诗词默写要求:一、不能添字,不能少字;二、字的笔画要准确。注意:箫、朴。
22. 自缘身在最高层 政入万山围子里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详解】古诗默写作答时,一要透彻理解诗歌内容;二要认真审题,找出与题意相符的诗句;三是作答时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别字。本题中“缘、政、复、长风、济沧海、婵娟”易写错。
23. 【版块一】军人豪情 ①沙场秋点兵 ②人生自古谁无死 ③舍生而取义者也或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④楼船夜雪瓜洲渡 ⑤匹夫不可夺志也 【版块二】⑥马上相逢无纸笔 凭君传语报平安 【版块三】①(甲) 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 一夜征人尽望乡
(乙)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②示例:版块三主题词为“边塞乡思”,《和王七玉门关听吹笛)中诗人身处玉门关外的边塞,在清幽的月夜登上城楼,听到有人吹奏《梅花落》,引发思乡之情;《夜上受降城闻笛)中写军人身处烽火台前,在凄凉的月夜中,听到幽怨的芦笛声,陡然生出思乡情绪。两首诗内容情感都相似,所以将它们组成版块三。
【详解】[版块一]本题考查拟写主题词的能力,参照其他版块,拟写主题词。版块一所选的诗句都是反映征战生活,军人情怀,所以拟写的主题词为:“军人豪情”或“军旅情怀”。
[版块一][版块二]中的诗文名句补充,本题中的“沙场、瓜洲、渡、匹夫、相逢” 等字词容易写错。
[版块三] 本题中的“芦管、瓜洲、望、乡、折柳、故园” 等字词容易写错。 理由示例:版块三主题词为“边塞乡思”,《和王七玉门关听吹笛》通过丰富奇妙的想象,描绘了一幅优美动人的塞外春光图,反映了边塞生活中恬静祥和的一面,把战士思乡之情与戍边之志有机地结合起来,构成一幅奇丽寥廓、委婉动人的画卷。《春夜洛城闻笛》抒发了诗人客居洛阳夜深人静之时,被笛声引起的思乡之情,《夜上受降城闻笛》是一首抒写戍边将士乡情的诗作,从多角度描绘了戍边将士浓烈的乡思和满心的哀愁之情,两首诗内容情感都相似,可以将它们组成版块三。
答案第6页,共6页
答案第5页,共6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