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5.1《论语》十二章(共3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5.1《论语》十二章(共3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9-02 17:13: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1张PPT)
《论语》十二章
作者简介
孔子
子姓,孔氏,名( ),字( ),( )陬邑(今山东曲阜)人,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 )学派创始人。
孔子通晓六艺( ),开创了私人讲学之风,倡导仁义礼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他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三年,晚年修订六经( )。
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

仲尼
春秋末期鲁国
儒家
《诗》《书》《礼》《乐》《易》《春秋》
礼、乐、射、御、书、数
作品简介
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论语》。该书被奉为儒家经典。
孔子与其弟子的语录结集。
结集工作是由孔子门人及再传弟子完成的。
现在通行的《论语》共20篇,每篇又分若干章,不相连属。
宋儒把《论语》《大学》《中庸》和《孟子》 合称为“四书”。
《论语》
语录体、格言体
作品简介
《论语》成书于春秋战国。
当时是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时代,也是战乱纷争的年代。春秋末,周朝的礼制日渐崩溃,名存实亡的现象十分普遍,社会处于一种大的动荡组合阶段,人们本性中最原始的欲望如脱缰之马。肆意践踏礼制下的人伦理念。
在社会呈现“礼崩乐坏”的局面下,孔子建立了以“仁”为核心的儒家思想体系,旨在建立和恢复正常的社会秩序,其重要观点记录在《论语》之中。
《论语》写作背景
作品简介
《论语》所表现的思想,特别是它所总结的一套政教伦理原则,比道、墨、名、法诸家更系统完整,更适合稳定社会秩序的需要,并且其内容广泛涉及人类社会生活问题,因而在近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长期被用为治国的主导思想,一直是中国人的初学必读之书,对历史、传统文化和民族心态都产生了无比巨大的影响。宋代丞相赵普曾说半部《论语》可治天下,可见其思想是如何丰富和深刻。
《论语》的地位与影响
《论语》中的基本概念
我们都知道万有引力定律,它看不见、摸不着,但客观存在着。苹果从树上落到地面,行星绕太阳运行,流星闪亮地划过夜空,扫帚星拖着壮观的尾巴,这些不同的表现都是万有引力作用的结果,它是宇宙自然之道。
《论语》里的“道”就是人类社会的某种规律,它像万有引力一样看不见、摸不着,但确实存在。它也是在具体的事件上表现出各不相同的形态,所以,在典籍里有不同的表述。

道是不可见的,并非人人都能体察并遵照去做,如果“道”作为最高方针,明智人士用一个策略来实现这个最高方针,这个策略就是“德”。德是实现道的途径,德使道得以实现。
“德”,甲骨文从彳、从直,意为行得正直,金文加了心,意为行也正直、心也正直。

《论语》中多把“仁”用一些具体的做法表达出来。如:“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在对颜渊的回答中, 孔子道出了比较概括的作为原则的仁。“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有仁德的人,自己想站得住(指立身),也让他人站得住;自己想行得通(事业通达),也让他人行得通。达到仁的方法就是从身边自己能做的事做起。
何为不仁?如 “背施无亲,幸灾不仁。”(背叛对自己有过支援的人,就会失去亲善;对别人的灾祸感到高兴,是不仁德的)“乘人之约,非仁也。”(趁别人于危难之中而加害,是不仁德的。 “约”是困穷之意。)这些都是让别人难以生存的行为,所以,是不仁的。

“仁”本义是对人友善相亲。《中庸》讲“修身以道,修道以仁。”道不是人人能察觉,德也不是人人能理解做到,所以,根据最高目标和实现最高目标的策略确立了一个原则,这个原则就是仁,它的核心是生民、使民获益。
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忠”和“恕”是孔子仁爱思想的一体两面:
“忠”,形声字,从心,中声。把心放在中间,不偏不倚就是忠。《说文·心部》:“忠,敬也,尽心曰忠。”孔子认为,忠就是“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意为有仁德的人,自己想站得住(指立身),也让他人站得住:自己想行得通(事业通达),也让他人行得通。
“忠”对统治者执政来说,就是尽心为民,使民获益。“忠”对于个人来说,就是“中正”,如“为人谋而不忠乎?”不是说只要尽了心不管所谋是好事还是坏事都算忠,只有所谋出于中正才算忠。
“恕”,由己之心推想他人之心,即所谓“如心”,所以恕就是体谅、推已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喜欢的事物,不要强行加到别人身上。
忠 恕
行为上能自觉地符合道、德、仁,做到了利民安国爱人就是义。
“义者,谓各处其宜也。”
义也可以归纳到以下几个方面:
“孝悌慈惠,以养亲戚;恭敬忠信,以事君上;中正比宜,以行礼节;整齐撙拙(节制谦逊),以辟刑僇;纤啬省用,以备饥馑;敦懞纯固,以备祸乱;和协辑睦,以备寇戎。凡此七者,义之体也。”(《管子·五辅》)
(用孝悌慈惠来奉养亲属,用恭敬忠信来事奉君上,用公正友爱来推行礼节,用端正克制来避免犯罪,用节约省用来防备饥荒,用敦厚朴实来戒备祸乱,用和睦协调来防止敌寇。这七个方面,都是义的实体。)
也就是可以从这七个方面让自己的行为做得合宜。

仁作为原则还是难以遵照执行,为了更便于大家的行为符合仁,
达到义,就依此制定了具体的实施细则,这些细则就是礼。
礼是什么?《礼记·曲礼上》:“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辨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宦学事师,非礼不亲;班朝治军,莅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祷祠祭祀,供给鬼神,非礼不诚不庄。”“礼者,断长续短,损有余,益不足,达爱敬之文,而滋成行义之美者也。”
礼是为了能达到道德仁义,为了守国、行政、安民、断长续短达爱敬、使民得以生而制定的对人(主要是为政者)的行为的指导细则,具体表现为社会生活各方面的法律、规章、制度。

“知”在《论语》中经常出现,通“智”,是儒家重要的思想
范畴,为仁、义、礼、智、信“五常” 之一,儒家认为,“智”是人必备的一种重要品德,也是实现仁、义的重要手段。孔子提出:“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认为智、仁、勇是三种任何时代都通达不变的品德。
孔子提出的“智”,不单纯是指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指道德领域的明辨是非能力,也就是要知道什么行为是对的,什么行为是错的,怎么样做行为才会符合“礼”,才能做到“仁义”。所以孟子提出:“是非之心,智之端也。”认为明辨是非是“智”的开端。
如何获得“智”?孔子认为,个别人是先天就有“智”的,即“生而知之”;而更多的人则要靠后天学习,即“学而知之”。学习是获得“智”的主要途径。《礼记·大学》中提出:“致知在格物”,认为获得“知”(致知)的途径在于推究事物的原理(格物)。

《说文·言部》:“信,诚也。” 《左传》说
“祝史正辞,信也。”
祝史是不可以对天、对神说假话的,说的实话就是正辞,说实话就是信;信是统治者保有国家、保护人民的珍贵宝物;信是要符合仁的原则的,是为了行事合义并符合礼。
当然,“信”不是意味着简单地不管说的什么话都遵照执行,若如此,则是“言必信,行必果,硁硁( kēng kēng 浅陋固执)然若小人哉。” 说到一定做到,做事一定坚持到底,不问是非地固执己见,那是小人啊。只有符合仁的话才能遵守。不平等的签约不符合仁,所以,不必遵守。

研读文本
研读文本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①慎于言,就有道而②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学而)
敏:勤勉。
而①:表并列。而②:表顺承。
就:靠近,到。
有道:指有才艺或有道德的人。
已:同“矣”,相当于“了”。
孔子说:“品德高尚的人吃东西不追求饱足,居住不追求舒适,做事勤勉,言谈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本章所谓“君子”,可以理解为有德之人,也可以理解为在位之人,两者都需要“好学”有德之人好学以修身,在位之人好学不仅修身,更能推已及人。
“好学”的表现有三条:第一是要善于抵制过分的物欲,在物质条件上不追求安逸和享受,把精力放在塑造自我上;第二是在言行上少说多做,做事勤勉不乱讲话;第三是亲近有道德的榜样人物,向他们虚心学习,及时纠正自己的偏差和错误。
简言之,第一条是排除干扰,第二条是注重实践,第三条是虚心求教。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 人而不仁,如乐何 ”(八佾)
研读文本
而:表假设,如果。
如…何:固定句式,
“把…怎么样、对…怎么办”
孔子说:“一个人如果没有仁德,他怎样对待礼呢?一个人如果没有仁德,他怎样对待乐呢?”

本章中孔子是如何看待“仁”和“礼”的关系的?
孔子指出礼、乐的核心与根本是仁,没有仁德的人,根本谈不上什么礼、乐的问题。仁是礼乐的基础,礼乐是仁的表现,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割。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里仁)
研读文本
朝、夕:名作状,在早上、在晚上
闻道:得知真理
孔子说:“早晨得知真理,即使当晚死去,也是可以的。”
这里的“道”不是一般的“道理”“事理”,而是特指儒家的“仁义之道”。
这句话表明了孔子愿意一生践行仁道,哪怕用自己的生命去捍卫仁道也心甘。
的确,孔子用他的一生去实践他的道德理想与政治主张,是一个可以为“道”而生,为“道”而死的人。
周处,字子隐,义兴阳羡人也。父鲂,吴鄱阳太守。处少孤,未弱冠,膂(lǚ)力绝人,好驰骋田猎,不修细行,纵情肆欲,州曲患之。(民谣说:“小周处,体力强,日弄刀弓夜弄枪。拳打李,脚踢张,好像猛虎扑群羊。吓得乡民齐叫苦,无人敢与论短长。”)
处自知为人所恶,乃慨然有改励之志,谓父老曰:“今时和岁丰,何苦而不乐耶?”父老叹曰:“三害未除,何乐之有!”处曰:“何谓也?”答曰:“南山白额猛兽,长桥下蛟,并子为三矣。”处曰:“若此为患,吾能除之。”
处乃入山射杀猛兽,因投水搏蛟,蛟或沉或浮,行数十里,而处与之俱,经三日三夜,人谓死,皆相庆贺。处果杀蛟而反,闻乡里相庆,始知人患己之甚,乃入吴寻二陆。时机不在,见云,具以情告,曰:“欲自修而年已蹉跎,恐将无及。”云曰:“古人贵朝闻夕死,君前途尚可,且患志之不立,何忧名之不彰!”处遂励志好学,有文思,志存义烈,言必忠信克己。
典故:周处除三害
周处除“三害”后,发愤图强,拜文学家陆机、陆云为师,终于才兼文武,得到朝廷的重用,历任东吴东观左丞、晋新平太守、广汉太守,迁御史中丞。他为官清正,不畏权贵。西晋元康六年(296),授建威将军,奉命率兵西征羌人,次年春于六陌(今陕西乾县)战死沙场。死后追赠平西将军,赐封孝侯。
典故:周处除三害
研读文本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
喻:知晓、明白
喻于义,喻于利:状语后置
孔子说:“君子懂得的是义,小人明白的是利。”
本章语句简单,但理解起来常有分歧,关键在于对“君子”“小人”的解释。
把“君子”理解为有道德的人,则“小人”指无德之人,意思就是道德高尚者只需晓以大义,而品质低劣者只能动之以利。这句话就成了判断君子和小人的标准。
如果把“君子”理解为在位当权者,“小人”则指小民百姓。在孔子的观念里,小民往往计较利害,在位者应该有理想人格。执政者要对症下药,满足百姓的利益。这样解释,这句话又成了基于人性的治国建议了。
许衡尝暑中过河阳,渴甚,道有梨,众争取啖之,衡独危坐树下自若。或问之,曰:“非其有而取之,不可也。”人曰:“世乱,此无主。”曰:“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人所遗,一毫弗义弗受也。”
许衡被誉为“百科书式的人物”。他受到元代最高统治者的器重,在朝中担任重要官职。提出“行汉法”的政治主张,帮助元世祖建立治道,推进国家统一;倡导程朱理学,是继朱熹之后,在元代传播理学的第一人;创立国子学,形成教育体系,培养大批人才;领导编制《授时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著有《读易私言》《鲁斋遗书》等。
典故:许衡不食无主之梨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研读文本
贤:形作名,有德行的人。
齐:形作动,与......看齐。
内:名作状,在心里。
孔子说:“看见有德行的人就要想着向他看齐,看到没有德行的人,就要在心里反省自己是否有这样的缺点。”
前半句的意思是遇到更有修养、有学问的人,不要去嫉妒他、排挤他,而要虚心主动地向对方学习,这是君子的美德。
更高明的是后半句,孔子并没有讲“见不贤”就要去教导人家,那是好为人师的做法,应该做的是反躬自省,看看自己有没有相似的不贤之心、不贤之举,然后去改正——可见儒家强调的学习无处不在。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雍也)
研读文本
质:质朴、朴实。
文:华美、文采。
野:粗野、鄙俗。
史:虚饰、浮夸。
彬彬:配合适当的样子。
孔子说:“质朴超过文采就会粗野鄙俗,文采超过质朴就会虚饰浮夸。文采和质朴配合适当,这样之后才可以成为君子。”
这句话讲的是君子的气质。质是先天的、朴实无华的,是质朴本性;文是后天的,经过修饰获得的,如衣着装饰、谈吐文采之类。“质胜文”,就是缺少后天的修饰、装点,就会显得粗野鄙俗。“文胜质”,则是一种矫枉过正,装点太多就显得浮华、虚伪。所以君子就要处理好质与文的关系:内心真实朴素,待人接物衣饰得体、有礼有节。这正是儒家中庸之道在君子气质上的体现。
研读文本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泰伯)
弘毅:志向远大,意志坚强
而:表并列
仁以为己任:宾语前置
已:停止
曾子说:“读书人不可以不志向远大,意志坚强,因为他担当的责任重大,而且路程遥远。把仁作为自己担当的责任,不是也很重大吗?到死才停止,不也很遥远吗? ”
曾子的这句话非常有名气,被历代很多仁人志士引为座右铭。本句从意志品质的角度出发,点明读书人应该志向远大、意志坚强。因为只有具备了这种品格才可以接受重任,才能够不半途而废。“仁”应该是读书人毕生追求的目标。这个使命何等伟大,这个征途何等漫长。如果胸无大志,意志薄弱,根本担负不起这样的重大使命。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子罕)
研读文本
为:堆积。
篑:筐。
平:形作动,填平。
覆:倾倒。
孔子说:“好比堆土成山,只差一筐土没有成功,这时停下来,是我自己停下来的(其咎在己)。又好比填平洼地,即使只倒下一筐土,可以前进一步了,也是我自己要前进的(进益在己)。”
这句话孔子用了两个比喻,来说明做人、做学问、做事情要靠自己坚持,不能半途而废。“未成一篑”“虽覆一篑”是两种极端情况,一是垂成,一是初始,垂成之际容易懈怠,初始之时容易畏难,故孔子特别加以强调。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子罕)
研读文本
知:同“智”,智慧
孔子说:“聪明的人不会迷惑,仁德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畏惧。”
有智慧的人能明辨事非,将事理看得明白透彻,所以不会迷惑。
仁者存公心,去私欲,行“恕”道(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则不会招人怨恨,行“忠”道(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则会招人感激,人我关系处理得完善了,内省不疚,所以不忧虑。
合乎正义的才算勇敢。真正的勇者不是行为壮烈,而是内心强大,横逆忧患之来,淡然处之,方为大勇,故言“勇者不惧”。
典故:子罕辞玉
献玉的人认为玉是珍贵的宝物,而子罕认为廉洁是珍贵的宝物。这叫“人各有其宝”,或叫人各有其志。子罕是智者,“知者不惑”,能明辨事非,不会迷惑也不会被诱惑。献玉的人又何尝不是智者呢?他献出宝玉是为了免遭杀身之祸,在宝玉与性命之间作出了明智的选择。
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受。献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稽首而告曰:“小人怀璧,不可以越乡。纳此以请死也(把玉石送给您,我就能在回家的路上免遭杀身之祸)。” 子罕置诸其里,使玉人为之攻(雕琢)之,富而后使复其所。
子罕,春秋时期宋国贤臣,时任司城,掌治城廓,执国政,位列六卿。
研读文本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颜渊)
克:约束。
复:归复。
一日:一旦。
归:称赞。
由:依靠。
目:细则。
礼:名作动,合乎礼。
事:名作动,实践。
颜渊问什么是仁。孔子说:“约束自我,使言行归复于先王之礼,就是仁。一旦你做到了克己复礼,全天下都会称赞你是仁人。要做到仁靠的是自己,难道要靠别人吗?”颜渊说:“请问克己复礼的细则。”孔子说:“不合于礼的不看,不合于礼的不听,不合于礼的不说,不合于礼的不做。”颜渊说:“我虽然不聪颖,愿意实践这些话。
孔子用礼来阐释仁,依礼而行就是仁的根本要求。仁是内在的,礼是外在的,二者紧密结合。
研读文本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 “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言:字。
行:实践。
其:大概。
子贡问道:“有一个字可以终身去实践它吗?”孔子说:“大概就是‘恕’吧!自己不喜欢的事物,不要强行加到别人身上。
“恕”,由己之心推想他人之心,即所谓“如心”,所以“恕”就是体谅、推已及人。我们行事之前还需要常常扪心自问是否做到了互相理解,设身处地地看待问题。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阳货)
研读文本
小子:老师对学生的称呼。
何莫:为什么不。
夫:那。
可以:可以用来。
兴:指激发人的感情。
观:指观察政治的得失、风俗的盛衰。
群:指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怨:指讽刺时政。
迩:近。
事:名作动,侍奉。
孔子说:“年轻人为什么不学习《诗》呢?《诗》可以用来激发人的感情,可以用来观察政治的得失、风俗的盛衰,可以用来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可以用来在礼的准则下讽刺时政。从近处讲可以懂得怎样侍奉父母,从长远将可以懂得如何侍奉君主。而且能多认识鸟兽草木的名称。”
这是孔子对弟子们的教诲,指出了学《诗》的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