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新高考地理高频考点专项练习:考点56 非洲(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届新高考地理高频考点专项练习:考点56 非洲(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9-02 17:55:50

文档简介

考点56 非洲(B)
读某区域植被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甲、乙、丙、丁四区域( )
A.是按综合指标划分的 B.具有明确的边界
C.具有明显的差异性 D.具有相似性和连续性
2.下列关于此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乙区域西岸有暖流经过
B.图中甲、乙、丙、丁四区域植被的变化具有明显的纬度地带性
C.丙区域河流不参与海陆间水循环
D.图中乙区域流水作用强烈
南非是非洲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之一矿产资源丰富,黄金和钻石产量居世界前列。约翰内斯堡是南非最大的城市,被誉为“黄金之城”。下图为南非人口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南非人口分布的主要特点是( )
①人口密度东高西低
②呈“多核心”集聚分布
③内陆地区人口分布均衡
④由沿海地区向内陆地区递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与开普敦相比,约翰内斯保人口核心区的形成原因最有可能是( )
A.气候凉爽 B.矿产开发 C.海运便利 D.历史悠久
每年随着干、湿季节的变化,东非高原上数以百万计的野生食草动物就会组成一支壮观的大军,浩浩荡荡地在坦桑尼亚的塞伦盖蒂国家公园和肯尼亚的马赛马拉国家自然保护区之间来回迁徙。下图是2022年野生食草动物迁徙路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当①地有充足的水源和青草时,①地正受( )
A.西风带控制 B.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C.信风带控制 D.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6.野生食草动物从②地迁徙到③地的时间可能是( )
A.12月—次年5月 B.7月底—8月中下旬
C.10月底—11月底 D.1月中上旬—3月底
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喀麦隆( )
A.地处东非高原,最高峰超过4000米 B.沿岸主要受寒流影响,多海雾
C.铁路线贯穿南北,与山脉平行 D.禁猎区数量多,加强物种保护
8.2018年9月,连接喀麦隆克里比和巴西福塔雷萨的国际直连海底电缆全线贯通。该电缆由中喀两国企业合作修建,全长约6000千米。为保证海底电缆安全运行,需重点防范( )
A.大西洋洋中脊地震 B.印度洋海啸
C.环太平洋火山 D.北冰洋浮冰
利比亚沙漠、半沙漠面积占国土面积的90%以上,沙漠南部地下含水层厚度在140~230m,水量丰富。大人工河工程是从南部沙漠打1300余口500m深的井,建2800km输水线南水北调以解决北方用水问题。如图示意利比亚水资源分布及南水北调线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推测利比亚丰富的地下水来自( )
A.大气降水 B.地质积累 C.火山活动 D.海水渗透
10.利比亚南水北调的输水形式宜采用( )
A.明渠 B.暗河 C.管道 D.渡槽
桌山位于南非开普敦附近,山顶如削平的桌面,连续晴日时易出现云团环绕桌山顶部。桌山顶部溪流几乎绝迹,整体呈现一片荒芜的戈壁滩景象,而山顶中部有洼地,却是一片生机盎然,其植株密度仅次于热带雨林。左图为桌山景观图,右图为南非桌山地理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欣赏和拍摄左图所示景观的最佳月份为( )
A.1月 B.5月 C.7月 D.10月
12.造成桌山顶部荒芜的戈壁滩与植被茂密的洼地景观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A.热量 B.水分 C.光照 D.土壤
非洲大陆受季风影响的地区有非洲中部、几内亚沿岸地区。非洲季风强度在不同年份会相差40%,而印度洋季风强度只有10%的变化。近40年来,非洲季风强度大为减弱,导致生态环境的改变。如图为非洲季风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非洲季风强度年际变化大的可能原因是( )
A.副热带高气压带向北移动 B.几内亚湾上升流强弱多变
C 大气悬浮颗粒季节变率大 D.热力环流势力年际变化小
14.近40年来,非洲季风强度大为减弱,受其影响非洲西部( )
A.旱涝灾害频发 B.谷物种植面积增大
C.河湖水量增加 D.沙漠化面积扩大
贝努埃河发源于喀麦隆,注入尼日尔河,为尼日利亚第二长河流,全流域水土流失严重。1978年,喀麦隆在贝努埃河干流上修筑拉格都大坝,大坝建成后,下游尼日利亚的洪泛平原面积不降反升,并且尼日利亚的灌溉农业受到严重影响。下图示意贝努埃河流域和拉格都大坝的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拉格都大坝建成后,下游洪泛平原面积不降反升,主要因为( )
A.丰水期流量减小 B.枯水期流量增大
C.输沙总量增多 D.河床淤积抬高
16.拉格都大坝干扰了尼日利亚灌溉农业,主要表现在( )
①下泄径流量减小
②部分灌溉取水口废弃
③河水输沙量增大
④径流稳定性减弱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埃塞俄比亚位于非洲东北部,东非大裂谷贯穿境内,有“东非水塔”之称。近年来该国大力开发各种电力资源,“东非水塔”逐渐转变为“东非电塔”。
材料二:埃塞俄比亚是“一带一路”非洲沿线重要的国家,该国经济以农牧业为主,该国近一亿人口,绝大多数为农民,粮食生产仅基本满足温饱。2022年埃塞俄比亚发生了严重干旱,受灾人数达680万。下图1为埃塞俄比亚地区简图,图2为亚的斯亚贝巴气候资料。
(1)亚的斯亚贝巴的气候类型是____,分析该市7月最高气温较低的原因____。
(2)分析该国成为“东非电塔”的有利自然条件
(3)从粮食安全角度,指出埃塞俄比亚应对旱灾的措施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据题干可知,图中区域是按植被来划分,即按单一指标来划分的,这些区域是逐渐过渡的,并没有明确叫边界,A、B错误;区域之间具有差异性,区域内部具有相似性和连续性,C正确,D错误。故选C。
2.答案:B
解析:该图所在区域为非洲北部的大陆西岸。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有寒流经过,A错误;图中植被呈东西方向延伸,南北方向变化,具有明显的纬度地带性,B正确;丙区域河流流入海洋,参与了海陆间水循环,C错误;乙区域是热带沙漠气候,降水少,流水作用弱,风力作用强,D错误。故选B。
3.答案:A
解析:读图可知,南非人口分布不均,人口密度东高西低,呈“多核心”集聚分布,①②正确、③错误;整体上沿海地区人口密度高于内陆地区,内陆地区也有人口高密度区,人口密度并非由沿海地区向内陆地区递减,④错误,A正确,B、C、D错误。故选A。
4.答案:B
解析:由材料可知,南非黄金和钻石产量居世界前列,约翰内斯堡是南非最大的城市,被誉为“黄金之城”,矿产开发提供了较多的就业机会,促进了该地经济发展,使约翰内斯堡成为人口核心区,B正确;与约翰内斯堡相比,开普敦纬度更高,为临海城市,应更凉爽,A错误;约翰内斯堡为内陆城市,缺乏便利的海运条件,C错误;开普敦开发历史更早,D错误。故选B。
5.答案:D
解析:东非高原属于热带草原气候,冬季受信风带控制,降水少,为干季;夏季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降水多,为湿季。所以当①地水草丰美时,①地正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D正确。故选D。
6.答案:B
解析:野生食草动物从②地迁徙到③地,表明③地水草丰美,③地进入湿季。③地进入湿季的时间应该在7—8月,B正确。故选B。
7.答案:D
解析:据图可知,喀麦隆位于非洲中西部,西临几内亚湾,不在东非高原上,A错误;沿岸不受寒流影响,沿岸为几内亚暖流,B错误;图中铁路并没有横贯南北,故C错误;图中有多个禁猎区分布,主要为了加强物种保护,D正确。故选D。
8.答案:A
解析:连接喀麦隆克里比和巴西福塔雷萨的国际直连海底电缆,通过大西洋中脊,该区域为板块的张裂处,地壳运动活跃,多地震,A正确;不通过印度洋、太平洋和北冰洋,B、C、D错误。故选A。
9.答案:B
解析:利比亚境内多沙漠和时令河,这说明当地的气候干旱,大气降水少,而且地下水埋藏深,大气降水不会是地下水的补给水源,A错误;火山活动与地下水丰富无关,C错误;图中位于水井距离地中海较远,受海水渗透作用小,地下水受海水影响较小,D错误;地下含水层厚度在140~230m,远离地面,说明该地下水属于深层地下水,形成时期早,来自于地质积累,B正确。故选B。
10.答案:C
解析:利比亚境内多沙漠和时令河,这说明当地的气候干旱,且纬度低,气温高蒸发旺盛,沙漠广布,地表水下渗较多,所以适宜采用封闭的管道输水,既能减少水分的蒸发,又能减少水分的下渗,C正确;采用明渠会导致蒸发水量大,A错误;该区域多沙质土壤,下渗严重,即使采用暗河,由于下渗严重水分损失较大,B错误;渡槽一般用于明渠灌溉输水,该区蒸发旺盛,不宜采用渡槽输水,D错误。故选C。
11.答案:A
解析:桌山位于南半球,结合材料左图照片的景观出现在晴朗的天气,该区域是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所以应该是夏季,南半球夏季是1月份,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2.答案:B
解析:桌山顶部常年受强劲的西风吹拂,导致蒸发旺盛,水源短缺,植被稀少,形成荒芜的戈壁滩景象,桌山顶部环绕的云团中含有大量的水汽,山顶昼夜温差大,晚上水汽凝结成露珠渗入地下,汇集到洼地,所以洼地水源充足,植物生长量大,B正确;该地景观的差异和光热、土壤关系不大,A、C、D错误。故选B。
13.答案:B
解析:赤道低气压带北移,导致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形成西南季风,A错误;几内亚湾上升流强弱多变,造成几内亚湾和非洲北部的气压差异以及水平气压梯度的变化,引起季风强度年际变化,B正确;大气悬浮颗粒季节变率大、热力环流势力年际变化小对季风强度年际变化大影响不大,C、D错误。故选B。
故选B。
14.答案:D
解析:非洲季风是由海洋吹向陆地的风,给非洲西部和微哈拉沙漠带来降水,若其强度减弱,带来的降水减少:郑河期水量减少,撒哈拉南部边缘的土地沙漠化面积扩大,侵占农园,使谷物播种面积缩小,D正确。故选D。
15.答案:D
解析:大坝截留上游来水,丰水期流量减少、丰水期时间变短,下游枯水期流量可能增加,但枯水期河流含沙量小,故枯水期的流量增大对下游洪泛平原面积增加影响很小,A、B错误;下游水量减少,侵蚀作用减弱,输沙总量减少,C错误;由材料可知,贝努埃河全流域(包括大坝下游)水土流失严重,河流含沙量大。大坝截流后,大坝下游径流量减小,侵蚀、搬运能力减弱,河床淤积抬高,D正确。故选D。
16.答案:A
解析:大坝截流后,由于下游河流径流量减小,水位降低,部分灌溉取水口及配套设施超出水位之上而被废弃,灌溉农业水源不足,①②正确;大坝建成后,其下游河流径流量减小,输沙总量减小,③错误;大坝下游径流季节变化减小,稳定性增强,④错误,A正确。故选A。
17.答案:(1)高原山地气候降水多,晴天少;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附近,当地正午太阳高度(一年中)较低,太阳辐射量少
(2)该国降水较丰富、河流流量大,落差大,水能丰富;地处高原,风能丰富;位于东非大裂谷,地热资源丰富;纬度低,海拔高,太阳辐射强,太阳能资源丰富。
(3)推广耐旱作物品种;加强农业水利设施建设;使用喷灌、滴灌等节水设施;水资源跨区域调配;建立粮食储备体系;积极寻求国际援助。
解析:(1)本题考查区域认知、气候类型和影响气温的因素。结合图1地形图可知,埃塞俄比亚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中西部是高原的主体。亚的斯亚贝巴气候直方图可知,虽然地处低纬度,但全年气温较凉爽,属于高原山地气候。影响气温的因素主要为纬度、大气环流和下垫面(海陆位置、洋流、地形)。图2可知,7月亚的斯亚贝巴的降水相对较多,晴天少,削弱作用多;且7月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附近,当地太阳高度较低,总体获得的太阳辐射量较其他月份少,故7月最高气温较低。
(2)本题考查信息获取能力与综合思维。该国降水较丰富、河流流量大,落差大,水能丰富,有“东非水塔”之称;图一可知纬度低,海拔高,太阳辐射强,太阳能资源丰富根据图一和材料可知该国地处高原,风能丰富;根据材料一可知,埃塞俄比亚位于非洲东北部,东非大裂谷贯穿境内,位于东非大裂谷,地热资源丰富。
(3)本题考查信息获取能力与综合思维。调用知识,粮食安全的保障可以从确保耕地数量、提高耕地质量、防止耕地污染、提高耕种积极性、加强农业科技应用等方面。农业抗旱措施可以从开源和节流两方面着手。可以使用节水技术,如喷灌、滴灌,采取技术措施减少蒸发;实行跨区域调水,增加水源供给量;利用的水利设施进行灌溉;因地制宜种植耐旱作物,提高土地利用率等。根据该国粮食安全的形势(该国粮食只能满足温饱,一旦遇到旱灾,粮食安全得不到保障),抗旱的角度出发,可以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可从高产稳产、改善生产技术来实现。高产:推广耐旱作物品种;稳产:加强农业水利设施建设;水资源跨区域调配;生产技术:使用喷灌、滴灌等节水设施;粮食安全:建立粮食储备体系;积极寻求国际援助(一带一路国家)。
2考点56 非洲(A)
读“非洲某区域图”,读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与图中沙漠形成主导原因相同的地区是( )
①阿拉伯半岛的沙漠
②安第斯山南段东侧的沙漠
③澳大利亚中西部的沙漠
④塔里木盆地沙漠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2.上图示季节,沿河流各段及周边区域地理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①②河段正值枯水期 B.②③河段水量增大
C.③④河段沿岸草木枯黄 D.④⑤河段森林茂密
下图为非洲部分地区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喀麦隆( )
A.地处东非高原,最高峰超过4000米 B.沿岸主要受寒流影响,多海雾
C.铁路线贯穿南北,与山脉平行 D.禁猎区数量多,加强物种保护
4.2018年9月,连接喀麦隆克里比和巴西福塔雷萨的国际直连海底电缆全线贯通。该电缆由中喀两国企业合作修建,全长约6000千米。为保证海底电缆安全运行,需重点防范( )
A.大西洋洋中脊地震 B.印度洋海啸
C.环太平洋火山 D.北冰洋浮冰
纳米比亚是我国在航天领域的重要合作伙伴,位于该国斯瓦科普蒙德市郊的中国航天测控站是我国在南半球最早建立的地面卫星测控站。读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纳米比亚( )
A.位于非洲大陆西南部,地势低平 B.有色金属矿产丰富,制造业发达
C.受沿岸洋流影响,渔业资源丰富 D.热带草原广布,乳畜业商品率高
6.在斯瓦科普蒙德市郊建立航天测控站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
A.晴天多,大气能见度好 B.地广人稀,观测干扰少
C.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方式多样 D.距离城市近,服务设施配套好
下图为非洲1月与7月降水量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导致乙岛东西两侧降水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A.大气环流 B.地形地势 C.洋流性质 D.距海远近
8.甲地7月降水较1月更多,主要是因为该地7月盛行( )
A.东北信风 B.东南信风 C.西南季风 D.东北季风
乍得湖位于非洲中北部,其水源主要来自两条河流——洛贡河和沙里河,在乍得湖的东北方向,有一个比它低得多的博得累盆地,经监测,该盆地地下水矿物质与乍得湖湖水矿物质组成基本相同。乍得湖没有地表水流出,但湖水的含盐度只有千分之零点几,比东非各大湖泊的含盐度都低。下图示意乍得湖流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对1963年乍得湖湖盆的总体地势特点判断正确的是( )
A.北低南高 B.北缓南陡 C.西低东高 D.西陡东缓
10.乍得湖地表水只进不出却形成淡水湖的主要原因是乍得湖( )
A.蒸发量小 B.降水量大 C.下渗量大 D.地表径流小
网上旅游是指利用互联网上的多媒体、3D虚拟和摄像头等技术,在网络中浏览旅游景地信息,以此获得旅游消费心理满足的一种游览方式。在直播经济带动下,各大旅游企业,旅游景区、旅游达人等纷纷开展网红直播旅游营销业务,发挥线上交流互动、引客聚客、精准推送等优势,推动旅游相关产业的发展。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适宜发展网上旅游的旅游景区应当( )
A.有鲜明的当地特色 B.以体验式活动为主
C.基础设施配备完善 D.景区占地规模较大
12.网上旅游对于景区的直接影响包括( )
A.促进基础设施建设 B.加大景区环境压力
C.扩大景区影响力 D.提高当地消费水平
非洲有一种十分奇特的树——“猴面包树”,树高20米左右,而胸径却可达15米以上,看上去活像个大胖子,当地居民又称它为“大胖子树”。多雨时期,它利用发达的根系,最大限度地吸收并贮存水分;干旱季节,则通过落叶减少体内水分的蒸发和损失。下图为非洲植被类型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甲、乙、丙、丁四个地点,“猴面包树”主要分布在(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14.上述地点中“猴面包树”储水的时期为( )
A.4月—9月 B.6月—9月 C.7月—8月 D.10月—次年3月
的的喀喀湖位于玻利维亚和秘鲁两国交界的科亚奥高原上,四周高山环绕,是南美洲地势最高(海拔3812米)、面积最大(8290平方千米)的淡水湖,也是世界海拔较高的大型淡水湖之一,平均水深140—180米。的的喀喀湖有25条河流流入,只有一条德萨瓜德罗河从湖中流出到另一内陆咸水湖波波湖,只带走入湖水量的5%。的的喀喀湖还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船可通航的湖泊。右图示意的的喀喀湖地理位置及周边环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的的喀喀湖只有一条河流水流出,却成为淡水湖。其主要原因是( )
A.湖水外泄水量大,更新快 B.大河源头,湖水更新周期短 C.湖水深,水温低,盐度低 D.湖水补给量大,蒸发量较小
16.的的喀喀湖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船可通航的湖泊,航运价值高。主要原因是( )
①湖泊水深,面积大
②结冰期较短,通航时间长
③高山环绕,风浪小
④城市分布多,运输需求量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由中国承建的加纳塔克拉底港口项目于2022年12月正式开工。塔克拉底港口位于加纳南部沿海,濒临几内亚湾的北侧,为几内亚湾著名的深水人工港。此次中国承建的港口项目由油气服务码头项目和浮船坞项目组成。下图为非洲地形和港口位置示意图。
(1)简析塔克拉底港口建设的优势区位条件。
(2)简述塔克拉底港口项目建设对该地区产生的有利影响。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A
解析:根据经纬度可以判断,图示区是尼日利亚,沙漠位于北部,是常年受副热带高压的控制形成的。阿拉伯半岛的沙漠,澳大利亚中西部的沙漠,都是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形成,①③正确;安第斯山南段东侧的沙漠,是因位于山地背风坡,降水少,形成的,②错误;塔里木盆地沙漠是因深居内陆,海洋水汽难以到达形成的,④错误,A正确。故选A。
2.答案:D
解析:几内亚湾北部沿岸形成类似于季风的现象,夏冬季分别盛行西南风和东北风,此时该地盛行西南风,为夏季。该地气候类型为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分为明显的干湿两季,此时为湿季,降水多,①→②河段正值丰水期,A错误;②→③河段为热带沙漠气候,此时蒸发旺盛,水量减少,B错误;③→④河段为热带草原气候,此时为湿季,降水多,沿岸草木茂盛,C错误;④→⑤河段为热带雨林气候,常年森林茂密,D正确。故选D。
3.答案:D
解析:据图可知,喀麦隆位于非洲中西部,西临几内亚湾,不在东非高原上,A错误;沿岸不受寒流影响,沿岸为几内亚暖流,B错误;图中铁路并没有横贯南北,故C错误;图中有多个禁猎区分布,主要为了加强物种保护,D正确。故选D。
4.答案:A
解析:连接喀麦隆克里比和巴西福塔雷萨的国际直连海底电缆,通过大西洋中脊,该区域为板块的张裂处,地壳运动活跃,多地震,A正确;不通过印度洋、太平洋和北冰洋,B、C、D错误。故选A。
5.答案:C
解析:纳米比亚位于非洲大陆西南部,非洲是高原大陆,地势并不低平,A错误;非洲出口初级农矿畜产品,制造业不发达,B错误;沿岸有上升流,受本格拉寒流影响,渔业资源丰富,C正确;热带草原广布,畜牧业粗放为主,乳畜业商品率低,D错误。故选C。
6.答案:A
解析:观测星空有利条件主要结合当地自然及人为条件进行分析,题目问的是自然条件,斯瓦科普蒙德市郊地处热带沙漠气候区,气候干旱降水少,晴天多,大气能见度好,有利于航天观测,A正确;而地广人稀,交通方式多样,距城市远属于人为条件,B、C、D错误。故选A。
7.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降水的影响因素。由图可知,乙岛位于南半球低纬度地区,受东南信风带的影响,东岸位于迎风坡,降水丰富,西岸位于背风坡,降水较少。乙岛东西两岸均有暖流流经,B正确。故选B。
8.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及其对降水的影响。7月,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受北半球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右偏形成西南季风,西南季风带来大西洋的水汽,甲地位于西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丰富。1月气压带风带南移,甲地受东北信风的影响,降水较少,C正确。故选C。
9.答案:B
解析:从湖岸线变化看,该湖泊不断向东南方向萎缩,说明西北部地势较高,而东南部地势较低,A、C错误;由图中两条湖岸线可以看出,南部密集,北部稀疏,说明南部湖盆坡度陡,北部湖盆坡度缓,B正确,D错误。故选B。
10.答案:C
解析:结合图示信息可知,乍得湖纬度较低,位于热带地区,气温高,蒸发量大,A错误;该地区为热带草原气候,湿季降水量较大,地表径流补给大,但同时由于湖泊蒸发剧烈,在无径流流出的情况下,地表径流也会携带陆地的盐类物质进入湖泊,故导致湖泊盐度上升,B、D错;结合材料“盆地地下水矿物质与乍得湖湖水矿物质组成基本相同”可知,东北部的盆地比乍得湖低很多,大量湖水可以通过下渗,形成地下径流往盆地渗流过去,盐分随之排出,故湖水盐分低,成为淡水湖,C正确。综上,本题选C。
11.答案:A
解析:网上旅游主要是游客通过互联网信息、虚拟技术等方式游览旅游景区,缺乏对当地实际的体验活动,因此需要该景区具有鲜明的当地特色,A正确;体验式活动、基础设施和景区占地面积在网络难以体验,对游客吸引力弱,B、C、D错误。故选A。
12.答案:C
解析:网上旅游主要通过宣传、传播旅游景区的相关信息,扩大景区影响力。对当地的基础设施和消费水平带动有限。游客在网上游览,景区现场游览的游客较少,不会加大景区环境压力,C正确。故选C。
13.答案:B
解析:猴面包树的树干高大、粗壮,说明其生长条件有优越的一面,生长地区具有湿热的气候条件;猴面包树树干木质疏松利于储水,说明其生长地区存在气候干旱的时段,猴面包树生长地区的气候特征为终年炎热,干湿季分明,气候类型为热带草原气候,图中表示热带草原气候的为乙,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4.答案:D
解析:猴面包树大量储水的季节是当地雨季,储水是为了度过干季,乙地位于南半球,说明储水季节是北半球冬季、南半球夏季,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5.答案:D
解析:由图文材料可知,的的喀喀湖地势高,气温低,蒸发量较小;有25条河流注入,湖水补给量大,德萨瓜德罗河从的的喀喀湖流出,从而就把盐分带出了湖泊,使得湖水保持淡水,成为淡水湖,D正确:根据材料信息“只有一条德萨瓜德罗河从湖中流出到另一内陆咸水湖波波湖,只带走入湖水量的5%”可知,的的喀喀湖湖水外泄水量较小,A错误;的的喀喀湖有大量河流注入,不是大河源头,B错误;读图及材料可知,的的喀喀湖位于低纬度热带地区,且周围被高山环绕,周围山地阻挡了冷空气进入,水温较高,C错误。故选D。
16.答案:C
解析:“的的喀喀湖位于玻利维亚和秘鲁两国交界的科亚奥高原上,四周高山环绕,是南美洲地势最高(海拔3812米)、面积最大(8290平方千米)的淡水湖,也是世界海拔较高的大型淡水湖之一,平均水深140—180米”可知,的的喀喀湖湖泊水深,湖泊面积大,①正确。该湖泊面积大、湖水深度深,加之地处低纬度热带地区以及周围山地阻挡了冷空气进入,因而湖水平均温度大约为13℃,终年不冻,无结冰期,风浪小,适宜通航的时间长,②错误③正确。图中显示,的的喀喀湖周边城市分布较多,运输需求量大,④正确。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7.答案:(1)沿海地形平坦,利于港口建设和发展;海水深度较深,利于大型船舶靠岸;与陆上铁路线相连,经济腹地广。
(2)提供新的就业岗位,增加人们收入;货物吞吐量增加,提高该港口的运输能力;带动当地基础设施建设;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从而带动经济发展。
解析:(1)根据非洲地形图可知,塔克拉底港口位于沿海平原地区,所以地形平坦,利于港口建设。由“为几内亚湾著名的深水人工港”可知,该港口海水较深,利于大型船舶靠岸。由图可知,该港口与铁路线相连,经济腹地广。
(2)项目建设对该地的有利影响可以从社会、经济两个方面回答,社会方面可以从就业、收入、基础设施等角度描述,经济方面可以从产业结构、产业链、经济活力等角度描述。塔克拉底港口项目建设为当地提供了新的就业岗位,增加了人们收入。塔克拉底港口项目建设,利于当地货物吞吐量增加,提高该港口的运输能力。利于带动当地基础设施建设,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从而带动经济发展。
2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