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声声慢》课件(共26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9.3《声声慢》课件(共26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891.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9-02 19:31: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声声慢【宋】李清照
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活泼明快
清丽婉约
闲适生活
内容
风格
宋代著名婉约派女词人,号易安居士。
 其词自成一家,被称为“易安体”。
 其作品散失很多,今有词集《漱玉词》传世。
出生于官宦人家,父亲李格非是学者兼文学家,在朝为官,母亲也是名门闺秀,善文学。早期的词作中,多是少女无忧无虑、悠闲自在的生活。
李清照
学习任务一:探寻本首词中的意象
意指诗人在作品中要表达的中心,要寄托的思想、情感;
象是指具体的形象、具体可感的事物。
“意象”
是经过诗人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象”是形式,“意”是内容。
什么是意象?
自读课文,找出词眼?最能表现词人心绪的语句?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淡酒
秋风
过雁
黄花
梧桐
细雨
哪些意象构成了“这”愁境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学习任务二:分析意象,理解情感
淡酒
秋风
过雁
黄花
梧桐
细雨
哪些意象构成了“这”愁境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李白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范仲淹
结论:酒是 的象征
“愁”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为何说是“淡酒”?
并非酒淡,愁情太重,酒力压不住心愁,自然也就觉得酒味淡,这是一种主观感受。言酒淡,实说愁浓。
三杯两盏淡酒,
怎敌他、晚来风急。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杜甫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王湾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王实甫
结论:雁是 的象征
“离愁”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为何说“雁”是旧时相识?
知人论世
赵明诚青少年时期随父居住在京都汴京,后入太学。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与礼部员外郎李格非的女儿李清照结婚。崇宁二年(1103年),赵明诚开始为官,但其仕途并不平坦,生活也受到当时朝内党争的冲击。大观元年(1107年),赵挺之去世,赵明诚遭蔡京诬陷,被追夺赠官,家属受株连,赵明诚夫妇从此屏居青州乡里13年。宣和年间,赵明诚先后出任莱州、淄(zī)州、知州。建炎元年(1127年),任知江宁府。建炎三年(1129年),移官湖州,未赴,病逝于建康。
公元1127年,金灭北宋。此时,李清照44岁,夫妻二人被迫逃离山东青州故乡,仓皇南渡到建康。
二年后,赵明诚在赴任途中,因中暑不治身亡。此后,金兵入侵浙东、浙西,李清照孤身一人避难奔走,过着动荡无定,孤苦伶仃的寡居生活,最后在杭州死去。
这时期她的作品转为沉郁凄婉,主要抒写她对亡夫赵明诚的怀念和自己孤单凄凉的景况。《声声慢 寻寻觅觅》便是这时期的典型代表作品之一。
诗人看到飞过的大雁,为何说是旧时相识?
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那白云舒卷处,谁会将锦书寄来?正是雁群排成“人”字,一行行南归时候。月光皎洁浸人,洒满这西边独倚的亭楼。
诗人婚后与丈夫聚少离多,经常与丈夫通信,而丈夫的回信往往伴随着雁群归来。
为何作者看到“雁”会伤心
1、雁声凄切。 ——悲凉之感(伤秋)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2、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雁是旧时相识,如今大雁依旧而收信的丈夫却不在人世。
——亡夫之痛(思人)
3、北雁南飞,词人也是从北方流落南方。
——国破家亡之苦(思乡、思国)
“憔悴”原本形容什么?这里形容什么?修辞?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黄花
A.有甚可摘?
B.有谁堪与共摘?
如何理解“有谁堪摘”?有没有其他理解?
原本形容人。这里形容花。
拟人、比喻、双关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秦观《浣溪沙》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杜牧《清明》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
——李璟《摊破浣溪沙》
结论:雨是 的象征
哀伤﹑愁思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全词至此,戛然而止,但却言尽而意无穷,
个中滋味,只有自己慢慢咀嚼了。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李白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学习任务三:前后对比,发现变化
创作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南渡前:
 内容——闺怨离愁 (少女、少妇)
 词风——清丽婉约
南渡后:
 内容——悼亡之悲、故国之思、亡国之痛
 词风——凄婉哀怨
本词风格、内容与开头两首
《如梦令》比较,有何变化?
直接抒情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首)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尾)
间接抒情
(词眼)
(意象)
淡酒
急风
过雁
黄花
梧桐
细雨
伤秋
孀居
亡国
之愁
景哀,声哀,人哀,
岂不“哀”言述说
国愁,家愁,情愁,
怎一“愁”字了得
拓展补充,探究叠字用法
1、产生音律美。 2、增强感情。
联系所学诗文,说说叠字有何作用?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柳永《雨霖铃》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欧阳修《蝶恋花》
正所谓“国家不幸诗家幸”,苦难不停地擦拭着艺术的灵魂,在生命空间受到的伤害和疼痛,在艺术的空间都会给予几倍的补偿和酬惠。国破家亡、天涯沦落,这些苦难经历像重物压在李清照艺术生命的弹簧上,只要不令弹簧承受不了,那么,苦难越重、艺术灵魂飞得越高。
人生际遇对个人写作风格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