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 上册第三单元9.1《念奴娇赤壁怀古》课件(共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 上册第三单元9.1《念奴娇赤壁怀古》课件(共2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9-02 20:08: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念奴娇
赤壁怀古
苏轼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作品:《东坡乐府》《东坡易传》《东坡七集》。
散文方面,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诗歌方面题材广泛,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书画方面,苏轼擅长行书、楷书,善画枯木怪石,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
苏轼
创作背景
这首词是宋神宗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苏轼谪居黄州时所写,当时作者四十七岁,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已两年余。苏轼由于诗文讽喻新法,为新派官僚罗织论罪而被贬,心中有无尽的忧愁无从述说,于是四处游山玩水以放松情绪。正巧来到黄州城外的赤壁矶,此处壮丽的风景使作者感触良多,更是让作者在追忆当年三国时期周瑜无限风光的同时也感叹时光易逝,因写下此词。
豪放派是中国宋词的风格流派之一,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他们不仅描写花间月下、男欢女爱,更喜欢摄取军情国事等重大题材入词,使词能像诗文一样反映生活,即所谓“无言不可入,无事不可入”。豪放派的词作,大都境界宏大,气势恢宏,不拘格律,汪洋恣意,崇尚直率,词语宏博,用典较多,不拘守音律,表现出充沛的激情,丰富的想象力和变化自如、多姿多彩的语言风格,词作豪放、大气。
豪放派不但震烁宋代词坛,而且深刻地影响了词林后学,从宋、金直到清代,历代都有标举豪放旗帜,大力学习苏、辛的词人。
豪放派
文学常识
解题
①念奴娇
②赤壁怀古
词牌名
标题,蕴含写作内容
咏史怀古,借对史事的评论,对古迹的观赏来抒发自己的抱负
③怀古
怀古诗
怀古诗主要是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
怀古咏史诗
写景(陈迹)
怀古(人事)
抒情(感悟)
作品原文
《念奴娇·赤壁怀古》
宋代: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苏轼
苏轼
诗词译文
大江浩浩荡荡向东流去,滔滔巨浪淘尽千古英雄人物。那旧营垒的西边,人们说那就是三国周瑜鏖战的赤壁。陡峭的石壁直耸云天,如雷的惊涛拍击着江岸,激起的浪花好似卷起千万堆白雪。雄壮的江山奇丽如图画,一时间涌现出多少英雄豪杰。
遥想当年的周瑜春风得意,绝代佳人小乔刚嫁给他,他英姿奋发豪气满怀。手摇羽扇头戴纶巾,谈笑之间,强敌的战船烧得灰飞烟灭。我今日神游当年的战地,可笑我多情善感,过早地生出满头白发。人生犹如一场梦,且洒一杯酒祭奠江上的明月。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冲洗
长江
开篇气势恢宏,从滚滚东流的长江着笔,把江水与历史人物联系起来,为全词布置了一个广阔而悠远的空间和时间背景。
“大江东去”,是赤壁之战的衬景,“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点题目中的“怀古”。这一句泛写作者凭高远眺,所见所感,是全词起兴之笔,词一开头就浓缩了浩瀚的时空,把江水、浪花、千古风流人物融成一片,创造了一个旷远、深沉的意境,为周郎出场造成声势
这句是作者触景生情,面对滚滚波涛,感到历史的流逝,有如东去的江水,不禁引起对历史英雄人物的缅怀。
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将时间与空间完美的结合。在结构上总领全文,为下文的展开埋下伏笔。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旧时军队营垒的遗址
比喻浪花
赤壁矶
巨浪
此句点明题意,指明怀古的特定时代、人物和地点,引入对古战场的凭吊。作者这样写,是通过联想自然而巧妙地把读者引到这段历史的回顾中去了。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旧时军队营垒的遗址
先写江岸石壁,“乱”字写出险怪,“穿”字写出高峻。再写江面波涛,“惊”字写其汹涌“拍”字描绘出水石相搏的情状。“卷起千堆雪”写浪花四溅、狂澜奔腾起伏的奇景,姿态、声音、色彩,无不逼真。这几句运用了夸张、比喻的手法,描绘赤壁的奇景和长江的气势,词人抓住陡壁、惊涛这些可视性极强的形象,大刀阔斧,横画纵抹,描绘了一幅奇险雄伟豪迈壮阔又瑰丽多姿江山画卷。
比喻浪花
赤壁矶
巨浪
这几句是怎样描绘赤壁胜景的
暗写下阕赤壁之战惊心动魄的场面和英雄人物的英姿,表现作者的豪迈奋发意气,渲染了环境气氛。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这两句在文中是过渡句。“江山如画”承上,是对前三句的概括;“一时多少豪杰”启下,是对下阕写人的开启。由状景过渡到述人,十分自然。这一声慨叹将怀古之情与江山之胜融为一体。“一时多少豪杰”是虚写,既照应了开头的“千古风流人物”,又为下片写周瑜做了铺垫。
两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上阙咏赤壁,着重写景,即景抒情,为描写人物作烘托。前三句不仅写出了大江的气势,而且把千古英雄人物都概括进来,表达了对英雄的向往之情。假借“人道是”以引出所咏的人物。“乱”“穿”“惊”“拍”“卷”等词语的运用,精妙独到地勾画了古战场的险要形势,写出了它的雄奇壮丽景象,从而为下片所追怀的赤壁大战中的英雄人物渲染了环境气氛。
上阙赏析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赤壁江山图”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远想
姿容雄伟,英气勃发
代指曹操的战船
一种摇船的桨
挂帆的桅杆
写这一细节,
一是借周瑜娶小乔的事实说明他在指挥赤壁之战时年纪虽轻却才华横溢,大有作为;
二是借美人侧面烘托英雄,突出周瑜的风姿潇洒、韶华似锦、年轻有为;
三是小乔之姐大乔为孙策之妻,表明能取得孙权的绝对信任,是周瑜能建功立业的一个重要条件。
词人写“小乔初嫁了”这一细节有何目的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远想
姿容雄伟,英气勃发
代指曹操的战船
一种摇船的桨
挂帆的桅杆
正面描写了周瑜潇洒儒雅、从容破敌的英姿。“羽扇纶巾”写周瑜装束儒雅、风度翩翩,“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运用夸张与借代的修辞手法写战争的胜利,“灰飞烟灭”形象地写出了曹军惨败的情景。词人通过刻画周瑜的形象,抒发了对英雄建功立业的仰慕之情,从而引发自己未能一展抱负的伤感。
这几句刻画了周瑜怎样的形象,有何用意
描写周瑜的形象。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赤壁古战场
将酒洒在地上,表示凭吊
同“樽”,盛酒的容器。这里指酒杯。
如何理解“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这句话,谈谈你的理解。
反映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是词人仕途坎坷、壮志难酬的悲叹和愤慨,在貌似自我安慰的言辞中荡漾着一腔追慕英雄、渴望建功立业的豪迈之情和旷达洒脱的情怀。
这里寄寓着词人入世、出世的矛盾心理。看似是“出世”——清静无为、超脱凡尘的老庄思想,实质上是“入世”——渴望建功立业的儒家思想。
由凭吊周郎而联想到作者自身,抒发对自己身世的感慨。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下阙着重写人,塑造周瑜的英雄形象。借对周瑜的仰慕,抒发自己功业无成的感慨。写“小乔”在于烘托周瑜才华横溢、意气风发,突出人物的风姿,中间描写周瑜的战功意在反衬自己的年老无为。“多情”后几句虽表达了伤感之情,但这种感情其实正是词人不甘沉沦,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表现,仍不失英雄豪迈本色。用豪壮的情调书写胸中块垒。
诗人是个旷达之人,尽管政治上失意,却从未对生活失去信心。这首词就是他这种复杂心情的集中反映,词中虽然书写失意,然而格调是豪壮的,跟失意文人的同主题作品显然不同。词作中的豪壮情调首先表现在对赤壁景物的描写上。长江的非凡气象,古战场的险要形势都给人以豪壮之感。周瑜的英姿与功业无不让人艳羡。
下阙赏析
《念奴娇》词分上下两阙。上阙咏赤壁,下阙怀周瑜,并怀古伤己,以自身感慨作结。作者吊古伤怀,想古代豪杰,借古传颂之英雄业绩,思自己历遭之挫折。不能建功立业,壮志难酬,词作抒发了他内心忧愤的情怀。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上阙
上阙
诗词结构
景物描写的豪放:词人运用夸张、比喻的手法,采用纵横驰骋、游刃有余的描写,为读者呈现出一派广阔的景致,显示出宏大的气魄。
周瑜形象的豪放:词人选取了婚姻美满、风度儒雅、指挥才能卓越三个方面,把周瑜叱咤风云的儒将风采写得形象生动。这个年少得志、在赤壁之战中建立奇功的英雄身上,正寄托着词人的人生理想。
情感的豪放:生不逢时,空有一腔抱负,无法施展,只能仰望古人。不过,“风流人物”也是要被历史长河淘尽的,不如在江月、江风中举杯逍遥吧!词人在失落中得到了暂时的解脱。
《念奴娇·赤壁怀古》的豪放表现在哪些方面
总结评价
全词总结
作者吊古伤怀,借古传颂英雄之业绩,思自己历遭之挫折。不能建功立业,壮志难酬,词作抒发了他内心忧愤的情怀 。
《念奴娇》一词在写作方法上的主要特点是结合写景和怀古来抒发感情。如上半阕对赤壁的描写和赞美,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下半阕刻画周瑜形象倾注了作者对历史英雄的敬仰。最后借“一樽还酹江月”表达自己的感慨。全词意境开阔,感情奔放,语言也非常生动形象。
念奴娇
赤壁怀古
苏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