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一
秦灭六国
知识结构
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二
三
巩固统一的措施
通过了解秦朝的统一,知道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建立和早期发展的过程。
课程标准
核心素养目标
01
02
03
立足史料实证和时空观念,知道秦朝统一的原因、过程及意义。
立足史料证实和家国情怀,认识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
立足唯物史观和历史解释,了解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对巩固国家统一的作用。
唯物史观
时空观念
史料证实
历史解释
家国情怀
视频导入
①战国时期连年战争,影响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各诸侯国的人民希望结束战乱,过上安定的生活。
一、秦灭六国
1、原因
②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实力超过东方六国,具备了统一六国的条件。
③秦王嬴政即位后,为灭亡六国进行了充分的准备。
在统一环境下,国家能够制定并实施统一的政策与措施,减少阻隔,促进国内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秦灭六国的时间序列表
国名 攻灭时间
韩国 前230年
赵国 前228年
魏国 前225年
楚国 前223年
燕国 前222年
齐国 前221年
公元前230年,秦国发动强大攻势,开始进行灭六国的统一战争
策略:远交近攻
时间:
公元前221年
一、秦灭六国
2、过程
人物:
定都:
嬴政(秦始皇)
咸阳(今陕西咸阳
3、秦朝的建立
意义:
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征战混乱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视频:秦灭六国
34%
Fed
东至东海
北至长城
西到陇西
南达南海
寡人该如何统治?
二、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嬴政
皇帝
自称为朕(zhèn)
命令称为诏(zhào)
印称为玺(xǐ)
朕为始皇帝,
后世以计数,
二世、三世至于万世,
传之无穷。
始皇帝
确定皇帝制
伏羲、神农、燧人
德盖三皇
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功过五帝
提醒:嬴政称帝前为秦王,称帝后为秦始皇.
规定最高统治者称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总揽全国的一切军政大权。
我统一天下
德盖三皇
功过五帝
二、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1、建立皇帝制度
皇帝
御
史
大
夫
丞
相
太
尉
最高统治者
中央政府
行政
监察
皇帝之下,设有中央政权机构,由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统领,分别掌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最后的决断权由皇帝掌控。
军事
三公之下,有分掌朝廷和国家各项行政事务的九卿,形成了金字塔型的权力机构,权力层层集中到中央,最后集中到皇帝手中。
二、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2、中央实行“三公”制度
分封制
郡县制
全国分为36郡,后增至40多郡,郡的行政长官称郡守; 郡下设县,县长官称县令或县长。郡县长官都由朝廷直接任免。县以下又设乡、里、亭等基层组织。
郡县制的实行,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二、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3、在地方上,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郡县制
最高统治者
地方政府
丞相
御史大夫
太尉
行政
军事
监察
皇帝
总揽大权,皇权至上。
中央政府
郡(守)
县(令或长)
君主专制
中央集权
郡县制
二、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4.秦朝的政治建制示意图
电视剧《芈月传》节选
思考:剧中珍珠抓不到药的原因是什么?
统一文字
全国规范字小篆
作用:促进政令的推行,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目的:消除文字上的差异。
三、巩固统一的措施
1、文化措施:
统一文字,使用小篆
圆形方孔半两钱
作用:改变了以往币制混乱的状况,有利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促进各地经济的交流。
秦
赵
韩
楚
燕
齐
魏
圆形方孔半两钱
三、巩固统一的措施
2、经济措施:
1)统一货币
作用:度量衡的统一,便利了经济的发展。
(是指尺寸的长短 ) 秦一尺约今23.1cm
(指升斗的容积 ) 秦一升约今202ml
(是指斤两的轻重) 秦一斤约为今250g
衡
度
量
铜权(衡)
铜量(量)
三、巩固统一的措施
2)统一度量衡
2、经济措施:
战国时期,各国道路宽窄不同,车辆种类繁多,车轨尺寸混乱。秦统一后修筑了驰道、直道等统一规格的道路。为了保护路面,提高道路的使用效率,规定车轨的统一宽度为6尺。秦代一尺合今23.1厘米,6尺即相当于现在的138.6厘米。
意义:使秦朝的陆路交通四通八达,加强了各地的交通往来。
三、巩固统一的措施
3、交通措施:
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并修筑贯通全国的道路
意义:有利于物资运输,为农业生产提供了灌溉水源,
也起到了扩展疆土、巩固边防的作用。
辽东
临洮
灵渠
漓江
灵渠
湘江
南开灵渠,统一岭南;北击匈奴,修筑长城
蒙 恬
三、巩固统一的措施
4、军事方面:
长城一带
南海
陇西
东海
东至东海,
西到陇西,
北至长城一带,
南达南海,
三、巩固统一的措施
5、秦朝的疆域四至
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也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
政治:确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经济:统一货币,全国统一使用秦国的圆形方孔钱;统一度量衡
军事:派兵开凿灵渠,统一岭南及东南沿海地区
北击匈奴,修筑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长城
文化:统一文字,制定小篆作为通用文字颁行全国
交通: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修筑贯通全国的道路。
课堂小结:
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文字材料和图片材料介绍的是秦始皇统一文字、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和车轨的措施。
文字的统一,便利国家政令的发布和民间文化的交流,并直接影响汉字的演进和发展,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文化的发展。货币的统一,解决了赋税征收和流通的困难,有利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便利了商品的交换和物质的交流,促进各地经济的交流、发展。度量衡的统一,解决了各地换算之间的困难。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修通全国的道路,有利于全国各地交通的顺畅。秦始皇实行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有于巩固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有利于经济文化的发展和交流,其进步作用对后世有深远影响。
分封制
皇帝
总揽全国的军政大权
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文字的统一,便于国家政令的发布和贯彻执行,有利于政治上巩固统一;文字的统一,有利于各地经济的交流与发展;文字的统一,便于各地化的交流,并直接影响到汉字的演进与发展,有利于中华民族文化的形成发展。总之,文字的统一对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具有深远的积极影响。
1.【唯物史观】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一书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的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 ( )
A.建立起中央集权制度 B.焚书坑儒
C.修筑万里长城 D.统一度量衡和货币
A
2.【史料证实】秦始皇为了适应国家统一的需要,消除各地文字上的差异,采取的措施是 ( )
A.统一用小篆 B.统一度量衡
C.统一秦半两 D.实行郡县制
A
3.【史料证实】.《晋书》载:“始皇初并天下,惩忌(读yì,惩罚的意思)战国,削罢列侯,分天下为三十六郡。”材料表明秦统一中国后在国家治理上推行了 ( )
A.分封制 B.刺史制度
C.郡县制 D.三省六部制
C
4.【史料证实】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中,奠定了境内各民族共同的经济和文化生活基础的是 ( )
A.设置基层社会组织 B.确立儒家学说为正统思想
C.开拓经营边疆地区 D.统一度量衡、货币和文字
D
5.【唯物史观】人们这样赞颂秦始皇的功绩:“六合之内,皇帝之土;乃今皇帝,一家天下。” “一家天下”的意义不包括 ( )
A.结束了春秋战国的纷争局面 B.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民族融合
C.推动了经济文化的发展 D.结束了东汉的统治
D
6.【史料证实】“马到成功”蕴含着人们对事情成功的美好祝愿。下列“马”字,最有可能出现在秦朝官方文书中的是( )
A
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谢谢观赏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