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2《答司马谏议书》练习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谏太宗十思疏(节选)
魏征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理,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岂取之易而守之难乎?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胡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车朽索,其可忽乎!
材料二:
《答司马谏议书》(节选)
王安石
某启:昨日蒙教,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故略上报,不复一一自辨。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覆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
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
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矣;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
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和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 )
A.安,“思国之安者”的“安”与《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中的“安”意思不同。
B.克,“能克终者盖寡”的“克”与现代汉语“克勤克俭”的“克”意思相同。
C.举,“举先王之政”的“举”与《六国论》中的“举以予人”的“举”意思相同。
D.利,“以兴利除弊”的“利”与《烛之武退秦师》中“阙秦以利晋”的“利”活用现象不相同。
2.下列各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源不深而望流之远 而议事每不合
B.昔取之而有余 而天下之理得矣
C.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不为侵官
D.其可忽乎 则固前知其如此也
3.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本一中“载舟覆舟,所宜深慎”一句话,将君和民的关系比作舟与水的关系,发人深省。
B.文本二司马光认为天下“怨谤”是王安石在变法中“侵官、生事、征利、拒谏”造成的,王安石逐一进行反驳。
C.两篇文章现实针对性很强。针对当时国家与社会现实状况,魏征提出人君必须“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王安石反驳非议,坚持改革。
D.两篇文章行文简洁,说理严谨,理足气盛。骈散结合,说理思路周详,语言风格完全相同。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
(2)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
5.请你简要说明两篇文章的写作背景及论述侧重点。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仁宗嘉祐五年五月,召王安石为三司度支判官。安石,临川人,好读书,善属文。曾巩携其所撰以示欧阳修,修为之延誉。擢进士上第,授淮南判官,故事,秩满,许献文求试馆职,安石独不求试,调知鄞县。起堤堰,决陂塘,为水陆之利。贷谷与民,出息以偿,俾新陈相易,邑人便之。寻通判舒州。文彦博荐安石恬退,乞不次进用,以激奔竞之风。召试馆职,不就。欧阳修荐为谏官,安石以祖母年高辞。修以其须禄养,复言于朝,用为群牧判官,又辞。恳求外补,知常州,移提点江西刑狱。与周敦颐相遇,语连数日夜,安石退而精思,至忘寝食。先是,馆阁之命屡下,安石辄辞不起,士大夫谓其无意于世,恨不识其面;朝廷每欲授之美官,唯患其不就也。及是,为度支判官,闻者莫不喜悦。安石果于自用,于是上“万言书”,大要以为:“今天下之财力日以困穷,风俗日以衰微,患在不知法度,不法先王之政故也。法先王之政者,法其意而已。法其意,则吾所改易更革不至乎倾骇天下之耳目,嚣天下之口,而固已合先王之政矣。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自古治世,未尝以财不足为患也,患在治财无其道耳。在位之人才既不足用,而闾巷草野之间亦少可用之才,社稷之托,封疆之守,陛下其能久以天幸为常,而无一旦之忧乎!愿监苟且因循之弊明诏大臣为之以渐期合于万世之变臣之所称流俗之所不讲而议者以为迂阔而熟烂者也”上览而置之。
吕祖谦曰:“安石变法之蕴,亦略见于此书。特其学不用于嘉祐,而尽用于熙宁,世道升降之机,盖有在也。”
(节选自《宋史纪事本末·王安石变法》)
文本二:
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矣;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
(节选自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愿监苟且因循之弊/明诏大臣为之/以渐期合于万世之变/臣之所称流/俗之所不讲/而议者以为迂阔而熟烂者也
B.愿监苟且因循之弊/明诏大臣/为之以渐/期合于万世之变/臣之所称/流俗之所不讲/而议者以为迂阔而熟烂者也
C.愿监苟且/因循之弊/明诏大臣为之/以渐期合于万世之变/臣之所称/流俗之所不讲/而议者以为迂阔而熟烂者也
D.愿监苟且/因循之弊/明诏大臣/为之以渐/期合于万世之变/臣之所称流/俗之所不讲/而议者以为迂阔而熟烂者也
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嘉祐,是北宋时期宋仁宗使用的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年号纪年是汉武帝首创的。
B.通判,中国古代的官名之一,多指州府的长官,掌管粮运、家田、水利和诉讼等事项,对州府的长官有监察的责任。
C.社稷,“社”指土神,“稷”指谷神,古代帝王为祈求天下太平、五谷丰登,每年到郊外祭祀社稷,后来“社稷”被用来借指国家。
D.君实,是司马光的字。古人的名和字是有区别的,名以正体,字以表德。古人一诞生就起名,十八岁行冠礼后取字。
8.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安石才华横溢,喜好读书,擅长为文。曾巩带王安石去拜见欧阳修,欧阳修十分赏识王安石,四处为他扩大名声。
B.在任鄞县县令时,王安石修筑堤堰,开挖池塘,兴办水利交通事业;他还把谷子借贷给百姓,让百姓生产出粮食后加些利息偿还即可。
C.文彦博、欧阳修等人先后向朝廷推荐王安石,王安石一一予以拒绝,因此士大夫们认为他无意于为世所用。
D.王安石清楚地知道,他的改革主张在当时会遭到顽固派的非议,但仍然把希望寄托在君王身上,可惜未得到宋仁宗的支持。
9.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故事,秩满,许献文求试馆职,安石独不求试,调知鄞县。
(2)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
(3)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10.请简要概括王安石向仁宗皇帝上书言事的要点。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
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矣;如日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
无由会晤,不任区区向往之至!
(节选自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文本二:
安石议论高奇,能以辩博济其说,果于自用,慨然有矫世变俗之志。于是上万言书,以为:“自古治世,意在治财无其道尔。在位之人才既不足,而闾巷草野之间亦少可用之才,社稷之托,封疆之守,陛下其能久以天幸为常,而无一旦之忧乎?愿监苟者因循之弊明诏大臣为之以渐期合于当世之变。”俄直集贤院。以母忧去,二年二月,拜参知政事。上谓曰:“人皆不能知卿,以为卿但知经术,不晓世务。”安石对曰:“经术正所以经世务,但后世所谓儒者,大抵皆庸人,故世俗皆以为经术不可施于世务尔。”上问:“然则卿所施设以何先?”安石曰:“变风俗,立法,最方今之所,急之。”上以为然。于是设制置三司条例司,安石令其党吕惠卿任其事。安石性强忮,遇事无可否,自信所见,执意不回。至议变法,而在廷交执不可,安石傅经义,出己意,辩论辄数百言,众不能诎。甚者谓“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罢黜中外老成人几尽,多用门下儇慧少年。久之,以旱引去,洎复相,岁余罢。
(节选自《宋史·王安石传》)
1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愿A监苟者B因循之弊C明D诏大臣E为之F以渐G期H合于当世之变
1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有司:因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故称“有司”。这里的“有司”是代指官吏。
B.区区:用来自称。与“秦以区区之地,而致万乘之势”中“区区”意思不一样。
C.忧:此指丁忧。古代官员在位期间父母去世,要辞官回乡为父母守制,是为“丁忧”。
D.洎:意思是“等到”。与“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中的“洎”意思不一样。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安石用一“受”、一“议”、一“授”,从决策、制定到推行全过程将新法置于名正言顺、合情合理的境地之中。
B.王安石坚定变法,无畏人言。“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说明王安石并非不知众多的埋怨讥谤,而是早有预料。
C.王安石议论高奇,做事果敢无畏,有改变社会风气的远大志向。在万言书中认为朝廷和民间都有人才不足的问题,所以大力提拔门下聪慧的年轻人。
D.王安石认为,经术学问是用来处理政务世事的,世上俗人都以为经学不能辅佐治世的原因,是后世所谓“大儒”大多才能庸俗。
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
(2)安石性强忮,遇事无可否,自信所见,执意不回。
15.马端临评王安石,“介甫之行新法,其意勇于任怨,而不为毁誉所动。”结合两则文本,谈谈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文本一:
熙宁二年,拜参知政事。上谓安石曰:“人皆不能知卿,以为卿但知经术,不晓世务。”安石对曰:“经术正所以经世务,但后世所谓儒者,大抵皆庸人,故世俗皆以为经术不可施于世务尔。”上问:“然则卿所施设以何先?”安石曰:“变风俗,立法度,最方今之所急也。”上以为然。于是设制置三司条例司,命与知枢密院事陈升之同领之。而农田水利、青苗、均输、保甲、免役、市易、保普、方田诸役相继并兴,号为新法,遣提举官四十余辈,颁行天下。
安石性强忮,遇事无可否,自信所见,执意不回。甚者谓“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七年春,天下久旱,饥民流离,帝忧形于色,对朝嗟叹,欲尽罢法度之不善者。帝曰:“今人情咨怨至出不逊语自近臣以至后族无不言其害两宫泣下,忧京师乱起,以为天旱更失人心。”监安上门郑侠上疏,绘所见流民扶老携幼困苦之状,为图以献,曰:“旱由安石所致。去安石,天必雨。”慈圣、宣仁二太后流涕谓帝曰:“安石乱天下。”久之,以旱引去,洎复相,岁馀罢,终神宗世不复召。
(节选自《宋史·王安石传》)
文本二:
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矣;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
(节选自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16.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今人情A咨怨B至出C不逊语D自近臣E以至后族F无不言G其害
17.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善,文本一“欲尽罢法度之不善者”与文本二“自媚于众为善”的善含义相同。
B.恤,文本一“人言不足恤”与“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的恤的意思不同。
C.上疏,指臣下向帝王上本进言。文本二的“疏”和《谏太宗十思疏》的“疏”同义。
D.膏泽,常用义有两个,一是滋润作物的及时雨,二是施恩惠。文中是第二个含义。
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安石认为经术是用来处理世务的,世人之所以认为经术不能处理世务是因为后世大都是庸俗的读书人。
B.熙宁二年,王安石回答皇帝说,改变风俗,建立法令制度是当今最急迫的事情,神宗认为他说的是正确的。
C.王安石不管对错都坚持己见,倔强固执,有人甚至评价他不畏惧天灾,不效法祖宗。
D.王安石认为如果对方指责自己在位时间长,却不能帮助君王福泽百姓,这种失误他是承认的。
1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久之,以旱引去,洎复相,岁馀罢,终神宗世不复召。
(2)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
20.王安石为相共八年,请结合材料分析变法最终无法持续的原因?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文本一:
大夫曰:“昔商君相秦也,内立法度,严刑罚,饬政教,奸伪无所容。外设百倍之利,收山泽之税,国富民强,器械完饰,蓄积有余。是以征敌伐国,攘地斥境,不赋百姓而师以赡。故利用不竭而民不知,地尽西河而民不苦。言之非难,行之为难。故贤者处实而效功,亦非徒陈空文而已。昔商君明于开塞之术,假当世之权,为秦致利成业,是以战胜攻取,并近灭远,乘燕、赵,陵齐、楚,诸侯敛衽,西面而向风。其后,蒙恬征胡,斥地千里,踰之河北,若坏朽折腐。何者?商君之遗谋,备饬素修也。故举而有利,动而有功。”文学曰:“善凿者建周而不拔,善基者致高而不蹶。伊尹以尧、舜之道为殷国基,子孙绍位,百代不绝。商鞅以重刑峭法为秦国基,故二世而夺。刑既严峻矣,又作为相坐之法,造诽谤,增肉刑,百姓斋栗,不知所措手足也。赋敛既烦数矣,又外禁山泽之原,内设百倍之利,民无所开说容言。崇利而简义,高力而尚功,非不广壤进地也,然犹人之病水,益水而疾深。君子进必以道退不失义高而勿矜劳而不伐位尊而行恭,功大而理顺;故俗不疾其能,而世不妒其业。今商鞅弃道而用权,废德而任力,峭法盛刑,以虐戾为俗,欺旧交以为功,刑公族以立威,虽以获功见封,犹食毒肉愉饱而罹其咎也。苏秦合纵连横,统理六国,业非不大也;桀、纣与尧、舜并称,至今不亡,名非不长也。然非者不足贵。故事不苟多,名不苟传也。”
(节选自桓宽《盐铁论》①)
文本二:
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
(节选自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注】①西汉桓宽的《盐铁论》是一部政论文集,主要记载了以贤良文学为一方和以御史大夫桑弘羊为一方,就盐铁专营、酒类专卖等问题展开的辩论。
21.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君子A进B必以道C退D不失义E高F而勿矜G劳H而不伐
2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河,这里指黄河,与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中的“河”含义不同。
B.举,意为攻占,与《阿房宫赋》“戍卒叫,函谷举”中的“举”含义相同。
C.合纵连横,六国联盟抗秦称合纵,秦与诸侯结交称连横,文中偏指合纵。
D.有司,指负有专责的官吏。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故称官吏为“有司”。
2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本一中桑弘羊大夫认为事情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贤能的人踏踏实实做事而不只说空话,他认为商鞅是这种贤能的人。
B.文本一中贤良文学举苏秦和桀、纣、尧、舜的事例,意在说明尽管功劳大、名声久的先例很多,但名声流传是很困难的事。
C.文本二中王安石针对司马光提出的责难逐一辩驳,先立后破,指出在名实相符的前提下,司马光对他的指责没有依据。
D.两则文本均展现了变法引起的争议。文本一就商鞅变法的利弊从不同角度进行评论,文本二是因立场导致的政见不同。
2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昔商君相秦也,内立法度,严刑罚,饬政教,奸伪无所容。
(2)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
25.司马光对王安石变法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批评,贤良文学是从哪些角度批评商鞅变法的?请简要概括。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材料一:
今天下之人恶介甫【注】之甚者,其诋毁无所不至。光独知其不然介甫固大贤其失在于用心太过自信太厚而已。何以言之?自古圣贤所以治国者,不过使百官各称其职、委任而责其成功也;其所以养民者,不过轻租税,薄赋敛也。介甫以为此皆腐儒之常谈,不足为,思得古人所未尝为者而为之。于是财利不以委三司而自治之,更立制置三司条例司,聚文章之士及晓财利之人,使之讲利。使彼诚君子邪,则固不能言利;彼诚小人邪,则固民是尽,以饫上之欲,又可从乎?是知条例一司已不当置而置之,又于其中不次用人,往往暴得美官,于是言利之人皆攘臂圜视,炫鬻争进,各斗智巧,以变更祖宗旧法,大抵所利不能补其所伤,所得不能偿其所亡,徒欲别出新意,以自为功名耳,此其为害已甚矣。
(节选自司马光《与王介甫书》)
材料二:
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
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矣;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
(节选自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注]王安石,字介甫。
26.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光独A知其不B然C介甫固大贤D其失在于用心E太过F自信G太厚而已。
27.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治国,治理国家,“治”与《谏逐客书》中“举地千里,至今治强”中“治”含义不同。
B.使,连词,假使,与《阿房宫赋》中“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中“使”含义相同。
C.见教,指教我,此处“见”与《齐桓晋文之事》中“百姓之不见保”中“见”用法相同。
D.苟且,文中指得过且过,没有长远的打算,与成语“苟且偷生”中的“苟且”含义相同。
28.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司马光虽然对王安石的变法措施提出了很多批评意见,但他仍认为王安石是一位了不起的贤士。
B.司马光认为王安石设立制置三司条例司推行新法百害而无一利,只是为自己求取功名罢了。
C.材料二首先概括了司马光来信中指责他的几个方面,为下文有的放矢、逐一反驳树立了靶子。
D.材料二运用盘庚迁都的历史故事表明了自己不会因流言蜚语而改变变法的决心,很有说服力。
29.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所以养民者,不过轻租税,薄赋敛也。
(2)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
30.司马光认为王安石改变古代圣贤治国养民之道的原因是什么?请根据材料一简要阐释。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一)谏太宗十思疏(节选)
魏征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岂取之易而守之难乎?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胡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车朽索,其可忽乎!
(二)答司马谏议书(节选)
王安石
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矣;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
(三)原谤
皮日休【注】
天之利下民,其仁至矣!未有美于味而民不知者,便于用而民不由者,厚于生而民不求者。然而暑雨亦怨之;祁寒亦怨之;己不善而祸及,亦怨之;己不俭而贫及,亦怨之。是民事天,其不仁至矣!天尚如此,况于君乎?况于鬼神乎?是其怨訾恨讟,蓰倍于天矣!有帝天下、君一国者,可不慎欤!故尧有不慈之毁,舜有不孝之谤。殊不知尧慈被天下,而不在于子;舜孝及万世,乃不在于父。呜呼!尧舜,大圣也,民且谤之;后之王天下,有不为尧舜之行者,则民扼其吭,捽其首,辱而逐之,折而族之,不为甚矣!
【注】皮日休,晚唐文学家;当时统治者生活奢靡,剥削残酷百姓。
3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虽董之以严刑 董:督察
B.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 恤:顾念,忧虑
C.殊不知尧慈被天下 被:蒙受,遭受
D.折而族之 族:灭族
3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 以膏泽斯民
B.貌恭而不心服 未有美于味而民不知者
C.奔车朽索,其可忽乎 则民扼其吭
D.上乃欲变此 乃不在于父
3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一分析了历代君主能创业不能守成的原因,把国家安危和民心向背联系起来。
B.选文二挖掘保守派思想根源,委婉表明坚定的立场,体现出作者刚毅不屈的精神。
C.选文三画波浪线的语句,用递进句式和反问语气,写出人民更易对君主产生怨恨。
D.选文三借尧舜行为高尚却被怨谤的事例,表达了作者对百姓苛责明君的不满之情。
34.翻译下列语句。
(1)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
(2)是民事天,其不仁至矣!
35.根据以上三则选文,概括民怨形成的原因,并说说魏、皮二人对待民怨的态度与王安石是否矛盾,为什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某启:昨日蒙教,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故略上报,不复一一自辨。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覆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
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
(节选自《答司马谏议书》)
文本二
壬申,以司马光为枢密副使,固辞不拜。初,光素与王安石厚,及行新法,贻书开陈再三,又与吕惠卿辩论于经筵,安石不乐。帝欲大用光,访之安石,安石曰:“光,外托劘①上之名,内怀附下之实。所言尽害政之事,所与尽害政之人,而欲置之左右,使预国论,此消长之机也。光才岂能害政?但在高位,则异论之人倚以为重。韩信立汉赤帜,赵卒气夺。今用光,是与异论者立赤帜也。”及安石称疾不出,帝乃以光为枢密副使,光辞曰:“陛下所以用臣,盖察其狂直,庶有补于国家。若徒以禄位荣之,而不取其言,是以天官私非其人也。臣徒以禄位自荣,而不能救生民之患,是盗窃名器以私其身也。陛下诚能罢制置条例司,追还提举官,不行青苗、助役法,虽不用臣,臣受赐多矣。青苗之散,使者恐其逋负,必令贫富相保,贫者无可偿则散而之四方,富者不能去,必责使代偿。十年之外,贫者既尽,富者亦贫。常平又废,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馐,民之羸者必委死沟壑,壮者必聚而为盗贼,此事之必至者也。”疏凡九上,帝使谓之曰枢密兵事也官各有职不当以他事为辞光对曰臣未受命则犹侍从也于事无不可言者会安石复起视事乃下诏允光辞收还敕诰。
(节选自《宋史纪事本末·王安石变法》)
注释:①劘(mò):规劝,直言劝谏。
3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帝使谓之曰/枢密/兵事也/官各有职不当/以他事为辞/光对曰/臣未受命/则犹侍从也于/事无不可言者/会安石复起视事乃下/诏允光辞/收还敕诰/
B.帝使谓之曰/枢密兵事也/官各有职/不当以他事为辞/光对曰/臣未受命/则犹侍从也/于事无不可言者/会安石复起视事/乃下/诏允光辞/收还敕诰/
C.帝使谓之曰/枢密兵事也/官各有职不当/以他事为辞/光对曰/臣未受命/则犹侍从也于/事无不可言者/会安石复起视事/乃下/诏允光辞/收还敕诰/
D.帝使谓之曰/枢密/兵事也/官各有职/不当以他事为辞/光对曰/臣未受命/则犹侍从也/于事无不可言者/会安石复起视事/乃下诏允光辞/收还敕诰/
37.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本一“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和文本二“固辞不拜”中的“固”字含义相同。
B.文本二“诚能罢制置条例司”与《谏太宗十思疏》“必竭诚以待下”两句中的“诚”字含义不同。
C.文本一“《答司马谏议书》”的“书”是“书信”之意,而文本二“疏凡九上”的“疏”指的是封建时代臣下向君主分条陈述事情的文字。
D.文本一“冀君实或见恕也”中的“见”字与《屈原列传》中“信而见疑”中的“见”字含义不同。
3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本一中王安石针对司马光提出的种种指责,引出“名实”这一根本问题,意在深刻揭示出事情的本质,为变法正名。
B.文本二中王安石认为司马光对国政形成危害,如果让他处在高位,他就会成为那些持反对意见的人的一面旗帜。
C.文本二中司马光认为,宋神宗之所以任命他为枢密副使,大概是因为他为人疏狂率直,于国有利。
D.司马光拒绝接受宋神宗任命他为枢密副使,他不在乎俸禄和职位带来的荣耀,他在乎的是朝廷能否采纳自己的建议。
3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
(2)光素与王安石厚,及行新法,贻书开陈再三。
40.王安石与司马光相交甚好,但司马光为什么要反对王安石变法呢?请结合文本一、二,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岂取之易而守之难乎?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胡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车朽索,其可忽乎!
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总此十思,弘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争驰,在君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哉!
(节选自《谏太宗十思疏》)
乙
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
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矣;如日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
(节选自《答司马谏议书》)
4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和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能克终者盖寡”一句中的“克”,与《曹刿论战》中“彼竭我盈,故克之”的“克”,意思相同。
B.三驱,此处指田猎有度,设网三面,留一面不设,以示好生之德,今仍有“网开一面”之说。
C.某,第一人称自指,文言中用作第一人称的词还有余、予、仆、妾、愚、孤、寡人、鄙人等。
D.有司,古代主管有关部门的官吏,与《出师表》中“宜付有司论其刑赏”的“有司”意思相同。
4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莫不殷忧而道著 则群聚而笑之
B.虽董之以严刑 则思知止以安人
C.为天下理财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
D.盘庚之迁 千乘之国
43.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魏征给唐太宗的奏章,劝谏皇帝居安思危、善始善终,把国家治乱与民心向背联系起来,提出了“十思”建议。
B.王安石给司马光的回信,逐一反驳对方所加的罪名,面对他人怨恨诽谤不屑一顾,表明了自己推动变法的决心。
C.甲文引古以论今,提出了“积德义”的具体做法;乙文为自己的改革正名,并分析了改革遭遇抵制的深层原因。
D.两文均体现了作者直面社会问题的责任担当,甲文强调如何帮助君主“除弊”,乙文侧重建议君主如何“守成”。
4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了翻译成现代汉语。
(1)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2)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今天下之人,恶介甫之甚者,其诋毁无所不至,光独知其不然。介甫固大贤﹐其失在于用心太过而已。自古圣贤所以治国者,不过使百官各称其职,委任而责成功也;其所以养民者,不过轻租税,薄赋敛,已逋责也。介甫以为此皆腐儒之常谈,于是财利不以委三司而自治之,更立制置三司条例司,聚文章之士及晓财利之人,使之讲利。孔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使彼诚君子邪,则固不能言利;彼诚小人邪,则惟民是虐,以饶上之欲,又可从乎?是知条例一司已不当置而置之,又于其中不次用人,往往暴得美官,于是言利之人各斗智巧,以变更祖宗旧法,以自为功名耳,此其为害已甚矣。又置提举常平、广惠仓使者四十余人,使行新法于四方。所遣者虽皆选择才俊,然其中亦有轻佻狂躁、骚扰百姓者。于是士大夫不服农商丧业谤议沸腾怨嗟盈路。迹其本原,咸以此也。夫侵官;乱政也,介甫更以为治术而先施之;贷息钱,鄙事也,介甫更以为王政而力行之;徭役自古皆从民出,介甫更欲敛民钱,雇市佣而使之。此三者,常人皆知其不可,而介甫独以为可,非介甫之智不及常人也,直欲求非常之功,而忽常人之所知耳。介甫之智与贤皆过人,及其失也,乃与不及之患均,此光所谓用心太过者也。
(节选自司马光《与王介甫书》)
材料二:
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
(节选自《答司马谏议书》)
45.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4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介甫固大贤”中的“固”与材料二“则固前知其如此也”中的“固”意思相同。
B.所以,指用来……的,与《师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中的“所以”意思相同。
C.鄙,指鄙陋,与《烛之武退秦师》“越国以鄙远”中的“鄙”意思不同。
D.非常,指非同寻常,与《鸿门宴》“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中的“非常”意思相同。
4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写信之初,司马光先表明自己的态度﹐虽然很多人对王安石的诋毁无所不至,但他是了解王安石的贤能的。
B.王安石认为谈论古代圣贤治国养民之策都是老生常谈,于是不仅将财利之事托付给三司,还设立了三司条例司。
C.王安石破格任用一些官员,这些人突然得到很好的官职,于是讲利的人想方设法改变旧制度并以此求取功名。
D.司马光认为虽然王安石的才能与智慧都高于常人,但他犯的错误竟然跟愚者、不贤者的“不及”行为相当。
4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使彼诚君子邪,则固不能言利;彼诚小人邪,则惟民是虐。
(2)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
49.材料二中司马光认为新政“侵官”“生事”“征利”,这三点在材料一中是如何体现的?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某启:昨日蒙教,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故略上报,不复一一自辨。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覆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
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
(节选自《答司马谏议书》)
文本二
公讳光,字君实。年十五,书无所不通。年二十,举进士甲科。改奉礼郎。以天章公在杭,辞所迁官,求签书苏州判官事以便亲,许之。未上,丁太夫人忧。未除,丁天章公忧。执丧累年,毁瘠如礼。
故相庞籍见公而奇之及为枢密副使荐公召试馆阁校勘天圣中禁田河西虏乃得稍蚕食其地为河东忧。籍请公按视。公为画策:“宜因州中旧兵,益禁兵三千,筑二堡河西,可使堡外三十里虏不敢田,则州西六十里无虞矣。募民有能耕闲田者,复其税役十五年,官虽无所得,而籴自贱,可以渐纾河东之民。”籍移麟州,如公言。而兵官郭恩勇且狂,夜遇敌死之。议者归罪于籍,罢节度使知青州。公守阙。三上书,乞独坐其事,不报。
王安石行其法于天下,迩英进读,至萧何、曹参事。公曰:“参不变何法,得守成之道。故孝惠、高后时,天下晏然。”后数日,吕惠卿进讲。因言:“先王之法,有五年一变者,巡狩考制度是也。有三十年一变者,‘刑罚世轻世重’是也。有百年不变者,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是也。前日光言非是,其意以讽朝廷,且讥臣为条例司官耳。”上问公:“惠卿言何如?”公曰:“诸侯有变礼易乐者,王巡狩则诛之,王不自变也。刑世轻世重,非变也。且治天下,譬如居室,敝则修之,非大坏不更造也。大坏而更造,非得良匠美材不成。今二者皆无有,臣恐风雨之不庇也。”惠卿不能对。
则以书喻安石,三往反,开喻苦至,犹幸安石之听而改也。且曰:“巧言令色鲜矣仁,彼忠信之士,于公当路时,虽龃龉可憎,后必徐得其力。”对宾客曰:“覆王氏者,必惠卿也。”其后六年,而惠卿叛安石。由是天下服公先知。
公历事四朝,皆为人主所敬。然神宗知公最深,公思有以报之,虽议论违忤,而神宗识其意,待之愈厚。
(节选自苏轼《司马温公行状》,有删改)
【注】①二帝、三王:二帝指唐尧、虞舜,三王指夏禹、商汤、周文王。②諰諰(xǐ):担心害怕貌。
5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故相庞籍/见公而奇之/及为枢密副使/荐公召试馆阁校勘/天圣中/禁田/河西虏乃得稍蚕食其地/为河东忧
B.故相庞籍/见公而奇之/及为枢密副使/荐公/召试馆阁校勘/天圣中/禁田河西/虏乃得稍蚕食其地/为河东忧
C.故相庞籍/见公而奇之/及为枢密副使/荐公/召试馆阁校勘/天圣中/禁田/河西虏乃得稍蚕食其地/为河东忧
D.故相庞籍/见公而奇之/及为枢密副使/荐公召试馆阁校勘/天圣中/禁田河西/虏乃得稍蚕食其地/为河东忧
5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复”指免除,与《<论语>十二章》中“克己复礼为仁”的“复”不同。
B.“如”指依从、按照,与《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如其礼乐,以俟君子”中的“如”不同。
C.“变”指改变,与《答司马谏议书》中“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的“变”相同。
D.“巡狩”专指天子出行田猎,娱乐游逸。其意义与《谏太宗十思疏》中的“盘游”相同。
5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司马光因父亲在杭州任职,为了就近侍奉,辞去所任的官职,请求调任苏州,终因双亲离世,连续守孝服丧,未能成行。
B.庞籍在麟州任职时,采纳了司马光的建议进行防卫。但因手下军官狂妄,夜晚遇敌战死,而受到牵连,被朝廷降职调离麟州。
C.给皇帝讲读时,王安石提出先王治国之法,有几年一变的,也有百年不变的,主张进行变法。司马光则认为现在国家不具备变法的条件。
D.司马光侍奉的四朝皇帝都很敬重他。神宗时,他的言论经常会违逆皇上的心意,但他认为这样做才是对皇上的恭敬和报答。
5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
(2)彼忠信之士,于公当路时,虽龃龉可憎,后必徐得其力。
54.司马光为何反对王安石变法?请依据文意简要概括。
参考答案:
1.C 2.A 3.D 4.(1)即使用严酷的刑罚来督察(督责、管理、监督)人民,用盛怒来威吓(震慑)人民,他们最终只是苟且免于刑罚,但是并不会怀念(感激)国君的仁德,表面上恭顺,内心却不服气。
(2)盘庚不因为有人怨恨的缘故就改变自己的计划,(这是他)考虑到(迁都)合理,就采取行动,他认为自己做得正确就看不出有什么可以后悔的缘故啊。 5.示例:①《谏太宗十思疏》写于唐王朝国力上升的阶段,侧重建议君王如何“守成”。
②《答司马谏议书》写于北宋王朝积贫积弱的时代,强调臣子如何帮助君王“除弊”。
6.B 7.D 8.A 9.(1)按照先例,地方官员任期已满,允许向朝廷进献文章请求试任馆职,王安石偏偏不请求就试,调任鄞县知县。
(2)盘庚不会因为有人怨恨的缘故就改变自己的计划,考虑到(事情)适宜就采取行动,是因为他认为自己做得正确且看不出有什么后悔的地方的缘故啊。
(3)而且燕赵处在秦国把其他国家快要消灭干净的时候,可以说是智谋穷竭,国势孤立危急,战败而亡国,确实是不得已的事。 10.改革法度(效法先王政令精神),重视理财,重用人才,表明心迹。
11.CEG 12.D 13.C 14.(1)商王盘庚迁都,怨恨的是百姓,不仅是朝廷士大夫(反对)而已。
(2)王安石性格倔强固执,遇事不论对与错,都坚持自己的意见,执意不肯改变。 15.①坚定变法,无畏人言。
②坚决与得过且过,不忧国事,献媚讨好的社会风气作斗争。
③性格倔强,相信自己,坚决不肯改变自己的想法。
④提出“三不足”主张。
16.BDF 17.B 18.C 19.(1)(1)过了很久,王安石因为旱灾而引退,等到再次担任宰相,一年多后就被罢免了,直到神宗朝结束也没有再被召。
(2)盘庚没有因为有人怨恨的缘故改变自己的计划,他考虑到迁都适宜然后坚决行动,认为正确就看不出有什么值得后悔的地方。 20.①朝臣的反对。②后族的反对。③皇帝的妥协。④自己性格固执。⑤天灾相加。
21.CEG 22.B 23.B 24.(1)昔日商鞅作秦国宰相的时候,对内制定了法令制度,严明了刑罚,整顿了政令和教化,奸伪没有地方被容纳。(2)替天下治理整顿财政,不能算是(与百姓)争夺财利;驳斥错误言论,排斥巧辩的小人,不算是拒绝别人的意见。 25.①刑罚本已严酷,又滥增刑罚和罪名。②赋税繁重,禁止开发资源。③重利、轻义、尚武。
26.CDF 27.C 28.B 29.(1)他们用来养民的办法,不过是减轻租税,减少赋税。
(2)考虑到事情适宜就采取行动是认为正确而看不到值得反悔的地方的缘故。 30.原因是王安石认为古代圣贤的治国养民之道都是老生常谈,不值得去做,而一心想做古人所不曾做过的事情。
31.C 32.B 33.D 34.(1)考虑到这样做合宜就采取行动,认为自己做得正确就没有什么可以后悔的地方啊。
(2)这样看来,百姓对待天,不讲究仁,也算是达到极点了! 35.原因:
①君主放纵自己,轻视人民,不效法尧舜之政,甚至残酷地剥削压迫百姓;
②人们得过且过,官员同俗媚众,普遍对变革不满;
③由于外界或自身的原因,百姓遭遇不顺。
三人对待民怨的态度不矛盾。魏征和皮日休认为君主应慎重对待民怨,反思自我,为政以德;王安石认为应坚持正确主张,义无反顾地改革。三人的出发点都是为了国家长治久安和百姓福祉,所以不矛盾。
36.D 37.A 38.B 39.(1)批驳不正确的言论,排斥巧辩的佞人,这不是拒绝听取他人意见。
(2)司马光跟王安石一向交情深厚,等到王安石推行新法,写信给王安石再三陈述变法之弊。 40.①司马光认为王安石的变法侵犯了官吏们的职权,惹是生非制造事端,聚敛钱财与民争利,拒不接受意见,因此招致天下人的怨恨和指责。
②青苗法会使老百姓变得日益贫困,遇到战争或灾荒,弱者死于荒野,强者聚众为盗,对国家无益。
41.A 42.C 43.D 44.(1)怨恨不在于大小,可畏惧的是百姓心怀怨恨;他们像水一样能够负载船只,也能颠覆船只,这是应当深切戒慎的。
(2)批驳不正确的言论,排斥巧辩的佞人,不是拒绝接受谏言。
45.BDF 46.D 47.B 48.(1)假使他们果真是君子,那么本来就不应谈及利益;他们果真是小人,那么只会虐待百姓。
(2)现在您指教我的,认为我侵夺官吏职权,生事扰民,与民争利,拒绝接受不同意见,因而招致天下人的怨恨非议。 49.①侵官:剥夺三司掌管的财利之事,设置三司条例司。
②生事:提拔常平仓、广惠仓的使者,导致他们借推行新法骚扰百姓。
③征利:放贷款收利息且征收免除徭役的钱。
50.D 51.D 52.C 53.(1)我却认为从皇帝那里接受命令,议订法令制度又在朝廷上修正,把它交给有关部门的官吏(去执行),这不算侵夺官吏职权。
(2)那些忠诚有信的士人,在您当权时,虽然与你意见不合,让人憎恶,以后一定会慢慢地得到他的帮助。 54.(1)有得守成之道的先例,不用改革;(2)国家没到非改不可的程度,不需改革;(3)国家不具备改革的条件,不能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