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大青树下的小学 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大青树下的小学》是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篇精读课文。文章通过描写西南边疆的一所小学,反映了孩子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现了祖国各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课文层次清楚,先写上学的路上和来到学校时的情景,再写课上和课下,最后以自豪赞美的感情点题:这就是大青树下的小学。课文中词句的理解,以学习伙伴的口吻,以吐泡泡的形式,作了一些提示。目的是引导学生读到这里对所提示的内容要进行思考。除对学校美丽与团结的描写是本文的特点外,在语言表达上也很有特色。
二、教学目标
认识“坝、傣”等5个生字,会写“坝、汉”等12个字,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等19个词语。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民族小学的喜爱之情。
3. 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课文,抄写描写窗外安静情景的句子。
三、教学重难点
1. 正确读写生字词语,体会小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快乐和美好。
2. 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课文,抄写描写窗外安静情景的句子。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介绍资料,激发兴趣。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精读课文,促进感悟。
板块一:介绍资料,激发兴趣
教师引言: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不同民族的孩子在同一所学校共同学习、共同生活,会发生许多有趣的事情。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有关民族学校生活的课文。
播放相关图片,教师简单介绍资料,让学生了解不同民族的风土人情。
学生交流资料,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板块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检查生字词认读情况,正音后集体朗读。
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教师相机指导。
自由读课文,思考:这所民族小学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小结:这所学校很美,各民族的孩子在一起学习很快乐。
板块三:精读课文,促进感悟
自由读课文,画出自己觉得写得美的句子,和小组同学互相交流。
教师配乐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想象课文描写的场景。
学生再次自由读课文,把自己的感受写在书上。
和小组同学互相交流阅读感受,教师进行巡视和指导。
集体交流感受,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表达自己的感受。
配乐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积累好词佳句。
板块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教师检查学生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教师引言:上节课我们走进了这所民族小学,感受到了它的美和快乐,这节课我们要再次走进这所学校,感受它的魅力。
板块二: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学生自读生字,同桌互相交流识记方法,教师进行指导。
教师重点指导难写的字,如“扬”要注意左短右长的书写规则,“舞”字要注意中间四竖短小、靠拢些,第三横要长些。
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教师展示学生优秀作品,进行点评和表扬。
板块三:积累好词佳句
学生自由读课文,画出好词佳句。
小组内互相交流所找的好词佳句。
教师引导学生积累好词佳句,并熟读成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