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4张PPT)
第四节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自主预习
自我检测
一、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1.主要环境问题: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指全球普遍存在的或者带来全球性影响的资源耗竭、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
2.产生的原因:
(1)地球上可供人类使用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掠夺式开发加快了资源耗竭速度。
(2)随着自然资源的大量开发利用,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等环境污染日趋严重。
(3)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向大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甲烷、臭氧等温室气体逐年增加,大气温室效应增强,并引发了全球气候变暖等一系列严重问题。
(4)创造工业文明的同时也导致了森林和草原破坏、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锐减等一系列生态问题。
自主预习
自我检测
3.主要特点:
(1)已经从区域性、小规模向全球性、大规模发展;
(2)从肉眼所见的烟雾弥漫、河水变浊等宏观危害向有害物质在食物链中传递,毒化作用导致基因突变等微观危害发展;
(3)从环境污染事件向全面生态破坏发展;
(4)环境问题已对人类生存与发展构成严重威胁。
自主预习
自我检测
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及原则
1.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2.基本内涵
自主预习
自我检测
3.基本原则
链接生活“吃祖宗饭,断子孙路”这句话,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什么原则
提示: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原则,违背了资源分配在时间上的公平性。
自主预习
自我检测
三、可持续发展战略:愿景与行动
1.协调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包括技术途径、制度途径、经济途径、教育途径等。
2.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条件:国际合作和公众参与。
3.中国的可持续发展行动纲领:控制人口,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4.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框架:中国21世纪议程。
5.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1)经济运行模式采用:循环经济。
(2)消费方式倡导:绿色消费。
(3)鼓励公众参与,我们每个人都应当树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
链接生活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什么
提示: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自主预习
自我检测
1.判断题
(1)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有资源耗竭、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 )
(2)经济的增长即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
(3)在可持续发展中社会系统是中心环节。( )
(4)发达国家在资源与环境保护方面应承担更多的责任和义务。( )
(5)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减少资源的过度开发。 ( )
(6)循环经济以提高经济效益为核心。( )
答案:(1)√ (2)× (3)× (4)√ (5)× (6)×
自主预习
自我检测
2.下列环境问题属于环境污染的是( )
A.水土流失 B.土地荒漠化
C.湖泊水体富营养化 D.生物多样性减少
解析:环境污染是由于人类向环境中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引起环境质量下降。湖泊水体富营养化属于环境污染,而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和生物多样性减少属于生态破坏。
答案:C
自主预习
自我检测
3.可持续发展的特征是( )
A.经济、生态、社会的持续发展
B.工业、农业、科技的持续发展
C.文化教育与精神文明的持续发展
D.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与改善
解析:可持续发展是个综合的概念,生态、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组成了一个复合系统。
答案:A
自主预习
自我检测
4.“解决全球变暖,必须进行国际合作”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
A.公平性原则 B.持续性原则
C.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D.协调性原则
解析:全球气候变暖是全球性的大气环境问题,需要国际合作共同治理。
答案:C
自主预习
自我检测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要保持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就应更多地从环境中索取,满足生活、生产的需要
B.近几年来,夏天越来越热,除了温室效应外,太阳高度角也变大了
C.保护环境最好的办法是依法办事,以经济规律办事,个人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
D.水土流失和荒漠化是我国主要的生态问题
解析:要保持经济的高速发展,必须和环境保护相协调,不能无休止地从环境中索取,A项错误;近几年夏天的高温天气,主要是因为温室效应,太阳高度角并未变大,B项错误;保护环境应该是从我做起,全员参与,C项错误;我国目前面临的生态问题主要是水土流失和荒漠化,D项正确。
答案:D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当堂检测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问题探究
一项新研究显示,从2014年到2017年,在近4年的时间里,“南极损失的冰几乎和北极近40年损失的一样多”,且南极海冰融化的速度一直在加快。
结合材料探究:
(1)上述材料反映了哪种环境问题
(2)上述环境问题产生的人为原因是什么
(3)该环境问题对沿海地区有什么影响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当堂检测
提示:(1)全球气候变暖。
(2)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向大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甲烷、臭氧等温室气体逐年增加,大气温室效应增强,引发了全球气候变暖等一系列环境问题;除此以外,人为原因还包括毁林,特别是热带雨林的破坏。
(3)加速冰雪消融,海平面升高,导致沿海地区的低地遭海水侵扰。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当堂检测
名师精讲
1.自然资源衰竭问题
由于人类大规模、长期的开发利用,导致森林、草原、矿产等资源的破坏或减少,这种现象遍及全球。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当堂检测
2.环境污染问题
(1)常见的环境污染类型
①水污染:因某些有害物质的大量进入而导致水体发生物理、化学、生物等特性的改变,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
②大气污染: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活动导致洁净的大气被有害气体和悬浮微粒污染的现象。
③土壤污染:由于人类活动所产生的污染物质通过各种途径进入土壤,其数量超过了土壤的自净能力所能处理的数量,从而使土壤的性质、组成及形状等发生变化,并造成土壤自然功能失调、土壤质量恶化的现象。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当堂检测
(2)由环境污染演化而来的问题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当堂检测
3.生态破坏问题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当堂检测
知识拓展 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资源短缺的区别与联系
(1)区别:环境污染是指由于人类任意排放废弃物和有害物质,导致环境质量下降,如水污染、大气污染等。生态破坏是指由于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导致环境恶化,从而影响人类生产和生活,如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等。资源短缺是指资源现存量不能满足人类的需求,如水资源、矿产资源短缺等。
(2)联系:环境污染往往会引起生态破坏和资源短缺,生态破坏往往会引起资源短缺,资源短缺也会引起生态破坏。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当堂检测
典例剖析
例1废油排入海洋形成的油膜浮在海面,抑制海水的蒸发,使海上空气变得干燥。同时又减少了海面潜热通量的转移,导致海水温度的日变化、年变化增大,使海洋调节气温的作用减弱,产生“海洋沙漠化效应”。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以下最不可能是产生“海洋沙漠化效应”污染物主要来源的是( )
A.人类生活污染 B.海洋石油的开采
C.近海石油的加工 D.海洋石油运输
(2)下列有关海洋沙漠化产生的危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海洋生物因为氧气不足而大量死亡
B.使沿岸地区干旱程度加剧
C.加剧海洋污染的程度
D.更易诱发当地沿海的赤潮现象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当堂检测
素养立意本题考查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考查学生的综合思维素养及人地协调观。
解析:第(1)题,由材料可知,“海洋沙漠化效应”是海面油膜覆盖造成的,人类生活污染排放的油污较少,故A项正确。第(2)题,油膜浮在海面会使海洋生物缺氧而大量死亡,A项正确;由“使海上空气变得干燥”可知油膜抑制了海水蒸发,使沿岸地区干旱程度加剧,B项正确;同时加剧了海洋污染,C项正确;赤潮是由于人类大量排放含氮、磷等营养废弃物造成的,油污不会导致浮游生物的暴发性繁殖进而引发赤潮,故D项错误。
答案:(1)A (2)D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当堂检测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及原则
问题探究
下图是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示意图。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当堂检测
结合材料探究:
(1)由图分析,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由哪些系统组成 这些系统是怎样调控的
(2)由图看出,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包括哪些内容
(3)组成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的各系统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4)该系统的核心是什么
提示:(1)社会系统、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通过人的管理调控。
(2)生态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3)生态可持续发展是基础,经济可持续发展是条件,社会可持续发展是目的。
(4)该系统的核心是人的管理调控。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当堂检测
名师精讲
1.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当堂检测
2.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当堂检测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当堂检测
易错点拨持续性原则与公平性原则的“代际公平”不同
持续性原则的核心是指人类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在不超越资源与环境承载力的基础上,保持发展的持续性;公平性原则的“代际公平”是指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都是有限的,需要与子孙后代共享资源和环境。后者是前提,前者是目的,因此持续性原则与公平性原则的“代际公平”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当堂检测
典例剖析
例2按常理,鸭子长得越快,鸭农越赚钱。但在湖北云梦、京山等地,一些鸭农却养起了“慢生鸭”。让它们在自然环境中捕食,辅之以麦麸、玉米、谷糠和青饲料,这样养的鸭比用有添加剂的浓缩饲料喂养的鸭晚2个多月才能出栏,但肉质好,价格高,成为更赚钱的绿色食品。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慢生鸭”饲养者在利于消费者健康前提下获取高利润的做法,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
A.公平性原则 B.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C.持续性原则 D.公正性原则
(2)为了生产“绿色食品”,下列措施中合理的是( )
①使用有剧毒的农药防治病虫害 ②合理使用化肥、农药 ③在面粉中添加增白剂、防腐剂 ④利用作物害虫的天敌防治虫害等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当堂检测
素养立意本题考查对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判断,考查学生的综合思维素养和人地协调观。
解析:第(1)题:
第(2)题:
绿色食品—指在种植、生产加工等环节中做到无毒、无害—①③的生产方式有害人体健康—不属于“绿色食品”生产方式
答案:(1)A (2)B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当堂检测
可持续发展战略:愿景与行动
问题探究
“世界环境日”是联合国环境署主导的全球活动,每年6月5日举行。2019年的“世界环境日”主题为应对空气污染,主场活动在杭州举行。下面是各地有关“世界环境日”的一些宣传标语:
(1)珍惜资源人人有责,爱护环境由心出发;
(2)依法推进清洁生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同心共创美好家园;
(3)推进清洁生产,实现经济和环境双赢;
(4)减少污染——行动起来;
(5)转变传统观念,推行低碳经济;
(6)善待自然千秋业,平衡生态万代功;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当堂检测
(7)人人关心环境质量,人人参与环境保护;
(8)开展全民环境教育,提高全民环境意识;
(9)发展经济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10)依靠科技进步,促进环境保护;
……
结合材料探究:
(1)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是什么
(2)在可持续发展中,我们中学生可以做些什么
提示:(1)国际合作和公众参与。
(2)使用公共交通工具、使用再生纸、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自备篮子或布袋购物、不使用一次性木筷、购买带环境标志的产品、节约用水等。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当堂检测
名师精讲
1.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循环经济
所谓循环经济,就是把对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融为一体的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循环经济的含义及实施途径如下表所示。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当堂检测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当堂检测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当堂检测
2.工业经济结构调整中实现循环经济的基本途径——推行清洁生产
在工业经济结构调整中,实现循环经济的基本途径是推行清洁生产,通过清洁生产可以产生很好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当堂检测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当堂检测
典例剖析
例3江侗乡“稻鱼鸭系统”位于贵州省东南部,已有上千年历史。当地凭借多山少地、降水充沛的自然条件,形成了在水稻田中“种植一季稻、放养一批鱼、饲养一群鸭”的农业生产方式。该耕作方法不使用农药、化肥。下图示意“稻鱼鸭”农事安排。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当堂检测
(1)对“稻鱼鸭”耕作方法影响最大的自然条件是( )
A.气温 B.地形
C.水源 D.土壤
(2)“稻鱼鸭”系统产生的效益有( )
①农产品品质优良 ②有效控制病虫草害 ③一年三熟产量大 ④增加了土壤肥力 ⑤有效保护生物多样性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②③④⑤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当堂检测
素养立意本题考查可持续发展的途径,考查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和人地协调观。
解析:第(1)题:
“稻鱼鸭系统”—在水稻田里养鱼和养鸭→无论是水稻、鱼还是鸭子都需要有充足的水源
第(2)题:
答案:(1)C (2)C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当堂检测
下图为异地倾倒漫画图。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行为可能直接导致的环境问题是( )
A.环境污染 B.生物多样性减少
C.水土流失 D.生态破坏
2.图中的现象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 )
A.持续性原则 B.公平性原则
C.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D.因地制宜原则
解析:第1题,根据示意图判断图中行为可能直接导致的环境问题是环境污染(固体废弃物等)。第2题,公平性原则强调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同代人之间、全球不同地区之间,以及人类与其他生物种群之间的平等。“异地倾倒”是将污染物转移到异地,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原则。
答案:1.A 2.B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当堂检测
读漫画“美好的回忆”,完成3~4题。
3.此漫画反映的主要问题是( )
A.水土流失
B.土地荒漠化
C.过度放牧
D.过度开垦
4.在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这种环境问题最突出的地区是 ( )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解析:第3题,该漫画是一农夫利用骆驼在沙漠上耕种,其“美好的回忆”是在田地里利用牛来耕种,漫画中反映的是土地荒漠化严重。第4题,该环境问题最突出的地区是我国西北地区。
答案:3.B 4.C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当堂检测
每到夏收、秋收时节,农田里就会出现“狼烟四起”的现象,不少地方的村民在田间、地头随意焚烧农作物秸秆。秸秆作为循环经济的一种宝贵资源,若加强其综合利用,既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又有直接的生态效益。下图为秸秆利用方式示意图。据此,完成5~6题。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当堂检测
5.村民在田间、地头随意焚烧秸秆造成的不利影响主要有 ( )
①引起大气污染 ②造成资源浪费 ③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 ④阻碍农村能源结构调整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6.在图示四种秸秆利用方式中,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结合最佳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第5题,焚烧秸秆不仅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还会带走土壤水分,降低土壤肥力,破坏土壤墒情,致使耕地贫瘠,且造成资源浪费。第6题,据图可知,④方式产业链最长,充分发挥了秸秆作为肥料、燃料、提供电力等多方面的利用价值,且没有造成污染和资源浪费,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结合最佳。
答案:5.A 6.D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当堂检测
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对可持续发展下了明确的定义:可持续发展是这样的发展,它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材料二 漫画《“断指”还是“成功”》。
(1)公众参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你在日常生活中打算采取哪些有益于可持续发展的行动
(2)对于材料二漫画《“断指”还是“成功”》,有人这样认为,“虽然断其三指,但是新苗仍然可以茁壮成长!”你同意这种发展方式吗 为什么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当堂检测
解析:第(1)题,属于和实际生活相联系的题目,答题时注意结合生活中衣、食、住、行、用等方面的内容即可。第(2)题,“断三指,留其两指”的发展,实际上忽略了其五指发展的均衡性与协调性,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原则和持续性原则。
答案:(1)坐公交车出行、使用再生纸、垃圾分类回收、少用一次性用品、提倡重复利用、节约用水用电。
(2)不同意。因为它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原则和持续性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