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学案(教师版+学生版)高中历史统编版(部编版)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

文档属性

名称 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学案(教师版+学生版)高中历史统编版(部编版)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86.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9-03 10:13:28

文档简介

设计人:泉州南少林实验学校+李小慧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本课时间轴】
【本课重点知识】
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背景、措施、特点、影响:
背景:
1、北宋建立后,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
2、统治者吸取唐后期以来军阀割据、政局动荡的历史教训;
3、统治者需要强化中央集权、维护政权稳定。
措施和特点:
措施 特点
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收权) 派文官担任知州,节度使变为虚衔(权) ①强干弱枝、守内虚外; ②分化事权,相互牵制; ③崇文抑武,加强监督。
设诸路转运司统管地方财政(钱)
将地方精锐部队编入禁军,拱卫军师,定期更换驻地(兵)
分散各级机构权力,互相制约(分权) 中央:①分割相权:枢密院掌军政、三司掌财政、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 ②枢密院调兵,“三衙”统兵
地方:①四监司监控各州;②州增设通判,与知州彼此制约
崇文抑武 ①罢免宿将兵权,文官担任枢密院长官;②提倡文治,扩大科举规模,提高文人和士人地位
影响:
积极:这些措施有效地预防了内部动乱,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和安定,强化了中央集权。
消极:
①制度过于僵化,权力分割过细;
②也影响了行政效率,助长了因循保守的政治风气;
③造成冗官冗兵冗费和积贫积弱的统治危机。
宋初集中军权的措施:
1、杯酒释兵权,解除禁军将领兵权,削减节度使的实权;
2、设枢密院,使禁军的调兵权和统兵权分离,都直接对皇帝负责;
3、实行更戍法,禁军定期更换驻地;
4、各地精壮之士都选入禁军,一半拱卫京师,一半驻守地方,达到强干弱枝、内外相制的目的。
以钱财换和平的做法评价:
有利方面:
①签订和议后维持两国和平;
②榷场互市使北宋损失有限;
③和平、互市促进民族交融。
不利方面:
①北宋屈辱求和,财政损失;
②和平状态使北宋军事力量减退,埋下亡国之患。
王安石变法背景、目的、措施、内容、作用、评价、失败原因、启示:
背景:
1、必要性:积贫积弱导致北宋中期的三大社会危机:财政、边疆和政治危机。
2、可能性:
①“庆历新政”为王安石变法提供了经验教训;
②王安石丰富的地方工作经验和改革决心;
③宋神宗任用王安石为宰相,推行变法。
目的:摆脱积贫积弱和社会危机,实现富国强兵,巩固封建统治。
目的 措施 内容 作用
富国 青苗法 青黄不接之时,政府贷款或谷物给农民,收获后还本付息 限制了高利贷对农民的剥削,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募役法 纳钱代役 有利于经济发展,增加政府收入
农田水利法 鼓励垦荒和兴修水利 保证灌溉,防洪赈灾
均输法 采购物资“徙贵就贱,用近易远” 节省费用,增加财政收入,减轻人民负担
方田均税法 重新丈量土地,收取赋税 增加了政府收入,农民得到实惠
市易法 在东京设市易务 打破了大商人对市场的垄断,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强兵 保甲法、保马法、将兵法 节省军费开支,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宋军的战斗力
取士 改革科举制度,进士科专考经义策论 有利于选拔和培养人才;有利于推动改革;有利于扩大统治基础
三舍法,上舍生成绩优秀者直接做官
评价:
积极方面:
①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节省军费开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宋军战斗力;
②有利于选拔和培养人才、推动改革、扩大统治基础;
③有利于生产发展;增强了国家军事力量,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
消极方面:
①变法操之过急、涉及面太广;
②强兵效果并不明显,与西夏作战失败;
③用人不当,加重了人民的负担;
④变法引发党争,北宋逐渐走向衰亡。
失败原因:
触犯大地主、大官僚利益,遭到激烈反对。
变法后期宋神宗的动摇和去世,保守派重新得势;
执行过程中用人不当,操之过急;
4、变法演变成激烈的派别斗争。
启示:
1、改革必然会遭到旧势力的阻挠,不可能一帆风顺,要充分考虑到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2、改革的成败关键要看其积极成果能否得以保留和维持,不以改革者个人命运为转移;
3、改革措施要针对实际情况,推行改革要用人得当。④改革家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
王安石变法具体一些措施的利与弊:
青苗法:
利:
①限制了高利贷对农民的剥削;
② 有助于农业正常生产,增加了政府收入 。
弊:
①强制农民借贷;
②利息偏高,农民负担依然沉重。
方田均税法:
利:
①限制了地主对农民的负担转移;
②减轻了农民负担,增加了政府收入 。
弊:
①没有缓和土地兼并;
②农民失去土地现象增加。
辽夏金元诸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在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推动了中国政治中心的北移,以及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的进一步分离;
征服战争与和平交往,加强了边疆地区与中原的联系,初步奠定了近代中国的版图;
3、因俗而治或兼顾不同民族的统治制度、政策,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治理积累了有益的经验。
【本课习题】
1、宋太祖赵匡胤道“朕今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节度使辖区),纵皆贪浊,亦不及武臣一人也。”下列措施能体现他这一主张的是
A.文臣出任知州
B.实行更戍法
C.设立参知政事
D.设立转运使
1、【答案】A【解析】该题的解题关键是理解题干中“朕今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节度使辖区),纵皆贪浊,亦不及武臣―人也。”的含义。北宋借鉴了唐武官藩镇割据最后导致内战而亡国,派文臣做地方官,文臣最多只能贪,却不能领兵反叛,有利于国家统治。因此,在北宋杯酒释兵权之后又广泛的派文臣为地方官,加强中央统治。A选项,据题干意思,宋太祖认为,文臣最坏只是贪腐,危害不及武将,因此派文臣做知州,管理地方行政,有利于国家统治,故该项正确。B选项,设枢密使,管理军事是北宋皇帝削弱相权的重要措施之一,但与题干信息无关,故该项不正确。C选项,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封建统治,但与题干的文臣武将的选择无关,故该项不正确。D选项,设通判是监督地方官的重要措施,但是与材料的关键信息无关,故该项不正确。
2、“太宗命曹彬取幽州,而宰相李昉等不知。其伐辽,一日内六招枢密院计议而中书不预闻。”这说明当时
军事行动保密性强
B. 政府执政效率较高
C. 吏治混乱职责不明
D. 相权受到较大削弱
2、【答案】D【解析】材料关键信息“而宰相李昉等不知”“中书不预闻”等体现出北宋宋太宗时期,宰相权力受到削弱,故D正确;事性属于材料中论述事件的现象,故A项错误;政府行政效率不符合材料中相权和皇权斗争信息,故B错误;C项“职责不明”,是表面现象,是对材料的片面解读。
3、《萍洲可谈》记载:“本朝贵人家选婿,于科场年,择过省人士,不问阴阳吉凶及其家世,谓之‘榜下捉婿’”。这体现出当时的社会变化主要是
A. 经济重心南移
B. 社会矛盾缓和
C. 科举制度完善
D. 门第观念淡化
3、【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对宋朝改革和发展科举制这一知识的迁移能力。宋朝初大幅度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进士不仅授官从优,而且升迁迅速。此举对宋朝社会生活和价值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而选D。A选项,经济重心南移是原因,不是结果。B选项社会矛盾与材料无关,也未体现矛盾的出现。C选项材料没有具体体现和描述科举制完善的过程或程序。
4、王安石变法以“理财”、“整军”为中心,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文化各个方面。变法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A. 解决藩镇割据的基础,以巩固统一
B. 整顿政府官僚机构,提高行政效率
C. 消除国家边防压力,解决财政危机
D. 加强国家的管理和控制,富国强兵
【答案】C【解析】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王安石变法的核心是“理财”,目的是增加政府收入,改变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B正确;据所学可知,王安石变法一定程度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但北宋没有“消除了边境威胁”,A错误;据所学可知,王安石变法由于大地主,官僚的反对而失败,C说法错误;D不是材料主旨。
5.关于宋太祖驾崩前夜宋太宗(时为晋王)的活动,北宋时期有不同记载。《续湘山野录》记载,宋太宗当晚曾与其兄宋太祖在宫中饮酒,并宿于宫中;《涑水记闻》则称,那晚宋太宗并未进宫。这反映出
A. 历史事实都是通过历史叙述呈现
B. 同一历史事实会有不同历史记载
C. 历史叙述不能客观准确再现历史事实
D. 综合多种历史叙述即可确认历史事实
5、【答案】B【解析】“宋太宗的活动有不同记载”证明材料就是在强调同一历史事实也会有不同历史记载,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历史事实都是通过第一手史料呈现,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历史叙述不一定不能客观准确再现历史事实,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综合多种历史叙述也不一定即可确认历史事实,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
【本课课本问题答案】
p54思考点
有人认为北宋“以钱财换和平”的做法是屈辱而不可取的,这种观点并非完全没有道理。也有人认为,辽和西夏军事力量较强,而北宋军事“积弱”,因此“以钱财换和平”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北宋面临的困境。和议签订后,北宋在政治上并不屈辱,而经济损失有限。南宋李焘在《续资治通鉴长编》中指出,“虽每岁赠遗,较于用兵之费,不及百分之一”。这样来看,“以钱财换和平”也有可取之处。
p55学思之窗
材料中的极端化表述“无一人得袭故而守常者”“无一民一物得安其所者”也显示出了夸张色彩。但变法确实也存在某些缺陷,一些措施在执行过程中加重了人民负担,有些措施急于求成,严重脱离现实。
p57问题探究
两段材料批评的焦点是宋初加强中央集权措施在执行中矫枉过正,并且积重难返。第一段主要批评制度束缚了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第二段主要批评过度崇文抑武(与唐朝后期相比走到了另一个极端),导致军备废弛,国势积弱。但是材料也没有完全否认宋初措施的积极影响,重视“法治”与“人治”,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巩固统治。
P57学习拓展
示例:青苗法亦称常平新法,主要是灵活的将官府的储粮折算为本钱,低息贷给百姓,以缓和民间高利贷盘剥的现象,同时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这项措施本是为了抑制兼并,在青黄不接的时候救济百姓,但实际执行却出现偏差,地方官员强行让百姓向官府借贷,而且随意提高利息,加上官吏为了邀功,额外还有名目繁多的勒索,百姓苦不堪言。
【本课知识拓展】 宋代相权
相权低落之反面,即是君权提升。及以朝仪言,唐代群臣朝见,宰相得有座位,并赐茶。古所谓“三公坐而论道”,唐制还是如此。迨到宋代,宰相上朝,也一同站著不坐。这一类的转变,说来甚可慨惜。但历史演变,其间也不能仅归罪于一切是黑暗势力之作祟,或某某一二人之私心故意作造出。宋太祖在后周时,原是一个殿前都检点,恰似一个皇帝的侍卫长。他因缘机会,一夜之间就作了皇帝,而且像他这样黄袍加身作皇帝的,宋太祖也并不是第一个,到他已经是第四个了。几十年中间,军队要谁作皇帝,谁就得做。赵匡胤昨天还是一殿前都检点,今天是皇帝了,那是五代乱世最黑暗的表记。若把当时皇帝来比宰相,宰相却有做上一二十年的。相形之下,皇帝反而不像样。试看五代时,又哪几个皇帝获得像冯道般的客观地位与受人尊崇呢?然而皇帝到底该是一皇帝,他是一国之元首,皇帝太不像样了,其他一切官,会连带不像样。现在要拨乱返治,尊王是首先第一步。而且皇帝的体统尊严不如宰相,也易启皇帝与宰相之间的猜疑。据说当时宰相是为了避嫌起见,为了表示忠诚拥戴新皇帝起见,所以过自谦抑,逊让不坐,这样才把政府尊严皇帝尊严渐渐提起,渐渐恢复了。就事论事,这也该有可愿。固然这也是当时大臣不知大体,又兼之以一种心理上的自卑感,才至于如此。若使在唐代,由门第传统出头的人来处此局面,他们决不会如此干。又像西汉初年一辈朴讷无文来自田间的人,也不会如此。那是晚唐五代进士轻薄传下的一辈小家样的读书人,才如此做。但他们当时的用心,终还是可原谅的。不过事情隔久了,这事情演变之本原意义忘失了,后人便只见得皇帝之尊严与宰相之卑微了。
其次讲到皇帝诏书,此乃政府最高命令。在唐代归宰相中书省拟定,此种拟稿叫做熟拟,亦称熟状拟定。熟状拟定是详拟定稿的意思。中书熟拟送呈皇帝,皇帝只侵揽了在纸尾批几句,用皇帝御印可其奏,此谓之印画。经此手续后,便可降出奉行。此项手续,其实是宰相出旨,只求皇帝表示同意就算。用现代话说,皇帝在政府所下的一切最高命令有他的同意权。到宋初,宰相为避嫌,为推尊皇帝,为使皇帝的威望地位抬高,遇政府定旨出命,先写一札子,这是一种意见的节要,对于某事提出几项意见,拟成几条办法,送由皇帝决定,所谓“面取进止”。然后宰相再照皇帝意见正式拟旨。所以宰相面取进止的诏文,仅是一种草案或条陈,而不再是定旨出命的定稿,这与唐代宰相之熟拟相差就很大。宋代的最高政令之最后决定权在皇帝,而不在宰相,至少皇帝就不仅有同意权,而有参加意见之权了。宰相不过是奉命行事,所以君权就重,相权就轻了。再说,政府的一切重要指示,本来也并不全要有皇帝诏敕行之的。在唐代,政事堂号令四方,其所下书曰堂帖,宋初还有此制,当时并谓堂帖势力重于敕命。但后来便有诏禁止,中书不得下堂帖,于是改用札子指挥。其实札子也还如堂帖。后来有一地方官,不服中书处分,把原札封奏,太宗大怒,令公事须降敕处分,即用札子,亦当奏裁。这不是宋代一切政令之决定权便全归了皇帝吗?这一制度,到神宗时,还是废了,仍许用札子。据此诸点,可证宋代宰相之失职。
然而我们也不能因此便联想到像我们现代所说的中国传统政治只是独裁与专制。宋初有一件故事,宋太祖时,遇某官出缺,他叫宰相赵普拟名,赵普拟后交给太祖,恰好这人是太祖平时最讨厌的,他愤然说:“这人怎好用”,就把这名纸撕了,掷在地。赵普不做声,把地上废纸捡起来藏了。过一两天,太祖又要赵普拟,赵普早把前日捡起的破纸用浆糊黏贴了携带身边,即又把这纸送上。太祖诧问:“如何还是此人”,赵普答道,据某意见,暂时更无别人合适。太祖也悟了,点头说:“既如此,便照你意见用吧!”
我们讲到这一故事,还可想象赵普到底还有一些宰相大臣传统的风度。但实际上,赵普并不是一个道地读书人,只因宋太祖信赖他,同时也并无其他像样人物,他才做了宰相。在他做了宰相以后,太祖还时时告诫他,说你做了宰相,该抽空读书,所以他才读《论语》。后来人却说赵普已半部《论语》治天下,大概他读《论语》,也没有好好仔细读。然而赵普却已是宋代开国一好宰相,即就前讲故事便可见。这并不是赵普个人如何般杰出,这只是一个传统的历史习惯该如此,当如此,而赵普也如此了。那时相权虽低,我们仍该根据历史事实,不能单凭自己想象,骂中国传统政治全是帝王专制与独裁。而且宋王室家训相传,要尽量优假士人,不许开诛戮朝官之戒。而北宋诸帝,也比较无暴虐,无专擅。宋代制度之缺点,在散,在弱,不在专与暴。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第三讲《宋代》节选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本课时间轴】
【本课重点知识】
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背景、措施、特点、影响:
背景:
1、北宋建立后,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
2、统治者吸取唐后期以来军阀割据、政局动荡的历史教训;
3、统治者需要强化中央集权、维护政权稳定。
措施和特点:
措施 特点
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收权) 派文官担任知州,节度使变为虚衔(权) ①强干弱枝、守内虚外; ②分化事权,相互牵制; ③崇文抑武,加强监督。
设诸路转运司统管地方财政(钱)
将地方精锐部队编入禁军,拱卫军师,定期更换驻地(兵)
分散各级机构权力,互相制约(分权) 中央:①分割相权:枢密院掌军政、三司掌财政、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 ②枢密院调兵,“三衙”统兵
地方:①四监司监控各州;②州增设通判,与知州彼此制约
崇文抑武 ①罢免宿将兵权,文官担任枢密院长官;②提倡文治,扩大科举规模,提高文人和士人地位
影响:
积极:这些措施有效地预防了内部动乱,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和安定,强化了中央集权。
消极:
①制度过于僵化,权力分割过细;
②也影响了行政效率,助长了因循保守的政治风气;
③造成冗官冗兵冗费和积贫积弱的统治危机。
宋初集中军权的措施:
1、杯酒释兵权,解除禁军将领兵权,削减节度使的实权;
2、设枢密院,使禁军的调兵权和统兵权分离,都直接对皇帝负责;
3、实行更戍法,禁军定期更换驻地;
4、各地精壮之士都选入禁军,一半拱卫京师,一半驻守地方,达到强干弱枝、内外相制的目的。
以钱财换和平的做法评价:
有利方面:
①签订和议后维持两国和平;
②榷场互市使北宋损失有限;
③和平、互市促进民族交融。
不利方面:
①北宋屈辱求和,财政损失;
②和平状态使北宋军事力量减退,埋下亡国之患。
王安石变法背景、目的、措施、内容、作用、评价、失败原因、启示:
背景:
1、必要性:积贫积弱导致北宋中期的三大社会危机:财政、边疆和政治危机。
2、可能性:
①“庆历新政”为王安石变法提供了经验教训;
②王安石丰富的地方工作经验和改革决心;
③宋神宗任用王安石为宰相,推行变法。
目的:摆脱积贫积弱和社会危机,实现富国强兵,巩固封建统治。
目的 措施 内容 作用
富国 青苗法 青黄不接之时,政府贷款或谷物给农民,收获后还本付息 限制了高利贷对农民的剥削,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募役法 纳钱代役 有利于经济发展,增加政府收入
农田水利法 鼓励垦荒和兴修水利 保证灌溉,防洪赈灾
均输法 采购物资“徙贵就贱,用近易远” 节省费用,增加财政收入,减轻人民负担
方田均税法 重新丈量土地,收取赋税 增加了政府收入,农民得到实惠
市易法 在东京设市易务 打破了大商人对市场的垄断,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强兵 保甲法、保马法、将兵法 节省军费开支,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宋军的战斗力
取士 改革科举制度,进士科专考经义策论 有利于选拔和培养人才;有利于推动改革;有利于扩大统治基础
三舍法,上舍生成绩优秀者直接做官
评价:
积极方面:
①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节省军费开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宋军战斗力;
②有利于选拔和培养人才、推动改革、扩大统治基础;
③有利于生产发展;增强了国家军事力量,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
消极方面:
①变法操之过急、涉及面太广;
②强兵效果并不明显,与西夏作战失败;
③用人不当,加重了人民的负担;
④变法引发党争,北宋逐渐走向衰亡。
失败原因:
触犯大地主、大官僚利益,遭到激烈反对。
变法后期宋神宗的动摇和去世,保守派重新得势;
执行过程中用人不当,操之过急;
4、变法演变成激烈的派别斗争。
启示:
1、改革必然会遭到旧势力的阻挠,不可能一帆风顺,要充分考虑到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2、改革的成败关键要看其积极成果能否得以保留和维持,不以改革者个人命运为转移;
3、改革措施要针对实际情况,推行改革要用人得当。④改革家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
王安石变法具体一些措施的利与弊:
青苗法:
利:
①限制了高利贷对农民的剥削;
② 有助于农业正常生产,增加了政府收入 。
弊:
①强制农民借贷;
②利息偏高,农民负担依然沉重。
方田均税法:
利:
①限制了地主对农民的负担转移;
②减轻了农民负担,增加了政府收入 。
弊:
①没有缓和土地兼并;
②农民失去土地现象增加。
辽夏金元诸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在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推动了中国政治中心的北移,以及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的进一步分离;
征服战争与和平交往,加强了边疆地区与中原的联系,初步奠定了近代中国的版图;
3、因俗而治或兼顾不同民族的统治制度、政策,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治理积累了有益的经验。
【本课习题】
1、宋太祖赵匡胤道“朕今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节度使辖区),纵皆贪浊,亦不及武臣一人也。”下列措施能体现他这一主张的是
A.文臣出任知州
B.实行更戍法
C.设立参知政事
D.设立转运使
2、“太宗命曹彬取幽州,而宰相李昉等不知。其伐辽,一日内六招枢密院计议而中书不预闻。”这说明当时
军事行动保密性强
B. 政府执政效率较高
C. 吏治混乱职责不明
D. 相权受到较大削弱
3、《萍洲可谈》记载:“本朝贵人家选婿,于科场年,择过省人士,不问阴阳吉凶及其家世,谓之‘榜下捉婿’”。这体现出当时的社会变化主要是
A. 经济重心南移
B. 社会矛盾缓和
C. 科举制度完善
D. 门第观念淡化
4、王安石变法以“理财”、“整军”为中心,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文化各个方面。变法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A. 解决藩镇割据的基础,以巩固统一
B. 整顿政府官僚机构,提高行政效率
C. 消除国家边防压力,解决财政危机
D. 加强国家的管理和控制,富国强兵
5.关于宋太祖驾崩前夜宋太宗(时为晋王)的活动,北宋时期有不同记载。《续湘山野录》记载,宋太宗当晚曾与其兄宋太祖在宫中饮酒,并宿于宫中;《涑水记闻》则称,那晚宋太宗并未进宫。这反映出
A. 历史事实都是通过历史叙述呈现
B. 同一历史事实会有不同历史记载
C. 历史叙述不能客观准确再现历史事实
D. 综合多种历史叙述即可确认历史事实
【本课课本问题答案】
p54思考点
北宋这种“以钱财换和平”的做法是否可取?为什么?
p55学思之窗
上述言论出自变法反对派之口,或有夸大之处,但是是否也反映了变法的某些缺陷?
p57问题探究
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理解,分析宋初加强中央集权措施的利弊得失。
P57学习拓展
近千年来,关于王安石变法的评价,存在着相当大的争议。就此次变法某个方面的措施查找资料,了解其争议所在。
【本课知识拓展】 宋代相权
相权低落之反面,即是君权提升。及以朝仪言,唐代群臣朝见,宰相得有座位,并赐茶。古所谓“三公坐而论道”,唐制还是如此。迨到宋代,宰相上朝,也一同站著不坐。这一类的转变,说来甚可慨惜。但历史演变,其间也不能仅归罪于一切是黑暗势力之作祟,或某某一二人之私心故意作造出。宋太祖在后周时,原是一个殿前都检点,恰似一个皇帝的侍卫长。他因缘机会,一夜之间就作了皇帝,而且像他这样黄袍加身作皇帝的,宋太祖也并不是第一个,到他已经是第四个了。几十年中间,军队要谁作皇帝,谁就得做。赵匡胤昨天还是一殿前都检点,今天是皇帝了,那是五代乱世最黑暗的表记。若把当时皇帝来比宰相,宰相却有做上一二十年的。相形之下,皇帝反而不像样。试看五代时,又哪几个皇帝获得像冯道般的客观地位与受人尊崇呢?然而皇帝到底该是一皇帝,他是一国之元首,皇帝太不像样了,其他一切官,会连带不像样。现在要拨乱返治,尊王是首先第一步。而且皇帝的体统尊严不如宰相,也易启皇帝与宰相之间的猜疑。据说当时宰相是为了避嫌起见,为了表示忠诚拥戴新皇帝起见,所以过自谦抑,逊让不坐,这样才把政府尊严皇帝尊严渐渐提起,渐渐恢复了。就事论事,这也该有可愿。固然这也是当时大臣不知大体,又兼之以一种心理上的自卑感,才至于如此。若使在唐代,由门第传统出头的人来处此局面,他们决不会如此干。又像西汉初年一辈朴讷无文来自田间的人,也不会如此。那是晚唐五代进士轻薄传下的一辈小家样的读书人,才如此做。但他们当时的用心,终还是可原谅的。不过事情隔久了,这事情演变之本原意义忘失了,后人便只见得皇帝之尊严与宰相之卑微了。
其次讲到皇帝诏书,此乃政府最高命令。在唐代归宰相中书省拟定,此种拟稿叫做熟拟,亦称熟状拟定。熟状拟定是详拟定稿的意思。中书熟拟送呈皇帝,皇帝只侵揽了在纸尾批几句,用皇帝御印可其奏,此谓之印画。经此手续后,便可降出奉行。此项手续,其实是宰相出旨,只求皇帝表示同意就算。用现代话说,皇帝在政府所下的一切最高命令有他的同意权。到宋初,宰相为避嫌,为推尊皇帝,为使皇帝的威望地位抬高,遇政府定旨出命,先写一札子,这是一种意见的节要,对于某事提出几项意见,拟成几条办法,送由皇帝决定,所谓“面取进止”。然后宰相再照皇帝意见正式拟旨。所以宰相面取进止的诏文,仅是一种草案或条陈,而不再是定旨出命的定稿,这与唐代宰相之熟拟相差就很大。宋代的最高政令之最后决定权在皇帝,而不在宰相,至少皇帝就不仅有同意权,而有参加意见之权了。宰相不过是奉命行事,所以君权就重,相权就轻了。再说,政府的一切重要指示,本来也并不全要有皇帝诏敕行之的。在唐代,政事堂号令四方,其所下书曰堂帖,宋初还有此制,当时并谓堂帖势力重于敕命。但后来便有诏禁止,中书不得下堂帖,于是改用札子指挥。其实札子也还如堂帖。后来有一地方官,不服中书处分,把原札封奏,太宗大怒,令公事须降敕处分,即用札子,亦当奏裁。这不是宋代一切政令之决定权便全归了皇帝吗?这一制度,到神宗时,还是废了,仍许用札子。据此诸点,可证宋代宰相之失职。
然而我们也不能因此便联想到像我们现代所说的中国传统政治只是独裁与专制。宋初有一件故事,宋太祖时,遇某官出缺,他叫宰相赵普拟名,赵普拟后交给太祖,恰好这人是太祖平时最讨厌的,他愤然说:“这人怎好用”,就把这名纸撕了,掷在地。赵普不做声,把地上废纸捡起来藏了。过一两天,太祖又要赵普拟,赵普早把前日捡起的破纸用浆糊黏贴了携带身边,即又把这纸送上。太祖诧问:“如何还是此人”,赵普答道,据某意见,暂时更无别人合适。太祖也悟了,点头说:“既如此,便照你意见用吧!”
我们讲到这一故事,还可想象赵普到底还有一些宰相大臣传统的风度。但实际上,赵普并不是一个道地读书人,只因宋太祖信赖他,同时也并无其他像样人物,他才做了宰相。在他做了宰相以后,太祖还时时告诫他,说你做了宰相,该抽空读书,所以他才读《论语》。后来人却说赵普已半部《论语》治天下,大概他读《论语》,也没有好好仔细读。然而赵普却已是宋代开国一好宰相,即就前讲故事便可见。这并不是赵普个人如何般杰出,这只是一个传统的历史习惯该如此,当如此,而赵普也如此了。那时相权虽低,我们仍该根据历史事实,不能单凭自己想象,骂中国传统政治全是帝王专制与独裁。而且宋王室家训相传,要尽量优假士人,不许开诛戮朝官之戒。而北宋诸帝,也比较无暴虐,无专擅。宋代制度之缺点,在散,在弱,不在专与暴。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第三讲《宋代》节选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