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李渔
· 李渔(1611年—1680年),号笠翁,明末清初文学家、戏剧家、戏剧理论家、建筑学家、美学家。其戏曲论著《闲情偶寄》,对中国古代戏曲理论有较大的丰富和发展。
· 他一生著述丰富,被誉为“东方莎士比亚”。他多才多艺,富于创业精神,集学者、作家、出版商于一身。他在求学问、做学问和创事业等方面的各种亲身经历恰恰是他那个时代政治、社会、经济、文化和文学等变革的生动写照。
· 林语堂评价他说:“李笠翁的著作中,有一个重要部分专门研究生活的乐趣,是中国人生活艺术的袖珍指南,从住室与庭院、屋内装饰、界壁分隔到妇女梳妆、美容、烹调的艺术和美食的导引,富人穷人寻求乐趣的方法,一年四季消愁解闷的途径、疾病的防治……”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以明清之际的学者李渔为例探究学习
课程标准:了解明清时期社会经济、思想文化的重要变化;了解这一时期世界的变化对中国的影响,认识中国社会面临的危机。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5课
贰
成就盛世之因
叁
李渔时代之危
肆
李渔时代之思
壹
李渔时代之盛
目 录
一、李渔时代之盛·文艺
材料一:李渔成为他那个时代最有创意和创业精神的作家:他的芥子园印书馆出版了他本人及其他作家的各种作品,以此从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来赚取利润。他的出版物都有稳定的市场。他的家庭戏班由他亲自指导,他们为权贵和富人演出,收获颇为丰厚——据李渔所言,一场成功的巡回演出收入可达六位数。
——张春树、骆雪伦《明清时代之社会经济巨变与新文化》
探究一:结合教材介绍李渔生活的时代文艺领域怎样的成就,该成就反映了什么现象?
▲
芥子园(李渔宅邸)戏台
明清时代文艺领域现象:
文学与艺术繁荣
一、李渔时代之盛·文艺
《红楼梦》:我国古典现实主义文学的高峰。
京剧逐渐成为全国最流行的剧种。
《西游记》:神话小说的杰作。
《水浒传》《三国志通俗演义》:我国最早的两部长篇白话小说,开创了章回体写作体裁。
《牡丹亭》:创作趋向长篇化,情节更加曲折复杂。
材料二:李渔形成了以观众为核心的戏剧整体观念,这在戏剧历史上是第一次。李渔提出“曲应近俗”,他创作的戏曲多为寻常百姓喜闻乐见的才子佳人爱情故事,“传奇不比文章,文章做与读书人看,故不怪其深,戏文做与读书人与不读书人同看,又与不读书之妇人小儿同看,故贵浅不贵深。”
——李渔《闲情偶寄》
探究二:李渔的观念及明清文艺作品大体反映了怎样的艺术创作趋势?
趋势:通俗化;市井化
思考一:明清艺术创作呈现此趋势的原因是?
兰溪(李渔家乡)李渔雕像
一、李渔时代之盛·科技
材料三:明代的学者兼科学家们,特别是李时珍、徐光启和宋应星,还创造性地对旧有的知识进行了全面的整理,因而建立起一个新式。……新的走向实学的科学探索精神和方法对17世纪初期出生的一代中国学者有着持久的影响。李渔也属于这一代人。他对宇宙论等重大科学问题不那么感兴趣,但对改进人们生活品质的应用科学则更加注重,这也是李渔的思想特点。在当时的文人中是独特的。
——张春树、骆雪伦《明清时代之社会经济巨变与新文化》
《闲情偶寄》李渔著
探究三:影响李渔科技观的明清科技成就和特征是什么?
医药学
农学
工艺学
地质地理学
。
明清科技特征1:对传统科学技术的总结,缺乏创新
宋应星
《天工开物》
《本草纲目》
李时珍
《徐霞客游记》
徐弘祖
明清科技特征2:西学东渐
徐光启和利玛窦
徐光启
《农政全书》
一、李渔时代之盛·科技
一、李渔时代之盛·思想
材料三:李渔出生于商人家庭,其后由于在科举中失利,使肩负以仕途腾达为家庭光耀门户重任的李渔放弃了这一追求,毅然改走“人间大隐”之道。
李渔公开表示经商发财,组织家庭戏班创收利润,撰写煽情的通俗小说来赚钱,纵容物质奢侈和感官享乐,随心所欲谈论性爱及其两性关系的开放,这些都触犯了传统的儒家思想意识,遭到了当时以董含为首的儒家传统文人“坏人伦、伤风化”批判。
李渔同时代的批评家认为李渔这个人物的特征就是个人主义和实用主义。
——张春树、骆雪伦《明清时代之社会经济巨变与新文化》
探究四:与李渔同时代具有离经叛道特征的思想家有哪些?概括他们思想的共同特征。
《李渔生活审美思想研究》刘玉梅著
夫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而必曰穷天下之理,是殆以吾心之良知为未足,而必外求于天下之广,以裨补增益之。
——王守仁《传习录》
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
穿衣吃饭皆是人伦物理。
——李贽《焚书》
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工商皆本”。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一姓之私也。
——王夫之《读通鉴论》
肆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改编自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
一、李渔时代之盛·思想
追求自由、平等,强调主观能动性;
反对专制制度,具有重商思想
共同特征:
材料四:李渔的家乡兰溪和学业完成地金华都位于浙江。兰溪-金华地区的经济是以农业为主,这两个县提供了金华府八县三分之一的谷物税收。金华府隶属的浙江,粮食税收在全国十五省中排第五。除谷物生产外,方志所列当地农作物共有30多种水果和40多种蔬菜。农作物品种繁多,……与粮食作物并列的还有经济作物,重要的有酒、茶、黄豆和火腿。……商品的多样化足以证明这一地区商业兴隆。……物质的丰富及商业经济的强劲给这一地区传播和发展个人主义与实用主义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环境。
李渔生活的年月,休闲娱乐的商业化时代已臻成熟。他成为一名职业作家。……他的个性和特点是以他那个社会流行的文化及其遗产为条件的。李渔的青少年正当明朝晚期,即1550-1644年、这是一个经济巨变的时代:商业经济发达兴旺,区域间和国家间的市场蓬勃发展,工业迅速成长,农业领域发生诸多变更,而人口正以惊人的速度繁衍增殖。伴随着这些经济变化的是社会文化的巨变,它既是经济变化的结果,时而又是经济变化的催化剂。
——张春树、骆雪伦《明清时代之社会经济巨变与新文化》
二、成就盛世之因·商业
商品经济发展
市民阶层扩大
思想文化发展
现象
市民阶层扩大
探究五:结合上述材料及思考一,探究李渔所处时代出现了哪些历史现象?请你用图示的方式展示这些历史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
商品经济发展
思想文化发展
影响(形式、内容等)
反映
推动
冲击、解放
反映
促进
二、成就盛世之因·商业
商品经济:“自然经济”的对立物,指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式,是商品的生产、交换、出售的总和。
核心概念解读
明清巨商
材料五:中国的全球化贸易,大量生丝、丝绸、棉布流向各国,由于海外各国始终处在结构性贸易逆差之中,导致白银货币源源不断流入中国。在1800年以前的两个半世纪里,中国获得了大约60000吨白银,大概占世界有记录的白银产量的一半。 ——摘自樊树志《明清江南市镇的早期工业化》
二、成就盛世之因·商业
市镇 景德镇 汉口镇 朱仙镇 佛山镇 盛泽镇(苏州) 乌泥泾镇 (上海) 合溪镇
(湖州)
主要行业 制瓷 交通 交通 冶铁 丝织 棉纺织 木炭
材料六:兰溪——金华地区(李渔家乡与成长之地)的确是一个商业中心,它是水陆交通的天然枢纽。“云乘之骑,漕输之楫,往往蹄相劘而舳相连”。晚明方志记载,商镇在兰溪有15个,在金华有17个。
——《光绪兰溪县志》
1.工商业市镇繁荣
2.长途贸易的发展
3.商帮壮大
4.白银货币化
二、成就盛世之因·商业
探究六:结合材料及探究五,总结明清商业发展表现。
探究七:结合教材和材料总结明清农业发展表现。
清朝前期玉米、甘薯
推广种植线路
《盛世滋生图》
二、成就盛世之因·农业
明清农业发展表现:高产作物引入;经济作物种植广泛;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染坊——《盛世滋生图》
材料七:吴民生齿最繁……机户出资,织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染坊罢而染工散者数千人,机户罢而织工散者又数千人,此皆自食其力之良民也。 ——《明神宗实录》
明清手工业发展表现:出现手工工场;自由雇佣劳动力,资本主义萌芽。
探究八:结合材料及所学,总结明清手工业发展表现。
二、成就盛世之因·手工业
二、成就盛世之因
小结:以表格形式列举明清时期商业、农业、手工业发展的具体表现,并总结特点。
领域 具体表现
商业 ①工商业市镇兴起,成为地区贸易网络的核心。②长途大额贸易发展;③地域性商人群体(商帮)出现;④白银通过海外贸易大量流入。
农业 ①出现工场手工业,使用自由雇佣劳动;②规模大,分工细致。
手工业 ①新农作物品种的输入;②多种经营兴盛,经济作物品种繁多;③农民兼营产品初级加工和相关副业,商品化趋势增强。
都市化群体化
商品化
早期工业化
材料八:当李渔在1611年出生时,他进入了一个在社会、文化、经济、思想及文学各方面都在转变的世界。晚明时期三个最突出的因素推动这些变化。第一个因素,从17世纪初明朝政治秩序开始了缓慢的但却毋庸置疑的瓦解,因此提供了转变所需要的社会和文化的自由。第二个因素,儒家意识形态作为封闭的权威已开始崩溃,因此提供了反传统以及提倡法美创新精神所需要的思想自由。第三个因素,作为中国政治和教育体制的中心的科举制已渐渐腐化变质,因此为学术和文学的创新和突破提供了自由。处于巨大的历史范围的这三个危机亦即三个转机实际上是互相连接,彼此推动的。
——张春树、骆雪伦《明清时代之社会经济巨变与新文化》
材料九:这一时期多方面的发展并没有突破传统政治体制、社会结构以及儒家思想体系的构架……与同一时期西方国家开始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飞跃相比,中国前进的脚步显得迟滞而迂缓。 ——张岂之《中国历史·元明清卷》
三、李渔时代之危
政治:日益僵化的封建君主专制统治。
经济:小农经济占据主导地位。
文化:专制政策束缚思想。
外交:闭关自守,固步自封。
政治:资本主义政治制度逐步确立。
经济: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文化:提倡人文主义和理性主义。
外交:殖民扩张,拓展海外市场。
中国
西方
三、李渔时代之危
探究九:结合材料及所学,探究明清时期在经济、思想、文化、科技等诸多领域都出现了新的因素,为什么最终没有推动社会转型?与同时期西方相对比得出结论。
——摘编自2014年4月25日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四、李渔时代之思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保持了我国社会大局稳定,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营造了良好环境。“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新形势下我们国家安全和社会安定面临的威胁和挑战增多。……
新的征程上,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始终居安思危。
——2012年7月1日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走进李渔时代
一、李渔时代之盛
二、成就盛世之因
三、李渔时代之危
文艺之盛
科技之盛
思想之盛
商业:都市化;商人群体化
手工业:早期工业化;资本主义萌芽
农业:新农作物引进;商品化程度提高
世界时空下的明清社会
四、李渔时代之思
小结
感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