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内容主旨】
七七事变是日本全面侵华的开始,也是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在民族存亡之际,国共两党再次携手合作,成为领导全民族抗战的核心力量,共铸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回顾中华民族这场浩劫,我们须铭记历史,薪火相传!
【教学目标】
1、认识七七事变是日本全面侵华的开始,也是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的标志。认识国共两党合作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的标志。了解中国守军抗日的基本史实。认识日本军国主义凶恶残暴的侵略本质。
2、通过对史料中逻辑疑点的质疑与求证,逐渐认识到通过多方材料的解读与印证,方能尽可能地贴近历史的原貌。通过教师示范,学会基于史料,尝试主动叙史。
3、以七七事变和淞沪会战爱国官兵不屈不挠地守土抗战为例,学习中国军人为国家和民族利益而献身的爱国主义精神。以国共第二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例,感受两党的民族大义及中华民族团结御侮的优秀品质。
【重难点】
重点:七七事变、第二次国共合作
难点:淞沪会战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七七事变”亲历者采访视频
《“七七事变”亲历者:活到100岁我就讲到100岁》,中国网新闻中心,《帧像》出品,2017,07
设计意图:耄耋老人,郑福来,卢沟桥事变的亲历者,60多年坚持义务为游客讲解卢沟桥事变。通过老人郑福来的讲述,激发学生“铭记历史薪火相传”的历史使命,并引导学生走进82年前的那个夜晚,探究卢沟桥事变始末。
环节一:七七事变——国家存亡在此桥
1、寻找历史的真相
1937年7月7日夜日军制造七七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但在日本,却广泛存在七七事变偶发说。教师设置探究活动:寻找历史的真相——七七事变是偶发抑或蓄谋?教师引导学生从七七事变前夕日军侵华政策与形势、事变后日军侵华势态的发展等多个角度与线索分析互证,从而寻找历史的真相——七七事变是蓄谋已久的。解读《1937年日本侵华形势图》,得出七七事变是日本全面侵华的开端的结论。
设计意图:通过该探究活动,培养学生质疑和解疑的能力与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史料、解读地图,论从史出的能力。
2、二十九军英勇抵抗
面对日军的挑衅和侵略,我二十九军奋勇抵抗。通过二十九军军长宋哲元的誓词、司令部命令、记者对吉星文团长的采访、高级将领佟麟阁和赵登禹的殉国,了解二十九军英勇抵抗、不畏强暴的爱国壮举。
设计意图:通过图文史料,向学生再现二十九军奋勇杀敌的爱国壮举。
3、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通过歌曲《卢沟桥歌》、宋美龄女士成立中国妇女慰劳自卫将士总会、广东女师捐献物资慰问二十九军、上海文艺工作者创作演出《保卫卢沟桥》等史料,认识七七事变激起中华民族空前团结,突出抗日的广泛性,并得出结论——七七事变是全民族抗战开始。
设计意图:通过图文史料,了解在民族生死存亡之际,中国社会各阶层以不同方式投身于抗战洪流的史实。
环节二:第二次国共合作——统一战线赴国难
1、抗战宣言
教师出示共产党、国民党抗战宣言的相关史料,引导学生分析解读史料,了解共产党与国民党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决心和诚意,也了解蒋介石号召守土抗战的重要意义。
设计意图:通过对两党抗战宣言相关史料的解读,为中共改编军队和国共两党合作的正式建立作铺垫,同时对两党在民族存亡危急关头,伸张民族大义的伟大壮举有更深刻的认识。
2、红军改编
教师讲述7月底北平、天津沦陷,8月13日日军进攻上海,战火进一步蔓延的史实。出示抗战初期八路军总指挥朱德照片,通过其青天白日帽徽,讲解1937年8月中共改编工农红军史实。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观察并解读图片史料的能力。通过日军侵华战火蔓延的讲述,引导学生认识到民族危机加深,加速了两党谋求合作抗日步伐的事实。
3、统一战线
教师出示图文史料,介绍以国共合作为主体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及全民族抗战局面的形成。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感悟重大历史事件的意义。
环节三:淞沪会战——坚守危地示决心
1、一寸山河一寸血
教师介绍淞沪会战概况,突出我军以巨大伤亡与日军鏖战三个月的史实。
设计意图:了解淞沪会战基本史实,弘扬我军用生命捍卫国土的决心与勇气。
2、薪火相传讲四行
本班有一些同学探访了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由学生讲解四行仓库保卫战。
设计意图:学生基于实地探访和搜集资料的基础上,尝试主动叙史,用实际行动宣传爱国主义,薪火相传!
3、淞沪会战的意义?
学生分组合作分析史料,探究淞沪会战的意义。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能力,深刻理解淞沪会战的伟大战略意义。
环节四:南京大屠杀——喋血国都永铭记
1、南京暴行
上海沦陷,南京告急。教师介绍日军在南京的暴行。
2、寻找历史的真相
教师出示日本右翼分子否认南京大屠杀的言论。引导学生思考寻找这一历史真相的方法,培养学生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搜集史料辨析问题的能力。
【板书设计】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