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课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
1.知道人类由食物采集者向食物生产者演进的过程及意义。
2.知道古代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课标分析】
课程标准在选择性必修二的“教学提示”环节指出:教师在进行“经济与社会生活”模块相关课时的教学设计时,要明确本模块教学是从历史发展的多个角度对人类经济发展与社会生活进行考察,以一个特殊的领域(如本单元的食物生产)作为考察的视角,引领学生深入了解经济与社会生活不断发展变化的历史轨迹。同时,教师在进行本模块的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认识经济与社会生活是一个逐步发展、不断进步的过程。因此,我们需要从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了解人类由食物采集者向食物生产者演进的过程及意义;知道古代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除此之外,我们还要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从人类早期的生产与生活、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生产关系的变化三个角度,引导学生认识原始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局限性。
【教材分析】
从宏观角度分析,本课所在的选必二模块是纲要必修课程的递进与拓展,主要从生产方式变革的领域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历史内容。而生产方式的变革对人类社会发展具有革命性意义:古今中外不同国家和地区人们为改善生活而进行的经济活动、科技发明等,推动了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从中观角度分析,本课是第一单元《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的第1课,是中国农业文明史的开篇,具有开宗明义第一篇的作用,让学生初次了解一些经济史的基本概念,同时培养学生的基本能力,形成学习经济史的若干基本方法。以期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感知原始农业的发展情况,了解古代农业的统一性和中国农业文明的特殊性。总体来看,本课主要讲述了人类从食物采集者到食物生产者的主要史实,这对人类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从微观角度分析,本课分为三个教学子目,分别是“人类早期的生产与生活”“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生产关系的变化”。三个子目之间的逻辑关系是:围绕原始农业,从产生、发展及意义等方面叙述其有关内容,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认识农业产生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学情分析】
知识基础:本课授课对象为高二学生,其中“农业产生前后原始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不同地区农业文明的特点”、“生产关系的变革”等内容在《纲要》、政治教材中已简单学习,但在选必二中则是从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关系的角度重构知识,需要教师着眼最近发展区,引导学生深入探究。
能力基础:学生初步具备了根据历史材料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能较好地进行历史解释,能够根据史料分析解决问题,但对历史发展本质性、规律性的内容认识还不够。
学习兴趣:学生对农业的生产状况了解不多,而本课专业性较强,需要学生进行联想与思考,并结合考古史料探究,古代农业经济的各要素又与学生现实生活及兴趣相去甚远,授课时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核心素养目标
教学目标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目标是坚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形成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1.了解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包括人类社会形态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辩证关系,理解唯物史观是科学的历史观;能够正确认识人类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并将唯物史观作为认识和解决现实问题的指导思想。
2.知道特定的史事是与特定的时间和空间相联系的;能够按照时间顺序和空间要素,建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之间的相互关联;能够在不同的时空框架下对史事作出合理解释。
3.知道史料是通向历史认识的桥梁,了解史料的多种类型,掌握搜集史料的途径与方法;能够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作为历史叙述的可靠证据,并据此提出自己的历史认识。
4.在树立正确历史观基础上,从历史的角度认识中国的国情,形成对祖国的认同感和正确的国家观;了解世界历史发展的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具有广阔的国际视野,树立正确的文化观。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农业出现的意义、古代不同地区食物生产的特点。
2.难点:农业的出现对生产关系的影响。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史料研习、随堂检测、课堂讲授与教材阅读相结合。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通过设置问题趣味
今天早餐你吃了什么?
设计意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了解本课所要学习的基本内容.
2. 讲授新课:
(一)农业的出现——人类早期的生产与生活
学生活动:思考并回答相关问题,注意发散思维;按照要求分析农业出现前后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不同。
设计意图:结合材料、图片和教材,掌握必备的知识。利用课堂探究,通过分析史料,提高学生的史料研读能力。
思考 2:两段材料对远古人类生活和农业起源的描述有何不同?结合相关史实,谈谈你对这一问题的看法。
材料一:古者,民茹草饮水,采树木之实,食蠃(luǒ)蠪(bàng)之肉,时多疾病毒伤之害。于是神农乃始教民播种五谷,相土地宜燥湿肥硗(qiāo)高下;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辟就。 ——《淮南子 修务训》
材料二:古之人民,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 ——班固《白虎通义 号》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分组展示。知道原始农业起源的多种原因。
思考 3:在地图中标注主要农作物和驯化动物的分布情况,并概括其特点?
学生活动:结合课本内容,在地图上标注主要农作物和驯化动物的分布情况,并在黑板上展示。设计意图:结合材料、图片和教材,掌握必备的知识,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
(二)农业发展的概况与特色——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概况:结合材料和地图,介绍世界主要文明发源地和农耕与畜牧的起源。
1.古巴比伦通过对材料的分析和对教材的解读,讲述古巴比伦的古代农业发展情况,并与同学们一起探讨古巴比伦农业发达的原因。
2.古代埃及结合尼罗河流域示意图分析纵贯埃及全境的尼罗河为古埃及农业的发展带来了哪些影响?并讲述尼罗河对古代埃及宗教信仰的影响。
3.古代中国通过地图,并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概括中国农业的种植结构;结合教材,概括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概况。
4.古代希腊利用课堂探究的方式,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古代希腊农业的特征。
5.古代美洲借助材料讲述古代美洲的农业发展,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历史学者戴尔·布朗用“灿烂而血腥”形容阿兹克文明?学生活动:理解和记忆多角度概括和总结古巴比伦农业发达的原因:自然、人文等认识到河流对人类发展的重要作用识记;归纳概括知识分析古希腊农业的特征提高学生辩证思考问题的能力。
设计意图:结合地图介绍世界业发展概况,提高学生解读地图的能力。结合教材进行探究,培养学生能够自行概况知识的能力。适当程度的对知识进行拓展,提出相关观点,供学生思考辩证,以此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三)农业产生带来的影响——生产关系的变化
根据下图,结合教材 P3页有关知识,分析原始农业的出现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什么影响?结合图片和所学知识,引导学生分析农业的产生对人类生产生活的重大影响。
思考:根据教材 P6和材料,分析农业产生对生产关系的影响。除了自由民和奴隶的差别以外,又出现了富人和穷人的差别——随着新的分工,社会又有了新的阶级划分。各个家庭家长之间的财产差别,炸毁了各地迄今一直保存着的旧的共产制家庭公社;同时也炸毁了为这种公社而实行的土地的共同耕作。耕地起初是暂时地,后来便永久地分配给各个家庭使用,它向完全的私有财产的过渡,是逐渐进行的......
——[德]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四卷通过对教材内容的整合,将生产关系的变化归纳为“男女地位变化”、“贫富分化出现”、“战俘变成奴隶”、“产生阶级差别”、“强制机关诞生”,对以上关键词逐一解析,最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随着农业的产生,私有制和阶级的出现,国家应运而生。设计意图:通过对教材内容的分析概括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3.课堂小结:
设计意图:回顾梳理本节课所学习的知识。
【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设计注重对学生的设问引导,问题形式多样,既包括简单的问答,也包括探究性的分析和思辨性的思考,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提升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后设置了课堂总结和随堂演练,以此巩固本课所学知识。本课设计的缺陷在于材料的选取相对较单一,对第三部分的处理还需进一步深化。
附《第 1课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测评练习
一、单选题
1.图 3为世界物种交流过程中两种作物的传播路线示意图,两种作物是( )
A.小麦、玉米 B.玉米、水稻 C.小麦、甘蔗 D.水稻、甘蔗
2.考古发现,良渚古城周边存在大规模水利系统,河道、灌水孔、排水槽,规划有致;存在众多宽大田埂,纵横交错,蔓延近 8万平方米。在古城核心莫角山南侧还发现了 20万公斤的稻谷堆积;这表明当时该地区()
A.统治阶级主导农田管理和经营 B.农业生产成为重要的经济活动
C.国家政权的组织建设能力增强 D.农业技术精耕细作的特征初显
3.据考古发现,公元前 1700年左右以苏美尔语书写的泥板历书(共109行)是目前所知历史上最早的一部农人历书。就其内容(关于农作物从灌溉、耕耘到收获的全过程)而言,是一部小自耕农的农业手册。汉谟拉比时代还开凿了运河并有管理严格的灌溉网。这表明()
A.两河流域人比较重视农业发展B.楔形文字形成与农业发展关系密切
C.古代苏美尔人是农业的创始人D.古代巴比伦是当时农业最发达国家
4.下图是山西浑源李峪村于 20世纪 20年代初期发现的春秋后期晋墓出土的青铜牛尊,特别引人注意的是牛鼻上有鼻环。这件文物可用来研究当时的()
①青铜冶炼技术②耕作技术③诸侯争霸战争④社会生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5.中国古代农学家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指出“(汉代)赵过始为牛耕”。1923年在山西省浑源县李峪村发掘的战国墓葬中出土了一件青铜器牛尊,牛鼻上有环,这被认为是牛耕出现的证据。这说明()
A.牛耕的出现不晚于战国时期 B.文献记载的可信度不高
C.实物史料才能反映历史真实 D.我国牛耕技术历史久远
6.许倬云在《历史大脉络》中谈到:“中国人以为繁荣安定的景观是田畴相接,庄稼丰茂;中国的诗歌中,最常见的是田园,很少有欧洲的牧野和山林。”由此可以看出,影响中国人思想观念的主要因素是()
A.地理位置 B.农耕经济 C.生产技术 D.统治政策
二、历史图片蕴含了丰富的历史信息。请仔细阅读如下两图,寻找图中所蕴含的历史信息,对图片进行解读。要求:列举信息符合史实,逻辑关系严密,论证充分合理,具备论从史出的基本特征。
一、1-6 CBACCB
二、《农耕图》反映的是中国古代的小农经济,而《唐朝长安城平面图》整齐划一的规划,严整的布局无不体现着专制主义皇权的威严。
在中国封建社会时期,小农经济是专制主义皇权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专制主义皇权要维护其统治,就必须要巩固小农经济,从而确保田赋的征收,徭役的征派。而小农经济由于其自身的脆弱性,就必须依赖外来力量的保护才能生存发展,专制主义皇权正好提供了这种保护。
因此,《农耕图》与《唐朝长安城平面图》反映的是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一个缩影。
《第 1课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课后反思
本课内容理论性强,教学难度较大。为增强教学效果,我是这样设计的:
一、让学生课前预习。如要求学生预习,通过网络收集相关资料等。
二、对于教学内容的处理,紧紧围绕课标要求确立重点和难点,使本节课主线清楚,强干弱枝。
三、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创设展览馆情境解说,设疑解疑,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节课的重点是个体小农经济,为突出这个重点,我想了很多方案,最后选择了“歌曲和诗歌、教师展示学生自糾”这种形式,以营造出身临其境的氛围,从课堂上学生的反应来看,效果还很不错。本课在授课过程中开阔了学生的眼界,丰富了他们的知识面,提高了他们分析材料得出结论的能力,深化了他们对古代农业发展历程的认识。
这节课上下来,也有遗憾。教师用了大量的材料和多种教学手段,整节课在时间安排上有点紧;分组讨论和探究问题时,学生的思路不够开阔,基本上照本宣科,缺少一针见血的结论,历史语言组织能力也欠佳,这既说明学生缺少相应知识的积淀,综合素质需要提高;也说明老师组织课堂讨论活动一定要了解学情,增强教学的针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