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这是山西博物院展出的乾隆御制黄底海水龙纹阅兵用甲胄,这套甲胄由一件上衣、一件下裳、两件袖、两护肩、两护腋、一护胸挡、一护腹挡片组成,含1488枚镏金铜钉子,重8.5千克,根据图片信息,可估测该套甲胄的下裳底到上衣肩的高度约( )
A.0.5m B.1.2m C.2m D.4m
2.下列数据中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
A.小丽同学100m跑步用时8s
B.小明同学立定跳远成绩为8m
C.一张打印纸的厚度约为8mm
D.一根粉笔的长度约为8cm
3.如图所示是用刻度尺测量小木块的长度,下列属于正确使用刻度尺的是( )
A. B.
C. D.
4.如图所示的工具中最适合用于测量立定跳远成绩的是( )
A.量角器 B.卷尺
C.直尺 D.三角板
5.为了检验人站立和躺着时身体长度是否有差异,选用下列哪种刻度尺最合适
A.量程3m,分度值1mm B.量程3m,分度值1dm
C.量程30cm,分度值1mm D.量程30cm,分度值1dm
6.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长16.34cm的铅笔,其中准确值是16.30cm
B.读数时视线倾斜会产生误差
C.零刻度线被磨损的刻度尺可以再继续使用
D.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少工具所造成的误差
7.在实验室里,需要对一个物体进行精确测量长度,有五位同学用同一刻度尺进行了测量,读数分别为:、、、、.则物块的长度为( )
A. B. C. D.
8.关于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下列式子正确的是( )
A.1km=10m B.
C. D.
9.金秋十月,天高气爽,某中学举办了“运动青春,强国有我”主题运动会。李明协助体育老师测量同学们立定跳远的距离,老师给他提供了如下器材,他应选( )
A.卷尺:量程5m,分度值1cm
B.米尺:量程1m,分度值1mm
C.卷尺:量程2m,分度值1cm
D.刻度尺:量程20cm,分度值1mm
10.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长度的测量不正确的是( )
A.如图中测自行车通过的路程,可先记下车轮转过的圈数N,再乘以车轮的周长L
B.如图中使用三角板和刻度尺,测出纪念币的直径为2.0cm
C.如图中先测出几十张纸的厚度,除以纸的张数,可以得出一张纸的厚度
D.如图中把金属丝密绕在铅笔上N圈,测出密绕部分的长度L,则金属丝直径
二、填空题
11.一名粗心的学生在测量记录中忘记了写单位,请你替他补上:
(1)课桌的高7.0 ;
(2)一张纸的厚度约为75 ;
(3)活动铅笔芯直径是0.07 ;
(4)中学生的身高为16.5 ;
(5)1节课的时间是0.7
12.如图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被测物体的长度为 cm.
13.小明珍藏了一枚精美的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纪念币,如图,他测量的纪念币直径是 cm,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请你写出可以测量纪念币周长的方法: (写出一种即可)。
14.用同一把刻度尺测量某物体的长度,三次记录到的数据分别是3.73cm, 3.75cm,3. 74cm.则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该物体的长度应记作 cm,这是采取 的方法减小误差.
15.基本测量仪器的使用。
(1)如图甲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读数时视线正确的是 (选填“A”或“B”),物体长为 cm;
(2)如图乙所示,该手表显示的时刻为上午 (按“时:分:秒”填写,例如:下午04:05:21),它的最小分度值为 。
16.某同学使用同一刻度尺测量同一作业本的长度,四次测量记录是:L1=19.85cm,L2=19.84cm,L3=19.84cm,L4=19.83cm,这本作业本的长度是 cm,该方法 (选填“能”或“不能”)消除误差。
三、作图题
17.小明练习使用刻度尺时测出一小块长方形木条的长度为2.50 cm,请在图中补画完整。
18.作图的方法来说明如何测量硬币的直径。(工具:两三角板,一直尺)
四、实验题
19.大西高铁(大同—西安)的大同到太原段通车后,运行时间缩至2小时左右。小明利用一幅地图和一些器材很快测出了大同到太原段铁路线的实际长度,请你和小明一起完成这次测量。(小明所用地图中1cm代表25km)
(1)测量器材: 。
(2)测量方法: 。
20.实验探究:测量细铜丝的直径:
(1)步骤与方法:小宇想测量一根细铜丝的直径,他的实验步骤如下:
A.用刻度尺测出铅笔杆上铜丝绕圈总长度l;
B.计算出细铜丝的直径D;
C.将细铜丝紧密缠绕在铅笔杆上;
D.数出缠绕在铅笔杆上细铜丝的圈数n。
实验步骤的合理顺序应是 。细铜丝直径的表达式为D= (用题中所给字母表示);
(2)数据分析:如图所示,小宇将粗细均匀的铜丝在笔杆上紧密缠绕26圈,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mm,铜丝的直径为 cm(保留至小数点后两位)。如果在将细铜丝缠绕在铅笔杆上的过程中,有重叠现象,则测出的细铜丝的直径将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参考答案:
1.B
2.D
3.B
4.B
5.A
6.C
7.B
8.B
9.A
10.B
11. dm μm cm dm h
12. 1mm 1.23cm
13. 2.00 1mm
14. 1mm 3.74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15. 0.1cm B 2.35 10:07:38 1s
16. 19.84 不能
17.
18.
19. 刻度尺、棉线 让棉线与地图上的路线重合,在大同和太原两个位置做好记号,然后拉直,用刻度尺测量出两个记号间的长度为Lcm,利用比例尺计算出实际长度
20. CADB 1 0.08 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