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腰三角形
【教学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教学目标】
1.理解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运用等腰三角形性质进行证明和计算。
2.通过实践、观察、证明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发展学生推理能力。
3.引导学生对图形的观察、发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在运用数学知识解答问题的活动中取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难点】
1.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应用。
2.等腰三角形的证明。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在前面学习轴对称图形中,大家知道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今天我们就运用轴对称图形的性质来探究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
探索并证明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探究:如图所示,把一张长方形的纸按图中虚线对折,并剪去阴影部分,再把它展开,得到的△ABC有什么特点?
观察并讨论:△ABC有什么特点?教师指导,并介绍等腰三角形的相关概念,及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
教师依据学生讨论发言的情况,归纳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①∠B=∠C→两个底角相等。
②BD=CD→AD为底边BC上的中线。
③∠BAD=∠CAD→AD为顶角∠BAC的平分线。∠ADB=∠ADC=90°→AD为底边BC上的高。
指导学生用语言叙述上述性质。
性质1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简写成:“等边对等角”)。
性质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重合(简记为:“三线合一”)。
教师指导对等腰三角形性质的证明。
在等腰三角形性质的探索过程和证明过程中“折痕”“辅助线”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由此,你能发现等腰三角形具有什么特征?
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底边上的中线(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高)所在直线就是它的对称轴。
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
等腰三角形判定方法: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
1.填空。
(1)如图,△ABC中,AB=AC,∠A=36°,则∠B=_____°。
(2)如图,△ABC中,AB=AC,∠B=36°,则∠A=_____°。
2.在下列等腰三角形中,分别求出它们的底角的度数。
四、师生互动,课堂小结。
这节课主要探讨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并对性质作了简单的应用。请学生表述性质,提醒每个学生要灵活应用它们。
学生间可交流体会与收获。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教学目标】
1.理解掌握等腰三角形的判定运用等腰三角形判定进行证明和计算。
2.通过推理证明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观察,发现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方法,获得成功的感受,并在这个过程中体验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1.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2.等腰三角形判定定理的证明。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
我们知道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条边相等,那么它们所对的角相等,反过来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它们所对的边是否也相等呢?这节课我们带着这个问题研究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
(一)探索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思考:我们知道,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条边相等,那么它们所对的角相等。反过来,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它们所对的边有什么关系?
已知:如图,在△ABC中,∠B=∠C。求证:AB=AC。
学生小组合作证明这个问题并归纳总结。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简写成“等角对等边”)。
符号语言:∵在△ABC中,∠B=∠C,
∴AB=AC。
思考与等腰三角形性质进行比较,两者有什么区别?
(二)等腰三角形判定的应用。
1.求证:如果三角形一个外角的平分线平行于三角形的一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已知:∠CAE是△ABC的外角,∠1=∠2,AD∥BC。
求证:AB=AC。
2.已知等腰三角形底边长为a ,底边上的高的长为h,求作这个等腰三角形。
三、巩固练习。
1.如图,∠A=36°,∠DBC=36°,∠C=72°,分别计算∠1,∠2的度数,并说明图中有哪些等腰三角形。
2.如图,把一张矩形的纸沿对角线折叠,重合部分是一个等腰三角形吗?为什么?
3.如图,AC和BD相交于点O,AB∥DC,OA=OB.求证:OC=OD。
4.如图,在△ABD中,C是BD上的一点,且AC⊥BD,AC=BC=CD。
①求证:△ABD是等腰三角形。②求∠BAD的度数。
四、师生互动,课堂小结。
本节课主要探究了等腰三角形判定定理,并对判定定理的简单应用有了一定的认识,在利用定理的过程中体会定理的重要性。在直观的探索和抽象的证明中养成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