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 今天我当家——小数乘整数
教学目标:
通过具体的生活情境,使学生经历将小数乘整数转化为整数乘整数的过程,体会转化的方法。
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掌握小数乘整数的算法,并能正确计算。
通过探究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一系列的数学活动,积累数学学习的方法,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让学生体会数学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与他人交流、合作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今天的数学学习从学校门口的文具店说起,瞧,这是文具店今天上午部分商品的销售情况。(演示)仔细观察,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生:铅笔袋每个3.2元,卖出4个;圆珠笔每支0.95元,卖出3支;笔记本每本2.1元,卖出15本。
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生:4个铅笔袋一共多少元?3支圆珠笔一共多少元?15本笔记本一共多少元?
师:同学们提的问题很有研究价值,我们先来研究第一个。4个铅笔袋一共多少元?怎样列式呢?生:3.2×4
师:这个算式和我们以往学习的有什么不同?生:我们以前学习的是整数乘整数,今天学习的是小数乘整数。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小数乘整数。(板书)想想看,还可以怎样列式?生:3.2+3.2+3.2+3.2师:哪个算式更简便。其实,3.2×4就是表示4个3.2相加的和是多少 这样看来,小数乘整数的意义和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
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借助知识,尝试解决
师:理解了小数乘整数的意义,我在想3.2×4到底是多少呢?请同学们借助已有的知识算一算,把你的计算过程记录在研究单上,如果有困难可以小组合作,比比哪个小组合作愉快。学生活动,师巡视。
师:我收集了几个有代表性的想法,咱们一起交流交流,是谁的站起来和大家交流。
2.全班交流,质疑问难
32×4=41 2 83 24扩大到原来的10倍××1 28缩小到原来的101转化小数乘法整数乘法32128(元)41 2 8×32生1:3.2×4就是3.2+3.2+3.2+3.2=12.8师:这位同学太会想办法了,3.2×4不会算,他就根据小数乘整数的意义把它转化成小数加法,问题就解决了。生2: 3.2扩大10倍,是32,32×4=128,128÷10=12.8.大家有什么问题吗?生(师):为什么用3.2×10?生2:这样就转化成整数乘法?
师:答得太好了,3.2×4不会算,这样就转化成整数乘法了。谁能像我这样再提个问题?生3:你为什么再用128÷10呢?生2: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10倍,一个因数不变,积也扩大到原来的10倍。要是积不变,所以要缩小到原来的十分之一。
师:这是我们三年级学过的积的变化规律。在这一问一答中,理解的更深刻了。别着急,还有个更精彩的。生4:用竖式计算。
3.师生总结,理解算理
师:同学们,一个问题大家想到了3种方法,今天我们重点来研究竖式计算的方法。请看大屏幕。3.2×4我们不会算,生3说的好,我们就把3.2扩大到原来的10倍,这样就变成了32×4,这样就把小数乘法转化成了整数乘法32×4=128,再把128缩小到原来的101,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得12.8。同桌互相说计算过程,思考过程我们一般不写。同学说,老师板书竖式计算方法。
师:其实竖式计算的方法我们还可以这样理解:3.2可以看出32个十分之一,32个十分之一乘4得128个十分之一,也就是12.8.虽然思考的角度不同,但是都是把小数乘整数转化成了整数乘法。
4.独立练习,总结算法
师:在我们刚才提出的另外两个问题中(3支圆珠笔一共多少元?15本笔记本一共多少元?),选择一个解决在1号作业纸上。学生完成后展示。
师:刚才我们在坐这两道题的时候,都是先把小数转化成整数,按整数乘法进行计算,然后再根据积的变化规律,把积做出相应的变化。如果我们每做一道题都这样变过来,变过去。太麻烦。回顾一下我们刚才的学习过程思考:积的小数位数和积的小数位数有什么关系呢?生:因数有几位小数,积就有几位小数。
师:有了这个体会,我们再做题就简便多了。快速的给下面两个题的积点上小数点。
师:利用这个发现快速的计算0.55×6
学生完成后汇报。生:0.55×64先按整数乘法计算,算出结果,因数中有两位小数,从积的右边起数两位点上小数点。
师:现在你认为应该怎样计算小数乘整数呢?生:先按整数乘法计算,再看看因数中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师:总结的太好了,我们就是这样计算的,先按整数乘法计算,再看看因数中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我们简单的概况为一算、二看、三点点。
练习应用,加深理解
师:用我们学习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吧。(1)大枣每千克63.4元,2千克多少元?学生解决。(2)4.5千克大枣多少元?学生列式63.4×4.5师:这是我们下节课要学习的小数乘小数,你认为应该怎样计算呢?生:转化为整数乘法。太帮了。
(四)课堂总结,深化认识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