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 我锻炼 我健康——平均数的意义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例,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探索求平均数的方法,初步学会根据具体情况运用平均数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
在具体情境中培养整理数据。分析数据的意识和能力,体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体育运动吗? 生:喜欢。
师:能告诉大家你喜欢哪些体育运动吗? 生:跳远 生:踢足球........ 生:打篮球
师:老师和你们一样也喜欢打篮球。下面让我们一起欣赏一幅精彩的打篮球比赛好吗?(好)
师:通过观察,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回答......7号8号运动员在小组赛中的得分情况统计表 生:..........
师:从记录表中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横线表示什么 生:横线表示没上场。
师: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呢? 生提出问题:谁的投篮水平高? 生:几号投篮水平高?
合作探究
1. 解决问题:谁的投篮水平高?
师问:要想求这一问题我么要看什么? 学生回答:.... (要看一看他们在小组赛中的得分情况就知道了)
师:请同学们把自己的想法写出来吧。
师:谁能说说你的做法? 生回答:.......
师:下面老师有两种做法?大家请看,看老师是怎样做的?生:求的总数比较的...... 生:求平均数比较的.....
师:像这样,把几个数“匀一匀”,使每个数变得同样多,在数学上有一个专门的名字, 叫做“平均数”今天我们就一起研究它。(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这个过程其实就是“数学化”的过程,它对于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思考问题有着实际的意义。由熟悉的生活情景引入,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处处离不开数学,从而对数学知识产生亲切感,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爱数学、学数学的兴趣。)
以上两种做法那种做法对?为什么?我们一起来比较一下。生:回答
师:你知道这两个运动员的平均得分是怎样算出来的吗?你能用公式表示出来吗?在本上写一写小组内交流,把自己的方法在小组内说一说。学生汇报,在全班交流答案,并总结公式。师板书:总数量除以总份数等于平均数下面让我们借助统计图来看一看。
2.利用“移多补少”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和统计的意义。 展示7号8号的平均每场的得分 你知道“10分”是8号运动员的哪一场的得分吗? 学生回答:....
师:既不是第一场的得分,也不是第二、三、四场任何一场的得分。它表示的是8号运动 员四场得分的整体水平。师:它是什么?生回答:它是7 13 12 8 这4个数的平均数
师:同样,你知道“11分”是7号运动员的哪一场的得分吗? 生回答:......
师:它是什么?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媒体课件,演示“移多补少”的操作,让学生清楚地看到“数据处理”的过程,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结合统计图把平均数和原始数据进行比较,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平均数与原始数据的区别。从而使学生对平均数的统计意义有了更清楚的认识。)( )号投篮水平高
对应练习: 小明的体重一定比小强轻吗?小明:我们组同学的平均体重是35千克。小强:我们组同学的平均体重是37千克。
你会计算他们做仰卧起坐的平均成绩吗?(展示统计表)生独立完成。学生在班级内汇报。师:讲解简便算法,在以后计算中能简则简。
达标练习:
1.哪个小组成绩好些? 我们二组4人,共做了20个。 我们一组3人,共做了18个。
(四)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