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九 我锻炼 我健康——平均数 青岛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九 我锻炼 我健康——平均数 青岛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青岛版(五四制)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09-03 08:55: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九 我锻炼 我健康——平均数
教学目标:
结合生活实例,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学会求“平均数”的方法,能运用平均数分析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渗透“移多补少”数学思想方法,能选择灵活的方法解决平均数的问题。
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增强信心,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形成学生互助合作的意识和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平均数的意义和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平均数的意义。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1、谈话导入:
师:喜欢看篮球比赛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小礼物:一场精彩的蓝球比赛,想不想去看?
2 、播放视频
师:比赛进行到关键时刻,教练要求暂停,换人,你知道什么情况下可以换人?
师 :同学们懂得真多。在我们学校也正进行这一场激烈的篮球比赛,蓝队的教练也遇到了换人的问题,7号和8号,应派谁上场,如果你是教练,你想选谁上场?(预设:学生回答身体好的、强壮、投篮好的、、、、、、教师要肯定学生说得有道理,)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通过篮球精彩的比赛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引发学生思考“下一个该派谁上场?”的问题,展开对新知识的学习。)
过渡:是啊!得分的多少对赢得比赛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师:教练是个细心的人,他早有准备,这是7、8号队员在小组赛中的得分情况,
合作探求新知
1、引导学生分析统计表,感受平均数的必要性。第一场第二场第三场第四场第五场
7号9—1113—8号713—128
师:表中-是什么意思?(预设:部分学生可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所以要以提问的形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统计表,应派谁上场?为什么?
师:看来大家的意见不太统一,主要有两种答案,选8号的认为8号总分高,选7号的认为应比平均分。
师:我们先比总分,7号队员的总分:91113=33(﹢ ﹢分) ,8号队员的总分:713﹢ ﹢128=40(﹢分),板书。
师:8号总分比7号多,所以选8号上场,大家都同意吗?师:不同意,为什么不同意?师:看来上场次数不同,不能比总分,可是不比总分,比什么公平?
师:你的意思是不是平均每场的得分?平均每场的得分又是什么意思?
师:平均每场的得分是让三场的成绩变得一样多。
(设计意图: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来选择派谁上场。学生根据总分情况来选择,出现了思维的碰撞,“既然用总分不公平,怎样才能比较出两个队员的成绩呢?”,一句话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初步体验平均数产生的原因)
探求7号队员的平均分
师:以7号队员为例,7号队员的平均分是什么意思?
师:怎样让7号队员的每场的得分都一样?请同学们拿出练习纸,看提示:(1)、自己先用彩笔将7号队员的得分涂在统计图上。(2)、小组合作,在图中用符号(箭头、圆圈等)表示,让三场的得分相同。(3)、小组再次讨论,还有没有其它的方法让三场得分相同(即求出7号的平均分)学生先自主探索,然后小组再合作。
师 :哪位小组愿意说说你们的想法?师:他们为什么把第四场的得分移出来补给第一场?像这样,把多的移到少的上面,使几个数变得同样多,“移多补少”,板书。
师:还有用不同方法求出7号队员的平均分?33是什么意思?为什么除以3?师:要想求出平均分,得先求什么?再求平均每场的得分。
师:不管是用“移多补少”,还是计算,都是为了让每场的得分变得一样多。
(设计意图: 教师通过组织学生小组合作,着眼于让学生经历、体验、感受平均数的产生,理解平均数的本质意义,关注的是学习过程,让孩子学会思考,学会解题的策略,更加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自主求平均数。(1)、放手让学生求8号队员的平均数。师:同学们真厉害,用两种方法求出了7号的平均分。请同学们任选一种方法,在练习纸上或算一算,求出8号队员的平均每场得分。(2)、展示学生作品。
观察平均得分,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板书课题)。
师:刚才我们求出了8号队员的平均每场的得分(10分),7号队员平均每场的得分(11分),10分和11分叫平均分,在数学上又叫平均数。(板书课题)
师:10分是8号队员哪一场的得分?师:10是7、13、12、8这四个数的平均数。10是实际存在的数吗?(是虚拟的数)师:平均分10分反映了什么?
师:10分反映了是8号队员 一场的水平?(四场的平均水平、四场的整体水平)师:7号队员的平均分11分和第三场的得分11分表示的意思一样吗?
师:平均分11分反映了什么?(7号三场的整体水平)出示:平均数能反应什么?师:现在你觉得选谁合适 说说你的理由。结论:应派7号运动员上场。
师:平均数10和这几个实际的数大小有什么关系?(比最大的数小,比最小的数大)
师:是不是这样呢?我们来看7号:9、11、13、11、课件出示:平均数比最大的数小,比最小的数大。
课堂练习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平均数,学会了用移多补少和计算的方法求出平均数。现在我们看看我们身边没有平均数。1、踢毽子比赛。一组组7人,一共踢了154个,二组9人,一共踢了180个,哪个小组的成绩好一些?过渡:不仅踢毽子比赛中有平均数,足球中也有。2、学校足球队员平均身高132厘米。小明的身高可能是120厘米吗?3、平均数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也非常广泛,生活中,哪些地方还用到过平均数?老师也搜集了一些,一起来看:2013年十一黄金周期间青岛海底世界平均每天接待游客3000人。4、据调查,我校四年级学生的平均体重是35.5千克。师:你有多重?师:看来,我们的体重有的比35、5千克多,有的比35、5千克少,但我们四年级的同学加起来在平均后的平均数是35.5千克。
(四)课堂总结。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