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3HS版八上科学全效提优第4-6章综合复习卷A
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O-16 C-12 N-14 S-32 Cl-35.5 Na-23 Fe-56 Mg-24 Al-27
一、单选题(共20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对下列事例解释错误的是( )
A.气体受压后体积变小:气体分子间的间隔减小
B.氧气助燃、氢气可燃:不同分子的化学性质不同
C.水管里的水结成冰后不再流动:水分子停止运动
D.金刚石与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构成物质的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2、某同学的妈妈因病手术,医生嘱咐要增加摄入蛋白质类食物以利于伤口愈合。则他为妈妈准备的以下食物中,最有利于伤口愈合的是( )
A. 苹果、香蕉 B. 牛奶、鸡蛋 C. 巧克力、橙汁 D. 面包、饼干
3、下列各图中 和 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则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
A B C D
4、下列关于生产措施与实现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立体种植是为了提高光能利用率
B.给农作物增施有机肥是为了给植物生长提供更充足的能量
C.晚上给大棚适当降温是为了降低蔬菜的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消耗
D.剪掉苗木的部分枝叶,并选择阴天或早晚移栽是为了提高苗木的成活率
5、过氧化氢( H2O2)俗称双氧水,是一种无色的液体,常被用作氧化剂、消毒杀菌剂和漂白剂。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每个H2O2分子是由一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分子构成的
B. H2O2分子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C. 每个H2O2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的
D. H2O2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
6、水分进入植物体内并在植物体内运输的途径正确的是( )
A.根毛细胞→成熟区导管→根导管→茎导管→叶导管
B.伸长区细胞→成熟区导管→茎导管→叶导管
C.根导管→茎导管→叶导管
D.成熟区导管→成熟区细胞→根导管→茎导管→叶导管
7、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是高度统一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被子植物的导管运输水和无机盐,筛管运输有机物
B.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动脉与静脉血管中都有瓣膜,防止血液倒流
C.被子植物体内水和无机盐的运输主要靠蒸腾作用产生的拉力
D.心脏是推动人体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
8、图中三条曲线分別表示当环境温度从25 ℃降到3 ℃时,体内甲状腺激素含量、抗利尿激素、耗氧量及酶活性的变化情况,分别对应正确的序号为( )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③③ C. ③①②② D. ①③①②
(第8图) (第9题图)
9、如图是某生物兴趣小组用金鱼藻设计的实验装置,观察在不同距离灯光照射下,试管产生的气泡数目,得到的数据如下:
试管与灯的距离(厘米) 5 10 15 20 25 30 35
每分钟产生的气泡数(个) 61 55 42 32 25 21 19
从数据中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A.光照时间越长,植物的光合作用越强 B.植物与光源的距离与产生的气泡数呈负相关
C.光照越强,植物的光合作用越强 D.植物离光源越近产生的气泡数目越多
10、如图是标准大气压下,某种物质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该物质是晶体
B. 整个过程中,该物质出现两次状态变化
C. 该物质的熔点和沸点分别是0℃和100℃
D. 在BC段和DE段,该物质温度保持不变,没有吸热
(第10题图) (第11题图)
11、如图,A、B、C、D、E表示与人体新陈代谢直接相关的生理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完成A过程的主要器官是小肠 B. 经过B过程血液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
C. C过程可以表示组织内气体交换 D. 完成D、E过程的结构单位是肾单位
12、如表为某成年人三种样品的部分成份含量,分析正确的是( )(单位:克/100毫升)
成份样品 水 蛋白质 葡萄糖 无机盐 尿素
血浆 90 8 0.1 0.72 0.03
原尿 98 0.03 0.1 0.72 0.03
尿液 96 0 0 1.1 1.8
A.血浆与原尿中蛋白质含量的差异是通过重吸收作用实现的
B.尿液中不含葡萄糖,是因为葡萄糖不能被肾小球滤过
C.尿液中尿素含量明显升高是由于肾小管发生病变引起的
D.此人肾脏(肾单位)的功能正常
13、下列关于人体泌尿系统的说法中错误的( )
A.尿液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B.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中流的都是动脉血
C.尿毒症患者需要进行血液透析,排出的主要是血液中的尿素等物质
D.膀胱是形成尿液的主要器官
14、目前,生产自来水使用适量的氯气,因为氯气(Cl2)可以和水反应得到HCl和HClO(次氯酸),HClO能杀菌消毒。而新型净水剂高铁酸钠(Na2FeO4)的效果更好,且对人体无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实验室一般不用自来水配制纯净试剂 B. H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
C. Na2FeO4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 D. Na2FeO4中高铁酸根的化合价为-2价
15、下列硫酸盐中,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的是 ( )
A.MgSO4 B.Al2(SO4)3 C.FeSO4 D.Na2SO4
16、“催化转化器”可将尾气中的有毒气体处理为无污染的气体。如图为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中四种物质均为化合物 B.该反应前后原子数目发生改变
C.甲、丁中同种元素化合价相同 D.乙、丙中所含元素种类相同
17、某混合气体,经分析只含碳、氧两种元素,且氧元素与碳元素的质量比大于8:3;则混合气体的组成不可能是( )
A.CO2和O2 B.CO和O2 C.CO和CO2 D.CO、CO2和O2
18、植物的生长需要营养物质,以下有关说法正确的 ( )
A. 给庄稼施肥是给植物的生长提供有机物和必需的无机盐
B. 移栽的黄瓜苗概况带一个土团,主要是给幼苗提供水和无机盐
C. 蒸腾作用可以拉动水和无机盐在体内的运输
D. 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通过筛管向上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
19、宁波宁海发现密花鸢尾兰,这是浙江省首次发现的新纪录植物,它叶小、两侧扁平,偈肥厚的小刀片,2-3片组成一个小植株,像极了微缩的鸢尾。它的花极小,在长约2厘米的肉质花序上,密密麻麻镶嵌着几十朵没有花柄的小花(如图甲),组成了穗状花序。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如图甲所示是植物的营养器官
B.该生物能通过呼吸作用储藏能量
C.该生物体的细胞中均含叶绿体,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D.该生物的叶片虽小,却能进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等多种生理活动
(第19题图) (第20题图)
20、如图为“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实验设计,图中试管均置于37℃温水中10分钟,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②③对照,②为对照组,可探究牙齿的咀嚼和舌头的搅拌对馒头消化的作用
B. 滴加碘液后,①号变蓝色,②③不变蓝色
C. ①与②形成对照,不能得出科学结论
D. ①③对照,①号为对照组,可探究牙齿的咀嚼和舌头的搅拌对馒头消化的作用
二、填空题(共8题,每空2分,共38分)
21、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曾报道:九家药企14种胶囊均铬超标,铬在人体内聚积具有致癌性。铬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
(1)铬元素的核电荷数为________。
(2)带3个单位正电荷的铬离子符号为________。
(3)“铬中毒”中的“铬”指的是铬________(填“分子”“单质”或“元素”)。
(第21题图) (第22题图)
22、按如图的方法,取两个相同的萝卜,各从顶端向下挖一个大小相同的洞,在A萝卜洞内装上浓盐水,在B萝卜洞内装上等量的清水,过一段时间后观察萝卜洞内水的变化。
(1)B萝卜细胞发生了如图乙中 (填序号)的变化。
(2)农业生产中一次施肥过多,会造成水稻的“烧苗”现象,这是因为________。
A.土壤溶液浓度过大,根细胞失水 B.土壤温度太高
C.水分太多,根无法呼吸 D.土壤缺乏足够的营养
23、在日常生活中,发现我校很多同学喜 ( http: / / www.21cnjy.com )欢食用一些油炸食品、烧烤食品。但油炸食品、烧烤食品等被营养专家称作“垃圾食品”,这是因为在制作过程中不仅产生大量有害气体污染环境,而且食物中还会产生一些强至癌物质,如丙烯醛,化学式为(C2H3CHO)。【版权所有:21教育】
(1)1个丙烯醛分子中共有 个原子;
(2)丙烯醛中碳质量分数为 。
24、请你仔细阅读表中的内容,并回答问题:
常见的几种离子 H+ Na+ Mg2+ OH- Cl- SO
对应元素及原子团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 +1H +1Na +2Mg -1OH -1Cl -2SO4
所能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 第一类 第二类 第三类
HCl、H2SO4 NaOH、Mg(OH)2 MgCl2、Na2SO4
(1)由前两项可得出的规律是:元素和原子团的化合价数值往往与相应离子所带的 数相等。
(2)由后两项可以得出的规律是:通过元素或原子团的 可以确定相应化合物的化学式。
(3)根据硫酸亚铁的化学式FeSO4,可推出该物质所含阳离子的符号为 。
25、下表中分别列出四种碳氢化合物的名称、相对分子质量和沸点。
名称 甲烷 乙烷 丙烷 丁烷
相对分子质量 16 30 44 58
沸点(℃) -164 -88.6 -42.1 -0.5
(1)由表中信息可知,这类碳氢化合物的沸点与它的相对分子质量的关系是 ;
(2)甲烷、乙烷、丙烷、丁烷的化学式分别为CH4、C2H6、C3H8、C4H10,从中发现这类碳氢化合物的分子中碳原子和氢原子结合有一定规律,若分子中的碳原子数为n,则氢原子数为________。
26、某同学用下图所示操作进行粗盐提纯实验:
(1)图②中有一明显错误,该操作将造成的后果是 ;
(2)改正图中错误操作后,粗盐提纯的正确操作顺序为 ;(填序号)
(3)图③中的玻璃主要作用是 。
27、解读曲线图:如图表示食物通过人体消化道时,蛋白质、淀粉、脂肪被消化的程度,字母表示消化道各器官,请回答:
(1)据图分析,曲线Z代表________的消化过程。
(2)D中含有消化酶的消化液有 。
(第27题图) (第28题图)
28、如图是植物蒸腾作用实验装置示意图。实验二是在实验一基础上的改进。请回答下列问答。
(1)实验二探究的问题是:蒸腾作用的快慢是否与________有关?
(2)对比实验二装置,说明实验一装置存在的一点不足之处: 。
三、探究题(共3题,每空2分,共20分)
29、实验题:图l示“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实验材料的处理,图2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视野图象,请根据实验的方法步骤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INCLUDEPICTURE "七下生物(人教)练闯考%20教师用书2015张耘嫣√/94.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H:\\2018秋季\\21教育网《品创优学》\\8年级\\七下生物(人教)练闯考 教师用书2015张耘嫣√\\94.TIF" \* MERGEFORMATINET
(1)用湿棉絮包裹在小鱼头部的鳃盖和躯干部,在实验观察过程中,应时常往棉絮上滴加清水,这样做的目的是 。
(2)通常情况下,使用________倍显微镜观察尾鳍血管内血液的流动情况。
(3)小鱼血液循环的动力来自________。
30、小欢在研究某植物叶片上、下表皮气孔密度(单位面积气孔数目)时,采取了如下方法。
方法1:取3株大小、来源相同、具有等量叶片的该植物嫩枝,依图甲所示方法处理。
方法2:用显微镜观察该植物同一叶片的上、下表皮装片并统计气孔的数目。
请回答问题:
(1)在方法1中,实验开始时,先将各装置的质量调至80克,其后每隔4小时测一次各装置质量,直至实验结束。
①该实验中水面上放油的作用是 。
②该实验结束时,A、B、C装置的总质量分别为mA、mB、mC.若该植物叶片的下表皮气孔密度比上表皮大,则mC﹣mB (填“>”“<”或“=”)mB﹣mA。
(2)在方法2中,若要观察到清晰的物像,则图乙中关于显微镜的部分操作,正确的顺序是 (填写图乙中的序号)。在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保卫细胞比叶片表皮细胞多了 (填细胞内结构的名称),故能进行光合作用。
31、粗盐是含有较多可溶性杂质(如氯化镁和氯化钙等)和不溶性杂质(如泥沙等)的氯化钠。为提纯粗盐,同学们经过了①蒸发结晶,②溶解,③过滤,④计算产率等步骤。
组别 1 2 3 4
精盐产率 91% 69% 73% 75%
(1)实验过程中,合理的操作步骤为 (填序号);
(2)实验过程中除烧杯外使用次数最多的仪器是 ;
(3)经过上述操作得到的精盐属于 (选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4)实验结束后,有4个小组分别展示了计算的精盐产率,老师对各组的评价是:第1组结果偏高,其他组结果都偏低。于是各组分别讨论本组的误差,所找原因合理的是第 组。
第1组:量水时眼睛位置太高,造成俯视; 第2组:称量精盐时误将精盐放在右盘;
第3组:没有蒸干,精盐中仍然有水分; 第4组:烧杯里的食盐未溶解完就开始过滤
四、解答题((第32题7分,第33题6分,第34题9分,共22分)
32、元素周期表是学习科学的重要工具,请按要求作答。
(1)图中位于第2周期、第VIA族的元素信息展示不完整,所缺内容为_________;
(2)第16号元素与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这两种元素的原子还可形成一种阴离子,该离子符号是__________。
(3)第3周期里共有__________种金属;第11号元素与第17号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_,
构成该物质的微粒是_________(填“分子”“原子”或“离子”)。
(4)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一族(纵行)的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则下列各组元素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
是_________(填字母)。
A.C和Ne B.Be和Mg C.Al和Si D.F和Cl
33、如图是人体部分系统的生理活动简单模式图,图中①表示某生理过程,②③分别表示两种气体。请据图回答:
(1)B系统中完成图中①过程的主要器官是 ;
(2)C系统中的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气体交换后,血液的名称的变化情况是 ;
(3)D系统中形成尿液的主要器官是 。
34、化学家Tim Richard将分子结构简式像小狗的某有机物(如图甲),取名为“小狗烯”(化学式为C26H26),请计算:
(1)“小狗烯”的式量是 。
(2)“小狗烯”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 。(填最简整数比)
(3)33.8g“小狗烯”中含碳元素 g。
(2)如图乙,碱性品红(化学式C20H20ClN3)用于棉、纸张、皮革等印染,也用于喷漆、墨水等。现有“小狗烯”和碱性品红的混合物,经测定:含碳元素的质量为120g,则含氢元素的质量为多少克?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清风明月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3HS版八上科学全效提优第4-6章综合复习卷A
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O-16 C-12 N-14 S-32 Cl-35.5 Na-23 Fe-56 Mg-24 Al-27
一、单选题(共20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对下列事例解释错误的是( )
A.气体受压后体积变小:气体分子间的间隔减小
B.氧气助燃、氢气可燃:不同分子的化学性质不同
C.水管里的水结成冰后不再流动:水分子停止运动
D.金刚石与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构成物质的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解析] A、气体受压后体积变小,是因为是分子间有间隙,压强增大,气体分子间的间隔变小,故选项解释正确;B、氧气助燃、氢气可燃,是因为它们是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故选项解释正确;C、水管里的水结成冰后不再流动,是因为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小,分子仍是在不断的运动的,故选项解释错误;D、金刚石与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是因为金刚石和石墨中碳的原子排列方式不同,故选项解释正确。
[答案] C
2、某同学的妈妈因病手术,医生嘱咐要增加摄入蛋白质类食物以利于伤口愈合。则他为妈妈准备的以下食物中,最有利于伤口愈合的是( )
A. 苹果、香蕉 B. 牛奶、鸡蛋 C. 巧克力、橙汁 D. 面包、饼干
[解析] A.苹果、香蕉等水果富含维生素,不符合题意;B.牛奶、鸡蛋富含蛋白质,符合题意;C.巧克力富含脂肪,橙汁富含维生素,不符合题意;D.面包、饼干富含糖类,不符合题意。
[答案] B
3、下列各图中 和 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则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
A B C D
[解析]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图AB表示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图C表示化合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图D表示两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
[答案] C
4、下列关于生产措施与实现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立体种植是为了提高光能利用率
B.给农作物增施有机肥是为了给植物生长提供更充足的能量
C.晚上给大棚适当降温是为了降低蔬菜的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消耗
D.剪掉苗木的部分枝叶,并选择阴天或早晚移栽是为了提高苗木的成活率
[解析] A、在农业生产上常采用多种措施以增大植物的叶与光的接触面积,达到提高产量的目的。如:立体种植是为了提高光能利用率,A正确;B、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因此在大棚内种植蔬菜,适当增加二氧化碳浓度,可提高产量。给农作物增施有机肥后可以被微生物分解产生二氧化碳,提高农作物的产量,B错误;C、晚上给大棚适当降低蔬菜大棚内的温度,使蔬菜的呼吸作用减弱,以减少呼吸作用对有机物的消耗,以提高蔬菜的产量,C正确;D、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是叶片;刚刚移栽的植物,幼根和根毛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根的吸水能力很弱,去掉部分枝叶,并选择阴天或傍晚时移栽,可以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有利于移栽植物的成活,D正确。
[答案] B
5、过氧化氢( H2O2)俗称双氧水,是一种无色的液体,常被用作氧化剂、消毒杀菌剂和漂白剂。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每个H2O2分子是由一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分子构成的
B. H2O2分子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C. 每个H2O2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的
D. H2O2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
[解析] 分子由原子构成,分子与原子等微粒可论个数,而元素是一个总称只论“种”不论“个”;每个H2O2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的;过氧化氢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故C符合题意。
[答案] C
6、水分进入植物体内并在植物体内运输的途径正确的是( )
A.根毛细胞→成熟区导管→根导管→茎导管→叶导管
B.伸长区细胞→成熟区导管→茎导管→叶导管
C.根导管→茎导管→叶导管
D.成熟区导管→成熟区细胞→根导管→茎导管→叶导管
[解析] 植物吸收水的主要器官是根,根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根尖成熟区,成熟区生有大量的根毛,可以吸收水分。水分进入植物体内并在体内运输的途径为土壤中的水分→根毛细胞→成熟区表皮以内的各层细胞→根毛区导管→根导管→茎导管→叶导管。
[答案] A
7、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是高度统一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被子植物的导管运输水和无机盐,筛管运输有机物
B.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动脉与静脉血管中都有瓣膜,防止血液倒流
C.被子植物体内水和无机盐的运输主要靠蒸腾作用产生的拉力
D.心脏是推动人体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
[解析] A、导管是植物体内把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由下而上输送到植株身体各处的管状结构。导管是为一串管状死细胞所组成,只有细胞壁的细胞构成的,而且上下两个细胞是贯通的;当根毛细胞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通过一定方式进入根部的导管,然后植物就通过根、茎、叶中的导管把水分和无机盐运输到植物体的全身。而筛管是植物体中由上而下输导有机物的管道,A正确;B、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主动脉之间、静脉血管中都有瓣膜,这能防止血液在循环过程中倒流,动脉血管中没有瓣膜。B错误;C、蒸腾作用产生的蒸腾拉力,促进了植物对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与运输,C正确;D、心脏主要由心肌构成,能够收缩和舒张,推动血液在心脏和血管组成的管道系统中循环流动,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D正确。
[答案] B
8、图中三条曲线分別表示当环境温度从25 ℃降到3 ℃时,体内甲状腺激素含量、抗利尿激素、耗氧量及酶活性的变化情况,分别对应正确的序号为( )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③③ C. ③①②② D. ①③①②
[解析] 人是恒温动物包括,有完善的体温 ( http: / / www.21cnjy.com )调节机制。在外界环境温度改变时,通过调节产热过程和散热过程,维持体温相对稳定。在寒冷环境下,机体增加产热和减少散热;耗氧增加,尿量增加(因为需要更多能量维持正常体温,细胞内有氧呼吸更活跃,水和二氧化碳是有氧呼吸分解葡萄糖的产物)体温等内环境条件基本不变,体内酶活性基本不变。
[答案]D
(第8图) (第9题图)
9、如图是某生物兴趣小组用金鱼藻设计的实验装置,观察在不同距离灯光照射下,试管产生的气泡数目,得到的数据如下:
试管与灯的距离(厘米) 5 10 15 20 25 30 35
每分钟产生的气泡数(个) 61 55 42 32 25 21 19
从数据中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A.光照时间越长,植物的光合作用越强 B.植物与光源的距离与产生的气泡数呈负相关
C.光照越强,植物的光合作用越强 D.植物离光源越近产生的气泡数目越多
[解析] A、本实验的变量是光照强度,而不是光照时间,所以不能得出光照时间越长,植物的光合作用越强的结论,A错误。B、光合作用受光照强度的影响;试管与灯的距离越来越大,光照强度越来越低,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越少,说明植物和光源的距离与植物产生的气泡数成反比(负相关);B正确;C、由于距离近光照会变强,距离远光照会变弱,所以这一现象说明,光照越强,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就会越强,产生的氧气(气泡)就会越多;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在一定范围内,光照越强,植物的光合作用越旺盛,C正确;D、从实验现象得出的数据可知,距离灯越近,金鱼藻产生的氧气(气泡)就越多,D正确;故A符合题意。
[答案]A
10、如图是标准大气压下,某种物质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该物质是晶体
B. 整个过程中,该物质出现两次状态变化
C. 该物质的熔点和沸点分别是0℃和100℃
D. 在BC段和DE段,该物质温度保持不变,没有吸热
[解析] A、该物质有固定的熔化温度,因此属于晶体,A不符合题意;B、由图像可知,整个过程中物质出现熔化和沸腾两次状态变化,B不符合题意;C该物质在0℃时开始熔化,100℃时开始沸腾,所以熔点为0℃,沸点是100℃;C不符合题意;D、该物质属于晶体,而晶体熔化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不变,D符合题意。
[答案] D
(第10题图) (第11题图)
11、如图,A、B、C、D、E表示与人体新陈代谢直接相关的生理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完成A过程的主要器官是小肠 B. 经过B过程血液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
C. C过程可以表示组织内气体交换 D. 完成D、E过程的结构单位是肾单位
[解析] A.在消化道内将食物分解成可以吸收的营养物质的过程叫做消化,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叫做吸收;分析图示可知:过程A表示营养物质的吸收,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故A正确,但不符合题意;B.B表示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经过B过程,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肺泡,肺泡中的氧气扩散到血液,血液由静脉血变为动脉血,故B错误,但符合题意;C.C过程可以表示组织内气体交换,当血液流经全身的毛细血管的时,由于组织细胞中氧的浓度比血液中氧浓度低,血红蛋白与氧迅速分离扩散进入组织细胞,组织细胞中的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血液.因此通过组织的气体交换,血液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故C正确,但不符合题意;D.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由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组成,D表示肾小球和肾小囊壁过滤作用,E表示肾小管的重吸收过程,因此完成D、E过程的结构单位是肾单位,故D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答案] B
12、如表为某成年人三种样品的部分成份含量,分析正确的是( )(单位:克/100毫升)
成份样品 水 蛋白质 葡萄糖 无机盐 尿素
血浆 90 8 0.1 0.72 0.03
原尿 98 0.03 0.1 0.72 0.03
尿液 96 0 0 1.1 1.8
A.血浆与原尿中蛋白质含量的差异是通过重吸收作用实现的
B.尿液中不含葡萄糖,是因为葡萄糖不能被肾小球滤过
C.尿液中尿素含量明显升高是由于肾小管发生病变引起的
D.此人肾脏(肾单位)的功能正常
[解析] A、血浆中的蛋白质是8,而原尿中只有0.03,这是通过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实现的,而不是通过重吸收作用实现的,A错误;B.葡萄糖能被滤过,尿液中不含葡萄糖是因为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将原尿中的全部葡萄糖全部吸收回血的缘故,B错误;C.尿液中尿素含量增高是因为肾小管将大部分的水分重吸收回血液的缘故,C错误;D.正常人的尿液含有水、无机盐和尿素,不含有葡萄糖、蛋白质等物质,根据表格信息显示,此人肾脏(肾单位)的功能正常,D正确
[答案] D
13、下列关于人体泌尿系统的说法中错误的( )
A.尿液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B.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中流的都是动脉血
C.尿毒症患者需要进行血液透析,排出的主要是血液中的尿素等物质
D.膀胱是形成尿液的主要器官
[解析] A、尿液的形成主要包括肾小球、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A正确。B、肾动脉进入肾脏后,分支成各级小的动脉,入球小动脉,毛细血管球,出球小动脉,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肾静脉出肾脏的。肾小球有滤过作用,血液在此处并没有发生气体交换,入球小动脉、出球小动脉,肾小球都是肾动脉的组成部分,里面流的都是动脉血,B正确。C、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内,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包括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并且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重新回到血液里;原尿中剩下的其他废物,如尿素、一部分水和无机盐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故某人患了尿毒症不能正常排尿,需要进行血液透析,排出的主要是血液中的尿素成分。,C正确。D、肾中形成的尿液,经过肾盂流入输尿管,再流入膀胱,在膀胱内暂时储存,肾脏是形成尿液的主要器官,D错误。
[答案]D
14、目前,生产自来水使用适量的氯气,因为氯气(Cl2)可以和水反应得到HCl和HClO(次氯酸),HClO能杀菌消毒。而新型净水剂高铁酸钠(Na2FeO4)的效果更好,且对人体无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实验室一般不用自来水配制纯净试剂 B. H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
C. Na2FeO4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 D. Na2FeO4中高铁酸根的化合价为-2价
[解析] A、自来水中含有杂质,不能用于配制纯净的试剂,内容正确,不选;B、H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有(+1)+x+(-2)=0,x=+1,正确,不选;C、Na2FeO4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有(+1)×2+x+(-2)×4=0,x=+6,错误,故选;D、Na2FeO4中高铁酸根的化合价为x,则有(+1)×2+x=0,x=-2,正确,不选。
[答案] C
15、下列硫酸盐中,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的是 ( )
A.MgSO4 B.Al2(SO4)3 C.FeSO4 D.Na2SO4
[解析] 在硫酸镁、硫酸铝、硫酸亚铁、硫酸钠四种物质中,将化学式变形得MgSO4、Al2/3SO4、FeSO4、Na2SO4,因56>(23×2)>24>(27×2/3),金属元素的原子相对原子质量之和越小的,在硫酸盐中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就越小,则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排列为FeSO4>Na2SO4>MgSO4>Al2/3SO4.即FeSO4>Na2SO4>MgSO4>Al2(SO4)3。
[答案] B
16、“催化转化器”可将尾气中的有毒气体处理为无污染的气体。如图为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中四种物质均为化合物 B.该反应前后原子数目发生改变
C.甲、丁中同种元素化合价相同 D.乙、丙中所含元素种类相同
[解析] A、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氮气属单质,错误;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不变,错误;C、一氧化氮中氮元素为+2价,氮气中氮元素为0价,错误;D、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均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正确。
[答案] D
17、某混合气体,经分析只含碳、氧两种元素,且氧元素与碳元素的质量比大于8:3;则混合气体的组成不可能是( )
A.CO2和O2 B.CO和O2 C.CO和CO2 D.CO、CO2和O2
[解析] 二氧化碳气体中氧、碳元素的质量比=(16×2):12=8:3;一氧化碳气体中氧、碳元素质量比=16:12=4:3;假设气体全部为二氧化碳,气体中氧、碳元素质量比也只能达到8:3,全部为一氧化碳中氧、碳元素的质量比为4:3,而混合气体中氧、碳质量比大于8:3,故可以作出如下判断:A、二氧化碳中氧、碳元素的质量比为:8:3,若混有了氧气,则其中氧、碳元素的质量比可能大于8:3;故A可能;B、一氧化碳中氧、碳元素的质量比为4:3,所以若混有了氧气,则其中氧、碳元素的质量比可能大于8:3,故B可能;C、若混和气体为CO、CO2,则由于二氧化碳中氧、碳元素的质量比为:8:3,一氧化碳中氧、碳元素的质量比为4:3,所以两种气体混合后的质量比不可能大于为8:3,故C不可能;D、二氧化碳中氧、碳元素的质量比为:8:3,一氧化碳中氧、碳元素的质量比为4:3,所以若混有了氧气,则其中氧碳元素的质量比可能大于8:3,故D可能。
[答案] C
18、植物的生长需要营养物质,以下有关说法正确的 ( )
A. 给庄稼施肥是给植物的生长提供有机物和必需的无机盐
B. 移栽的黄瓜苗概况带一个土团,主要是给幼苗提供水和无机盐
C. 蒸腾作用可以拉动水和无机盐在体内的运输
D. 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通过筛管向上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
[解析] A. 给庄稼施肥是给植物的生长提供必需的无机盐,植物不从外界吸收有机物,A不正确;B. 移栽的黄瓜苗概况带一个土团,主要是保护幼苗的嫩根及根毛细胞,B不正确;C. 蒸腾作用可以拉动水和无机盐在体内的运输,C正确;D. 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通过导管(不是筛管)向上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D不正确。
[答案]C
19、宁波宁海发现密花鸢尾兰,这是浙江省首次发现的新纪录植物,它叶小、两侧扁平,偈肥厚的小刀片,2-3片组成一个小植株,像极了微缩的鸢尾。它的花极小,在长约2厘米的肉质花序上,密密麻麻镶嵌着几十朵没有花柄的小花(如图甲),组成了穗状花序。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如图甲所示是植物的营养器官
B.该生物能通过呼吸作用储藏能量
C.该生物体的细胞中均含叶绿体,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D.该生物的叶片虽小,却能进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等多种生理活动
[解析] A.图甲是该植物的花,应该属于生殖器官,不正确;B.该生物能通过光合作用储藏能量,而呼吸作用释放能量,不正确;C.该生物体的绿色部分的细胞中含叶绿体,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根毛细胞、筛管导管和表皮细胞等没有叶绿体不能光合作用,不正确;D.该生物的叶片虽小,却能进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等多种生理活动,正确。
[答案] D
(第19题图) (第20题图)
20、如图为“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实验设计,图中试管均置于37℃温水中10分钟,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②③对照,②为对照组,可探究牙齿的咀嚼和舌头的搅拌对馒头消化的作用
B. 滴加碘液后,①号变蓝色,②③不变蓝色
C. ①与②形成对照,不能得出科学结论
D. ①③对照,①号为对照组,可探究牙齿的咀嚼和舌头的搅拌对馒头消化的作用
[解析] A. ②③有两个变量,有无唾液、牙齿的咀嚼和舌头的搅拌,不能对照,故不正确;B. 滴加碘液后,①号不变蓝色,②③会变蓝色,不正确;C. ①与②的唯一变量是唾液,可形成对照,因此可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不正确;D. ①③对照,①号为对照组,可探究牙齿的咀嚼和舌头的搅拌对馒头消化的作用,正确。
[答案] D
二、填空题(共8题,每空2分,共38分)
21、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曾报道:九家药企14种胶囊均铬超标,铬在人体内聚积具有致癌性。铬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
(1)铬元素的核电荷数为________。
(2)带3个单位正电荷的铬离子符号为________。
(3)“铬中毒”中的“铬”指的是铬________(填“分子”“单质”或“元素”)。
[解析](1)据图可知,元素周期表是按核电荷数(质子数)从小到大排列的,Cr为第24号元素,质子数24即核电荷数24;(2)铬离子的符号为Cr3+ ; (3)铬中毒中的铬是指铬元素。
[答案](1)24 (2)Cr3+ (3)元素
(第21题图) (第22题图)
22、按如图的方法,取两个相同的萝卜,各从顶端向下挖一个大小相同的洞,在A萝卜洞内装上浓盐水,在B萝卜洞内装上等量的清水,过一段时间后观察萝卜洞内水的变化。
(1)B萝卜细胞发生了如图乙中 (填序号)的变化。
(2)农业生产中一次施肥过多,会造成水稻的“烧苗”现象,这是因为________。
A.土壤溶液浓度过大,根细胞失水 B.土壤温度太高
C.水分太多,根无法呼吸 D.土壤缺乏足够的营养
[解析] (1)B萝卜洞内放的是清水,清水的浓度小于萝卜细胞液的浓度,因此萝卜细胞吸水,故清水的水位变低而细胞变软萝卜条变硬,如乙图中的①情形; (2)一次施肥过多,使环境水溶液浓度大于植物根毛细胞的液泡中细胞液的浓度,导致细胞失水而造成的“烧苗”现象。
[答案] (1)① (2)A
23、在日常生活中,发现我校很多同学喜 ( http: / / www.21cnjy.com )欢食用一些油炸食品、烧烤食品。但油炸食品、烧烤食品等被营养专家称作“垃圾食品”,这是因为在制作过程中不仅产生大量有害气体污染环境,而且食物中还会产生一些强至癌物质,如丙烯醛,化学式为(C2H3CHO)。【版权所有:21教育】
(1)1个丙烯醛分子中共有 个原子;
(2)丙烯醛中碳质量分数为 。
[解析] (1)根据丙烯醛的化学式(C2H3CHO)可知,原子总数为:2+3+1+1+1=8;
(2)丙烯醛中碳(12×3)/56×100%≈64.3%。
[答案] (1)8(2)9:1:4
24、请你仔细阅读表中的内容,并回答问题:
常见的几种离子 H+ Na+ Mg2+ OH- Cl- SO
对应元素及原子团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 +1H +1Na +2Mg -1OH -1Cl -2SO4
所能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 第一类 第二类 第三类
HCl、H2SO4 NaOH、Mg(OH)2 MgCl2、Na2SO4
(1)由前两项可得出的规律是:元素和原子团的化合价数值往往与相应离子所带的 数相等。
(2)由后两项可以得出的规律是:通过元素或原子团的 可以确定相应化合物的化学式。
(3)根据硫酸亚铁的化学式FeSO4,可推出该物质所含阳离子的符号为 。
[解析] (1)由前两项内容对照可得出的规律是:元素和原子团的化合价数值往往与相应离子所带的电荷数相等。 (2)化学式书写原则:组成化合物的各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由后两项内容对照可以得出的规律是:通过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可以确定相应化合物的化学式。 (3)根据硫酸亚铁的化学式FeSO4,可推出该物质所含阳离子的符号为Fe2+。
[答案](1)电荷 (2)化合价 (3) Fe2+
25、下表中分别列出四种碳氢化合物的名称、相对分子质量和沸点。
名称 甲烷 乙烷 丙烷 丁烷
相对分子质量 16 30 44 58
沸点(℃) -164 -88.6 -42.1 -0.5
(1)由表中信息可知,这类碳氢化合物的沸点与它的相对分子质量的关系是 ;
(2)甲烷、乙烷、丙烷、丁烷的化学式分别为CH4、C2H6、C3H8、C4H10,从中发现这类碳氢化合物的分子中碳原子和氢原子结合有一定规律,若分子中的碳原子数为n,则氢原子数为________。
[解析] (1)通过分析表中的数据可知,碳氢化合物的沸点与它的相对分子质量的关系是:常温下气态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大,沸点越高;(2)甲烷(CH4)、丙烷(C3H8)、丁烷(C4H10),碳原子的个数分别是1、3、4时,氢原子个数是4、8、10,所以分子中的碳原子数为n,则其化学式为CnH(2n+2)。
[答案] (1)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其沸点越高;(2)2n+2
26、某同学用下图所示操作进行粗盐提纯实验:
(1)图②中有一明显错误,该操作将造成的后果是 ;
(2)改正图中错误操作后,粗盐提纯的正确操作顺序为 ;(填序号)
(3)图③中的玻璃主要作用是 。
[解析](1)据图片可知,②是过滤,没有用玻璃棒引流,可能会造成的后果:部分滤液从滤纸与漏斗之间的缝隙流下,导致滤液依然浑浊,达不到过滤的目的;(2)正确的操作顺序为③②①;(3)图③中玻璃棒主要作用:搅拌,以加速盐的溶解。
[答案](1)部分滤液从滤纸与漏斗之间的缝隙流下,导致滤液依然浑浊
(2)③②① (3)搅拌,以加速溶解
27、解读曲线图:如图表示食物通过人体消化道时,蛋白质、淀粉、脂肪被消化的程度,字母表示消化道各器官,请回答:
(1)据图分析,曲线Z代表________的消化过程。
(2)D中含有消化酶的消化液有 。
[解析] (1)据图分析,曲线甲在小肠处,才开始消化,并最终被消化,所以曲线Z代表脂肪的消化;X从胃开始消化,并在小肠内最终被消化,所以Y曲线代表蛋白质的消化;(2)甲、乙、丙三类食物都在D部位被消化,所以D代表小肠,小肠内的消化液主要由:胆汁、肠液、胰液,能够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但胆汁中不含消化酶。
[答案] (1)脂肪 (2)肠液、胰液等
(第27题图) (第28题图)
28、如图是植物蒸腾作用实验装置示意图。实验二是在实验一基础上的改进。请回答下列问答。
(1)实验二探究的问题是:蒸腾作用的快慢是否与________有关?
(2)对比实验二装置,说明实验一装置存在的一点不足之处: 。
[解析] (1)植物可以进行蒸腾作用,以水蒸气的形式通过气孔散失到空气中,实验(一)探究的问题是:蒸腾作用主要是通过叶片进行的. 塑料袋装植物,放置一段时间后,会看到袋内壁上有水珠出现,但土壤中的水分水也可以由液态变成气态散失到空气中,所以此装置不正确;实验(二)A、B、C三个塑料袋内的叶片的数量不同,根据三个塑料袋中的水珠的数量可以说明蒸腾作用的快慢与叶片的多少有关,所以实验(二)探究的问题是:蒸腾作用的快慢是否与叶片的多少有关?(2)对比实验(二)装置,说明实验(一)装置存在的不足之处①根是吸收水分的主要器官,缺少根,茎的吸水功能较弱,影响蒸腾作用②对照不如实验(二)鲜明。(能说出一点即可)
[答案] (1)叶片的多少 (2)①根是吸收水分的主要器官,缺少根,茎的吸水功能较弱,影响蒸腾作用②对照不如实验(二)鲜明
三、探究题(共3题,每空2分,共20分)
29、实验题:图l示“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实验材料的处理,图2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视野图象,请根据实验的方法步骤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INCLUDEPICTURE "七下生物(人教)练闯考%20教师用书2015张耘嫣√/94.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H:\\2018秋季\\21教育网《品创优学》\\8年级\\七下生物(人教)练闯考 教师用书2015张耘嫣√\\94.TIF" \* MERGEFORMATINET
(1)用湿棉絮包裹在小鱼头部的鳃盖和躯干部,在实验观察过程中,应时常往棉絮上滴加清水,这样做的目的是 。
(2)通常情况下,使用________倍显微镜观察尾鳍血管内血液的流动情况。
(3)小鱼血液循环的动力来自________。
[解析] (1)小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来获得水中的溶解氧,因此在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的实验过程中,要用浸湿的棉絮,并经常滴加清水,将小鱼的头部的鳃盖和躯干包裹起来,目的是保持小鱼正常的呼吸; (2)小鱼尾鳍内含色素,颜色深,视野较暗,用低倍的显微镜,低倍镜比高倍镜的视野亮;(3)小鱼血液循环的动力来自心脏。
[答案] (1)保证小鱼的正常呼吸 (2)低 (3)心脏
30、小欢在研究某植物叶片上、下表皮气孔密度(单位面积气孔数目)时,采取了如下方法。
方法1:取3株大小、来源相同、具有等量叶片的该植物嫩枝,依图甲所示方法处理。
方法2:用显微镜观察该植物同一叶片的上、下表皮装片并统计气孔的数目。
请回答问题:
(1)在方法1中,实验开始时,先将各装置的质量调至80克,其后每隔4小时测一次各装置质量,直至实验结束。
①该实验中水面上放油的作用是 。
②该实验结束时,A、B、C装置的总质量分别为mA、mB、mC.若该植物叶片的下表皮气孔密度比上表皮大,则mC﹣mB (填“>”“<”或“=”)mB﹣mA。
(2)在方法2中,若要观察到清晰的物像,则图乙中关于显微镜的部分操作,正确的顺序是 (填写图乙中的序号)。在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保卫细胞比叶片表皮细胞多了 (填细胞内结构的名称),故能进行光合作用。
[解析] (1)①该实验中水面上放油的作用是防止水分蒸发;②A叶片不处理蒸腾作用最大,因此mA最小,B叶片下表面涂上凡士林,只用气孔少的上表面进行蒸腾作用,因此mB大于mA,C叶片两面涂上凡士林,不进行蒸腾作用,因此mc最大。因此“该实验结束时,A、B、C装置的总质量分别为mA、mB、mc.若该植物叶片的下表皮气孔密度比上表皮大”,则mc﹣mB<mB﹣mA(选填“>”、“<”或“=”)。(2)“在方法1中,若要观察到清晰的物像,则图乙中关于显微镜的部分操作步骤是”②对光、放置玻片标本、①镜筒下降,注视物镜、③镜筒上升寻找物像,因此正确的顺序是②①③(填写图乙中的序号)。保卫细胞有叶绿体,表皮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在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保卫细胞比叶片表皮细胞多了叶绿体(填细胞内结构的名称),故能进行光合作用。
[答案] (1)①防止水分蒸发;②<(2)②①③;叶绿体
31、粗盐是含有较多可溶性杂质(如氯化镁和氯化钙等)和不溶性杂质(如泥沙等)的氯化钠。为提纯粗盐,同学们经过了①蒸发结晶,②溶解,③过滤,④计算产率等步骤。
组别 1 2 3 4
精盐产率 91% 69% 73% 75%
(1)实验过程中,合理的操作步骤为 (填序号);
(2)实验过程中除烧杯外使用次数最多的仪器是 ;
(3)经过上述操作得到的精盐属于 (选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4)实验结束后,有4个小组分别展示了计算的精盐产率,老师对各组的评价是:第1组结果偏高,其他组结果都偏低。于是各组分别讨论本组的误差,所找原因合理的是第 组。
第1组:量水时眼睛位置太高,造成俯视; 第2组:称量精盐时误将精盐放在右盘;
第3组:没有蒸干,精盐中仍然有水分; 第4组:烧杯里的食盐未溶解完就开始过滤
[解析] (1)粗盐提纯的步骤:溶解、过滤、蒸发结晶、计算产率,故为②③①④;(2)除烧杯外,用的最多的是玻璃棒:溶解时搅拌、过滤时引流、蒸发时搅拌、称量是转移等;(4)第1组眼睛位置太高造成俯视时会导致读出的水示数偏大而实际得到水的体积偏小,但对精盐的质量没有影响,不合题意;第2组:称量时误将精盐放在右盘,根据左盘质量=右盘质量+游码指示值,会导致测出的精盐质量偏大,即产率偏大,故不符合题意;第3组:没有蒸干,精盐中仍有水分,则导致精盐质量偏大,产率偏大,故不符合题意;第4组:烧杯里的食盐未溶解完就开始过滤,会导致精盐的质量偏小,故产率偏小,符合题意。
[答案] (1)②③①④ (2)玻璃棒 (3)混合物 (4)4
四、解答题((第32题7分,第33题6分,第34题9分,共22分)
32、元素周期表是学习科学的重要工具,请按要求作答。
(1)图中位于第2周期、第VIA族的元素信息展示不完整,所缺内容为_________;
(2)第16号元素与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这两种元素的原子还可形成一种阴离子,该离子符号是__________。
(3)第3周期里共有__________种金属;第11号元素与第17号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_,
构成该物质的微粒是_________(填“分子”“原子”或“离子”)。
(4)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一族(纵行)的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则下列各组元素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
是_________(填字母)。
A.C和Ne B.Be和Mg C.Al和Si D.F和Cl
[解析] (1)在元素周期表中,每一横行叫周期,每一列叫族,由图可见,第二周期第VIA族的信息缺失,缺少元素名称氧;(2)第16号元素是硫元素,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硫元素和氧元素可组成的物质为二氧化硫(SO2)或三氧化硫(SO3);硫元素和氧元素还可形成硫酸根离子或亚硫酸根离子,离子符号为:SO42-(或SO32-);(3)第三周期里共有三种金属,分别为钠、镁和铝三种金属;第11号元素是钠元素,第十七号元素是氯元素,钠元素和氯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氯化钠,化学式为NaCl;构成氯化钠的微粒是钠离子和氯离子;(4)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一族的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Be和Mg在同一族,F和Cl在同一族,因此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
[答案] (1)氧;(2)SO2(或SO3); SO42-(或SO32-); (3)三;NaCl;离子;(4)BD。
33、如图是人体部分系统的生理活动简单模式图,图中①表示某生理过程,②③分别表示两种气体。请据图回答:
(1)B系统中完成图中①过程的主要器官是 ;
(2)C系统中的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气体交换后,血液的名称的变化情况是 ;
(3)D系统中形成尿液的主要器官是 。
[解析] (1)B系统是消化系统,完成①吸收功能的主要器官是小肠;(2)C是循环系统,的血液与组织细胞气体交换后,血液中的氧气扩散进入组织细胞,而细胞中的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血液中,血液由动脉血变成静脉血;(3)D是泌尿系统,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组成,其中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
[答案] (1)小肠 (2)动脉血变成静脉血 (3)肾脏
34、化学家Tim Richard将分子结构简式像小狗的某有机物(如图甲),取名为“小狗烯”(化学式为C26H26),请计算:
(1)“小狗烯”的式量是 。
(2)“小狗烯”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 。(填最简整数比)
(3)33.8g“小狗烯”中含碳元素 g。
(2)如图乙,碱性品红(化学式C20H20ClN3)用于棉、纸张、皮革等印染,也用于喷漆、墨水等。现有“小狗烯”和碱性品红的混合物,经测定:含碳元素的质量为120g,则含氢元素的质量为多少克?
[解析] (1)“小狗烯”的化学式为C26H26,式量是 ;(2)“小狗烯”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 ;(3)33.8g“小狗烯”中含碳元素为33.8g××100%=31.2g。(4)小狗烯和碱性品红中碳氢原子个数比都是1∶1,所以质量比为12∶1。设氢元素质量为x,120g:x=12:1,x=10g。
[答案](1) 338 (2)12:1 (3)31.2g (4)10g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清风明月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3HS版八上科学全效提优第4-6章综合复习卷A
答 题 卷
一、选择题(共20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二、填空题(共8题,每空2分,共38分)
21、(1) ;(2) ;(3) ;
22、(1) ;(2) ;
23、(1) ;(2) ;
24、(1) ;(2) ;(3) ;
25、(1) ;(2) ;
26、(1) ;
(2) ;(3) ;
27、(1) ;(2) ;
28、(1) ;
(2) 。
三、探究题(共3题,每空2分,共20分)
29、(1) ;(2) ;(3) ;
30、(1)① ;② ;
(2) ; ;
31、(1) ;(2) ;
(3) ;(4) 。
四、解答题((第32题7分,第33题6分,第34题9分,共22分)
32、(1) ;(2) ; ;
(3) ; ; ;
(4) ;
33、(1) ;(2) ;
(3) ;
34、(1) ;(2) ;(3) ;
(4)解:
学校 班级 姓名 考号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清风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