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新课标】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1-06 08:50: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试卷
一、读拼音,写词语。(6分)
传说《月光曲》是这样pǔ xiě(    )而成的: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在lái yīn(    )河畔的茅屋里,为mánɡ ɡū niɑnɡ(     )和她的哥哥弹奏乐曲,优美的旋律让兄妹俩táo zuì(    )其中。贝多芬被兄妹俩热爱音乐的真挚情感打动了,于是,他借着qīnɡ yōu(    )的月光即兴创作了一首ɡānɡ qín(    )曲,这便是《月光曲》。
二、假期,爸爸带龙龙去看了京剧。看完之后,龙龙被我国的国粹深深地吸
引住了,回来之后写了下面一段文字,请你阅读并完成练习。(8分)
爸爸得了两张京剧演出的入场券,便带我去看京剧。舞台上,京剧演员们的表演惟妙惟肖:驰骋沙场的将军、恬静温婉的大家闺秀、眼盲心善的老人……不仅人物性格鲜明,那唱腔也犹如天籁之音萦绕耳畔,又似一lǚ 春风拂面而来,令人陶醉不已。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A.入场券(juàn) B.驰骋(chénɡ)
C.恬静(tián) D.眼盲心善(mán)
(2)“陶”在文段中的意思是( )
A.制造陶器。 B.比喻教育、培养。 C.快乐。
D.用黏土烧制的材料,质地比瓷松软,有吸水性。
(3)小明不会写“一lǚ 春风”的“lǚ”字,通过查字典,找到了下面四个字。请你结合意思帮小明选出正确的字。( )
A.捋(lǚ):用手指顺着抹过去,使物体顺溜或干净。
B.梠(lǚ):屋檐。
C.偻(lǚ):①弯曲(指身体);②迅速。
D.缕(lǚ):①线;②一条一条,详详细细;③用于细长而软的东西。
(4)与“惟妙惟肖”意思相近的词语有_______________;像“天籁之音”这样关于音乐的词语还有_________________。
三、选择。(4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驰骋(chěng) 谬矣(miù)  曝晒(bào)
B.戛然(gá) 拊掌(fǔ) 恬静(tián)
C.尴尬(ɡà) 琴弦(xián) 善哉(zāi)
D.蜡烛(zhú) 少选(shào) 入场券(quàn)
2.填入下面语段中最合适的一个成语是(  )
还记得“开学第一课”来自太空的礼物吗?
航天员刘伯明在太空________地书写了“理想”
二字,送给全国的学生,让人不禁赞叹:“书
法艺术魅力无穷,中华传统文化魅力无穷!”
A. 高山流水 B. 栩栩如生 C. 笔走龙蛇 D. 妙笔生花
3.下面这段话表达的主要观点是(  )
“双减”政策的出台使一些家长对教育责任产生了误解,以为自己可以完全“放手”。但“双减”不代表减轻家长肩上的责任,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教导、家庭的熏陶。家长永远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责任人,如果因为“双减”而对孩子的学习不管不问,那其实是对孩子的不负责。
A.家长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责任人。
B. “双减”使部分家长产生误解。
C.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教导。
D. “双减”不是减父母的责任。
4.下列书法家与其故事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柳公权——入木三分 B.颜真卿——乞米
C.欧阳通——学书买父字 D.郑板桥——六分半书
四、先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完成练习。(12分)
雅(  )共赏  妙笔生(  )  巧(  )天工  美不胜(  )
余音绕(  )  独(  )匠心  引人入(  )  脍(  )人口
(1)这些冰雕艺术品太美了,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作者真是____________,写出的文章构思____________,内容____________。
(3)音乐会上,既有_____________的流行音乐,也有_____________的世界名曲,一曲终了,_____________。
五、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8分)
1.贝多芬说:“不,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对台戏”“花架子”“唱白脸”中任选一词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用自己的话说说句子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博物馆展出了一批两千多年前的新出土的文物。(在原句上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六、根据积累的知识填空。(8分)
(1)忽然,海面上_______________了大风,_______________了巨浪。被月光照得___________________的浪花,一个连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4分)
(2)《月光奏鸣曲》是_______国的____________创作的。(2分)
(3)古人说:“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综合实践(4分)
六年级(1)班开展了一次以“传统艺术”为主题的班会活动。请你参与进来吧。
1.语文老师展示了下面几幅图片,请你分别选出对应的传统艺术的名称。(2分)
A. 剪纸    B. 书法    C. 皮影    D. 国画
INCLUDEPICTURE"第7单元-九题图1. TIF"(   )  INCLUDEPICTURE"P16-1. TIF"(   )  INCLUDEPICTURE"第7单元-九题图3. TIF"(   )  INCLUDEPICTURE"第7单元-九题图4. TIF"(   )
2.传统艺术需要我们继承和弘扬,对此你有什么建议吗?至少写出一条。(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课内阅读。(9分)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1.“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这句话中“善”的意思是(  )(2分)
A.擅长 B.善良,慈善 C.好 D.熟悉
2.人们根据伯牙和锺子期的传说,把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叫作“知音”,用“高山流水”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锺子期死后,伯牙破琴绝弦,终生不再弹琴的原因是什么?(用文中原句回答)(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诗句与伯牙和锺子期的传说无关的一项是(  )(3分)
A.锺期一见知,山水千秋闻。   
B.故人舍我归黄壤,流水高山心自知。
C.锺期久已没,世上无知音。
D.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九、课外阅读。(11分)
看 戏
叶君健
①时间是晚上八点。太阳虽然早已落下,但暑气并没有收敛,没有风。公园里那些挺立着的古树静静的,树叶也是静静的。露天的“劳动剧场”也是静静的。
②剧场里并不是没有人。相反,人非常满。每个角落里都是人,工人、店员、手艺人、干部、学生,甚至还有近郊来的农民。从前面一排向后面一望,这简直像一个人海。
③舞台上的幕布拉开了,音乐奏起来了。演员们踩着音乐的拍子,以庄重而有节奏的步法走到灯光前面来了。灯光射在他们五颜六色的服装和头饰上,如同一片金碧辉煌的彩霞。
④当女主角穆桂英以轻盈而矫健的步子出场的时候,这个平静的海面陡然动荡起来了,它上面卷起了一阵暴风雨:观众像触了电似的,迅即对这位女英雄报以雷鸣般的掌声。她开始唱了。她圆润的歌喉在夜空中颤动,听起来辽远而又切近,柔和而又铿锵。戏词像珠子似的从她的一颦一笑中,从她的优雅的水袖中,从她那婀娜的身段中,一粒一粒地滚下来,滴在地上,溅到空中,落进每一个人的心里,引起一片深远的回音。 这回音听不见,却淹没了刚才涌起的那一阵热烈的掌声。
⑤观众像着了魔一样,忽然变得鸦雀无声。他们看得入了神。他们的感情和舞台上女主角的感情交融在了一起。女主角的歌舞渐渐进入高潮。观众的情绪也渐渐进入高潮。潮在涨,没有谁能控制住它。这个一度平静下来的人海忽然又动荡起来了。戏就在这时候要到达顶点。我们的女主角在这时候就像一朵盛开的鲜花,观众想把这朵鲜花捧在手里,不让它消逝。他们不约而同地从座位上立起来,像潮水一样,涌到我们这位艺术家面前。舞台已经失去了界限,整个剧场成了一个庞大的舞台。
⑥我们的这位艺术家是谁呢?他就是梅兰芳同志。半个世纪的舞台生涯过去了,六十六岁高龄的他,仍然能创造出这样富有朝气的美丽形象,表现出这样充沛的青春活力,这不能不说是奇迹。这奇迹的产生是必然的,因为我们拥有这样热情的观众和这样热情的艺术家。
1.解释下列词语。(2分)
陡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鸦雀无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短文写了很多场面,不包括下面哪一项?( )(2分)
A.观众等待看戏的场面。
B.梅兰芳表演的场面。
C.梅兰芳谢幕时观众欢呼的场面。
D.观众看戏的场面。
3.文章第④段画波浪线的部分是对__________大师表演的直接描写,这部分
内容既写了他的___________,又写了他的肢体表演。最精妙的是运用了比
喻的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4.“这奇迹的产生是必然的,因为我们拥有这样热情的观众和这样热情的艺
术家。”写出你对这句话的理解。(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习作(30分)
以“我学会了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习作介绍自己熟悉的一种艺术形式。
要求:把题目补充完整(可以补充“书法、舞蹈、画画”等);重点突出,写出真情实感。
参考答案
一、谱写 莱茵 盲姑娘 陶醉 清幽 钢琴
二、(1)C (2)C (3)D (4)示例:栩栩如生 余音绕梁
三、1. C 2. C 3. D 4. A
四、俗 花 夺 收 梁 具 胜 炙
(1)巧夺天工 美不胜收
(2)妙笔生花 独具匠心 引人入胜
(3)雅俗共赏 脍炙人口 余音绕梁
五、1.贝多芬说,不,他是来弹一首曲子给那位姑娘听的。
2.示例:工作要讲实效,不要摆花架子。
3.伯牙摔琴断弦,终生不再弹琴,他认为世上再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了。
4.博物馆展出了一批INCLUDEPICTURE"N1. EPS"文物。
六、(1)刮起 卷起 雪亮 朝着岸边涌过来
(2)德 贝多芬
(3)这句话的字面意思是:种田要问耕种的奴仆,织布要问织绢的婢女。告诉我们办事应当向内行请教。
七、1. D A C B
2. 示例:加大宣传力度,扩大社会影响。例如制作民间艺术宣传片,利用
电视媒体进行宣传。
八、1.C
2.真正了解自己 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
3.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4.D
九、1.突然。 形容非常安静。 2. C
3. 梅兰芳 唱腔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梅兰芳精湛的表演技艺
4. 示例:梅兰芳精彩的表演和美丽的形象折服了所有人,观众热情高涨。
这句话表达了艺术家和观众对于艺术的热爱。
十、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