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生物的分类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列举生物分类的依据。
(2)举例说出生物分类的等级。
(3)尝试根据一定的特征对生物进行分类。
2. 过程与方法
尝试使用一分为二,逐步对比排列的方法对生物进行分类。在分类活动中,培养学生分析、推理、归纳等科学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分类活动,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不断探究的精神。
(2)通过了解生物的类群,进而了解生物的多样性,培养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感。
(3)关注生物分类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尝试根据一定的特征对生物进行分类。
2. 教学难点:列举生物分类的依据。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动植物在分类中的位置的图片等。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创设情境:圣诞老人要给大家寄礼物,包裹上的地址应该怎么写?地址应包括收件人所在的国家、省、市、区、县、街道、门牌号等,快递员可凭借这些不同等级的地址信息,顺利找到收件人。这跟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有什么关系呢?
(二)互动授课
过渡:在生物分类中,人们也采用等级分类法,就像快递单上的地址一样,将生物进行划分。生物分类有哪些等级呢?
1.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36~37页的内容,小组讨论自行解决问题。
(1)生物学家主要根据什么对生物进行分类?
学生:生物的相似程度(如形态结构、生理功能)。
(2)生物分类的目的是什么?
学生:确定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更好地研究各种生物。
(3)生物分类的等级从高到低依次是?
学生:界、门、纲、目、科、属、种。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
①生物分类主要是根据生物的相似程度(如形态结构、生理功能),把生物划分为不同的等级,并对每一类群的特征进行科学的描述。
②生物分类的等级从高到低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
2. 引导学生小组讨论生物分类等级示意图,举例说明生物分类等级之间的相互关系,完成有关人和黑猩猩的分类等级图,自行解决问题。
(1)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什么?
学生: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
(2)一个物种便是一种生物,这种说法正确吗?
学生:正确。因为“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
(3)同种生物个体之间的亲缘关系近,还是同界生物个体之间的亲缘关系近?
学生:同种生物个体之间的亲缘关系最近。
(4)按照由近到远的顺序,将虎与狼、猫、豹的亲缘关系进行排列。
学生:虎→豹→猫→狼。
(5)怎样利用生物的特征来确定分类等级以及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
学生:不同种类的生物所处的共同分类等级越低,它们之间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特征上的相似程度越大,亲缘关系越近;反之,不同种类的生物所处的共同分类等级越高,它们之间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特征上的相似程度越小,亲缘关系越远。
教师补充讲解:
①种,又称物种,是指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基本相似,生态分布基本相同的一类生物。种是生物分类等级中最基本的分类单位。品种不属于自然分类系统的分类单位,而是人工育种获得的变异类型。例如,狗是人类最早驯养的动物之一,有牧羊犬、柴犬、雪橇犬、猎犬、贵宾犬等品种。
②当两种以上的动物同属于一个较小的分类单位时,它们一定属于同一个较大的分类单位,如狼和郊狼同属于犬属,它们一定同属于犬科;当两种以上的动物同属于一个较大的分类单位时,它们不一定同属于一个较小的分类单位,如马和蛇同属于脊椎动物亚门,但是不属于同一个纲,马属于哺乳纲,蛇属于爬行纲。
3.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40页的“课外阅读”,小组讨论自行解决问题。
(1)提出双名法的是谁?
学生:瑞典科学家林奈。
(2)双名法是如何命名的?
学生:属名+种加词+命名者姓名。
教师补充讲解:按照双名法,每种生物的“名字(学名)”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属名,第二部分是种加词,种加词后面是命名者的姓名。双名法的学名部分均为拉丁文,并为斜体字,命名者姓名部分为正体(有时可以省略)。
五、板书设计
六、布置作业与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