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试卷
一、根据语境,看拼音写词语。
同学们的绘画作品精彩纷呈,有连绵起伏的群山,有bì bō dàng yàng( )的西湖,有cōng míng líng lì( )的cì wei( ),有sā tuǐ( )táo cuàn( )的兔子,有正在攀登dǒu qiào( )山崖的勇士……同学们用画笔zōng hé( )展现了生活中各式各样的美。
二.选择
1.选出每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错误的一项。
(1)A.一匹(pǐ) B.正月(zhēng) C.逃窜(cuān) ( )
(2)A.瘦削(xiāo) B.的确(dí) C.畜生(chù) ( )
(3)A.不朽(xiǔ) B.秕谷(bǐ) C.吊唁(yán) ( )
2.下列词语书写全对的一项是( )。
A.供品 经厉 盼望 项圈
B.朝汛 解散 凌乱 昏沉
C.烟雾 浮萍 措综 厨房
D.澄澈 海藻 家景 撒播
3.给“参差”一词标注拼音,正确的一项是( )。
A.cān chā B.cēn cī C.cēn chā D.cān chāi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我读长篇小说时一味贪多求快,常常会把小说里的人物和情节张冠李戴。
B.他听见脚步声,抬起头来,饱经风霜的脸上现出难以忍受的痛苦。
C.经过老师指点,我才恍然大悟,这道题原来是我做错了。
D.小弟弟的胃口十分好,特别喜欢吃水果,经常囫囵吞枣。
三、根据课文内容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好的故事》中,所有的景物都和水联系在一起,描绘的是醉人的江南水乡风光。 ( )
(2)《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中,关于鲁迅先生的事件只有“趣谈水浒”和“救助车夫”这两件。 ( )
(3)诗人臧克家在《有的人》这首诗中,大量运用对比的手法,批判了那些骑在人民头上的统治者和压迫者,歌颂了鲁迅先生为人民无私奉献的可贵精神。 ( )
(4)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句中的两个“死”都指失去了生命。( )
四、按要求完成练习。
1.姑娘说:“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敬仰鲁迅,因为鲁迅的骨头是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媚骨;我敬仰鲁迅,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敬仰鲁迅,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仿写,在横线上写上恰当的句子)
3.读下面的短语,你想到了什么?选择一个短语,把你想到的用一段话写下来。
迷人的微笑 飘飞的落叶 精彩的开幕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课文内容填空
1.鲁迅先生在小说《故乡》中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走的人多了,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启发我们要勇于开拓。
2.什么才是中国的脊梁?鲁迅先生告诉我们:“我们从古以来,就有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有_________________的人,有_______________,有_______________……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3.鲁迅先生逝世后,友人撰写了这样一副挽联:“译著尚未成功,惊闻陨星,中国何人领呐喊?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这副挽联中巧妙地嵌入了鲁迅先生的两部小说集的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六、非连续性文本
材料一:“鲁迅故里”游览图
材料二:景点介绍
A. 鲁迅祖居 B. 鲁迅故居 C. 三味书屋 D. 鲁迅纪念馆
鲁迅祖居是鲁迅祖辈世居之地。它坐北朝南,青瓦粉墙,砖木结构,是目前绍兴保存最为完好的清代台门建筑之一。 鲁迅故居始建于清嘉庆年间,建筑共分三进。鲁迅出生在这里,百草园就在其中,鲁迅在此度过了他的童年时光。 三味书屋是当时绍兴城内的一所私塾,坐东朝西,北临小河。鲁迅12岁开始到这里学习,前后共约五年的时间。 鲁迅纪念馆粉墙黛瓦,黑漆大门,朴素清丽,主要展示鲁迅生平事迹,突出鲁迅青少年时代的学习和生活情况。
材料三:绍兴鲁迅故里景区参观办法
[免费开放景点]鲁迅祖居、三味书屋、鲁迅故居(含百草园、鲁迅笔下的风情园)、鲁迅纪念馆。
[免费开放时间]夏令时:8:30-21:00,20:45停止入园(周一17:00停止入园);冬令时:8:30-20:30,20:15停止入园(周一17:00停止入园)。
[参观办法](1)游客可登录“绍兴市文旅集团”或“绍兴鲁迅纪念馆”公众号,根据系统提示分时预约,每人每天限预约一次。
(2)预约成功后,推荐录人脸,快捷入园。未录入人脸者,持身份证或预约二维码入园。
(3)各景点严格执行一人一证实名参观的规定,未成年人如无身份证,可出示居民户口本。
[其他收费项目]导游讲解服务、租借语音导览设备、停车、游船(乌篷船)、电瓶车、“沈园之夜”、主题公园、休闲娱乐、演艺等收费服务项目按相关标准收取费用。
1.根据材料内容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华华想利用周一晚上18:00-21:00这个时间段进入鲁迅故里景区参观。( )
(2)鲁迅故里景区各景点严格执行一人一证实名参观的规定,未成年人如果没有身份证,可以用居民户口本代替。( )
(3)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距离较远,华华选择租赁电瓶车前往,期间不会产生任何费用。( )
2.为了更好地游览“鲁迅故里”,华华打算做一份攻略。
(1)为了设计旅游路线,华华需要重点阅读材料________;为了确定游览出行的时间,她需要重点阅读材料________。
(2)设计攻略时,华华阅读了官网信息后,对三味书屋的“三味早读”、鲁迅祖居的“绍俗祝福”等活动特别感兴趣,于是她点击“( )”栏目,来阅读这些活动的详细介绍。
A.景区新闻 B.景区活动 C.陈展研究 D.藏品资料
(3)华华准备先去了解一下鲁迅先生的生平事迹,看了材料二的景点介绍,第一站她会去________。(填序号)
3.华华在游览了“鲁迅故里”后,回到班上与同学们开展了一次“我心目中的鲁迅先生”的专题讨论会。如果你也在现场,请结合自己的认识发表看法。
华华:我觉得鲁迅先生的作品也不难读,我还有点喜欢上了呢!
典典:在臧克家的笔下,我看到了一个以笔作为战斗武器的鲁迅先生,他为了人民无私奉献,我们应该向他学习,做有价值的人。
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课外阅读
我认识的____________先生
巴金
①像先生这样懂得所谓“人情世故”而且知道旧社会很深的上了年纪的人,怎么能够跟年轻人做朋友而且有亲密的关系呢?
②也许有人不了解,其实先生跟别的人一样,在年轻的时候喜欢跟年轻人做朋友,不同的是,他由壮年到老年,还是喜欢跟年轻人做朋友,跟年轻人在一起,他也显得年轻,而且跟年轻人一样的纯真。
③对付敌人他可以利用他那些关于旧社会的知识,可以利用他那些“人情世故”;对待青年他却非常天真而且善良。
④以前,他同他的学生孙伏园一起旅行,他看见孙伏园体弱,便常常主动替孙伏园打铺盖卷儿。这一类帮助年轻朋友的事,在先生的一生中,其实是很多的。
⑤很少有人像他那样爱护青年。我记得有一回有人请先生吃饭,几个有地位的人在席上一致指责一个青年编辑的缺点,先生不满意这种缺席裁判,不待席终便拂袖而去。这个青年编辑就是《译文》期刊的编辑黄源。
⑥这以后《译文》停刊了,黄源也失了业。他为了《译文》复刊的事情四处奔走。他还常常去看先生,有一回,先生对他说:“看见你瘦了,我觉得很难过。”这是很自然地说出来的。
⑦正因为先生对每一个青年朋友都这样深切地关心,所以在柔石等五位烈士牺牲以后,他会写出像《为了忘却的记念》那样充满悲愤的文章。
1.文中的先生指的是谁?想一想,把题目补充完整。
2.第③段运用的手法是( )
A.对比 B.象征 C.衬托 D.想象
3.读了这篇文章后,我感受到了先生( )(多选)
A.爱憎分明,关心和爱护青年的高尚品质。
B.总是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
C.十分关心和同情贫苦的人民。
D.有很高深的文学造诣。
4.从“先生不满意这种缺席裁判,不待席终便拂袖而去”一句中的“拂袖而去”可以看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中可以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先生对青年的爱护,具体表现在哪些事情上?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了短文,再结合下面的资料,你对鲁迅先生有了怎样的新认识?
青年人写信,写得太草率,鲁迅先生是深恶痛绝之的。“字不一定要写得好,但必须得使人一看了就认识,青年人现在都太忙了……他自己赶快胡乱写完了事,别人看了三遍五遍看不明白,这费了多少工夫,他不管。反正这费的工夫不是他的。这存心是不太好的。”但他还是展读着每封由不同角落里投来的青年的信,眼睛不济时,便戴起眼镜来看,常常看到夜里很深的时光。(节选自萧红《回忆鲁迅先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习作
题目:忘不了你的________
在生活中,一定有不少人曾经给过你帮助、关心、照顾……选择其中对你影响最大的一个人的一件事来写。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叙事要清楚具体,语句通顺,要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感情。
参考答案
一、碧波荡漾 聪明伶俐 刺猬 撒腿 逃窜 陡峭 综合
二、1. (1)C (2)A (3)C
2. D 3. B 4.D
三、(1)√ (2)× (3)√ (4)×
四、1.姑娘说,哥哥别难过,她不过随便说说罢了。
2.示例:鲁迅的爱是广博的,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鲁迅
的心是炽热的,他为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3.示例:秋天,一阵风吹过,树叶慢慢地从树枝上飘落下来,轻轻地
落在地上,以另一种方式守护着大树妈妈。
4.听着航天员的讲解,我们了解了的科学知识,天
地差异中感知宇宙的神奇,体验科学探索的乐趣。“天宫课堂”仿佛一种子,了我们探寻未知世界奥秘的好奇心。
五、1.其实地上本没有路 也便成了路
2.埋头苦干 拼命硬干 为民请命的人 舍身求法的人
3.呐喊 彷徨
六、1.(1)× (2) √ (3)×
2.(1)一 三 (2)B (3)D
3.示例:鲁迅先生从小认真学习,酷爱读书,后来终于成为我国著名的文学家。
七、1.鲁迅 2.A 3.AB
4.鲁迅先生对几个有地位的人在青年编辑本人不在席上的情况下指
责他的缺点不满 鲁迅先生爱护青年
5.主动替他的学生孙伏园打铺盖卷儿;关心、爱护青年编辑黄源。
6.示例:虽然青年们信写得草率,但是鲁迅先生还是极为认真地展
读他们的来信。他对青年们要求严格又十分关心他们的成长,表现了
鲁迅先生对青年人严格又热心的品质。
八、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