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漳州市芗城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

文档属性

名称 福建省漳州市芗城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0.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12-16 17:48: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一)1.背诵默写(10分,每处1分)
(1)悟已往之不谏, 。
(2) ,扶孤松而盘桓。
(3) ,烟光凝而暮山紫。
(4)山原旷其盈视, 。
(5) ,形影相吊。
(6)猥以微贱,当待东宫,__________________。
(7) , 亦崎岖而经丘。
(8)登东皋以舒啸, 。
(9) ,彩彻区明。
(10) ,愿乞终养!
(二)根据课内文言文,完成2~5题。(12分)
2.下列词语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3分)
A.徐孺(rǔ) ??? 棨(qǐ)戟   ? 襜帷(wéi)????? 星分翼轸(zhēn)
B.萦(yíng)回? ? 胜饯(jiān)??? 涸(hé)辙???? ? 钟鸣鼎(dǐng)食
C.东隅(yú)?? ? 请缨(yīng)??? 猖(chāng)狂?? ? 衡阳之浦(fǔ)
D.暇(xiá)日??? 雨霁(jì)???? 邺(yè)水???? ? 遥襟甫(fǔ)畅
3.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时运不济,命途多舛???? ???? 舛:乖违、不顺
B、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 等:等到
C、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狂:狂放、不拘礼法
D、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 彩:日光??
4. 比较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 奉宣室以何年?????????? ③ 老当益壮
?? ② 处涸辙以犹欢?????????? ④ 穷且益坚
?? A、①和②相同 ,③和④相同???? B、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不同
?? C、①和②不同 ,③和④相同 ? ??? D、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
5. 翻译: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3分) 

(三)阅读下面课外文言文,完成6~8题。(12分)
孟业,字敬业,巨鹿安国人。家本寒微,少为州吏。性廉谨,同僚诸人侵盗官绢,分三十匹与之,拒而不受。魏彭城王韶拜定州,除典签。长史刘仁之谓业曰:“我处其外,君居其内,同心戮力,庶有济乎。”未几,仁之征入为中书令,临路启韶云:“殿下左右可信任者唯有孟业,愿专任之。余人不可信也。”?又与业别,执手曰:“令?我?出?都[注]?,?便?失?援,?恐?君?在?后?不?自?保?全?,唯?正?与?真?愿?君?自?勉。”业唯有一马,因瘦而死。韶以业家贫,令州府官人同食马肉,欲令厚偿,业固辞不敢。韶乃戏业曰:“卿邀名人也。”对曰:“业以细微,伏事节下,既不能裨益,宁可损败清风。”后高祖书与韶云:“典签姓孟者极能用心,何不置之目前?”韶,高祖之婿也,仁之后为兖州,临别谓吏部崔暹曰:“贵州人士,唯有孟业,宜铨举之,他人不可信也。”崔暹问业曰:“君往在定州,有何政绩,使刘西兖如此钦叹?”答曰:“禀性愚直,唯知自修,无他长也。”? ???
?天保初,清河王岳拜司州牧,闻业名行,复召为法曹。业形貌短小,及谒见,岳心鄙其渺小,笑而不言。后寻业断决之处,乃谓业曰:“卿断决之明,可谓有过躯貌之用。”寻迁东郡守,以宽惠著。其年,麦一茎五穗,其余三穗四穗共一茎,合郡人以为政化所感。寻以病卒。
(节选自《北齐书·循使传》)??
[注]?出都:六朝时人谓出京城为出都。?
6.对文段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魏彭城王韶拜定州?? 拜:授予官职???
B.除典签??? ? 除:革除官职
C.同心戮力,庶有济乎? 济:成功????
D.寻以病卒??????? 寻:不久
? 7.下面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孟业出身贫寒低微,年轻时在州府任官吏,他秉性廉谨,不接受同僚分给的不义之财,长史刘仁之表示要与他同心戮力,并希望会取得成功。?
B.长史刘仁之对孟业颇为信赖,后征召入朝为官,临行向彭城王极力举荐孟业。虑及孟业日后孤立无援的处境,勉励他恪守正直的人格。?
C.孟业唯一的马死后,彭城王为帮助家贫的孟业,想让官吏们同吃马肉,再加倍还给他钱,孟业坚决推辞。彭城王戏说那些名人是孟业请来的,孟业仍婉言谢绝。?
D.孟业后来任司州长官的法曹官,因形貌短小,遭到鄙视。但后来孟业的断决之明折服了司州长官,不久,孟业升迁东郡守,为政以宽和仁厚而著称。
?8.把文段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业以细微,伏事节下,既不能裨益,宁可损败清风。(3分)?
(2)禀性愚直,唯知自修,无他长也。(3分)?

(四)古代诗歌阅读(6分)
9.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徐渭? 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
?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搠野藤中。
(注)徐渭(1521---1593),明代杰出的书画家、文学家。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晚年号青藤道士。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性情纵放,屡试不第。
(1)第一、二句刻画了诗人怎样的形象?请作简要分析。(3分)

(2)第三句“笔底明珠无处卖”中的“明珠”指什么?这句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二、文学名著阅读(15分)
10.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在军阀混战中,青州黄巾又起,曹操前往收降了三十余万人,择精壮者编为 “青州军”,朝廷封曹操为镇东将军,屯驻兖州。又得到了荀攸、郭嘉等谋士和于禁、典韦等猛将,自是曹操部下文有谋臣,武有猛将,威镇山东。
B.徐州太守陶谦向北海太守孔融求援。孔融与陶谦交往深厚,决定出兵。部队 正要出发,一支起义的黄巾军来借粮食,孔融不肯,黄巾军便把北海城四面围住。孔融只好派太史慈向刘备求助。刘备早就听说了孔融的名字,当即带兵解了北海之围。
C. 刘玄德离北海来见公孙瓒,具说欲救徐州之事。瓒曰:“曹操与君无仇,何苦替人出力?”玄德曰: “备已许人,不敢失信。”瓒曰: “我借与君马步军二千。” 玄德曰:“更望借赵子龙一行。”瓒许之。曹操知道刘备前来帮助陶谦,害怕前后受敌,便带兵离开徐州。
D. 曹操杀进濮阳城被包围,遇上吕布。操以手掩面,加鞭纵马而过。吕布从后 拍马赶来,将戟于操盔上一击,问曰:“曹操何在?”操反指曰:“前面骑黄马者是他。”吕布听说,弃了曹操,纵马向前追赶。途遇典韦,杀条血路,回到曹营。
E.吕布被曹操打败后投靠刘备,张飞不容他,吕布只好领兵住在徐州附近的小沛。曹操视刘备、吕布为心腹之患,怕二人合力进犯,于是封刘备为徐州牧,下密诏让他杀掉吕布。刘备不忍,操又下诏让刘备讨伐袁术。刘备带领关羽领兵出发, 留张飞守徐州。张飞酒后使性,鞭打吕布。吕布发怒,勾结他的岳父曹豹乘夜袭取了徐州。
11.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曹操退兵之后,周瑜急忙率军来攻南郡,守将曹仁与周瑜展开大战。激战中, 周瑜中了毒箭。曹仁败退后,诸葛亮却乘机占领了南郡、荆州等地。周瑜火气攻心,伤口进裂。这是孔明一气周瑜。
B.鲁肃向刘备讨荆州,孔明借口荆襄九郡是刘表地盘,刘表虽死,其子刘琦尚在,刘备以叔辅侄为由,将鲁肃赶了回去。
C.刘备听从马良的建议,出兵南下,一举攻取了零陵,赵云乘势又攻取了桂阳。 桂阳太守想把自己刚刚守寡的嫂子嫁给赵云,被赵云严词拒绝。
D.关羽见赵云、张飞双双立功,便带领五百人马来攻长沙,与老将黄忠展开激战。在阵前黄忠的战马马失前蹄,关羽刀下留情,作为回报,黄忠对关羽箭下留情。太守韩玄大怒,要杀黄忠,最后魏延杀了太守,献了城池。
E. 玄德待黄忠甚厚。云长引魏延来见,孔明喝令刀斧手推下斩之。玄德惊问其故。孔明曰:“食其禄而杀其主,是不忠也;居其土而献其地,是不义也。吾观魏延脑后有反骨,久后必反,故先斩之,以绝祸根。”玄德听了孔明的话,就把魏延赶走。
12.简答题。(5分)
简述庞统巧授连环计的故事。

三、现代文阅读(19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9分)
王 维 的 境 界
钱 穆
①最近偶然看《红楼梦》,有一段话,现在拿来作为开始。林黛玉讲到陆放翁的两句诗:? ????????
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
有个丫鬟很喜欢这一联,去问林黛玉。黛玉说:“这种诗千万不能学,学作这样的诗,你就不会作诗了。”下面她告诉那丫鬟学诗的方法。她说:“你应当读王摩诘、杜甫、李白跟陶渊明的诗。每一家读几十首,或是一两百首。得了了解以后,就会懂得作诗了。”这一段话讲得很有意思。? ?
?②放翁这两句诗,对得很工整。其实则只是字面上的堆砌,而背后没有人。若说它完全没有人,也不尽然,到底该有个人在里面。这个人,在书房里烧了一炉香,帘子不挂起来,香就不出去了。他在那里写字,或作诗。有很好的砚台,磨了墨,还没用。则是此诗背后原是有一人,但这人却教什么人来当都可,因此人并不见有特殊的意境,与特殊的情趣。无意境,无情趣,也只是一俗人。? ?
?③此刻先拿黛玉所举三人王维、杜甫、李白来说,他们恰巧代表了三种性格,也代表了三派学问。王摩诘是释,是禅宗。李白是道,是老庄。杜甫是儒,是孔孟。摩诘诗极富禅味。后来人论诗,主张要不著一字,尽得风流。但作诗怎能不著一字,又怎能不著一字而尽得风流呢?我们可选摩诘一联句来作例:????????
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
此一联拿来和上引放翁一联相比,两联中都有一个境,境中都有一个人。“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那境中人如何,上面已说过。现在且讲摩诘这一联。在深山里有一所屋,有人在此屋中坐,晚上下了雨,听到窗外树上果给雨一打,扑扑地掉下。草里很多的虫,都在雨下叫。那人呢?就在屋里雨中灯下,听到外面山果落,草虫鸣,当然还夹着雨声。这样一个境,有情有景,把来和陆联相比,便知一方是活的动的,另一方却是死而滞的了。?
④这一联中重要字面在落字和鸣字。在这两字中透露出天地自然界的生命气息来。大概是秋天吧,所以山中果子都熟了。给雨一打,禁不起在那里扑扑地掉下。草虫在秋天正是得时,都在那里叫。这声音和景物都跑进到这屋里人的视听感觉中。那坐在屋里的这个人,他这时顿然感到此生命,而同时又感到此凄凉。生命表现在山果草虫身上,凄凉则是在夜静的雨声中。我们请问当时作这诗的人,他碰到那种境界,他心上感觉到些什么呢?我们如此一想,就懂得“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这八个字的涵义了。正因他所感觉的没讲出来,这是一种意境。而妙在他不讲,他只把这一外境放在前边给你看,好让读者自己去领略。若使接着在下面再发挥了一段哲学理论,或是人生观,或是什么杂感之类,那么这首诗就减了价值,诗味淡了,诗格也低了。??
⑤但我们看到这两句诗,我们总要问,这在作者心上究竟感觉了些什么呢?我们也会因为读了这两句诗,在自己心上,也感觉出了在这两句诗中所涵的意义。这是一种设身处地之体悟。亦即所谓欣赏。我们读上举放翁那一联,似乎诗后面更没有东西,没有像摩诘那一联中的情趣与意境。摩诘诗之妙,妙在他对宇宙人生抱有一番看法,他虽没有写出来,但此情此景,却尽已在纸上。这是作诗的极高境界,也可说摩诘是由学禅而参悟到此境。?(节选自《中国文学论丛?谈诗》) 13.对“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的含义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指的是全诗有着特殊的意境和特殊的情趣,在诗的背后要有人。
B.指的是做诗要有禅味,要有情有景,而且必须是富有动感的景色。
C.指的是一个字都不写,却能让读者感受到天地自然界的生命气息。?
D.指的是不直接讲出作者所感觉的,而是让读者通过外境去领略诗歌的意境。
14.根据文章的第四段进行判断,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落”字和“鸣”字用得好,是因为这两个字透露出天地自然界的生命气息。
B.“落”字体现了生命不堪秋雨侵袭的脆弱,“鸣”字表现了草虫夜半哀鸣的凄凉。?
C.王维“顿然”感到此生命同时又感到此凄凉,这正是诗中禅意之所在,别有意境。?
D.这一联好就好在留有余地让读者自己去领略,若是直接抒发议论,就降低了诗格。?
15.下列和文章相关的论述或推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学诗应以王维、杜甫、李白、陶渊明为宗师,向陆游学无异于问道于盲。?
B.陆放翁的这一联虽然对仗工整,形式整饬,但并无特殊的意境和情趣。?
C.只有参禅悟禅,才能体味到“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中蕴含的无限深意。
D.按照作者的评价标准,“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比文中所举两例更为高妙。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10分)
母 亲 的 来 信? [苏]克拉夫琴科? 母亲来信了。? 在初来城里的日子里,文卡总是焦急地等待着母亲的信,一收到信,便急不可待地拆开,贪婪地读着。半年以后,他已是没精打采地拆信了,脸上露出讥诮的冷笑——信中那老一套的内容,不消看他也早知道了。母亲每周都寄来一封信,开头总是千篇一律:“我亲爱的宝贝小文卡,早上(或晚上)好!这是妈妈在给你写信,向你亲切问好,带给你我最美好的祝愿,祝你健康幸福。我在这封短信里首先要告诉你的是,感谢上帝,我活着,身体也好,这也是你的愿望。我还急于告诉你:我日子过得挺好…”每封信的结尾也没有什么区别:“信快结束了,好儿子,我恳求你,我祈祷上帝,你别和坏人混在一起,别喝伏特加,要尊敬长者,好好保重自己。在这个世界上你是我唯一的亲人,要是你出了什么事,那我就肯定活不成了。信就写到这里。盼望你的回信,好儿子,吻你,你的妈妈。”因此,文卡只读信的中间一段。一边读一边轻蔑地蹙起眉头,对妈妈的生活兴趣感到不可理解。那尽是些鸡毛蒜皮的事,什么邻居的羊钻进了帕什卡?沃罗恩佐的园子里,把他的白菜全啃坏了;什么瓦莉卡?乌捷舍娃没有嫁给斯杰潘?罗什金,而嫁给了科利卡?扎米亚金;什么商店里终于运来了紧俏的小头巾,——这种头巾在这里,在城里,要多少有多少。文卡把看过的信扔进床头柜,然后就忘得一干二净,直到收到下一封母亲泪痕斑斑的来信,其中照例是恳求他看在上帝的面上写封回信。……? 文卡把刚收到的信塞进衣兜,穿过下班后变得喧闹的宿舍走廊,走进自己的房间。今天发了工资。小伙子们准备上街:忙着熨衬衫、长裤,打听谁要到哪儿去,跟谁有约会等等。文卡故意慢吞吞地脱下衣服,洗了澡,换了衣。等同房间的人走光了以后,他锁上房门,坐到桌前。从口袋里摸出还是第一次领工资后买的记事本和圆珠笔,翻开一页空白纸,沉思起来……恰在一个钟头以前,他在回宿舍的路上遇见一位从家乡来的熟人。相互寒暄几句之后,那位老乡问了问文卡的工资和生活情况,便含着责备的意味摇着头说:“你应该给母亲寄点钱去。冬天眼看就到了。家里得请人运木柴,又要劈,又要锯。你母亲只有她那一点点养老金……你是知道的。”文卡自然是知道的。他咬着嘴唇,在白纸上方的正中仔仔细细地写上了一个数字:126,然后由上到下画了一条垂直线,在左栏上方写上“支出”,右栏写上“数目”。他沉吟片刻,取过日历计算到预支还有多少天,然后在左栏写上:12,右栏写一个乘号和数字4,得出总数为48。接下去就写得快多了:还债——10,买裤子——30,储蓄——20,电影、跳舞等——4天,l天2卢布——8,剩余——10卢布。文卡哼了一声。10卢布,给母亲寄去这么个数是很不像话的,村里人准会笑话。他摸了摸下巴,毅然划掉“剩余”二字,改为“零用”,心中叨咕着:“等下次领到预支工资再寄吧。”他放下圆珠笔,把记事本揣进口袋里,伸了个懒腰,想起了母亲的来信。
他打着哈欠看了看表,掏出信封,拆开,抽出信纸。当他展开信纸的时候,一张三卢布的纸币轻轻飘落在他的膝上…? (江苏文艺出版社《微型小说选》,杨实译)? 16.请用简明的词语概括文卡这一人物形象特点。(2分)

17.作者在文中安排文卡路遇家乡熟人这一情节,其用意是什么?(4分)

18.关于小说的主人公,有人认为是“母亲”,也有人认为是儿子文卡,你的看法是什么?试结合文本加以探讨说明。(4分)

四、语言运用(6分)
19.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题目。(2分)
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改革院士遴选和管理体制,优化布局,提高中青年人才比例,实行院士退休和退出制度”。院士制度改革 ,从何着手?毫无疑问,利益与特权是其中一个触点,只要(bō) 离依附之上的、额外的利益与特权,还院士称号学术性与荣誉性本真,对解决许多由争名夺利而滋生的问题应该大有帮助。
(1)根据括号内的拼音填写正确的汉字:(bō) (1分)
(2)在语段的划线处填写一个妥当的成语: (1分)
20.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画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2分)
用单纯的眼光看待人生, ;用幸福的脚印丈量生活, ;用感恩的心去面对帮你的人, ;用宽容的心去面对伤你的人, 。人生,总有许多沟坎要跨越,岁月,总有许多遗憾要弥补,生命,总有许多迷茫要领悟。
①你会觉得他们其实也都不容易 ②你会发现人间真的有许多无私与美好
③你的步履会轻盈洒脱 ④你将少掉许多莫名的烦恼
A.②①③④ B.④③②① C.④①③② D.②③④①
21.根据例句,仿写两句话,组成排比句。(2分)?
读李密《陈情表》,不堕泪者必不孝,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是什么??孝心是黄香夏扇枕席,冬暖被褥的体贴;孝心是 ??;?孝心是 。
五、写作(70分)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有位书法家对一位用废报纸练字的人说:“如果你用最好的纸来写,你可能会写的更好。”那人很奇怪地问其中的原因。书法家笑而不答。
请理解材料,立意自定,题目自拟,写一篇800字的议论文。
芗城中学14-15学年上学期高二年语文科期中考答案
一、古代诗文阅读
(二)2、D(A.轸zhěn;B.饯jiàn;C.浦pǔ。)

3、B 等:同于

4、C ( ①在 ②而 ③④均作“应当”讲 ) 5、略
(三)6、B????除:授予官职?
(四)9、(1)“落魄”写其潦倒不得志,“独立”“晚风”写其寂寞孤苦的晚年,“书斋”“啸”字则写出他恃才傲物、狂放不羁的个性。第一、二句刻画了一位狂放不羁、落魄潦倒的诗人形象。

(2)诗中的“明珠”用比喻手法,表面上是比喻所画的“葡萄”,实际上喻指诗人自己的才识。这句诗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愤懑不平之情。
二、文化名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二)16、自私、怠惰、爱面子、良知未泯、不知图报(感恩)。(2分,概括出3点即得满分)

17、(1)侧面交代母亲的生活困境;(1分)?(2)引出下文文卡计划工资用度,打算给母亲寄钱的情节;(1分)(3)将母亲生活困难却寄钱给文卡情节与文卡生活宽裕却不愿寄钱接济母亲情节形成鲜明对比,刻画人物形象,凸显作品主题。(2分)?

18、第一种观点:小说主人公是母亲。①(从情节设计上看)儿子收阅信件为明线,母亲写信寄信为暗线.前者的主要作用是衬托后者;②(从人物塑造上看)作品通过铺叙“母亲的来信”的内容,鲜明地刻画出一位对身在异地的儿子千般叮咛嘱咐、万般牵挂惦念的母亲形象,文中文卡的形象,主要起着反村“母亲”形象的作用;③(从主题表现上看)全文意在表现母亲对孩子的挚爱这一主题.主要情节文卡未寄卢布却收到了母亲寄来的三卢布,更表现出母亲的伟大。?
第二种观点:小说主人公是文卡。①(从情节设计上看)小说以文卡收阅母亲的信件为主线,结构全篇;②(从人物塑造上看)小说综合运用多种描写手法塑造文卡这一自私、怠惰的人物形象,这一人物形象比象征母爱的“母亲”形象更具有典型性;③(从主题表现上看)全文旨在批判对自己的亲人缺乏关爱乃至极度自私的文卡们,而不是歌颂母爱。? ?
【参考译文】
? 孟业,字敬业,是巨鹿郡安国县人。孟业家境原本贫寒低微,年轻时任州府官吏。他秉性廉洁谨慎,他的几个同僚侵占盗窃官府的绸绢,分三十匹给他,孟业拒不接受。东魏彭城王韶被任命为定州长官,孟业被任命为典签之官。长史刘仁之对孟业说:“我在官府外面,您在官府里面,我们同心合力,希望会取得成功啊!”不久刘仁之被征召入朝任中书令,临上路向彭城王韶禀告说:“殿下身边可信任的人只有孟业,希望您专一重用他,其他的人是不可信任的。”刘仁之又与孟业告别,拉着他的手说:“现在我离开这里到都城任职,您就失去了援助,恐怕您在以后的日子里,不能自我保全。唯有属守正直的人格了,希望您能自我勉励。”孟业只有一匹马,又因瘦弱而死。彭城王韶认为孟业家境贫究,就让州府官吏一同吃马肉,想让这些人多给孟业一些钱,孟业坚决推辞。彭城王韶于是戏谑地对孟业说:“你是求取声誉的人啊。”孟业回答说:“我以低贱的身份,虔敬地侍奉您,已经不能做多少对您有帮助的事,又怎么能损伤败坏清廉的风气呢!”后来高祖写信给彭城王韶说:“姓孟的典签官用尽心力为官,为什么不安置他在你的跟前做官呢?”彭城王韶是高祖的女婿。刘仁之后来治理兖州,临上任对吏部长官崔暹说:“贵州可用的人,只有孟业,应该选拔推荐他,别的人是不可信任的。”崔暹问孟业说:“您以前在定州,不知有什么政绩,让刘西兖如此钦敬赞叹?”孟业回答说:“我秉性愚直,只知道自我修养,没有别的长处。”?
天保初年,清河王岳被任命为司州牧,听说孟业的名声品行,又召他做法曹官。孟业身形矮小,被谒见时,清河王岳因其矮小看不起他,只是笑,不说话。后来王岳找到孟业判决过的案件,才对孟业说:“您判决案件英明,可以说超过了您的身体和容貌。”孟业不久迁升东郡太守,为官以宽和仁惠著称。那一年,麦子一根茎长五个穗,其余的也三四个穗长在一根茎上,全郡人都认为这是政治教化感动上天的结果。不久孟业因病去世。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