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7节水资源的利用、开发和保护
考点一、水资源的利用和开发
(一)水资源的重要性
人类社会对水的需求主要表现为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和农业用水等方面。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直接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和国民经济的发展。
(二)水资源现状
据专家估计,到2025年,全世界35亿人将处于缺水状态,水资源危机将带来生态系统恶化和生物多样性破坏,人类生存也将受到威胁。因此,保护水资源、合理利用和开发水资源已刻不容缓。
(三)人类可以利用的淡水资源
主要是河水、淡水湖泊水和埋藏比较浅的地下淡水。
(四)我国水资源的调配
我国华北西北地区严重缺水,要解决这些地区的缺水问题,除了充分利用当地的水资源,节约用水,还可以通过改变水循环路径的方式,进行跨流域调水。如南水北调工程,以解决华北、西北地区严重缺水问题。南水北调工程有三条建设路线,东线工程是在江苏扬州,将长江水抽进京杭运河,借运河水道将水送到天津;中线工程是利用长江三峡水库高峡平湖的地形将长江水引至位于汉江上游的丹江口水库,再穿越秦岭将水送到华北;西线工程是将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等长江上游干支流的水引到黄河上游,补充西北地区的水源。
典例1:(2022八上·杭州期中)2020年中国水周的宣传主题是“坚持节水优先,建设幸福河湖”。下列错误的是( )
A.农业和园林浇灌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滴灌,可节约用水
B.农业生产中不合理施用农药、化肥会对水体造成污染
C.取少量植物油放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
D.用沉淀法、过滤法和蒸馏法净化水,效果最好的是过滤法
【答案】D
【解析】(1)(2)根据对水体保护的知识判断;
(3)溶液的分散质为可溶性物质;
(4)根据有关水的净化方法判断。
【解答】A. 农业和园林浇灌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滴灌,可节约用水,故A正确不合题意;
B.农业生产中不合理施用农药、化肥会对水体造成污染,故B正确不合题意;
C.植物油是不溶于水的液体,则形成乳浊液,故C正确不合题意;
D.蒸馏水对水的净化效果最好,故D错误符合题意。
变式1:(2022八上·杭州期中)如图所示是京杭大运河杭州段及其周边环境缩略图,对于该环境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大运河是人类通过对水汽输送的改造,来影响地球水循环
B.运河边大量绿色植物通过植物蒸腾参与水循环
C.大运河可以为沿途的居民提供生产和生活用水
D.从全国范围来看,杭州的水循环还是比较活跃的
【答案】A
【解析】根据水循环的基本环节以及对环境的作用分析判断。
【解答】A:大运河是人类通过对地表径流的改造,来影响地球水循环,故A错误符合题意;
B.运河边大量绿色植物通过植物蒸腾参与水循环,故B正确不合题意;
C.大运河可以为沿途的居民提供生产和生活用水,故C正确不合题意;
D.从全国范围来看,杭州的水资源丰富,且全年降水比较丰沛,因此水循环比较活跃,故D正确不合题意。
变式2:(2022八上·义乌月考)节约用水是保护水资源的有效途径。适合张贴在学校水龙头旁的标识( )
A. B. C. D.
【答案】B
【解析】根据各个标志的含义分析判断。
【解答】根据图片可知,A为循环利用标志,B为节约用水标志,C为绿色标志,D为禁止携带火种标志。因此学校水龙头旁的标识应该是B。
变式3:(2022八上·浙江期中)下列关于水资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我国水资源丰富,按人口平均居世界第二位
B.通常说的水资源主要指陆地上的淡水资源
C.世界上水资源除沙漠地区以外,其他分布是比较均匀的
D.河流水、湖泊淡水及浅层地下水占陆地上淡水资源储量的大部分
【答案】B
【解析】根据我国水资源和世界水资源的分布特点判断。
【解答】我国水资源总量丰富,但是人均水资源却很少,不到世界人均水量的1/4,故A错误;
我们通常说的水资源主要指陆地上的淡水资源,故B正确;
世界上水资源分布不均,不只是沙漠地区,我国水资源分布的特点是东多西少,南多北少,故C错误;近70%淡水资源在南极以及格陵兰的冰层中,而河流水、湖泊淡水及浅层地下水只是少量,故D错误。
考点二、水资源的保护
(一)节约用水
水资源保护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节约用水。
该图示是国家节水标志,同时也是节水型器具的标识。它由水滴、人手和地球变形而成。绿色的圆形代表地球,象征节约用水是保护地球生态的重要措施。标志留白部分像一只手托起一滴水,手是拼音字母JS的变形,寓意节水,表示节水需要公众参与,鼓励人们从我做起,人人动手节约每一滴水;手又像条蜿蜒的河流,象征滴水汇成江河。
(1)节约用水既要防止水的浪费,又要提高水的利用率。通过新技术,改革工艺和改变习惯来减少工农业用水和生活用水,提高水的利用率。
(2)水的再循环、减少水的使用及水的回收利用是保护和节约用水的三种主要方法。
(二)防止水污染
水资源保护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防止水污染。
(1)水污染:当水中含有对水或水生生物产生不良影响的任何物质时,就造成了水污染。
(2)水污染的危害:污染河流和湖泊,使得生活在河流、湖泊中的水生动物难以生存。工业废水中含有有毒物质,农业废水中含有化肥农药等,严重时它们会使江河中的水生植物和动物灭绝,还会污染地下水源。
(3)水体污染的来源
工业:废水、废渣、废气的任意排放
农业:过量使用农药和化肥
生活:生活污水和垃圾的任意排放
(4)防治水污染的措施:采取各种措施预防和治理水污染。
①工业上: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减少污染,提高原料的利用率,同时把产生的废水、废渣、废气综合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②农业上: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提倡使用农家肥。
③生活中:污水集中处理后排放,少用含磷洗涤剂。
④医疗中:医疗污水应集中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典例1:(2023八上·临海期末)水资源的保护刻不容缓,下列做法中,不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 )
A.使用节水型马桶 B.建立水资源保护区
C.工业废水引入地下 D.生活污水净化后排放
【答案】C
【解析】A.使用节水型马桶,利于保护水资源,故A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B.建立水资源保护区,利于保护水资源,故B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C.工业废水引入地下,会污染水,不利于保护水资源,故C错误,但符合题意;
D.生活污水净化后排放,利于保护水资源,故D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变式1:(2023八上·南浔期末)2022年3月22日是第30个世界水日,主题是“珍惜地下水、珍视隐藏的资源”,保护、合理利用和开发水资源刻不容缓。下列做法能够有效解决缺水问题并且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是( )
①无限制开采地下水 ②推广节水器具
③改变灌溉方式,推广喷灌、滴灌技术 ④直接利用工业和生活污水灌溉农田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答案】C
【解析】水资源保护的重要是节约用水和防止水污染。水的再循环、减少水的使用及水的回收利用是保护和节约用水的三种主要方法。当水中含有对水或水生生物产生不良影响的任何物质时,就造成了水污染,人们在工农业生产和生活中会产生大量的污水,这些污水排出后会流入河流和湖泊。工业废水中含有有毒物质,农业废水中含有化肥、农药等,严重时它们会使江河中的水生植物和动物灭绝,还会污染地下水源。
①无限制开采地下水会造成地下水位下降,不利于可持续发展,故不正确;
②推广节水器具可以节约用水,故正确;
③改变灌方式,推广喷、滴技术可以节约用水,故正确;
④工业和生活污水中含有有毒、有害物质,不能直接利用工业和生活污水灌溉农田,故不正确
变式2:(2022·浙江嘉兴·八年级期末)2021年的3月22日是第二十九届“世界水日”,其主题为“珍惜水、爱护水”。下列做法与该主题无关的是( )
A.厨房内安装净水器 B.采用低流量的淋浴喷头
C.水管破裂及时维修 D.收集雨水作为生产用水
【答案】A
【解析】主题为“珍惜水、爱护水”BCD都为节约用水,A为净化水资源,故A符合题意。故选A。
变式3:张老师展示出《你们都来污染我!》的图片,引起全班同学的深思。课后,同学们围绕“水的污染与防治”的主题进行研究性学习。
(1)生活污水的再利用,既能减少水污染,又能节约用水。
①若生活污水中含有碎菜叶、鱼鳞片、泥沙等固体杂质,要除去这些固体杂质,可以采用沉淀、 等方法。
②生活污水经处理后,可用于浇花、 等。
(2)调研后,同学们提出下列预防和治理水污染的建议,其中合理的是 (填字母)。
A.科学使用高效低毒的农药、化肥
B.禁止在所有水域内养殖
C.禁止在饮用水的水源保护区设置排污口
(3)如果你是学习小组的成员,你还想调研的一个问题是 。
【答案】(1)过滤;冲厕所(合理即可) (2)A;C
(3)工厂排放出来的废水中有哪些物质(或如何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等,合理即可)
【解析】图中的漫画形象逼真地反映了水体遭到污染的主要原因:①工业上“三废”的直接任意排放②农业上大量不合理地使用化肥和农药③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我们可以针对这些污染源开展有针对性地治理措施:①工业上“三废”要经处理传达标后再排放②科学合理地使用化肥和农药③对生活污水进行综合处理达标合再排放。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掌握节能环保方面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解答】(1)①过滤可以除去不溶于水的固体物质,要除去这些固体杂质,可采用沉淀、过滤等方法;
②除去不溶性杂质后的水中还含有可溶性杂质和病毒、细菌等,不能饮用,但能用于浇花、冲厕所等。
(2)从防治水体污染源分析。
A:科学使用高效低毒的农药、化肥,能有效减少对水体的污染,正确;
B. 禁止在所有水域内养殖,是不可能的,错误;
C.禁止在饮用水的水源保护区设置排污口,能有效减少对水体的污染,正确。故选AC。
(3)对于“还想调研的一个问题”,只要合理就行,如工厂排放出来的废水中有哪些物质。
1.(2023八上·青田期末)2022年“世界水日”的主题是“珍惜地下水,珍视隐藏的资源”。如图所想表达的含义是( )
A.科技水平越来越高 B.水污染越来越少
C.地下水越来越缺乏 D.降水越来越多
【答案】C
【解析】水是地球上最丰富的一种化合物。全球约有四分之三的面积覆盖着水,地球上的水总体积约有13亿8600万立方千米,其中96.5%分布在海洋,淡水只有3500万立方千米左右。若扣除无法取用的冰川和高山顶上的冰冠,以及分布在盐碱湖和内海的水量,陆地上淡水湖和河流的水量不到地球总水量的 1% 。
【解答】从图中可以看出,井的绳子越来越长,说明了地下水资源越来越缺乏;
2.(2022八上·临海期中)“水是生命之源,生命之基”是曾经“中国水周”的宣传口号之一,下列关于水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我国人均可利用淡水资源十分短缺
B.经过自来水厂处理的水是纯净水
C.地球上最多的水体为海洋水
D.通过水的“三态”变化实现在自然界中的循环
【答案】B
【解析】纯净物是只有一种物质的组成;有多种物质组成的是混合物;地球上的水占地球面积的71%,其中海洋水最多,但是淡水资源非常的有限。水循环的内因是水的三态变化,外因是地心引力和太阳辐射;
【解答】A. 我国人均可利用淡水资源十分短缺,是正确的;
B.经过自来水厂处理的水不是纯净水,里面有多种物种;
C. 地球上最多的水体为海洋水,正确;
D. 通过水的“三态”变化实现在自然界中的循环是正确的。
3.(2022八上·衢州期中)2022年3月22日是第三十届“世界水日”,我国开展了纪念2022年“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的活动。下列有关水的做法中错误的是( )
A.加强河湖管理保护,维护河湖健康生命
B.大量开采地下水以满足社会对水的需求
C.污水集中处理,确保水源区水质安全
D.全面节水,合理分水,管住用水,科学调水
【答案】B
【解析】根据对水资源的保护的知识分析判断。
【解答】A. 加强河湖管理保护,维护河湖健康生命,故A正确不合题意;
B.大量开采地下水以满足社会对水的需求,这会造成淡水资源的浪费,甚至引起地面塌陷,故B错误符合题意;
C.污水集中处理,确保水源区水质安全,故C正确不合题意;
D.全面节水,合理分水,管住用水,科学调水,故D正确不合题意。
4.(2021·浙江丽水·八年级期末)水资源保护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节约用水。水的再循环、减少水的使用和水的回收再利用是保护和节约用水三种方法。下列做法中属于直接减少水使用的是( )
A.使用节水马桶 B.用洗脸水浇花
C.收集雨水作生活用水 D.把浑浊水净化后再使用
【答案】A
【解析】A.使用节水马桶,属于减少水的使用,故A符合题意。
B.用洗脸水浇花,属于水的回收利用,故B不符合题意。
C.收集雨水作生活用水,属于水的回收利用,故C不符合题意。
D.把浑浊水净化后再使用,属于水的再循环,故D不符合题意。
5.(2023八上·德清期末)2022年3月22日是第三十届“世界水日”,联合国确定2022年“世界水日”的主题为“珍惜地下水,珍视隐藏的资源”。下列有关水的做法或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为满足社会对水的需求,可以无限度开采地下水
B.水是生物生存所必需的最基本的物质之一
C.我国水资源在空间、时间上分配不均匀
D.人类利用较多的淡水资源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淡水
【答案】A
【解析】水是生物生存所必须的最基本物质之一。我国水资源的分布在时间和空间上都不平衡。目前能利用较多的淡水资源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淡水 。由于这些水体占比很小,所以需要节约用水。
【解答】A:由于地下水大约只占地球总水量的0.007%,更新周期长,所以我们要合理利用地下水。故A符合题意。
B:地球上所有生物的生活都离不开水,所以水是生物生存所必需的最基本的物质之一 ,故B不符合题意。
C:我国水资源分布在空间上具有东多西少,南多北少的特点,时间上具有夏季丰富,冬季欠缺的特点,故C不符合题意。
D:人类目前利用较多的淡水资源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淡水。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
6.不同水分条件下的生命体为适应当地水分供给特点,往往会形成特定的行为特点和生理结构特点。下列是由于长期生活在水分过多的环境而形成的是( )
A.仙人掌的叶刺 B.热带树木树茎上长出“气根”
C.骆驼的驼峰 D.昆虫表面的外骨骼
【答案】B
【解析】生物都生活在非常复杂的环境中,时刻受到环境中各种生态因素的影响。生物只有适应环境才能生存,也就是说,自然界中的每种生物对环境都有一定的适应性,否则早就被环境淘汰了。生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通过自然选择形成各自适应环境的方式和特征。
【解答】A:仙人掌的叶刺,是由于生长缺水,叶刺减少蒸腾作用,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由于长期生活在水分过少的环境而形成,A错误。
B:热带生长植物,因为需水太多,导致根部空气不够,根部也要呼吸的,所以才长出气生根,由于长期生活在水分过多的环境而形成,B正确。
C:骆驼背部隆起像山峰状的部分,里面储藏大量脂肪,可供维持正常行动,因此骆驼可以较长时间不吃食物。同时集中聚集在一处的脂肪,可以使骆驼的体温保持恒定,而不会使身体各处过度发热。驼峰中贮存的是沉积脂肪,不是一个水袋。而脂肪被氧化后产生的代谢水可供骆驼生命活动的需要。由于长期生活在水分过少的环境而形成,C错误。
D.昆虫表面的外骨骼,是为了吸收水分,由于长期生活在水分过少的环境而形成,D错误。
故选B。
7.科学家在木卫二发现了大量冰河存在的痕迹,说明木卫二上可能存在着大量的水分。有了水的存在,就可以进一步探索木卫二上是否曾有过生命。下列各项不能作为进一步探索的理由的是( )
A.水是生物呼吸作用的产物
B.各种生物体内都含有大量的水
C.水是生命之源
D.生物体内的生理活动需要水的参与
【答案】A
【解析】本知道水的重要性,人体离不开水,没有水就没有生命,从而在生活当中要节约用水。
由题干知,“有了水的存在,就可以进一步探索火星上是否曾有过生命。”所以本题作为“进一步探索"就是水与生命是密切的,没有水就没有生命。
【解答】A.生物的呼吸离不开氧气,呼吸作用的产物应是二氧化碳和水,这个没有必要继续研究,所以A说法不正确;
B.人体内大约含百分之七十的水,其它一些生物体内水的含量可能更高,所以B说法正确;
C.生命的起源于水里,所以C说法正确;
D.水是生物生理活动的载体,所以D说法正确。
8.(2022八上·新昌期末)2021年“世界水日”主题是珍惜水、爱护水。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淘米的水用来浇花
B.大量开采地下水
C.采用喷灌技术浇灌
D.采用低流量的淋浴喷头
【答案】B
【解析】分析各个选项中的操作是否与珍惜水、爱护水的主题是否一致即可。
【解答】淘米的水用来浇花、采用喷灌技术浇灌、采用低流量的淋浴喷头,都可以在保证用水效果的情况下减小水的浪费,故A、C、D不合题意;
大量开采地下水,会造成水的浪费,甚至引起地表塌陷,故B符合题意。故选B。
9.(2022八上·临海期末)11月19日,记者从省气象局获悉,浙江全省面临“区域性较严重干旱”。全省气象干旱面积约9.78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90%以上。全省平均降水量比常年同期减少近八成,这让浙江很“受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浙江在夏秋季节通常盛行西北风
B.空气中的水汽凝结成水珠后一定会降水
C.人们可以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缓解局部干旱问题
D.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东多西少,北多南少
【答案】C
【解析】风是由空气流动引起的一种自然现象,它是由太阳辐射热引起的。太阳光照射在地球表面上,使地表温度升高,地表的空气受热膨胀变轻而往上升。热空气上升后,低温的冷空气横向流入,上升的空气因逐渐冷却变重而降落,由于地表温度较高又会加热空气使之上升,这种空气的流动就产生了风。
下雨的原因是地球上的水受到太阳光的照射后,就变成水蒸气被蒸发到空气中去了。水汽在高空遇到冷空气便凝聚成小水滴,小水滴不断地累积到一定数量就会以雨滴的形式降落到地面,人工降雨的方法很多,比如用飞机、火箭向云中播撒干冰、碘化银、盐粉等催化剂,使云层降水或增加降水量,这是缓解干旱,增加降雨量的有效措施。
我国水资源的季节分配特点是: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时间分布特点:夏秋多,冬春少,且年际变化大;空间分布特点:南丰北缺,东多西少。
【解答】A.刮西北风与空气流动有关,并不是导致没有降雨的原因,因为降雨是指在大气中冷凝的水汽以不同方式下降到地球表面的天气现象,与刮风无关的,A不符合题意。
B.下雨是一种自然景象,是地球上的水受到太阳光的照射后,就变成水蒸气被蒸发到空气中去了。水汽在高空遇到冷空气便凝聚成小水滴。这些小水滴都很小,直径只有0.01~0.02毫米,最大也只有0.2毫米。它们又小又轻,被空气中的上升气流托在空中。就是这些小水滴在空中聚成了云。这些小水滴要变成雨滴降到地面,它的体积大约要增大100多万倍,B不符合题意。
C.人工降水,根据自然界降水形成的原理,人为补充某些形成降水的必要条件,促进云滴迅速凝结或碰并增大成雨滴,降落到地面。根据不同云层的物理特性,选择合适时机,用飞机、火箭向云中播撒干冰、碘化银、盐粉等催化剂,使云层降水或增加降水量,以解除或缓解农田干旱、增加水库灌溉水量或供水能力,或增加发电水量等,C符合题意。
D.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东多西少,南多北少,D不符合题意。
10.(2022·浙江·缙云县教育局教学研究室八年级期末)缙云是全市唯一同时拥有“国家生态县”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两个荣誉称号的县。下列做法不利于水的生态文明建设的是( )
A.养成随手关水龙头的习惯
B.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到河流中去
C.洗菜水用来浇花、拖地、冲厕所
D.加强工业废水的排放监控,坚持达标排放
【答案】B
【解析】A、养成随手关水龙头的习惯能够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选项正确;
B、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到河流中去,污水中的污染物会污染河流,选项错误;
C、洗菜水用来浇花、拖地、冲厕所能够提高水的使用率,能够节约水资源,选项正确;
D、加强工业废水的排放监控,坚持达标排放,能够避免工业废水中的污染物污染水体,选项正确,故选B。
11.(2022·浙江杭州·八年级期末)铜鉴湖区域成功入选杭州市海绵城市建设重点示范区域,海绵城市能对雨水进行吸纳、蓄渗、缓释,有效解决城市内涝、水污染严重、水资源短缺等问题。下列有关海绵城市说法正确的是( )
A.少雨时期能保持地表湿润
B.生活、工业废水可以任意排放
C.可以大量使用化肥,不会造成水体污染
D.淡水资源可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答案】A
【解析】A.海绵城市能对雨水进行吸纳、储存,故少雨时期,海绵城市能保持地表湿润,故A正确;
B.任意排放生活、工业废水会造成水体的污染,故B错误;
C.大量使用的化肥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进而引发水体污染,故C错误;
D.一定的空间与时间范围内,水资源是有限的,如果用水量超过了水循环更新的速度,或者水资源遭受污染,就会造成缺水或水质性缺水,水资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故D错误。
12.(2021八上·新昌期中)分析水循环示意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各序号分别代表水循环的各个环节,其中序号①表示的环节是 。
(2)人们常常通过对地表的改造,影响地球上的水循环。我国实施的南水北调工程可以缓解北方的缺水问题,该工程是对水循环途径中的 (选填数字)施加影响。
(3)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应成为我们的自觉行为。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随手关闭水龙头 B.将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河道
C.植树造林,涵养水源 D.工业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
【答案】(1)水汽输送 (2)⑤ (3)A;C
【解析】由水循环示意图可知:①水汽输送;②降水;③蒸发;④降水 ⑤地表径流。
(1)①环节是海洋上空的水汽输送到陆地上空,属于水汽输送环节。
(2)“南水北调工程"对我国“南方水多,北方水少”的状况有所改善,南水北调属于⑤地表径流环节。(3)A、随手关闭水龙头可以节约用水,故A正确。
B、将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河道会污染河水,故B错误。
C、植树造林,涵养水源可以保护水资源,故C正确。
D、工业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会造成水污染,故D错误。
13.(2021·浙江·八年级专题练习)“海绵城市”是指城市像海绵一样具有“弹性”,遇到降雨时能够就地“吸收、存蓄、渗透、净化”雨水,需水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促进城市水循环。请根据“海绵城市水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构成水循环的类型为___________;
A.陆上内循环 B.海上内循环 C.海陆间循环
(2)为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某市将水泥硬化路面改装成透水铺装、透水沥青、透水混凝土等,这对“海绵城市”水循环中的___________环节施加了重要影响。
(3)为促进“海绵城市”的水循环,以下措施合理的是___________
A.兴建公园 B.建设雨水蓄水池 C.推广绿色出行
【答案】A e AB
【解析】(1)解析图可知,图中构成水循环的类型为陆上内循环;
(2)将水泥硬化路面改装成透水铺装、透水沥青、透水混凝土等促进地山水渗入地下,促进地下径流水循环;
(3)兴建公园以增加绿植、建设雨水蓄水池都有利于“海绵城市”的建设,而“推广绿色出行”与建设海绵城市无关。
14.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当今,全球约有60%的地区水资源紧张。北京市年均需水41.2亿吨,而来水量只有18亿吨,这是北京地区每个人面临的严峻现实。
(1)我国的水资源状况是 。
(2)北京的水资源状况是 。
(3)北京人均水量约为全国人均水量的 ,约为世界人均水量的 。(结果保留至1%) (4)北京地区严重缺水的人为原因是 ,自然原因是 。
(5)解决北京地区水资源短缺的主要途径有: ① ;② ;③ 。
【答案】(1)总量不少,但人均占有量很低
(2)水资源短缺
(3)13%;3%
(4)人口多且增长快,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用水多;降水少,气候干旱
(5)提高人们的节水意识;跨流域调水;保护水资源,防止水污染(合理即可)
【解析】(1)根据图片和文字表述分析解答;
(2)将北京的年均来水量和需水量进行比较即可;
(3)将北京人均水量与中国人均水量作比;将北京的人均水量与世界人均水量作比;
(4)从水资源的分布,以及工业发展等角度分析北京水资源严重缺水的原因。
(5)根据解决水资源短缺的方法解答。
【解答】(1)我国的水资源状况是:总量不少,但人均占有量很低;
(2)北京市年均需水41.2亿吨,而来水量只有18亿吨,那么每年的年均用水量缺少23.2亿吨,因此北京的水资源状况是:水资源短缺。
(3)北京人均水量约为全国人均水量的:;约为世界人均水量的:
;
(4)北京地区严重缺水的人为原因是:人口多且增长快,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用水多,自然原因是:降水少,气候干旱。
(5)解决北京地区水资源短缺的主要途径有: ①提高人们的节水意识;②跨流域调水;③保护水资源,防止水污染。
15.(2022·浙江舟山·八年级期末)某中学科学兴趣小组为探究“废旧电池对水质的影响及防治”,开展了以下研究活动。
(一)查阅资料
资料一 废旧电池丢弃到自然界腐烂后,因含汞、铅、铜等有害物质造成水质污染。
资料二 满江红为常见的水生蕨类植物,在美化水体景观、净化水质、保持河道生态平衡方面有显著功效。
资料三 5号电池比7号电池大些。
(二)设计实验方案及数据统计(A~E共5组数据见表)
组别 A B C D E
加无污染河水的体积 500毫升 500毫升 500毫升 500毫升 500毫升
加废电池的数量及型号 不加 1节5号 1节7号 1节5号 1节5号
加满江红的数量 不加 不加 不加 10克 30克
小鱼的数目 5条 5条 5条 5条 5条
小鱼存活的时间(天) 10 3 5 6 8
根据上述有关内容和数据,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选择A与B两组进行对照实验,那么,他想要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为探究这一问题,还可以选择___________两组进行对照实验。
(2)若选择E与B进行对照实验,E组的鱼比B组的鱼存活天数多,说明___________。
【答案】废电池是否会污染水质? A、C 满江红能够净化被废电池污染的水质
【解析】(1)“若某成员选择了A与B进行对照实验”,唯一不同的变量是废电池,那么,他想要探究的问题是废电池是否会污染水质?实验变量是废旧电池,为探究这同一问题还可以选择A与C进行对照实验。
(2)B、E对照实验的变量是满江红。E组加满江红的数量30克,B组不加,E组的鱼比B组的鱼存活天数多说明满江红能净化被废电池污染的水质。
16.(2021八上·临安期中)第十七届西博会“舞动的水滴展”在西湖水面上举行。展览主角五个“大水滴"代表浙江五水共治,呼吁珍惜水资源,热爱自然。
(1)大水滴漂浮在水面上时,它受到浮力 (选填“大于”“等于”小于")它的重力。五水共治的一项重要工作是“保供水”,虽然杭州是江南水乡代表城市之米,但是杭州也缺水。你觉得杭州缺水的原因可能是 (请写出一点)。
(2)”治污水”是五水共治的另一项重要工作。为了防止水体污染,你认为下列措施中可行的是 。
A.不任意排放生活污水 B.禁止使用农药和化肥
C.及时拧紧水龙头 D.牲畜粪便适当处理后再施用
(3)水的循环利用是“抓节水”的一个重要举措。下列几个步骤可将河水转化为饮用水:
①化学沉降(用明矾) ②消毒杀菌(用漂白粉) ③自然沉降 ④加热煮沸。
以上处理过程最合理的顺序是 。
【答案】(1)等于;人口多,水资源少(浪费严重等合理即可) (2)A;D (3)③①②④
【解析】(1)大水滴漂浮在水面上,根据漂浮条件可知,它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缺水的原因可能是:人口多,水资源少(浪费严重等合理即可)。
(2)A.不任意排放生活污水,可以防止对水体造成污染,故A符合题意;
B.禁止使用农药和化肥,虽然能够减小对土壤和水体的污染,但是会严重影响农作物的产量,故B不合题意;
C.及时拧紧水龙头,可以防止水的浪费,但是与防止水体污染无关,故C不合题意;
D. 牲畜粪便适当处理后再施用,可以减小对水体的污染,故D符合题意。故选AD。
(3)将河水转化为饮用水的方法:
③自然沉降,将不溶于水的大颗粒杂质去除;
①化学沉降(用明矾),将不溶于水的小颗粒杂质去除;
②消毒杀菌(用漂白粉),除去水中的细菌和微生物;
④加热煮沸,去除溶解于水中的钙镁离子。
则合理的顺序为:③①②④。
思维导图
典例分析
举一反三
典例分析
举一反三
课后巩固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7节水资源的利用、开发和保护
考点一、水资源的利用和开发
(一)水资源的重要性
人类社会对水的需求主要表现为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和农业用水等方面。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直接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和国民经济的发展。
(二)水资源现状
据专家估计,到2025年,全世界35亿人将处于缺水状态,水资源危机将带来生态系统恶化和生物多样性破坏,人类生存也将受到威胁。因此,保护水资源、合理利用和开发水资源已刻不容缓。
(三)人类可以利用的淡水资源
主要是河水、淡水湖泊水和埋藏比较浅的地下淡水。
(四)我国水资源的调配
我国华北西北地区严重缺水,要解决这些地区的缺水问题,除了充分利用当地的水资源,节约用水,还可以通过改变水循环路径的方式,进行跨流域调水。如南水北调工程,以解决华北、西北地区严重缺水问题。南水北调工程有三条建设路线,东线工程是在江苏扬州,将长江水抽进京杭运河,借运河水道将水送到天津;中线工程是利用长江三峡水库高峡平湖的地形将长江水引至位于汉江上游的丹江口水库,再穿越秦岭将水送到华北;西线工程是将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等长江上游干支流的水引到黄河上游,补充西北地区的水源。
典例1:(2022八上·杭州期中)2020年中国水周的宣传主题是“坚持节水优先,建设幸福河湖”。下列错误的是( )
A.农业和园林浇灌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滴灌,可节约用水
B.农业生产中不合理施用农药、化肥会对水体造成污染
C.取少量植物油放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
D.用沉淀法、过滤法和蒸馏法净化水,效果最好的是过滤法
变式1:(2022八上·杭州期中)如图所示是京杭大运河杭州段及其周边环境缩略图,对于该环境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大运河是人类通过对水汽输送的改造,来影响地球水循环
B.运河边大量绿色植物通过植物蒸腾参与水循环
C.大运河可以为沿途的居民提供生产和生活用水
D.从全国范围来看,杭州的水循环还是比较活跃的
变式2:(2022八上·义乌月考)节约用水是保护水资源的有效途径。适合张贴在学校水龙头旁的标识( )
A. B. C. D.
变式3:(2022八上·浙江期中)下列关于水资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我国水资源丰富,按人口平均居世界第二位
B.通常说的水资源主要指陆地上的淡水资源
C.世界上水资源除沙漠地区以外,其他分布是比较均匀的
D.河流水、湖泊淡水及浅层地下水占陆地上淡水资源储量的大部分
考点二、水资源的保护
(一)节约用水
水资源保护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节约用水。
该图示是国家节水标志,同时也是节水型器具的标识。它由水滴、人手和地球变形而成。绿色的圆形代表地球,象征节约用水是保护地球生态的重要措施。标志留白部分像一只手托起一滴水,手是拼音字母JS的变形,寓意节水,表示节水需要公众参与,鼓励人们从我做起,人人动手节约每一滴水;手又像条蜿蜒的河流,象征滴水汇成江河。
(1)节约用水既要防止水的浪费,又要提高水的利用率。通过新技术,改革工艺和改变习惯来减少工农业用水和生活用水,提高水的利用率。
(2)水的再循环、减少水的使用及水的回收利用是保护和节约用水的三种主要方法。
(二)防止水污染
水资源保护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防止水污染。
(1)水污染:当水中含有对水或水生生物产生不良影响的任何物质时,就造成了水污染。
(2)水污染的危害:污染河流和湖泊,使得生活在河流、湖泊中的水生动物难以生存。工业废水中含有有毒物质,农业废水中含有化肥农药等,严重时它们会使江河中的水生植物和动物灭绝,还会污染地下水源。
(3)水体污染的来源
工业:废水、废渣、废气的任意排放
农业:过量使用农药和化肥
生活:生活污水和垃圾的任意排放
(4)防治水污染的措施:采取各种措施预防和治理水污染。
①工业上: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减少污染,提高原料的利用率,同时把产生的废水、废渣、废气综合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②农业上: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提倡使用农家肥。
③生活中:污水集中处理后排放,少用含磷洗涤剂。
④医疗中:医疗污水应集中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典例1:(2023八上·临海期末)水资源的保护刻不容缓,下列做法中,不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 )
A.使用节水型马桶 B.建立水资源保护区
C.工业废水引入地下 D.生活污水净化后排放
变式1:(2023八上·南浔期末)2022年3月22日是第30个世界水日,主题是“珍惜地下水、珍视隐藏的资源”,保护、合理利用和开发水资源刻不容缓。下列做法能够有效解决缺水问题并且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是( )
①无限制开采地下水 ②推广节水器具
③改变灌溉方式,推广喷灌、滴灌技术 ④直接利用工业和生活污水灌溉农田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变式2:(2022·浙江嘉兴·八年级期末)2021年的3月22日是第二十九届“世界水日”,其主题为“珍惜水、爱护水”。下列做法与该主题无关的是( )
A.厨房内安装净水器 B.采用低流量的淋浴喷头
C.水管破裂及时维修 D.收集雨水作为生产用水
变式3:张老师展示出《你们都来污染我!》的图片,引起全班同学的深思。课后,同学们围绕“水的污染与防治”的主题进行研究性学习。
(1)生活污水的再利用,既能减少水污染,又能节约用水。
①若生活污水中含有碎菜叶、鱼鳞片、泥沙等固体杂质,要除去这些固体杂质,可以采用沉淀、 等方法。
②生活污水经处理后,可用于浇花、 等。
(2)调研后,同学们提出下列预防和治理水污染的建议,其中合理的是 (填字母)。
A.科学使用高效低毒的农药、化肥
B.禁止在所有水域内养殖
C.禁止在饮用水的水源保护区设置排污口
(3)如果你是学习小组的成员,你还想调研的一个问题是 。
1.(2023八上·青田期末)2022年“世界水日”的主题是“珍惜地下水,珍视隐藏的资源”。如图所想表达的含义是( )
A.科技水平越来越高 B.水污染越来越少
C.地下水越来越缺乏 D.降水越来越多
2.(2022八上·临海期中)“水是生命之源,生命之基”是曾经“中国水周”的宣传口号之一,下列关于水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我国人均可利用淡水资源十分短缺 B.经过自来水厂处理的水是纯净水
C.地球上最多的水体为海洋水 D.通过水的“三态”变化实现在自然界中的循环
3.(2022八上·衢州期中)2022年3月22日是第三十届“世界水日”,我国开展了纪念2022年“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的活动。下列有关水的做法中错误的是( )
A.加强河湖管理保护,维护河湖健康生命 B.大量开采地下水以满足社会对水的需求
C.污水集中处理,确保水源区水质安全 D.全面节水,合理分水,管住用水,科学调水
4.(2021·浙江丽水·八年级期末)水资源保护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节约用水。水的再循环、减少水的使用和水的回收再利用是保护和节约用水三种方法。下列做法中属于直接减少水使用的是( )
A.使用节水马桶 B.用洗脸水浇花
C.收集雨水作生活用水 D.把浑浊水净化后再使用
5.(2023八上·德清期末)2022年3月22日是第三十届“世界水日”,联合国确定2022年“世界水日”的主题为“珍惜地下水,珍视隐藏的资源”。下列有关水的做法或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为满足社会对水的需求,可以无限度开采地下水
B.水是生物生存所必需的最基本的物质之一
C.我国水资源在空间、时间上分配不均匀
D.人类利用较多的淡水资源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淡水
6.不同水分条件下的生命体为适应当地水分供给特点,往往会形成特定的行为特点和生理结构特点。下列是由于长期生活在水分过多的环境而形成的是( )
A.仙人掌的叶刺 B.热带树木树茎上长出“气根”
C.骆驼的驼峰 D.昆虫表面的外骨骼
7.科学家在木卫二发现了大量冰河存在的痕迹,说明木卫二上可能存在着大量的水分。有了水的存在,就可以进一步探索木卫二上是否曾有过生命。下列各项不能作为进一步探索的理由的是( )
A.水是生物呼吸作用的产物 B.各种生物体内都含有大量的水
C.水是生命之源 D.生物体内的生理活动需要水的参与
8.(2022八上·新昌期末)2021年“世界水日”主题是珍惜水、爱护水。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淘米的水用来浇花 B.大量开采地下水
C.采用喷灌技术浇灌 D.采用低流量的淋浴喷头
9.(2022八上·临海期末)11月19日,记者从省气象局获悉,浙江全省面临“区域性较严重干旱”。全省气象干旱面积约9.78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90%以上。全省平均降水量比常年同期减少近八成,这让浙江很“受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浙江在夏秋季节通常盛行西北风
B.空气中的水汽凝结成水珠后一定会降水
C.人们可以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缓解局部干旱问题
D.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东多西少,北多南少
10.(2022·浙江·缙云县教育局教学研究室八年级期末)缙云是全市唯一同时拥有“国家生态县”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两个荣誉称号的县。下列做法不利于水的生态文明建设的是( )
A.养成随手关水龙头的习惯 B.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到河流中去
C.洗菜水用来浇花、拖地、冲厕所 D.加强工业废水的排放监控,坚持达标排放
11.(2022·浙江杭州·八年级期末)铜鉴湖区域成功入选杭州市海绵城市建设重点示范区域,海绵城市能对雨水进行吸纳、蓄渗、缓释,有效解决城市内涝、水污染严重、水资源短缺等问题。下列有关海绵城市说法正确的是( )
A.少雨时期能保持地表湿润 B.生活、工业废水可以任意排放
C.可以大量使用化肥,不会造成水体污染 D.淡水资源可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12.(2021八上·新昌期中)分析水循环示意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各序号分别代表水循环的各个环节,其中序号①表示的环节是 。
(2)人们常常通过对地表的改造,影响地球上的水循环。我国实施的南水北调工程可以缓解北方的缺水问题,该工程是对水循环途径中的 (选填数字)施加影响。
(3)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应成为我们的自觉行为。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随手关闭水龙头 B.将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河道
C.植树造林,涵养水源 D.工业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
13.(2021·浙江·八年级专题练习)“海绵城市”是指城市像海绵一样具有“弹性”,遇到降雨时能够就地“吸收、存蓄、渗透、净化”雨水,需水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促进城市水循环。请根据“海绵城市水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构成水循环的类型为___________;
A.陆上内循环 B.海上内循环 C.海陆间循环
(2)为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某市将水泥硬化路面改装成透水铺装、透水沥青、透水混凝土等,这对“海绵城市”水循环中的___________环节施加了重要影响。
(3)为促进“海绵城市”的水循环,以下措施合理的是___________
A.兴建公园 B.建设雨水蓄水池 C.推广绿色出行
14.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当今,全球约有60%的地区水资源紧张。北京市年均需水41.2亿吨,而来水量只有18亿吨,这是北京地区每个人面临的严峻现实。
(1)我国的水资源状况是 。
(2)北京的水资源状况是 。
(3)北京人均水量约为全国人均水量的 ,约为世界人均水量的 。(结果保留至1%) (4)北京地区严重缺水的人为原因是 ,自然原因是 。
(5)解决北京地区水资源短缺的主要途径有: ① ;② ;③ 。
15.(2022·浙江舟山·八年级期末)某中学科学兴趣小组为探究“废旧电池对水质的影响及防治”,开展了以下研究活动。
(一)查阅资料
资料一 废旧电池丢弃到自然界腐烂后,因含汞、铅、铜等有害物质造成水质污染。
资料二 满江红为常见的水生蕨类植物,在美化水体景观、净化水质、保持河道生态平衡方面有显著功效。
资料三 5号电池比7号电池大些。
(二)设计实验方案及数据统计(A~E共5组数据见表)
组别 A B C D E
加无污染河水的体积 500毫升 500毫升 500毫升 500毫升 500毫升
加废电池的数量及型号 不加 1节5号 1节7号 1节5号 1节5号
加满江红的数量 不加 不加 不加 10克 30克
小鱼的数目 5条 5条 5条 5条 5条
小鱼存活的时间(天) 10 3 5 6 8
根据上述有关内容和数据,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选择A与B两组进行对照实验,那么,他想要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为探究这一问题,还可以选择___________两组进行对照实验。
(2)若选择E与B进行对照实验,E组的鱼比B组的鱼存活天数多,说明___________。
16.(2021八上·临安期中)第十七届西博会“舞动的水滴展”在西湖水面上举行。展览主角五个“大水滴"代表浙江五水共治,呼吁珍惜水资源,热爱自然。
(1)大水滴漂浮在水面上时,它受到浮力 (选填“大于”“等于”小于")它的重力。五水共治的一项重要工作是“保供水”,虽然杭州是江南水乡代表城市之米,但是杭州也缺水。你觉得杭州缺水的原因可能是 (请写出一点)。
(2)”治污水”是五水共治的另一项重要工作。为了防止水体污染,你认为下列措施中可行的是 。
A.不任意排放生活污水 B.禁止使用农药和化肥
C.及时拧紧水龙头 D.牲畜粪便适当处理后再施用
(3)水的循环利用是“抓节水”的一个重要举措。下列几个步骤可将河水转化为饮用水:
①化学沉降(用明矾) ②消毒杀菌(用漂白粉) ③自然沉降 ④加热煮沸。
以上处理过程最合理的顺序是 。
思维导图
典例分析
举一反三
典例分析
举一反三
课后巩固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