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雨》说课稿
观文镇回龙小学 尹艳
尊敬的评委老师:
您们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16课《雷雨》的第二课时。接下来开始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雷雨》是一篇描写夏季时节雷雨景象的优美短文。全文结构清晰,层次分明,按照“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顺序记叙,集中表现了三个场景的鲜明特点。课文语言精练,用词准确,写景细致逼真。文中多为短句白描,既生动地再现了夏天雷雨的景象,又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
二、说学情
雷雨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 ,他们对此都有着一定的生活体验。因此,在教学时,从学生的生活入手,从他们已有的经验入手,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要引导学生在体验、观察、阅读中感悟课文的内容,激发学生留心观察生活的兴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三、说教学目标
以《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结合本组教材的教学要求和本课课文内容及课型特点,拟定以下教学目标:
1、正确朗读课文。借助关键词句了解课文内容。
2、体会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景色的变化。
3、能在语境中体会“压、垂”等词运用的好处。
四、说教学重难点:
根据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再结合教材的内容,我认为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来体会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景色的变化。
教学难点是结合语境体会“压、垂”等词的妙用。
五、说教法和学法:
根据上述的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我主要采用图文结合和创设情境以及多形式的朗读进行教学。力图体现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方式,以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为重点让学生自主探究、多形式的朗读、感悟,从而获得知识。
六、说教学过程:
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在导入部分安排了游戏互动,学生通过仔细听跟着老师打节奏,再顺势用“听”这种感官引出要留心观察大自然,从而引出课题。
在感悟课文中我分为3个部分来授课:
1、雷雨前的景象。(1—3自然段)
首先让学生默读1—3自然段,说说雷雨前的景象。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相应的图片和语句。例如,第一自然段中“黑沉沉地压下来”一句,“黑沉沉”和“压”学生不容易理解。教师可出示乌云特写图,让学生通过看图,知道雷雨前的云很黑、很厚,所以看起来“黑沉沉”的。然后通过动作展示生活中“压”的场景,并追问:“满天的乌云向你压下来是什么感觉?”由此学生明白了“黑沉沉”和“压”的妙用。再用同样的方法理解“垂”、“乱摆”“越来越……”等用词的准确。最后通过朗读感受雷雨前空气的沉闷。
雷雨中的景象(4—6自然段)
这部分内容要求学生大声朗读,说说雷雨中的景象,品读“哗哗哗”以及“渐渐地”来体会雷雨的变化。并通过观看视频感受雷雨“来得快去得也快”的特点。
雷雨后的景象(7—8自然段)
这部分的教学,教师主要让学生通过看图,想象,情境体验来加深学生对雷雨后景色的感悟。如:教师范读语段,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画面,感受雷雨后的清新和大自然的美。
最后是总结全文。雷雨是夏季常有的自然现象,作者为什么能写出这么真实的文章呢?我在总结时抛出这个问题,意在引导学生感悟“只有留心观察才能把看到的,听到的记录下来。”随后播放一首欢快的歌曲结束本节课的学习。
七、说板书设计:
主要分三个方面设计: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在精读课文时分别归纳并板书出雷雨前的闷、热;雷雨中的急、大和雷雨后的清新、美。整个板书条理清晰、简洁明了。
由于本人经验不足,在说课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缺点和漏洞,希望各位评委老师给予批评和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