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采摘节——《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认识小括号,掌握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能正确计算含有小括号的两步加、减混合运算。
通过自主“创造”小括号的活动,感受引入新符号的必要性,体会数学符号的简洁性、统一性。具有初步的符号意识,学会用符号进行数学表达和数学思考的方法。
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的价值,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含有小括号的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学会分析问题的方法和策略,能正确计算含有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难点:结合具体问题体会理解运算顺序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提出数学问题。
1、引入情境图
师:同学们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果园里硕果累累,人们正在忙着摘大苹果呢。让我们也一起去看看吧(放苹果图片)。
出示课本信息窗图
师:看这幅图,从图中你发现了什么?(生说一条点出一条信息)
师:同学们非常善于发现信息。你能利用这些信息提出一个问题来考考大家么?预设学生提出的问题:一篮苹果多少个?一篮苹果和一筐苹果一共有多少?3篮苹果一共多少个?3、选出你们组认为最有价值、最有挑战性的问题来解决。小组交流前:大家提出了这么多有价值的问题,让我们以小组为单位,选出你们组认为最有价值的问题试着来解决。要求能列出算式并说清解题的思路。小组交流中:教师巡视,掌握小组选题情况和能否说清思路,以便交流时从易到难交流。
小组交流,探索新知,解决问题
学生交流自己组解决的问题及思路,重点交流对下面问题的解决: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解决的问题与大家分享受?(老师希望你们用这样的句式完整的来表达:我们组解决的问题是,我们是这样想的说出理由和算式,大家同意吗?)预设学生交流:组1:我们组解决的问题是“一篮苹果多少个?”我们是这样想的:......大家同意吗?(选择的问题与他们相同的组举手你们都是这样解决的吗)师:哪个小组觉得自己解决的问题更有价值,来给大家分享一下组2:我们组解决的问题是:“3篮苹果一共多少个”我们先求什么,再求什么,列式为......(分步列式)理解解决问题的数量关系(一篮苹果的个数×苹果的篮数=总个数)
选择的问题与他们相同的组举手,你们都是这样解决的吗?第二种思路:综合算式师:学生列出综合算式60-38×3,你能说说自己的解题思路吗?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同学们都同意吗?有没有问题想问?师:我们知道一个算式里既有加减又有乘除,我们应该先算——后算—-所以,这里我们是不是应该先算38×3,再算60减——按照“先算一篮苹果的个数,再算总个数”的思路,(不加括号)这样列式可以吗?这样列式能先算出一篮苹果的个数吗?小结:算式的运算顺序要和解决问题的思路相一致。
认识小括号
自主创造符号
师:怎样列综合算式,并且能表示出先算60-38呢?生思考后小组交流自己表示的方法。预设小组汇报,学生对各种表示方法进行简单评价:①用“----”把60-38划出来,以表示先算60-38②用“○”把60-38以表示先算60-38③用方框把60-38框起来,以表示先算60-38④用“[ ]”把60-38括起来,以表示先算60-38⑤用“()”把60-38括起来,以表示先算60-38
认识小括号
师:老师很高兴,同学们具有了用符合来进行数学表达的意识,但是大家想啊,这么多符号,你用你的符号我用我的符号,这样好吗?让我们来当一回数学家规定使用一个符号,你们选择谁?小括号(板书:小括号)。小括号像两扇门,把60和38这对好朋友关在一起,在计算时,我们就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60-38的差,再算其与3的积。
说说小括号的作用
师追问:你们觉得小括号有什么作用呢?预设生:小括号起改变运算顺序的作用,在计算时有小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读小括号
师:加上小括号这个算式怎样读呢,谁想试一下生读师总结:只要能读清楚算式的意思就行。
计算总结运算顺序:
师:在有()的算式里我们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教师边说边讲解运算顺序,(60-38)×3,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算小括号外的,注意书写的格式,没算的部分一定要先落下来,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带小括号的混合运算”。(补充板书)
评价练习:(1)现在,你知道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该怎么计算了吗?老师来考考大家,请看大屏幕。说说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4个)(45+36)×8 130×(90-83)(2)出示红点问题:你计算下列各题吗?84÷(8-4)56÷(5+3)
(三)课堂总结:谈一谈这节课有什么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