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大洲和大洋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 第一节
1
说教学目标
2
说教法、说学法
4
说学情
3
说教学过程
5
说板书设计
6
说教材
结
构
安
排
教材分析:
《大洲和大洋》是本章知识系统的重要板块,也是为后面将要学到的《海陆的变迁》等有关章节,解释诸多地理现象的关键知识的准备阶段,是地理基本理论和实用的衔接点。因此本节教材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利用地图说明全球海陆分布特征。
2、运用地图理解大洲、大陆、半岛、岛屿、大洋、海、海峡等概念。
3、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和分布特征。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学习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初步养成读图、填图、拼图、绘图等运用地图解决地理问题的习惯,培养用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积极探究自然世界奥秘的精神,享受探索——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重点:海陆面积比例及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及分布。
难点:认识七大洲的轮廓及七大洲位置的认识和确定。
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学知识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由于我们学校孩子大多是城里人,获取知识的渠道较多,知识面也广,因此,在制作课件时多一些图文结合画面,同时让学生多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更能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地图是地理学科的灵魂,在学习中充分利用地图是很重要的。
教学与学法方法:
1、教具辅助教学法
3、读图对比法
4、抢答法
2、小组讨论法
创设场景,引出问题
1、录相:观看中国宇航员杨利伟乘宇宙飞船升入太空的录相,引导学生关注本课中“地球是个大水球”的说法的原因。
2、教师设问:加加林认为,从太空看去,地球是个蔚蓝色的的“水球”,可人们当初给地球起名字的时候,为什么把它叫做“地球”呢?
限于当时的条件,人们并不知道陆地之外还有更广大的海洋,且海洋的面积大于陆地的面积。
自学书本“地球?水球?”,完成学案自学指导一(重点部分做记号)
观察地球仪,比较地球表面是陆地面积大,还是海洋面积大?海陆分布呈什么形势?三分陆地、七分海洋,海洋连成一片,陆地被分割成许多块。
结合课本和学案,自主学习
海洋
陆地
读图对比:1、陆地主要集中在哪个半球?海洋主要集中在哪个半球?2、图中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分别是陆地还是海洋? 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海洋主要集中在南半球;北极地区几乎是一片海洋,南极地区却是一块陆地。
齐心协力,钻研活动题
学生结合地图,自学课本上“大洲、大陆、岛屿、半岛、海峡”概念,以及七大洲、四大洋对应位置,完成自学指导二
1. 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并在图中找出海洋有几种表示方式 (海、洋、海峡)
2. 引导学生区别大陆、半岛、岛屿和大洲
1. 教师指导并和学生一起找七大洲四大洋,请一位同学带领全班学生认识七大洲、四大洋。(重点、难点)
七大洲面积从大到小: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四大洋 面积从大到小依次: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亚洲
欧洲
非洲
北美洲
南美洲
大洋洲
南极洲
太平洋
大西洋
印度洋
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太大印北
大洲分界线
亚洲和欧洲: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
亚洲和非洲:苏伊士运河
亚洲和北美洲:白令海峡
北美洲和南美洲:巴拿马运河
完成活动,练习巩固
设置抢答题:
(1)七大洲面积由大到小排序如何
(2)亚洲和欧洲的界线是什么?
(3)七大洲的轮廓大致有什么特点
(4)赤道横穿哪几个洲
(5)哪些大洲全部或大部分在北半球 那南半球呢 ……
把学生分小组参加竞赛活动并对各组的表现作点评
陆地29%
海洋71%
小 结
陆地
海洋
29%
71%
海陆分布不平衡
七大洲
四大洋
名称和分布以及主要洲界线
板书设计
(一)、地球?水球?
(二)、世界海陆分布
1、 地球表面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2、 南北半球的海陆分布
(三)、七大洲和四大洋
1、 大洲、大陆、岛屿、半岛、海峡的概念
2、 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及分布
3、 大陆上的洲际分界线
O(∩_∩)O~~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