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2020中国抗疫记》同步练习(含解析)【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一单元

文档属性

名称 4《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2020中国抗疫记》同步练习(含解析)【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一单元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3.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9-03 18:27: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2020中国抗疫记》同步练习
一、基础检测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岁末年初,武汉暴发新冠(guān)肺炎疫情,全国上下,万众一心,组织各类医疗队紧急救援武汉,共同抗疫,共度时艰,历时三个多月,赢(yíng)得了抗疫战的胜利。
B.制作桂花蜜,先将清洗后的桂花倒入沸水,稍稍煮过便捞起冷却,飘(piǎo)洗,待沥干水分后与白糖拌和均匀,再封存于罐子中。几日后香甜的桂花密便酿(liàng)成了。
C.2020年浙江省高考满分作文《生活在树上》在网上发布后,倍受争议,因其语言晦涩(shè)难懂,引来了网友一片吐(tǔ)槽声,有的言词偏激,也有评论客观、理性。
D.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身为家长也要注意家廷场(cháng)所,懂得良好的家庭氛围对孩子的熏淘(tāo)作用,万不能寄望早成名挣大钱,而把孩子的童年当快消品。
2.下列选项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冬奥会最大的现场就在北京,置身其中的每个市民,他们的嘉言懿行都会生动诠释着付出的朴素含义。
B.关于动物迁徙路线确定的问题,科学家仍全力以赴地进行探究,我们期待着更加娓娓动听的故事出现。
C.在武汉火神山医院,医护人员们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他们是天使,更是火线上的中流砥柱。
D.在TikTok首席执行官凯文突然辞职后,瓦纳萨临危受命,带领着这款流行且充满争议的应用走向未知的未来。
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新冠肺炎疫情    后,广大军地医护人员闻令而动,    奔赴一线,成为人民生命安全的最美守护者。为了方便辨认与沟通,他们在防护服上留下各种各样的签名、寄语。这些签名和寄语,是一种敢战敢胜的    宣言。当“加油”“雄起”等字眼频频出现在防护服上的时候,我们能够感受到一种强大的信念被激发,一股蓬勃的力量在迸发。有祖国强大的科技实力、动员能力、执行效率作支撑,有这么多技术    和大爱无私的医护人员当先锋,有举国上下团结一致、万众一心的力量为基础,我们对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有必胜的信心。
A.爆发 破釜沉舟 豪迈 精深
B.爆发 义无反顾 豪放 精湛
C.暴发 义无反顾 豪迈 精湛
D.暴发 破釜沉舟 豪放 精深
4.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大战当前,闻令而动,英雄向险而行。每到危难关头,( )——除夕夜,3支军队医疗队、450名勇士先期抵达武汉,第一时间批量接收患者,第一时间进入隔离病区,第一时间诊治危重病人;来自全国各地的4.2万多名医护工作者,悬壶入荆楚,白衣作战袍。和湖北50多万名医护工作者携手,在救治一线与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6.3万名公安民警、5.6万名公安辅警,在荆楚大地驻守医院、转运病人、执勤路口、日夜奔波,在各自岗位上确保社会治安平稳有序;总人数超过10万名的社区工作者、注册志愿者、机关干部,走出家门,服务社区,排查患者,清洁消杀,在武汉三镇筑牢群防群治的人民防线……大家团结一心,共同抗击疫情,体现了中华儿女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强大凝聚力和战斗力。
A.无穷力量被中华民族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民族精神激发出
B.中华民族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民族精神激发出无穷力量
C.中华民族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民族精神使得无穷力量激发出
D.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这种力量是无穷的
二、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5-7小题。
材料一: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的这句话,道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内涵的核心。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种价值观,是中国在把握世界发展潮流、人类命运走向上展现出的深邃智慧。习近平总书记说:“人类命运共同体,顾名思义,就是每个民族、每个国家的前途命运都紧紧联系在一起,应该风雨同舟,荣辱与共,努力把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这个星球建成一个和睦的大家庭,把世界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
(摘自“人民网”《十九大精神百问》)
材料二:
如何处理自我与他人的关系,如何协调本国与他国的关系?不同的文明具有不同的处世之道,不同的处世之道则反映出不同的文明底色。在此问题上,人类命运共同体秉持中华文明“推己及人”的伦理法则,与西方自由主义的“内外有别”形成鲜明对比。这既是人类命运共同体与自由主义国际秩序的文明分野,也是人类命运共同体超越自由主义国际秩序的关键之处。
人类命运共同体充分汲取中华文明所推崇的“推己及人”伦理法则。以自我为中心的西方原则强调自身利益至上的绝对地位,由此导致自由主义在国际观上的“内外有别”困境。反观中华文明,推己及人的实质是以他者为优先的伦理观念。以他者为优先的伦理观念反对强加于人的压迫姿态,进而形成了“反求诸己”的内敛性格,因而具有和平性与包容性,而不是自我中心主义的扩张性。更重要的是,推己及人使中华文明拥有了家国天下贯通一体的推演能力。西方自由主义无法将国家内部的治理原则推广到民族国家外部。这与中华文明自古以来的“家国天下”传统形成了鲜明对比:中华文明的家庭、国家与整个天下都奉行同样的治理原则,不仅家与国相连,而且国家与天下相通。
无论东西方之间存在着何种文化鸿沟,我们始终坚信,“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走出自我至上的狭小世界,拥抱万物一体的宏阔境界,克服内外有别的西方困境,人类命运共同体在此意义上无疑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摘自孙明霞《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明底色是什么?》)
材料三:
疫情,以一种残酷的方式,分外真切地警示我们:人类是一个休戚相关的命运共同体。
大疫当前,更见患难真情。在中国抗疫最艰难的时刻,100多个国家和数十个国际组织纷纷给予支持和援助。疫情在全球加速蔓延之时,中国将援助物资发往15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向伊朗、伊拉克、意大利、塞尔维亚、埃塞俄比亚等国家派出医疗专家组。“山川异域,风月同天”的互帮互助,“青山一道,同担风雨”的携手前行,不断给各国人民带来温暖与力量。
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应对新冠肺炎特别峰会上,习近平主席发出携手抗疫、共克时艰的中国声音,引发国际社会广泛共鸣。全球抗疫,命运与共,团结合作是最强的“免疫力”。
一批批中国专家与东盟、欧洲、非洲同行连线交流,多语种的中国诊疗和防控方案及时分享给世界各国;联合国向最不发达国家开通运送医疗物资的“团结航班”;多国合作开展疫苗研发……正如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所说:“我们是团结在一起的全球公民,我们是联合在一起的国家。”
疫情终有尽时,挑战层出不穷,“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的时代之问需要不断作出解答。唯有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团结互助、合作共赢,人类才能跨越重重险阻,共同开创光明的未来。
(摘自钟华论《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2020中国抗疫记》)
5.根据原文内容,下列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旨在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符合各国利益。
B.“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源于中华文明精髓,体现了中国在把握世界发展潮流、人类命运走向上的伟大智慧。
C.“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对强加于人的压迫姿态持反对态度,强调和平与包容,从而形成了中华民族的内敛性格。
D.大疫当前,中国积极向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提供抗疫支持和援助,是以实际行动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6.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华文明“推己及人”的伦理观念以他者为优先,这有利于更好地处理与协调自我与他人、本国与他国之间的关系。
B.西方自由主义国家无法将其内部的治理原则推广到民族国家外部,这与他们以自我为中心的文明底色密不可分。
C.尽管东西方国家之间存在各种文化鸿沟,但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应是人类发展过程中的必然选择。
D.抗疫期间,多国合作互助,携手前行,这表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观已经得到了世界各国的普遍认可。
7.结合材料,就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谈谈你的认识。
三、语言表达运用
8.在下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疫情是一个窗口,让世界各国得以严肃认真地审视与评判中国方案。事实上,中国方案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指称。在现代性的视域下,中国曾远较西方发达国家贫弱,改革开放让中国融入了世界。我们从西方文明中汲取养分,开始了对现代化“循常”的逐渐“超越”,在越来越多的领域, ① ,展现中国智慧。中国方案,让中华民族以更加自信的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读懂中国方案,应参透 ② 。无论是抗击疫情、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还是其他领域的中国方案,其背后都蕴含了中国稳定的价值主张。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是一个鲜活案例,在举国众志成城的抗疫实践中,“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中国价值得到生动彰显和广泛认同。这既是疫情防控的中国方案迅速形成的文化土壤,也是这套方案能够 ③ 。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讲仁爱、重民本等精神标识,到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理念;从24个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再到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敬畏人的生命、尊重人的价值、高扬人的尊严,这种中华文化的价值传承始终体现在中国方案之中。
【参考答案】
1.A【解析】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常用字字音、字形的能力。
B.“飘(piǎo)洗”错误,“飘”应为“漂”,“酿成”的“酿”读niàng。
C项,“倍受”的“倍”应为“备”,“备受”是指受尽,尝尽;“晦涩”的“涩”应读sè。
D项,“家廷”的“廷”应为“庭”,“场所”的“场”应读chǎng,“熏淘”的“淘”应为“陶”,应读táo。故选A。
2.B【解析】本题考查辨析和使用成语的能力。
A项,“嘉言懿行”,有益的言论和高尚的行为。用于指市民的良好言行,使用恰当。
B项,“娓娓动听”,形容善于说话,使人喜欢听,常作谓语、状语、补语。语境里是说故事的特点,用“娓娓动听”搭配不当,可用“引人入胜”。
C项,“中流砥柱”,像屹立在黄河急流中的砥柱山一样,比喻坚强独立的人能在动荡艰难的环境中起支柱作用。这里用来指疫情中的医护人员,非常恰当。
D项,“临危受命”,在危难之时接受任命。这里指瓦纳萨在危难之时接受任命,使用正确。
3.C 【解析】①“爆发”和“暴发”都有“突然发作”的意思。两者的不同在于:“爆发”侧重于猛烈性,多用于火山、重大事件等;“暴发”侧重于突发性,多用于洪水、传染病等。此处说的是新冠肺炎这种传染病的突然发生,应选“暴发”。
②义无反顾:在道义上只有勇往直前,绝对不能退缩回头。破釜沉舟:比喻下决心,不顾一切干到底。语境强调医护人员勇往直前,应选“义无反顾”。
③豪迈:气魄大;勇往直前。豪放:气魄大而无所拘束。多形容人的性情或文笔。形容“宣言”,应选“豪迈”。
④精湛:精深。常用来形容技艺。精深:(学问或理论)精密深奥;精湛高深。形容医护人员的“技术”,应选“精湛”。
4.B【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之语句复位的能力。
第一,从段落结构上看,括号内的句子是一个总结句,领起后面的几个分句,所以一般用主谓结构的句子,更简洁,比被动句和复句好,排除A、D两项;
第二,从括号后面的几个分句的句子结构来看,都是主谓结构,括号内的句子应该跟后面的句子保持结构一致,排除C项。故选B。
5.C【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
C. “从而形成了中华民族的内敛性格”因果倒置。原文是“反观中华文明,推己及人的实质是以他者为优先的伦理观念。以他者为优先的伦理观念反对强加于人的压迫姿态,进而形成了‘反求诸己’的内敛性格,因而具有和平性与包容性”。故选C。
6.D【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
D. “已经得到了世界各国的普遍认可”分析有误。原文只是说“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应对新冠肺炎特别峰会上,习近平主席发出携手抗疫、共克时艰的中国声音,引发国际社会广泛共鸣”,只是引发广泛共鸣,并未说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认可。故选D。
7.①寻求共同的价值观,建成和睦的世界大家庭;②跨越文化鸿沟,创造人类文明的新形态;③共同面对各种挑战,开创光明的未来。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利用文中信息解答问题的能力。
结合材料一中“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种价值观”,以及习主席的话“人类命运共同体,顾名思义,就是每个民族、每个国家的前途命运都紧紧联系在一起,应该风雨同舟,荣辱与共,努力把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这个星球建成一个和睦的大家庭,把世界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可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可以寻求共同的价值观,建成和睦的世界大家庭;
结合材料二中“无论东西方之间存在着何种文化鸿沟,我们始终坚信,‘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走出自我至上的狭小世界,拥抱万物一体的宏阔境界,克服内外有别的西方困境,人类命运共同体在此意义上无疑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可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可以跨越文化鸿沟,创造人类文明的新形态;
结合材料三中“唯有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团结互助、合作共赢,人类才能跨越重重险阻,共同开创光明的未来”可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可以共同面对各种挑战,开创光明的未来。
8.①提出中国方案②背后的中国价值③有效施行的价值共识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语段以“中国方案”为话题。
①根据“展现中国智慧。中国方案,让中华民族以更加自信的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可知此处说的是“中国方案”,应填“提出中国方案”。
②根据“其背后都蕴含了中国稳定的价值主张”可知,此处说的是“中国价值”,再根据“参透”,应填“背后的中国价值”。
③此处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为案例,强调中国方案与中国价值的关系,前句说的是中国方案形成的文化土壤,后句应是中国方案的施行原因,且结合末尾“敬畏人的生命、尊重人的价值、高扬人的尊严,这种中华文化的价值传承始终体现在中国方案之中”,据此应填“有效施行的价值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