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同步练习(含解析)【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一单元

文档属性

名称 1.《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同步练习(含解析)【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一单元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8.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9-03 18:30: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同步练习
一、基础检测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剥(bō)削 挣(zhēng)扎 不屈不挠(náo)
B.复辟(pì) 或(huò)者 辛亥(haì)革命
C.勉强(qiáng) 企(qǐ)图 英(yīng)勇事迹
D.警惕(cì) 侮(wǔ)辱 大肆(sì)屠杀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渴望 撕毁 撕杀 不可磨灭
B.妥协 屠杀 图钉 繁荣昌盛
C.松懈 阴谋 阴暗 毫无疑意
D.姿态 决议 抉择 坚苦奋斗
3.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敕造 炽烈 叱咤风云 赤胆忠心
B.映衬 寒伧 称王称霸 称兄道弟
C.诞辰 锻造 啖以重利 肆无忌惮
D.匮乏 溃脓 功亏一篑 振聋发聩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1)我们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是保障人民革命的胜利成果和反对内外敌人复辟阴谋的有力武器,我们必须牢牢 这个武器。
(2)幸福的感觉总被思念 ,因为思念有时候是苦的。
(3)尽管有的地方的“政绩工程”看起来规模宏大,但是由于脱离了实际,弄得劳民伤财, 没有使群众受益, 加重了群众的负担。
A.掌握 湮没 不但/而且
B.把握 淹没 不但/而且
C.掌握 淹没 不仅/反而
D.把握 湮没 不仅/反而
二、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5-7小题。
为人民服务①
毛泽东
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张思德②同志就是我们这个队伍中的一个同志。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精兵简政”这一条意见,就是党外人士李鼎铭先生提出来的。他提得好,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采用了。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
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我们还要和全国大多数人民走这一条路。我们今天已经领导着有九千一百万人口的根据地,但是还不够,还要更大些,才能取得全民族的解放。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中国人民正在受难,我们有责任解救他们,我们要努力奋斗。要奋斗就会有牺牲,死人的事是经常发生的。但是我们想到人民的利益,想到大多数人民的痛苦,我们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不过,我们应当尽量减少那些不必要的牺牲。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今后我们的队伍里,不管死了谁,不管是炊事员,是战士,只要他是做过一些有益的工作的,我们都要给他送葬,开追悼会。这要成为一个制度。这个方法也要介绍到老百姓那里去。村上的人死了,开个追悼会。用这样的方法,寄托我们的哀思,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
【注】①本文是毛泽东主席1944年9月8日在中共中央警备团追悼张思德大会上的讲演。②张思德,四川仪陇人,中共中央警备团的战士。他在1933年参加红军,经历长征,负过伤,是一个忠实为人民服务的共产党员。1944 年9月5日在陕北安塞县山中烧炭,因炭窑崩塌而牺牲。
5.文章第一自然段在表达上具有怎样的特点
6.从使用的场合看,本文应为悼词,它与一般悼词有什么不同
7.本文在结构上具有怎样的特点
三、语言表达运用
8.下面文段有四处语病,请指出其序号并作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②作为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国抗战持续时间最长、条件最艰苦、付出的牺牲最大、起始最早。③经过中国人民6年局部抗战、8年全面抗战,打败了穷凶极恶的日本侵略者,赢得了近代以来中国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④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中华儿女万众一心、同仇敌忾,用生命和鲜血奏响了一首反抗外来侵略、挽救民族危亡、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壮丽史诗。⑤前事不忘,后事之师。⑥我们铭记历史并不仅仅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珍爱和平、维护和平,让世界人民永享太平。
【参考答案】
1.A【解析】B项,“复辟”的“辟”读bì;C项,“勉强”的“强”读qiǎng;D项,“警惕”的“惕”读tì。
2.B【解析】A项,“撕杀”应改为厮杀;C项,“毫无疑意”应改为毫无疑义;D项,“坚苦奋斗”应改为艰苦奋斗。
3.A【解析】B项中,映衬(chèn)寒怆(chen),其余读chēng;C项中,锻(duàn)造,其余读dàn;D项中,溃(huì)脓,其余读kuì。
4.C【解析】①掌握:控制,主持;了解事物,因而能充分支配或运用。把握:抓住(抽象的东西)。武器是具体的事物,而且是了解后可以运用的东西,所以此处选“掌握”。②“淹没”指(大水)漫过、盖过,引申指一物盖过一物;“湮没”现在常用的意义是“埋没,没人知道”。句子的意思是说“思念”盖过了“幸福的感觉”,选“淹没”。③“不但/而且”表示前后的顺进;“不仅/反而”表示前后的反进。选词句表达的语意是前后反进,此处选“不仅/反而”。
5.文章连用四个判断句,从大到小,逐层推进,亮明观点——革命的队伍,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一下子把听众的注意力吸引到演讲的主题上来。
6.悼词一般赞颂死者事迹,表达哀思;而本文虽有对死者的赞颂,却更提倡一种精神与工作态度,提出一种主张与要求。
7.从表面看,全文由五个并列的段落组成,似乎它们之间并无直接的联系,其实不然。第一段是全文的基本观点,提出“为人民的利益工作”,其余四段围绕这一观点,从不同角度阐述了革命战士应有的“生死观”(第二段)、“工作观”(第三、四段)及“群众观”(末尾段),使全文紧密融于一体,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论述,即论述怎样“为人民服务”的问题。
8.参考答案:②“起始最早”放到“持续时间最长”前;③“中国人民”放到“经过”前;④“奏响”改为“谱写”;⑥删除“仅仅”。
解析:②语序不当;③介宾短语掩盖主语,造成主语残缺;④动宾搭配不当;⑥关联词语使用不当,造成词不达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