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7张PPT。第四节 升华与凝华【体验】生活中的升华、凝华现象
活动:回顾生活现象,思考下列问题:
(1)冬天冰冻的衣服 (选填“会”或“不会”)晾干。
(2)严冬窗玻璃上的冰花是 态物质。
(3)使用时间较长的灯泡灯丝变_______,灯泡外壁变_______。
提示:(1)会 (2)固 (3)细 黑1.什么叫做升华?列举生活中的升华实例。
2.什么叫做凝华?列举生活中的凝华实例。
3.物态变化过程的吸热、放热有什么规律?探究1 碘的升华和凝华
1.实验器材:固态颗粒碘、带塞子的试管、试管夹、酒精灯、
火柴。
2.实验设计:
(1)将少量碘晶体颗粒装入
试管,进行加热。观察试管
内发生的现象。
(2)停止加热,将试管放入
凉水中。观察试管内发生的现象。3.实验分析:
结合上述实验现象,思考下列问题:
(1)在实验中,为什么要把盛有少量碘的试管管口用塞子塞紧?
提示:加热时,碘会变成碘蒸气,碘蒸气会剧烈地刺激眼、鼻粘膜,会使人中毒致死。
参考答案:加热时产生的碘蒸气有毒。(2)把装有少量碘的试管放入热水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试管中 (选填“有”或“无”)液态碘出现,由此可得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放入热水中,观察到试管内充满了紫色碘蒸气,固态碘颗粒消失,试管中没有液态碘出现,由此可得出:固态物质可以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
参考答案:出现紫色碘蒸气,固态碘颗粒消失 无
固态物质可以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3)把充满紫色碘蒸气的试管放入凉水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试管中 (选填“有”或“无”)液态碘出现,由此可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试管放入凉水中,观察到紫色碘蒸气慢慢消失,试管壁上有碘颗粒附着,试管中无液态碘出现,由此可得出:气态物质可以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
参考答案:紫色碘蒸气慢慢消失,试管壁上有碘颗粒附着 无 气态物质可以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4)放入热水中,固态碘直接变为气态碘,放入凉水中,气态碘直接变为固态碘,由此可进一步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放入热水中,固态碘才会直接变为气态碘,说明升华时需要吸热;放入凉水中,气态碘才会直接变为固态碘,说明凝华时需要放热。
参考答案:升华吸热、凝华放热探究2 物态变化中的吸热、放热
结合预习及日常生活经验,思考下列问题:
1.如图是某晶体的物态变化过程,哪几个物态变化过程吸热?哪
几个物态变化过程放热?参考答案:吸热的有:熔化 汽化 升华
放热的有:凝固 液化 凝华2.物态变化中的吸、放热在人们的生活、生产中有哪些应用?
参考答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利用物态变化来吸热或放热。如夏天洒水降温(汽化吸热);利用汗液来调节体温(汽化吸热);利用干冰制造特殊的舞台效果(升华吸热);冬天,在菜窖里放几桶水防止菜冻坏(凝固放热)等;在机器制造中我们发明了电冰箱,利用氟利昂的汽化吸热,使冰箱内食物的温度降低;然后通过氟利昂的流动把热量带出;再通过氟利昂气体的液化把热量放出。 一、升华与凝华
1.升华:
(1)定义:物质直接从_____变为_____的过程。
(2)特点:升华过程_____。
(3)举例:樟脑片体积_____。
2.凝华:
(1)定义:物质从_____直接变为_____的过程。
(2)特点:凝华过程_____。
(3)举例:_______________。固态气态吸热变小气态固态放热霜、冰花、雾凇二、物态变化中的吸热、放热
1.吸热:熔化、_____、_____。
2.放热:_____、_____、凝华。
3.调节温度:
(1)冰块熔化_____来保鲜。
(2)冬天,在菜窖里放几桶水,利用水凝固_____防止菜冻坏等。
4.电冰箱的制冷:当制冷剂流到冷冻室时,就会发生汽化现象而
_____;流到冷凝器里就会发生液化现象而_____。这样就可以
使冰箱的冷冻室长期保持低温。(填吸、放热情况)汽化升华凝固液化吸热放热吸热放热【拓展延伸】热升华打印原理及技术优势
热升华打印技术就是利用升华——从气态到固态和从固态
到气态不需要中间状态,互相转化的过程实现照片的印制,即打
印机使用的固体颜料经热记录头加热直接升华为气体,进而转
印到相纸上生成影像。每一个加热头都可调整出256种高低不
同的温度,那么导致颜料升华的程度也有256级的区别,因为它
所采用的彩色颜料分为黄色、青色、洋红色三种,所能组合成
的色彩也就有256黄色×256青色×256洋红色=1 670多万种,
所以表现效果可达到三色各256色阶1 677万色的连续色调。色彩鲜活、层次分明,能涉及细部表现出相邻的微妙色彩之差;在照片保存方面,由于具有保护层,热升华比其他打印技术在防水、防紫外线及防指纹的表现上占有更大的优势。 考点 生活中的升华现象
【典例】冬天结了冰的衣服,即使在0℃以下的环境中也会直接变干,其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蒸发 B.熔化 C.升华 D.液化
【思路导引】【精讲精析】选C。本题考查物态变化的判断。冰在0℃以下的环境中不会熔化为液态,而衣服却能变干,是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这种物态变化是升华。故选C。【方法归纳】升华和凝华的判断
(1)确定物质初末状态为固态还是气态。
(2)记住常见的固态物质:冰(冰晶)、干冰(固态的CO2)、霜、雾凇;常见的气态物质:水蒸气。 1.下列现象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
A.雾的形成 B.霜的形成
C.水结成冰 D.露的形成
【解析】选B。本题考查物态变化的判断。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故A错误;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体的冰晶,附着在建筑物或植被表面,故B正确;水结成冰,是凝固现象,故C错误;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附着在植被表面,故D错误。2.利用干冰使运输中的食品降温,防止食品腐烂变质。这是应用了( )
A.干冰液化放热 B.干冰熔化吸热
C.干冰升华吸热 D.干冰凝华放热
【解析】选C。本题考查升华的应用。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容易升华,同时从周围吸收大量热量,降低食品温度。故选C。 3.下列现象与物态变化相对应的是( )
A.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了——升华
B.静静的池塘覆上薄冰——液化
C.夏天洒在地板上的水很快干了——凝固
D.冰箱冷冻室内壁的霜——汽化【解析】选A。本题考查物态变化的判断。樟脑丸是固体,变小了是因为固体变成了气体,所以是升华现象,故A对;冰是固态,池塘上的薄冰是由水凝固形成的,故B错;水是液态,夏天洒在地板上的水干了是液态的水变成了气态的水蒸气,是汽化现象,故C错;霜是固态,冰箱冷冻室内壁的霜是由水蒸气变成固态的冰,是凝华现象,故D错。4.2013年1月5日,第29届“哈尔滨国际冰雪节”开幕,“哈尔滨国际冰雪节”是世界四大冰雪节之一,当低温持续在0℃以下时,雪雕作品一天天地减小,这是一种 现象。(填物态变化)
【解析】本题考查升华现象。寒冬气温低于0℃,不能达到冰的熔点0℃,故雪雕不会熔化,雪雕直接从固态变为气态,发生升华现象。
答案:升华5.如图是研究碘的物态变化的实验装置。当碘 热量
后,直接升华成碘蒸气;碘蒸气遇到较冷的玻璃板会放出热量,
成固态的碘。(填物态变化名称)【解析】本题考查升华和凝华现象。给碘加热,碘吸收热量后由固体直接变成了气态,碘蒸气遇冷后又会放出热量,发生凝华变成固态的碘。
答案:吸收 凝华 找找你容易错在哪里?
2013年春晚舞台上用喷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的方法制造“白雾”以渲染气氛。请你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舞台上“白雾”形成的原因。
【学生自答】
①舞台上的“白雾”是气体。②由于干冰升华形成的。【教师点评】
①错误:“白雾”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小液滴,是液体。
②错误: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升华过程吸收热量,使周围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白雾”。
【正确答案】
固态的干冰吸收热量直接变成气态的二氧化碳,这是物质的升华现象;因为干冰的升华过程需要吸热,所以使周围环境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会液化成小水滴,从而形成“白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