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从地球圈层看地表环境 单元检测试卷(二)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2023·广东珠海期中)民航客机起飞和降落阶段处于对流层,在平流层一般是巡航阶段,也是飞机平飞阶段。孟女士2021年9月25日乘坐中国航空包机,从加拿大温哥华(49°13′N,123°06′W)出发,途经北极上空到达中国深圳(22°30′N,114°E)。据此完成1~3题。
1.平流层适宜飞机巡航的主要原因是( )
A.气温下高上低,大气稳定
B.水汽含量多,但杂质少,水汽不易成云致雨
C.存在多个电离层,有利于保持与地面的短波通信
D.大气以平流运动为主,大气的能见度高
2.孟女士乘坐的包机,其飞行经过的大气层依次是( )
A.对流层—平流层—对流层
B.一直在平流层飞行
C.平流层—对流层—平流层
D.一直在对流层飞行
3.该航线所经地区大气对流层顶部高度的变化是( )
A.先高后低 B.高—低—高
C.先低后高 D.低—高—低
地表冷热不均会引起同一水平面上大气密度的变化,下图中点越密集大气密度越大。据此完成4~5题。
4.图中四地气压由高到低的关系正确的是( )
A.PA>PD>PC>PB
B.PB>PC>PD>PA
C.PC>PB>PA>PD
D.PA>PB>PC>PD
5.图中A、B两地之间的风向是( )
A.东北风 B.西北风
C.东南风或西南风 D.北风或东北风
(2023·江苏南京期末)下图为“某年12月某时刻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完成6~7题。
6.此时刻图中风力最小的是(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7.此时刻图中风向为西北风的是(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霜是水汽在地面或物体上直接凝华而成的白色冰晶。民间有“雪落高山,霜打洼地”之说。下图示意山谷风的形成原理。据此完成8~9题。
8.造成“霜打洼地”的是图示气流( )
A.① B.② C.③ D.④
9.该地“夜雨”较多,其直接原因是该地区( )
A.夜晚①气流下沉 B.夜晚②谷风影响
C.夜晚③气流上升 D.夜晚④山风影响
(2023·上海市金汇高级中学期中)读“红海等盐度线图”,完成10~11题。
10.该海域盐度较高,最主要的原因是该海域( )
①轮廓较封闭,海水流动性差 ②位于副热带,蒸发量远大于降水量 ③陆地汇入淡水多,带来丰富的盐类物质 ④蒸发量大且陆地汇入淡水很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1.分析该海域盐度分布规律,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海水交换的主要水源来自该海区以南
B.从地中海进入红海的轮船,吃水深度由小变大
C.盐度的不同只与气候有关
D.近海海域盐度变化比大洋小
钱塘江大潮号称“天下第一潮”。读“杭州湾示意图”,回答12~13题。
12.下列与钱塘江大潮形成无关的因素是( )
A.河口形状
B.夏季风
C.月球和太阳对地球的引力
D.海水盐度
13.下图是“太阳、地球、月球运动示意图”。甲、乙、丙、丁表示月球绕地球运动的位置。当钱塘江出现大潮时,月球可能位于( )
A.甲、乙位置 B.丙、丁位置
C.甲、丙位置 D.乙、丁位置
洋流按性质分为暖流和寒流,暖流对沿岸气候具有增温增湿作用,寒流对沿岸气候具有降温减湿作用。下图为“某区域洋流示意图”。据此回答14~15题。
14.图中洋流中,属于暖流的是( )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15.图示各地气候特征与沿岸洋流密切相关的是( )
A.M地夏季多雾 B.N地冬季高温
C.P地冬季温和 D.Q地冬季寒冷
(2023·浙江温州期末)某地理小组通过下图装置,对水循环进行模拟实验。完成16~17题。
16.该实验装置不能模拟的水循环环节是( )
A.水汽输送 B.蒸发
C.降水 D.地表径流
17.以下措施可使托盘中的水量增大的有( )
①减小玻璃导管的长度 ②增大酒精灯的火焰
③增加玻璃面上冰块的数量 ④增加托盘的倾斜度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台湾岛上森林资源丰富,其中樟树是特色树种,其叶片具有革质特征。樟树喜温暖湿润的气候,宜生长在年均温16 ℃以上、1月平均气温在5 ℃以上的地区,其抗寒能力不强。下图为“台湾岛植被分布示意图”。据此回答18~20题。
18.图中台湾岛森林分布特征的主要成因是( )
A.受海洋影响显著
B.南北纬度跨度大
C.受林业发展区划影响显著
D.受地形影响显著
19.在台湾岛东部地区,樟树不适宜生长的海拔是( )
A.0~200 米 B.200~400米
C.400~1 800米 D.2 000~3 500米
20.樟树叶片具有革质特征,该特征有利于( )
A.减少水分蒸腾 B.抗寒
C.减轻病虫危害 D.增强光合作用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1.(2023·北京东城区期末)图1为“大气的垂直分层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层某地的气压状况,图示地区位于北半球。据此完成下列问题。(12分)
(1)图1中A为________层,其直接热源是__________,该层大气温度随高度升高而___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3分)
(2)图2中①②③④⑤中气压最高的是______。(1分)
(3)一般情况下,甲、乙两地对应的天气状况分别为:甲地__________,乙地__________。(2分)
(4)若图2表示海滨地区晴热白天的热力环流图,则甲地为______(填“海洋”或“陆地”);若表示夜间山谷之间的热力环流,则乙地为________(填“山地”或“谷地”)。(2分)
(5)在图中用箭头标出环流模式。(2分)
(6)若图2表示中纬度某平原地区气压状况,则甲、乙两地之间风向为__________风。(2分)
22.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
材料一 云南香格里拉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海拔约3 300米,晴朗的天空非常湛蓝。这里太阳辐射强,但气温较低,当地居民高效利用太阳能,在房屋南用玻璃搭建绝热暖棚,暖棚通过通风口与内室形成循环气流,使内室增温。
材料二 下图示意香格里拉房屋模型。
(1)分析暖棚内温度高的原因。(2分)
(2)利用热力环流原理,阐述暖棚是怎样通过1、2两个通风口使内室增温的。(6分)
(3)分析香格里拉太阳辐射强,但气温低的原因。(4分)
23.(2023·陕西商洛期中)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6分)
海冰一般是由于气温降低而导致海面结冰的现象。渤海每年12月到次年3月前后会产生结冰现象。渤海三面环陆,通过渤海海峡与外海连接。渤海水深较浅,海水盐度在我国四个海区中最低。图1为2021年1月渤海海冰分布图,图2为辽东湾沿岸海冰景观。
(1)图中A河所属的水循环环节是__________,参与的水循环类型是__________。(2分)
(2)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渤海盐度较低的原因。(4分)
(3)分析渤海海水在每年12月到次年3月前后结冰的主要原因。(4分)
(4)渤海海冰冰情严重时,对当地产生的主要危害是( )(2分)
A.海水水位抬升,淹没沿海低地
B.海水盐度降低,不利于水产养殖
C.海冰封冻港口,堵塞航行通道
D.海水运动增强,损坏海上设施
(5)海水在结冰过程中会析出盐分,海冰可以作为淡水资源加以利用。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有人建议大规模开采渤海海冰资源。对此做法你是否赞成,并说明理由。(4分)
24.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长沙市某中学校园内樟树众多。这些樟树树冠广展,枝叶茂密,气势雄伟。师生们观察到每年4~5月,樟树叶大量掉落。下图为该校园全景图。
(1)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该校园中的樟树所属植被类型并列举该类植被的典型特征。(6分)
(2)分析樟树及其他植物对校园内水循环环节的影响。(4分)
第二单元 从地球圈层看地表环境 单元检测试卷(二)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2023·广东珠海期中)民航客机起飞和降落阶段处于对流层,在平流层一般是巡航阶段,也是飞机平飞阶段。孟女士2021年9月25日乘坐中国航空包机,从加拿大温哥华(49°13′N,123°06′W)出发,途经北极上空到达中国深圳(22°30′N,114°E)。据此完成1~3题。
1.平流层适宜飞机巡航的主要原因是( )
A.气温下高上低,大气稳定
B.水汽含量多,但杂质少,水汽不易成云致雨
C.存在多个电离层,有利于保持与地面的短波通信
D.大气以平流运动为主,大气的能见度高
2.孟女士乘坐的包机,其飞行经过的大气层依次是( )
A.对流层—平流层—对流层
B.一直在平流层飞行
C.平流层—对流层—平流层
D.一直在对流层飞行
3.该航线所经地区大气对流层顶部高度的变化是( )
A.先高后低 B.高—低—高
C.先低后高 D.低—高—低
答案 1.D 2.A 3.B
解析 第1题,平流层由于强烈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部分,导致气温随着海拔升高而升高,气温下冷上热,大气稳定,大气以平流运动为主。同时,平流层的水汽含量和杂质含量稀少,天气晴朗,大气的能见度高,有利于飞机巡航飞行,A、B错,D正确。电离层位于高层大气,C错。第2题,飞机的起飞和降落需要穿越对流层,绝大部分时间位于平流层,所以飞机从起飞到最终降落,飞行经过的大气层依次是对流层-平流层-对流层,故选A。第3题,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该航线起飞在中纬度地区,经过北极上空,最终到达我国深圳(低纬度地区)。对流层的厚度从低纬向高纬逐渐变薄,其顶部高度逐渐变低。所以该航线所经地区大气对流层顶部的高度变化是高-低-高,故选B。
地表冷热不均会引起同一水平面上大气密度的变化,下图中点越密集大气密度越大。据此完成4~5题。
4.图中四地气压由高到低的关系正确的是( )
A.PA>PD>PC>PB
B.PB>PC>PD>PA
C.PC>PB>PA>PD
D.PA>PB>PC>PD
5.图中A、B两地之间的风向是( )
A.东北风 B.西北风
C.东南风或西南风 D.北风或东北风
答案 4.D 5.C
解析 第4题,根据材料可知,近地面,A点大气密度大,气压高,B点密度小,气压低。高空,C点大气密度大,气压高,D点密度小,气压低。地面气压总是大于对应的高空气压。故四地气压由高到低关系是:PA>PB>PC>PD,D正确。第5题,A、B两地,风从高压吹向低压,即从A吹向B,近地面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北半球向右偏转,南半球向左偏转,根据图中的指向标,A、B两地之间的风向是东南风或西南风,C正确。
(2023·江苏南京期末)下图为“某年12月某时刻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完成6~7题。
6.此时刻图中风力最小的是(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7.此时刻图中风向为西北风的是(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答案 6.D 7.A
解析 第6题,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等压线最稀疏的是丁地,因此丁地水平气压梯度力最小,风力最小,故本题选D。第7题,图中甲地位于高气压东侧,其水平气压梯度力指向东,该地风向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基础上向右偏转30°~45°左右,故此刻甲地风向为西北风,A正确。
霜是水汽在地面或物体上直接凝华而成的白色冰晶。民间有“雪落高山,霜打洼地”之说。下图示意山谷风的形成原理。据此完成8~9题。
8.造成“霜打洼地”的是图示气流( )
A.① B.② C.③ D.④
9.该地“夜雨”较多,其直接原因是该地区( )
A.夜晚①气流下沉
B.夜晚②谷风影响
C.夜晚③气流上升
D.夜晚④山风影响
答案 8.D 9.C
解析 第8题,夜晚山顶的冷空气沿山坡下滑,冷空气密度大,到达山谷或洼地后,空气层结稳定,于是冷空气愈积愈多,气温便降得很低,谷地和低洼地中就会有霜。读图可知,左图盛行谷风,应在白天,出现“霜打洼地”的可能性不大,A、B错误。右图吹山风,表示夜间,夜间山坡降温快,山坡冷空气下沉至洼地聚集,对应图中序号④,D正确。右图中序号③为山谷暖空气上升气流,C错误。第9题,夜晚,谷地气温较高,盛行上升气流,若上升气流含有较多水汽,上升过程中气温降低,水汽凝结致雨,C正确。
(2023·上海市金汇高级中学期中)读“红海等盐度线图”,完成10~11题。
10.该海域盐度较高,最主要的原因是该海域( )
①轮廓较封闭,海水流动性差 ②位于副热带,蒸发量远大于降水量 ③陆地汇入淡水多,带来丰富的盐类物质 ④蒸发量大且陆地汇入淡水很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1.分析该海域盐度分布规律,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海水交换的主要水源来自该海区以南
B.从地中海进入红海的轮船,吃水深度由小变大
C.盐度的不同只与气候有关
D.近海海域盐度变化比大洋小
答案 10.B 11.A
解析 第10题,图中显示,红海轮廓较封闭,海水流动性差,使得当地高盐度海水不易被其他海域海水稀释,使得红海盐度偏高,①符合题意;回归线穿过红海中部,红海位于副热带地区,降水稀少,但蒸发量大,使得红海盐度偏高,②符合题意;红海周边陆地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降水稀少,地表径流稀少,陆地汇入红海的淡水很少,使得红海盐度偏高,④符合题意、③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选B。第11题,读图可知,红海盐度大致由南向北递增,表明进入红海的低盐度海水主要从红海以南来,海水交换的主要水源来自该海区以南,A正确;地中海的盐度低于红海,从而使得地中海表层海水密度小于红海,因此从地中海进入红海的轮船,吃水深度由大变小,B错误;红海南北部降水差异不大,但南部纬度低于北部,蒸发量应北部小于南部,如果只考虑气候影响,红海盐度应北低南高,而实际上红海盐度南低北高,表明盐度的不同不只与气候有关,C错误;从红海海域盐度分布规律不能得出“近海海域盐度变化比大洋小”的结论,而且近海海域受陆地径流等因素影响大,可能盐度变化比大洋大,D错误。故选A。
钱塘江大潮号称“天下第一潮”。读“杭州湾示意图”,回答12~13题。
12.下列与钱塘江大潮形成无关的因素是( )
A.河口形状
B.夏季风
C.月球和太阳对地球的引力
D.海水盐度
13.下图是“太阳、地球、月球运动示意图”。甲、乙、丙、丁表示月球绕地球运动的位置。当钱塘江出现大潮时,月球可能位于( )
A.甲、乙位置 B.丙、丁位置
C.甲、丙位置 D.乙、丁位置
答案 12.D 13.C
解析 第12题,钱塘江大潮的成因主要从天时、地利、风势三方面分析。天时:农历八月十五前后,太阳、地球、月球几乎位于同一条直线上,海水受到的引力最大。地利:钱塘江口呈喇叭形,逆江而上,河道越来越窄,涨潮时大量海水涌入狭窄的河道,水体涌积,后浪与前浪层层相叠,使潮水增大。风势:此时江浙一带盛行东南季风,风向与潮水运动方向一致,助长了潮势。第13题,当太阳、月球和地球位于一条直线上时,月球引潮力和太阳的引潮力叠加在一起,形成大潮;当日、地和地、月连线垂直时,太阳和月球对地球的部分引力会被抵消,海面的涨落差距小,形成小潮。
洋流按性质分为暖流和寒流,暖流对沿岸气候具有增温增湿作用,寒流对沿岸气候具有降温减湿作用。下图为“某区域洋流示意图”。据此回答14~15题。
14.图中洋流中,属于暖流的是( )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15.图示各地气候特征与沿岸洋流密切相关的是( )
A.M地夏季多雾 B.N地冬季高温
C.P地冬季温和 D.Q地冬季寒冷
答案 14.A 15.A
解析 第14题,读图可知,图示区域位于北半球。①③洋流向北流,为暖流;②④洋流向南流,为寒流。第15题,M地沿岸有寒流经过,夏季多雾;N地沿岸有暖流经过,冬季温和;P地沿岸有寒流经过,冬季寒冷;Q地沿岸有暖流经过,冬季温和。
(2023·浙江温州期末)某地理小组通过下图装置,对水循环进行模拟实验。完成16~17题。
16.该实验装置不能模拟的水循环环节是( )
A.水汽输送 B.蒸发
C.降水 D.地表径流
17.以下措施可使托盘中的水量增大的有( )
①减小玻璃导管的长度 ②增大酒精灯的火焰
③增加玻璃面上冰块的数量 ④增加托盘的倾斜度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 16.D 17.B
解析 第16题,据图分析,烧瓶中的水受热蒸发,形成水蒸气,通过玻璃导管输送到玻璃板下方,遇冷凝结形成降水,可以模拟出蒸发、水汽输送、降水。但是托盘上的水无法下渗,托盘是水平的,水也没有流动,因此该实验不能模拟出自然界水循环的环节是下渗和径流,故选D。第17题,若要增加托盘中的水量,应该增加降水量,可以通过换成火焰更大的酒精灯,提供更多热量形成更多的水蒸气,在玻璃板上多放置一些冰块,增加冰块覆盖面,增加降温幅度、增加降温区域,从而使更多水汽凝结形成降水,达到增加托盘中的水量的目的,②③正确。减小玻璃导管长度、增加托盘的倾斜度对增大托盘中的水量没有作用,①④错误。B正确。
台湾岛上森林资源丰富,其中樟树是特色树种,其叶片具有革质特征。樟树喜温暖湿润的气候,宜生长在年均温16 ℃以上、1月平均气温在5 ℃以上的地区,其抗寒能力不强。下图为“台湾岛植被分布示意图”。据此回答18~20题。
18.图中台湾岛森林分布特征的主要成因是( )
A.受海洋影响显著
B.南北纬度跨度大
C.受林业发展区划影响显著
D.受地形影响显著
19.在台湾岛东部地区,樟树不适宜生长的海拔是( )
A.0~200 米 B.200~400米
C.400~1 800米 D.2 000~3 500米
20.樟树叶片具有革质特征,该特征有利于( )
A.减少水分蒸腾 B.抗寒
C.减轻病虫危害 D.增强光合作用
答案 18.D 19.D 20.B
解析 第18题,海洋影响不是森林分布类型差异的主要原因,A错。根据植被的分布规律可知,针叶林一般分布于高山或较高纬度地区。台湾岛纬度较低,纬度不是针叶林分布的主要原因,B错。林业发展区划不能影响植被类型,C错。台湾岛中东部地势较高,水热条件符合针叶林的生长环境,故台湾岛的森林分布受地形影响显著,D对。第19题,樟树宜生长在年均温16 ℃以上、1月平均气温在5 ℃以上的地区。台湾岛东部地区海拔2 000~3 500米处气温较低,不适宜樟树生长。D对。第20题,樟树叶片的革质特征,不能减轻病虫危害,不能增强光合作用,C、D错。樟树喜温暖湿润的气候,台湾岛降水丰富,叶片特征与减少水分蒸腾无关,A错。樟树抗寒能力不强,叶片的革质特征主要起抗寒作用,B对。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1.(2023·北京东城区期末)图1为“大气的垂直分层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层某地的气压状况,图示地区位于北半球,据此完成下列问题。(12分)
(1)图1中A为________层,其直接热源是__________,该层大气温度随高度升高而_______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3分)
(2)图2中①②③④⑤中气压最高的是________。(1分)
(3)一般情况下,甲、乙两地对应的天气状况分别为:甲地__________,乙地__________。(2分)
(4)若图2表示海滨地区晴热白天的热力环流图,则甲地为__________(填“海洋”或“陆地”);若表示夜间山谷之间的热力环流,则乙地为____________(填“山地”或“谷地”)。(2分)
(5)在图中用箭头标出环流模式。(2分)
(6)若图2表示中纬度某平原地区气压状况,则甲、乙两地之间风向为__________风。(2分)
答案 (1)对流 地面长波辐射 降低
(2)④
(3)晴朗天气 阴雨天气
(4)海洋 谷地
(5)如下图所示:
(6)西北
22.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
材料一 云南香格里拉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海拔约3 300米,晴朗的天空非常湛蓝。这里太阳辐射强,但气温较低,当地居民高效利用太阳能,在房屋南用玻璃搭建绝热暖棚,暖棚通过通风口与内室形成循环气流,使内室增温。
材料二 下图示意香格里拉房屋模型。
(1)分析暖棚内温度高的原因。(2分)
(2)利用热力环流原理,阐述暖棚是怎样通过1、2两个通风口使内室增温的。(6分)
(3)分析香格里拉太阳辐射强,但气温低的原因。(4分)
答案 (1)太阳短波辐射可透过玻璃到达棚内,使气温升高,而棚内的地面长波辐射却很少能透射出去,从而使热量保存在暖棚内。
(2)暖棚受热多,空气膨胀上升,内室受热少,空气冷却下沉;上层空气由气压高的暖棚通过1通风口向气压低的内室流动;下层空气由气压高的内室通过2通风口向气压低的暖棚流动。暖棚通过通风口与内室形成循环气流,使内室增温。
(3)太阳辐射强的原因:香格里拉纬度低,太阳高度大;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较弱,故太阳辐射强。
气温低的原因:空气稀薄,大气逆辐射弱,大气的保温作用差,不利于热量储存,所以常年气温较低。
23.(2023·陕西商洛期中)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6分)
海冰一般是由于气温降低而导致海面结冰的现象。渤海每年12月到次年3月前后会产生结冰现象。渤海三面环陆,通过渤海海峡与外海连接。渤海水深较浅,海水盐度在我国四个海区中最低。图1为2021年1月渤海海冰分布图,图2为辽东湾沿岸海冰景观。
(1)图中A河所属的水循环环节是____________,参与的水循环类型是__________。(2分)
(2)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渤海盐度较低的原因。(4分)
(3)分析渤海海水在每年12月到次年3月前后结冰的主要原因。(4分)
(4)渤海海冰冰情严重时,对当地产生的主要危害是( )(2分)
A.海水水位抬升,淹没沿海低地
B.海水盐度降低,不利于水产养殖
C.海冰封冻港口,堵塞航行通道
D.海水运动增强,损坏海上设施
(5)海水在结冰过程中会析出盐分,海冰可以作为淡水资源加以利用。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有人建议大规模开采渤海海冰资源。对此做法你是否赞成,并说明理由。(4分)
答案 (1)地表径流 海陆间大循环
(2)渤海海区周边有众多河流的注入,稀释了海水盐度,海水盐度较低;渤海与外界盐度相对较高的海区的水体交换较弱;渤海所处纬度较高,气温相对较低,蒸发相对较少,盐度较低。
(3)水温低,海水易结冰;受周边陆地的影响明显,降温较快,海水易结冰;盐度低,海水易结冰;海区水体量不大,易结冰。
(4)C
(5)赞同:渤海海冰资源丰富,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严重,大规模开采渤海海冰,可以缓解华北地区的水资源短缺问题;渤海与华北地区距离近,运输成本低;大规模开采渤海海冰,可减轻海冰对航行通道的影响。
不赞同:大规模开采海冰,可能对渤海的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大规模开采海冰作为淡水资源供给华北地区,可能导致华北地区地下水水位上升,加剧土地盐碱化问题。
24.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长沙市某中学校园内樟树众多。这些樟树树冠广展,枝叶茂密,气势雄伟。师生们观察到每年4~5月,樟树叶大量掉落。下图为该校园全景图。
(1)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该校园中的樟树所属植被类型并列举该类植被的典型特征。(6分)
(2)分析樟树及其他植物对校园内水循环环节的影响。(4分)
答案 (1)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终年常绿,叶片椭圆形,革质,具光泽,没有茸毛。
(2)截留雨水,增加下渗,减少地表径流;增大蒸腾,增大空气湿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