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练习题
一、积累与运用。(26分)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归省(xǐnɡ) 撺掇(duō) 惧惮(dàn) 絮叨(dāo)
B.怠慢(dài) 白羊肚(dǔ) 糜子(méi) 眼眶(kuànɡ)
C.蓦然(mò) 磅礴(pánɡ) 渺远(miǎo) 辐射(fú)
D.斡旋(wò) 怅惘(wǎnɡ) 褪色(tuì) 燎原(liáo)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
A.踊越 争讼 硫黄 门槛
B.幅射 怠慢 领域 羁绊
C.流苏 落幕 皎洁 恣意
D.家眷 概叹 渺远 诱惑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3分)
A. 这次青少年宫组织的国学知识竞赛,试题题量多、难度大,令我叹为观止,深感自己传统文化知识储备不足
B.不管面对多么惊心动魄的场面,他总是临危不惧,让人十分钦佩
C.多么美丽的年华,在此地邂逅人生中第一场大雪,情不自禁地沉醉在冰天雪地的世界,迷恋上白雪皑皑的冬季
D.从靶场回来的路上,大伙兴高采烈地谈论着打靶比赛的情况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保持为政清廉,是关系到党和政府能否取得广大群众信任的重大问题。
B.从陈部长的讲话中,使我们明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十九大对教育工作的明确要求。
C.司法大数据显示,近年来,10%的交通事故案件发生的原因为开车看手机造成的。
D.我们一定要跳出惯性思维,提高思想认识,着力保护生态环境,推进绿色发展,促进经济转型。
5.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脑畔上(指窑洞的顶上)还响着脚步声。
B.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缠住不能脱身,束缚),容不得闭塞。
C.祖父好,在路上轻易不提斡旋(调停,调解)着的情事,倒是一路数着牵牛织女星谈些进京赶考的掌故。
D.那时我的祖母虽然还康健,但母亲也已分担了些家务,所以夏期便不能多日的归省(指女儿在外偶尔回家里来看望父母)了。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社戏》选自《呐喊》,是鲁迅写的一篇短篇小说。
B.《安塞腰鼓》是当代作家刘成章写的一篇著名散文。
C.《回延安》是贺敬之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写成的,富有浓郁的陕北风情,表达了作者对“母亲延安”的深情。
D.《灯笼》是萧乾20世纪30年代写的一篇散文,从不同方面表达了灯笼对于他乃至民族的意义,表现了作者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的担当精神。
7、名著阅读。(4分)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真诚的“不懂”,比不真诚的“懂”,还叫人好受些。最可厌的莫如自以为是,自作解人。有了真诚,才会有虚心,有了虚心,才肯丢开自己去了解别人,也才能放下虚伪的自尊心去了解自己。建筑在了解自己了解别人上面的爱,才不是盲目的爱。”
上面文段选自《______________》。这封信由__________(人名)乐曲的特点谈起,论及了艺术家要有一颗赤子之心,要真诚。信中父亲还要求__________(人名)在做一切小事时,要养成一种__________的习惯。
8.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答。(4分)
为了方便广大市民赏花,广州市有关部门透露:今年年底将完成60个赏花点的建设;每月的主题花分别是一月樱花,二月桃花,三月木棉,四月紫荆,五月杜鹃,六月凤凰木花,七月荷花,八月向日葵,九月小叶紫薇,十月玫瑰,十一月兰花,十二月白梅。
(1)请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材料的内容,不超过20字。(2分)
(2)根据对联常识,将下面六个短语组合成一副对联,为主题花做宣传。(2分)
濯清涟 冬梅 出淤泥而不染 夏荷 远群芳以无争 傲霜雪
阅读理解(44分)
(一)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3分)
社戏(节选)
①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泊着一只白篷的航船,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
②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③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④那火接近了,果然是渔火;我才记得先前望见的也不是赵庄。那是正对船头的一丛松柏林,我去年也曾经去游玩过,还看见破的石马倒在地下,一个石羊蹲在草里呢。过了那林,船便弯进了叉港,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
9.选文的第②段写了看戏途中的景物,请摘出相关的句子。(4分)
所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所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第③段主要写“我”的感受,表现“我”感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使社戏显得“未见其形,____________________”,充满了诱惑力。(4分)
11.“但我还以为船慢”一句衬托了“我”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情。(2分)
12.用一句话概括这几段文字所写的内容。(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11分)
压岁钱
郑振铎
家里的几个小孩子,老早就盼望着大年夜的到来了。十二月十五,他们就都放了假,终日在家里,除了温温书,读读杂志、童话,或捉迷藏、踢毽子,或由大人们带他们出去看电影以外,便梦想着新年前后的热闹与快活。他们聚谈时,总提到新年的作乐的事,他们很早地就预算着新年数日间的计划。
说到大年夜,那真是儿童们最快乐的一夜。他们见到许多激动而有趣的事与物,他们围着火堆,戴了花面具跳舞,他们有压岁钱,这些钱可以给他们自由花用。一切都是有味的,都是蕴蓄无穷的乐趣的。
近二十时,家里开始忙乱起来了,厨子买了许多鸡鸭鱼肉来;孩子们天天见他杀鱼杀鸡鸭,有的用盐腌,有的浸在酱油中,都觉得是平常所未有过的。隔了几天,瓦檐前已挂了许多腊货。家里个个人都忙着,二妹,三妹也去帮忙,只有小妹、小弟和倍倍旁观着,有时带着诧异的神情望着,有时却不休地问着,问得大人们都讨厌起来。二十九日,厨房里灯火点得亮亮的,厨子和李嫂忙得没有一刻空闲,他们在蒸米粉,做年糕。
大年夜终于到来了!
早上,一切的筹备都已就绪了。大家略略地觉得安闲些。大哥还要到公司里去做半天工,因为要到下午才放假。店家要账的人,陆续地来了,母亲和嫂嫂一个个地付钱,把他们打发走。到了午后,母亲在房里包压岁钱,嫂嫂和二妹,三妹在祖宗牌位前面摆设香炉烛台。晚上,先供祭了祖先,大家都恭恭敬敬地跪拜着,哥哥却只鞠了三下躬。倍倍拜时,几乎是伏在地上,大家都哄堂地笑了。大厅上摆设了桌子,大大小小都围在桌上吃年饭。没有在家的人,也设有座位,杯前也放着一副杯箸。
饭后,母亲分压岁钱了,二妹、三妹都是十块钱,小妹、小弟和倍倍,则每人一块钱,都用红纸包了。小弟接了钱,见只有一块,立刻失望地不高兴起来。
“妈妈答应过给我五块钱,去订一年《儿童画报》,还买一部滑冰车。怎么只有一块?我不要!”
说时,他把钱锵的一声抛在桌上。母亲道:“做什么?你,大年夜还要发脾气!你看,小妹,倍倍都安安静静没有说一句话。”
小弟急得嘴边扁皱起来,快要哭了。
“大年夜不许哭,哭就打!”母亲道。
大哥连忙把小弟连劝带骗地哄到书房里来。
“不要着急,等一等我给你钱。唉,弟弟,你知道我小时有多少压岁钱?哪里像你们一样,有什么一块两块的!”
“有一年.当我才八九岁时,我在大年夜的前几天就预算好新年要用的钱和要买的东西了。我和大姊道:‘去年祖母给二百钱做压岁钱,今年我大了一岁,一定可以给我五百钱。我要买花炮放.还要买糖人,还要和你,和他们掷状元红,今年一定要赢你的。’我一切都计划得好好的,五百钱恰好够用。”
“到了大年夜了,我十分的快活,一心等候着祖母发压岁钱。饭后,祖母拿出一包包的红纸包.先递一包给大姊,又递一包给我。我一看,只有一百钱!那时,我真失望,好像跌入一个无底的暗洞中似的,觉得什么计划都打翻了,火炮糖人都买不成,状元红也不配掷了。”
“我哭声地问祖母道:‘今年压岁钱怎么只有一百钱?我不要!’
“祖母一句话也没有,眉毛紧皱着,好像有满脸心事似的”
我见祖母不答应我,知道无望了,便高声地哭了起来。祖母道:你哭你哭!要讨打了,大姊只有五十钱呢!她不哭,你哭!你晓得今年没有钱吗?说时,她脸色凄然,好像倒也要下泪了。婶母见我哭了,连忙把我哄到她房里,说道:乖乖的,不要哭,祖母今年实在没有钱。明年正月里一定会再给你的。”
“祖母在她房里自言自语道:三儿钱还不寄来,只有两块钱了,今天又换了一块做压岁钱,怎么过日子!’她说时,声音有些哽咽了。婶母道:你听,祖母说的话!她多疼爱你.有钱难道还不给你么?’”
“我的气终于不能平下去。倒在床上抽噎了许久,才被婶母拉进房里去睡。那一个大年夜真是不快活的一个。第二天,听婶母对老妈子说,老太太昨夜曾暗自流泪了一回。后来,我见祖母开抽屉取了钱打发地保上门贺喜的,去望了一望,真的,她抽屉里只有一块钱,另外还有压岁钱分剩的几百钱,此外半个钱也没有了。这个印象我到现在还极深刻地留着。唉!我真不应该使祖母伤心!”
弟弟倚在大哥怀里,默默地听着,在灯光底下,见大哥脸色很凄惨,眼角上微微的有几滴泪珠,书房里是死似的沉寂。
外面,大厅上。小妹和倍倍的喧闹、嬉笑的声音,时时地透达进来。
(原文有删改)
13下面是关于文章脉络的梳理,请根据提示将它补充完整,每处不超过10个字。(2分)
①小孩老早盼过年→② →③母亲大年夜分压岁钱→④小弟为钱少发脾气→⑤
14下列对这篇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文章先写了过年期间快乐繁忙的情景:做游戏、看电影、围火堆、跳面具舞、杀鸡宰鱼、清账、祭祖、吃年夜饭等,展示出了一幅具有浓郁民俗特色的风俗画。B、文章对于大哥还要到公司里去做半天工和母亲打发要账的人的交代,看似闲笔,实则暗示出当时生活的境况,为下文压岁钱减少以及大哥的故事埋下了伏笔。C、文章插叙了大哥给小弟讲自己小时候的故事,反映出大哥对自己儿时行为的悔恨,同时告诉小弟家境艰难,不应该因压岁钱少哭闹而使母亲伤心,意在对小弟批评教育。
D、文章的整体氛围从开始盼年时热闹与快活发展到大年夜压岁钱引发的失望与落寞,展示出当时人们生活的艰难。
15、文章画横线的句子形象地刻画出大哥当时的心情,请具体分析。(3分)
那时,我真失望,好像跌入一个无底的暗洞中似的,觉得什么计划都打翻了,火炮糖人都买不成,状元红也不配掷了。
16、结合全文内容,分析小说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4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20分)
香椿的味道
李红霞
①乡下老家,有许多野生的香椿树,一年一年滋生繁衍,零零散散地点缀满了乡村的各个角落。当然,最好能长在自家房前屋后,那样就可以整日看着香椿芽由小变大,然后近水楼台先摘先尝了。当春风温暖地让我彻底脱去冬衣的时候,那香椿也就该发芽了。我最爱吃香椿,总是一天三遍地看着房角那棵香椿树发呆,真想早日拿着钩子扒下嫩嫩的芽子吃个够。可我急,树不急,整日挺着干枯的枝丫在蓝天中显着它的沧桑与稳重,迟迟不吐芳香。
②一个灿烂的午后,忽然在和风中嗅到了丝丝清香。迫不及待地跑到树下,踮着脚,寻找蓝天中闪出的那些暗红。找到了!一簇簇短短的芽子,不知何时已经在干瘪的枝尖绽开了笑脸,从高至低,错错落落地像是给这位老者扎上了晃动的蝴蝶结,将积蕴一冬的热情完美释放在这个春天里了。那嫩嫩的芽子,被阳光穿透成靓丽的紫红,闪着淡淡的油光,在湛蓝作为底色的映衬下,显得格外耀眼、温情,一时间觉得香椿芽就是春天,春天就只有香椿芽。
③春风催荣了万物。不出几日,香椿芽已经长成了小丫头的冲天小辫。竖在房角的长杆终于派上了用场。用铁丝弯成一个钩,绑在长杆上,就可以去扒那些垂涎已久的香椿了。站在房顶,长长地举起杆子,将那些可爱的芽子引入铁钩里,然后猛地一拧杆把儿,只听脆脆的“叭”一声,一簇香椿就应声飘落了下来。不一会儿,香椿已散落一地。
④于是,便怀抱这些香椿,吵着让母亲给我炸“香椿鱼儿”吃。母亲先是把这些香椿一片叶子、一片叶子地择好、码好,然后洗净,放在盆里用温水加盐腌一下。这时,母亲就可以腾出手来准备面糊了。在碗里打两个鸡蛋,放入适量的面粉和水,搅匀,直至能在筷子上拉出丝。烧开油,取出腌好的香椿在面糊里裹一下,迅速放入滚烫的油锅里,只听“吱啦”一声,那个裹了面糊的香椿,顿时翻滚着膨胀起来,成了焦黄颜色。
⑤一直站在旁边的我,早已被锅里的“香椿鱼儿”惹得大咽口水了。一出锅,就用手抓起来吃,烫得我直跺脚摇手。母亲乐了,拿出碗盛好递给我。我便乖乖地坐在灶前,哧溜哧溜地吃到肚圆,抹一把嘴上的油,跑着玩去了。回来后,又会吃上一大碗。
⑥一茬一茬的香椿吃下来,夏天已近,香椿已不能用来炸着吃了,我对香椿的热情也淡了下来。母亲却去摘那些稍微嫩一些的叶子,切碎,晒在太阳底下,说是晒干后还可以吃。我不信,这怎么吃?炎炎夏日,母亲便取出那些干香椿,放在锅里用油炸一下,然后拌在黄瓜丝里,放上醋,浇在凉水浸过的面条上,一碗清凉喷香的凉面吃过,夏日的炎热一下子就在香椿的清香里消失了。这种干香椿只要保存得好,可以吃一年,直到又吃上那暗红的嫩芽。
⑦母亲知道我爱吃香椿,因此总是在春天里给我带来嫩香椿芽,有的嫩到可惜,母亲却说这样的才好吃;过几天又会捎来一大包干香椿,于是我就一年都能吃到香椿了。生日长寿面里,浇上油炸香椿,那味道真是特别透了,让我再一次感受到了珍藏在香椿里的春天的味道。
(选自《人民周刊》2017年第5期,有改动)
17.文章围绕“香椿”写了盼香椿、 、炸香椿、 四部分内容,充满浓浓的生活气息。(2分)
18.从修辞手法(任选一种)的角度,赏析第②段中画线的句子。(4分)
19.第④段描写母亲炸“香椿鱼儿”的一系列动作,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3分)
20.第⑦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3分)
21.谈谈你对“香椿的味道”的理解。(4分)
22.生活有百味,哪一种“味道”让你印象深刻呢?说一说原因。(4分)
三、作文(50分)
23.随着新学期的开始,春天又一次来到我们身边。请以《今年春天我很》为题,写一篇作文。
(1)把题目补充完整。
(2)以记叙为主,适当运用抒情、议论的表达方式。
(3)卷面整洁,字迹清楚,不少于600字。
(4)内容要求健康充实,抒写真情实感。
(5)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班级和姓名。
答案
1、A 2.C 3.A 4.D 5.D 6.D 7、傅雷家书 莫扎特 傅聪 干净
8、(1)广州今年将完成60个赏花点建设
(2)夏荷濯清涟出淤泥而不染,冬梅傲霜雪远群芳以无争
9、所见: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
所闻: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
10、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 先闻其声
11、急切
12、“我”在看社戏的途中所见所闻
13、②全家人认真忙年 ⑤大哥劝慰小弟家道难
14、C
15、“我真失望,好像跌入一个无底的暗洞中似的”用了夸张的手法,极言大哥当时失望之深之重,“计划被打翻了,火炮糖人买不成,状元红不配掷了”,反复强调做不成的事,渲染出心理的极端失望,将抽象的失望心理用形象的“火糖人”“状元红”,使失望的内心更真实可感,生动形象。
16、以小孩子的欢笑嬉闹结尾,小孩子不因钱多少而影响心情,表现出对钱无知的孩子简单的快乐,与初知钱的重要性弟弟的失望形成对比,与饱尝生活艰难、为钱发愁却无处诉说的成人世界形成对比,反衬生活的艰难,大年夜哭与笑极具冲击力,以乐景衬哀情,透露出浓郁的悲剧色彩,耐人寻味。
17.扒香椿 吃香椿
18.示例(1)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香椿芽人的情感,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香椿芽在枝尖绽放时的勃勃生机,表现了作者看到香椿发芽时愉快的心情。(2)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香椿树比作老者,把香椿芽比作蝴蝶结,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香椿芽初绽时的美丽,表现了作者看到香椿发芽时愉快的心情。
19.生动传神(描写细腻),表现了母亲的技艺娴熟(做事利落、勤劳能干)。
20.照应题目(前文),深化主题。
21.香椿本身的味道、母爱的温暖、童年的快乐、春天的味道。
22.示例(1)红烧肉的味道。红烧肉是爸爸的拿手好菜,不过他在外地工作,不能经常回家,但每次回家都给我做香喷喷的红烧肉,那里面有父亲的味道。(2)眼泪的味道。眼泪中不只有苦涩与悲伤,它更是经历风雨与挫折的见证,让我更加自信、坚强。
23、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