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3年浙江省温州市中考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题2分,共14分)
1.二里头遗址的考古发现,让夏朝由传说成为信史。这说明( )
①传说故事毫无史学研究价值 ②考古发现是重要的史料来源
③实物资料可以证实文献记载 ④文献资料所载历史完全可信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二里头都邑多网格式布局的发现,可以证明夏朝( )
A.等级有序,阶级分化 B.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C.轻徭薄赋,休养生息 D.繁荣开放,盛世气象
3.在雅典城邦,五百人议事会对所有官员进行审查考核,包括资格审查、任期审查、绩效审查和账目审查。如果官员不能完成自己分内事务,将受到渎职处罚。这表明雅典( )
A.发展民主政治 B.维护成文法律 C.加强君主专制 D.倡导理性主义
4.乾隆时期,画家徐扬创作了《盛世滋生图》(见图),描绘了当时苏州的市井风情。该画可以佐证清朝前期( )
《盛世滋生图》(局部)
A.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B.财政危机不断加剧
C.商品经济相当活跃 D.土地兼并十分严重
5.“三三制”是抗日根据地政权建设的重要原则,即共产党员、党外进步人士和中间派在抗日民主政权中各占三分之一。1941年,在陕甘宁边区政府选举中,当选共产党员超过三分之一。为落实“三三制”,一名党员主动退出,递补了一位党外人士。这一原则( )
A.团结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力量 B.降低了中国共产党崇高声望
C.激化了根据地政府的内部矛盾 D.壮大了土地革命的群众基础
6.1920年初,郑振铎等温籍学生返乡创办《新学报》,刊发了一系列文章(见表)这可以印证( )
期号 主要文章
第1期 《破除社会阶级》 《学校为什么不应该设读经科》
第2期 《达自由的路》 《中国妇女的解放问题》
第3期 《社会化的教育》 《可造的世界》
A.洋务运动影响温籍学生 B.新文化新思想得到传播
C.早期党组织在浙南成立 D.俄国道路成为青年共识
7.1946年,国际学生联盟成立,号召全世界学生维护战后和平。1948年,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学生组织,以该联盟受苏联控制为由纷纷退出,转而成立国际学生大会。此后,两大国际学生组织相互指责与控诉。这反映了( )
A.军事冲突出现于学生运动 B.冷战思维扩展到学生组织
C.朝鲜战争加剧了两极对抗 D.欧洲一体化影响世界格局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8题10分,第9题12分,共22分)
8.筑梦空天,未来你来。(10分)
【国之长城】
自建军以来,在国土防空、阅兵、军事演习、紧急空运、抗震救灾等重大任务中,中国空军向祖国和人民一次次交上了优秀的答卷。
(1)中国空军在各项重大任务中的出色表现,彰显了什么精神?(2分)
【国之重器】
中国空军歼—20战斗机航迹遍布东南西北中。警巡东海,战巡南海……它在练兵备战中发辉重要作用,守护着祖闾的领海、领空。因此,它被誉为“▲”。
中国空军运—20运输机航迹遍布亚洲、非洲、欧洲和大洋洲。近年来,它多次向巴基斯坦等国这送抗疫物资、向汤加等国这送救灾物资。因此,它被誉为“▲”。
(2)请写出你心目中的誉称,结合材料分别予以解释。(6分)
【国之未来】
(3)中国空军的发展需要未来少年的持续奋斗。请你运用所学知识,为中国空军设计一则征兵宣传语。(2分)
9.崇实、创新、重商:温州崛起的文化基因。(12分)
【源:永嘉学派的勃兴】
永磊学派是南宋时期盛行于温州的一个儒家学派。叶适是集大成者,主张“通商惠工,以国家之力扶持商贾。
温州多低山丘陵,耕地少,有优良的天然港口。南宋时期,人口迅速增加,谋生不易。于是,大量温州人从事商业贸易,“其货纤靡,其人多贾”。朝廷在此设置市舶务,鼓励海外贸易。
——整理自陈丽霞《温州人地关系研究:960—1840》
(1)结合温州地域特点,说明永嘉学派重商思想形成的原因。(4分)
【流:近代士人的转型】
1876年,温州开埠通商。在时代潮流的推动下,孙诒让等温州传统知识分子秉持经世致用的永磊之学,走出书斋,投身社会,传播西学,倡办时务。
表2 近代温州士人的社会改良(部分)
人物 改良举措
孙诒让 兴办矿务公司,轮船公司等;参与创办各类新式学校300余所,提侣职业教育、普及教育
陈虬 戒缠足,改礼俗,办医院;受《时务报》影响,创办《经世报》等报刊
——整理自徐佳贵《晚清温州府士人与地方知识转型》
(2)联系时代背景,分析近代温州士人进行社会改良的意义。(4分)
【汇:四千精神的赓续】
“四干精神”是崇实创新的永磊之学的时代升华。1985年5月l12日,《解放曰报》报道温州改革实践,认为催生温州模式的就是“走遍千山万水,想尽千方百计,说尽千言万语,吃尽千辛万苦”的精神。2023年4月,为适应转型升级发展,浙江提炼了以“千方百计提升品牌,千方百计拓展市场,千方百计自主创新,千方百计改善管理”为内涵的“新四干精神”。
(3)从文化自信的角度,阐述赓续“四千精神”的时代价值。(4分)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023年浙江省温州市中考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题2分,共14分)
1.二里头遗址的考古发现,让夏朝由传说成为信史。这说明( )
①传说故事毫无史学研究价值 ②考古发现是重要的史料来源
③实物资料可以证实文献记载 ④文献资料所载历史完全可信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考古发现”“让……传说成为信史”可知,考古发现让由传说成为了信史,这说明考古发现是重要的史料来源,实物资料可以证实文献记载,②③符合题意,故选C项;传说故事毫无史学研究价值说法有误,有考古资料作为证明的传说就是史实,①表述有误;文献资料所载历史完全可信太过绝对,文献有时需要与考古相互印证,④表述有误,排除ABD项。
2.二里头都邑多网格式布局的发现,可以证明夏朝( )
A.等级有序,阶级分化 B.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C.轻徭薄赋,休养生息 D.繁荣开放,盛世气象
【答案】A
【解析】由题干图片可知,宫殿位居中心,四周有贵族集中分布的墓葬,这说明地位高的位居中心,这证明了夏朝等级有序,阶级分化,故选A项;根据所学可知,二里头遗址属于夏朝时期,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出现于东周时期,排除B项;网格式布局体现不出轻徭薄赋,休养生息,这一政策汉朝曾经实行过,排除C项;繁荣开放,盛世气象是唐朝时期的特征,排除D项。
3.在雅典城邦,五百人议事会对所有官员进行审查考核,包括资格审查、任期审查、绩效审查和账目审查。如果官员不能完成自己分内事务,将受到渎职处罚。这表明雅典( )
A.发展民主政治 B.维护成文法律 C.加强君主专制 D.倡导理性主义
【答案】A
【解析】据题干“对所有官员进行审查考核”“如果官员不能完成自己分内事务,将受到渎职处罚”可知,这表明雅典对官员进行监督,防止官员渎职、贪污、受贿,体现雅典发展民主政治,故选A项;题干材料没有提及雅典的法律,因此不能说明雅典维护成文法律,排除B项;雅典实行民主政治,没有实行君主专制,排除C项;理性主义是启蒙运动的核心思想,与雅典无关,排除D项。
4.乾隆时期,画家徐扬创作了《盛世滋生图》(见图),描绘了当时苏州的市井风情。该画可以佐证清朝前期( )
《盛世滋生图》(局部)
A.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B.财政危机不断加剧
C.商品经济相当活跃 D.土地兼并十分严重
【答案】C
【解析】由题干图片“《盛世滋生图》”可以看出,当时苏州地区街道井然,商贩众多,这说明当时商品经济相当活跃,故选C项;经济重心开始南移是在唐朝中期,排除A项;图片展现的是“市井风情”,没有涉及财政危机的信息,排除B项;图片没有涉及土地兼并的信息,排除D项。
5.“三三制”是抗日根据地政权建设的重要原则,即共产党员、党外进步人士和中间派在抗日民主政权中各占三分之一。1941年,在陕甘宁边区政府选举中,当选共产党员超过三分之一。为落实“三三制”,一名党员主动退出,递补了一位党外人士。这一原则( )
A.团结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力量 B.降低了中国共产党崇高声望
C.激化了根据地政府的内部矛盾 D.壮大了土地革命的群众基础
【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抗日根据地”“共产党员、党外进步人士和中间派在抗日民主政权中各占三分之一”并结合所学可知,这一原则让中国共产党积聚了力量,同时也获得了人民的支持和拥护,有利于团结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力量,巩固抗日民主政权,故选A项;“三三制”原则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崇高声望,排除B项;“三三制”原则有利于化解根据地政府的内部矛盾,排除C项;“三三制”原则是抗日战争时期实行的,与土地革命无关,排除D项。
6.1920年初,郑振铎等温籍学生返乡创办《新学报》,刊发了一系列文章(见表)这可以印证( )
期号 主要文章
第1期 《破除社会阶级》 《学校为什么不应该设读经科》
第2期 《达自由的路》 《中国妇女的解放问题》
第3期 《社会化的教育》 《可造的世界》
A.洋务运动影响温籍学生 B.新文化新思想得到传播
C.早期党组织在浙南成立 D.俄国道路成为青年共识
【答案】B
【解析】题干中《新学报》上发表的文章,旨在呼吁破除社会阶级,主张教育社会化,提出中国妇女的解放问题等,这些都是新文化新思想的重要内容。结合题干时间“1920年初” 可以印证新文化新思想得到传播,故选B项;洋务运动主要涉及经济方面的近代化,与《新学报》上发表的文章内容不符,排除A项;《新学报》的文章并没有涉及到中国共产党或者工农运动等相关内容,因此无法印证早期党组织在浙南成立,排除C项;《新学报》的文章并没有明确体现出对俄国道路的认同或者推崇,无法得出俄国道路成为青年共识,排除D项。
7.1946年,国际学生联盟成立,号召全世界学生维护战后和平。1948年,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学生组织,以该联盟受苏联控制为由纷纷退出,转而成立国际学生大会。此后,两大国际学生组织相互指责与控诉。这反映了( )
A.军事冲突出现于学生运动 B.冷战思维扩展到学生组织
C.朝鲜战争加剧了两极对抗 D.欧洲一体化影响世界格局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1946年3月5日,英国前首相温斯顿·丘吉尔在美国富尔顿城威斯敏斯特学院发表的反苏联,反共产主义的演说,运用“铁幕”一词之意攻击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用铁幕笼罩起来”,因此此演说被称为“铁幕演说”。铁幕演说正式拉开了美苏冷战的序幕。结合题干“1948年”“以该联盟受苏联控制为由纷纷退出”“两大国际学生组织相互指责与控诉”等信息可以得出,反映了冷战思维扩展到学生组织,故选B项;题干材料没涉及军事冲突,排除A项;朝鲜战争开始于1950年,排除C项;欧洲一体化进程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排除D项。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8题10分,第9题12分,共22分)
8.筑梦空天,未来你来。(10分)
【国之长城】
自建军以来,在国土防空、阅兵、军事演习、紧急空运、抗震救灾等重大任务中,中国空军向祖国和人民一次次交上了优秀的答卷。
(1)中国空军在各项重大任务中的出色表现,彰显了什么精神?(2分)
【国之重器】
中国空军歼—20战斗机航迹遍布东南西北中。警巡东海,战巡南海……它在练兵备战中发辉重要作用,守护着祖闾的领海、领空。因此,它被誉为“▲”。
中国空军运—20运输机航迹遍布亚洲、非洲、欧洲和大洋洲。近年来,它多次向巴基斯坦等国这送抗疫物资、向汤加等国这送救灾物资。因此,它被誉为“▲”。
(2)请写出你心目中的誉称,结合材料分别予以解释。(6分)
【国之未来】
(3)中国空军的发展需要未来少年的持续奋斗。请你运用所学知识,为中国空军设计一则征兵宣传语。(2分)
【答案】
(1)爱国主义精神。
(2)护国之翼;歼—20战斗机守护祖国的海空,有效维护了我国的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和平之鹰;运—20运输机承担国际援助任务,有效展现了我国推动国际和平发展的大国担当。
(3)依法服兵役,圆梦空军蓝等。
【解析】
(1)精神:据材料“在国土防空、阅兵、军事演习、紧急空运、抗震救灾等重大任务中”“中国空军向祖国和人民一次次交上了优秀的答卷”并结合所学可知,中国空军在各项重大任务中的出色表现,彰显了爱国主义精神。
(2)誉称、解释:解答本题时需要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作答,如根据材料“守护着祖闾的领海、领空”可以得出护国之翼。
解释为:歼—20战斗机守护祖国的海空,有效维护了我国的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如根据材料“它多次向巴基斯坦等国这送抗疫物资、向汤加等国这送救灾物资”可以得出和平之鹰。
解释为:运—20运输机承担国际援助任务,有效展现了我国推动国际和平发展的大国担当。
(3)宣传语:本题是开放性题目,要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符合主题,言之有理。如依法服兵役,圆梦空军蓝等。
9.崇实、创新、重商:温州崛起的文化基因。(12分)
【源:永嘉学派的勃兴】
永磊学派是南宋时期盛行于温州的一个儒家学派。叶适是集大成者,主张“通商惠工,以国家之力扶持商贾。
温州多低山丘陵,耕地少,有优良的天然港口。南宋时期,人口迅速增加,谋生不易。于是,大量温州人从事商业贸易,“其货纤靡,其人多贾”。朝廷在此设置市舶务,鼓励海外贸易。
——整理自陈丽霞《温州人地关系研究:960—1840》
(1)结合温州地域特点,说明永嘉学派重商思想形成的原因。(4分)
【流:近代士人的转型】
1876年,温州开埠通商。在时代潮流的推动下,孙诒让等温州传统知识分子秉持经世致用的永磊之学,走出书斋,投身社会,传播西学,倡办时务。
表2 近代温州士人的社会改良(部分)
人物 改良举措
孙诒让 兴办矿务公司,轮船公司等;参与创办各类新式学校300余所,提侣职业教育、普及教育
陈虬 戒缠足,改礼俗,办医院;受《时务报》影响,创办《经世报》等报刊
——整理自徐佳贵《晚清温州府士人与地方知识转型》
(2)联系时代背景,分析近代温州士人进行社会改良的意义。(4分)
【汇:四千精神的赓续】
“四干精神”是崇实创新的永磊之学的时代升华。1985年5月l12日,《解放曰报》报道温州改革实践,认为催生温州模式的就是“走遍千山万水,想尽千方百计,说尽千言万语,吃尽千辛万苦”的精神。2023年4月,为适应转型升级发展,浙江提炼了以“千方百计提升品牌,千方百计拓展市场,千方百计自主创新,千方百计改善管理”为内涵的“新四干精神”。
(3)从文化自信的角度,阐述赓续“四千精神”的时代价值。(4分)
【答案】
(1)温州耕地资源匮乏,南宋时期人口迅速增加,进一步激化人地矛盾,因此大量温州人从事商业贸易。温州的港口优势与政府鼓励海外贸易的政策,进一步促进了温州商业贸易的繁荣,这成为永嘉学派重商思想的现实基础。
(2)近代温州士人进行社会改良,兴办新式企业,促进了温州地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为温州记得发展培养新式人才;创办报刊,传播维新思想,启发温州民众的思想觉醒;发展医疗等民生事业,促进了温州社会生活的转变。
(3)“永嘉之学”“四千精神”“新四千精神”一脉相承,不断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有助于增强文化自信。“四千精神”不断丰富的时代内涵,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不竭的精神动力。
【解析】
(1)原因:根据材料中温州地域特点“温州多低山丘陵,耕地少”可知温州耕地资源匮乏;根据材料“南宋时期,人口迅速增加”“大量温州人从事商业贸易”“朝廷在此设置市舶务,鼓励海外贸易”等信息可知,温州耕地资源匮乏,南宋时期人口迅速增加,进一步激化人地矛盾,因此大量温州人从事商业贸易。温州的港口优势与政府鼓励海外贸易的政策,进一步促进了温州商业贸易的繁荣,这成为永嘉学派重商思想的现实基础。
(2)意义:根据材料“近代温州士人的社会改良”“兴办矿务公司,轮船公司等;参与创办各类新式学校300余所,提侣职业教育、普及教育”可得出近代温州士人进行社会改良,兴办新式企业,促进了温州地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为温州记得发展培养新式人才;根据材料“受《时务报》影响,创办《经世报》等报刊”可得出创办报刊,传播维新思想,启发温州民众的思想觉醒;根据材料“戒缠足,改礼俗,办医院”可得出发展医疗等民生事业,促进了温州社会生活的转变。
(3)时代价值:解答本题时可以从文化传承的角度和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等角度进行阐述。如“永嘉之学”“四千精神”“新四千精神”一脉相承,不断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有助于增强文化自信。“四千精神”不断丰富的时代内涵,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不竭的精神动力。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