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鲁教版(2019)必修1 第三单元 第三节 探秘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的河流地貌 课时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鲁教版(2019)必修1 第三单元 第三节 探秘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的河流地貌 课时练(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9-03 21:30: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节 探秘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的河流地貌
(2023·山西大同月考)下图为“河谷发育阶段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
1.按河谷发育程度由先到后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③②① D.②①③
2.形成该河谷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流水侵蚀作用 B.流水沉积作用
C.风力侵蚀作用 D.风力沉积作用
澜沧江—湄公河合作机制,促进了该流域六个国家在多个领域的合作。回答3~4题。
3.澜沧江—湄公河在中国境内部分河段流域范围狭窄,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
A.泥沙淤积使河床过高,支流汇入难
B.河流流速快,水流下蚀作用强
C.上游气候寒冷干燥,河流径流量小
D.河流两岸受高山束缚
4.下图示意该河流某河段景观(图中箭头为河流流向),图中河流以侧蚀作用为主的地点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023·浙江绍兴期末)下面图a为“某河流不同河段及其横剖面示意图”,图b为“某地景观图”。据此完成5~6题。
5.图a中①~④处沉积物颗粒的变化规律是(  )
A.由细到粗 B.由粗到细
C.先变粗,后变细 D.先变细,后变粗
6.图b所示地貌景观,最有可能位于图a中的(  )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
两个透明可封闭的玻璃容器中分别放置坡度和大小相近的土堆。取两个侧边底部开有孔洞的器皿置于土堆上,将两块大小和外形相近的冰块放置其中。将一组装置(实验组①)放置于室内遮阴处,实验时室温约为30 ℃,另一组装置(实验组②)放置于室外烈日下,2小时后(冰块未融尽)观察实验现象。完成7~8题。
7.图中堆积体模拟的地貌是(  )
A.三角洲 B.冲积扇
C.沙丘 D.冰斗
8.该实验能观察到(  )
A.堆积体甲比乙大
B.颗粒物a处比b处粗
C.甲沟比乙沟宽
D.乙沟比甲沟深
下图为“我国局部地区示意图”。读图完成9~10题。
9.甲处地形名称及其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分别是(  )
A.冲积扇、流水堆积作用
B.冲积平原、流水侵蚀作用
C.三角洲、海浪侵蚀作用
D.三角洲、流水堆积作用
10.近年来,甲处地形面积增长速度明显减慢,主要是因为(  )
A.海平面上升 B.沿海地壳下沉
C.黄河入海泥沙减少 D.该区植树造林
(2023·江苏徐州质检)在平坦地区流淌的河流,河曲发育,随着流水对河面的冲刷与侵蚀,河流愈来愈弯曲,最后导致河流自然裁弯取直,河水由取直部位径直流去,原来弯曲的河道被废弃,形成湖泊,因这种湖泊的形状恰似牛轭,故称之为牛轭湖。下图示意牛轭湖形成过程。读图,完成11~12题。
11.下列关于牛轭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形成顺序为①②③④
B.牛轭湖水较深
C.与河流下切侵蚀强有关
D.牛轭湖在山区也较多
12.在牛轭湖的形成过程中,通过人工“裁弯取直”,能加快水流速度,减少泥沙淤积,缩短航运里程,但不少地方又开始恢复河流的弯道,不属于其主要目的的是(  )
A.降低河流流速和洪水峰值
B.增加生物多样性
C.增强河流对污染的净化能力
D.减轻洪涝灾害
(2023·湖南益阳期中)下图是“我国西南某区域河流示意图”。据此完成13~14题。
13.该河流(  )
A.水流湍急 B.水量季节变化小
C.右岸陡峭 D.虚线为枯水期河岸
14.近年来河漫滩形成的速度减慢,其原因有(  )
A.下游新建防洪大堤
B.上游种植业发展迅速
C.上游建大型水库
D.下游河道不断疏通
15.读“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及景观示意图”,结合文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3分)
澜沧江发源于我国青藏高原,流出国境后称为湄公河。澜沧江流经横断山区时,多出现图中甲处所示的峡谷地貌景观;在澜沧江支流汇入的地方,河流流出山口,出现图中乙处所示的地貌景观;湄公河注入海洋时,流速减慢,出现图中丙处所示的地貌景观。
(1)甲处峡谷多呈“______”形(填峡谷的形态),其特点是河谷两壁__________,谷底几乎全部被河床占据,谷底______,深度通常______宽度。(4分)
(2)乙处地貌景观名称是____________,描述该地貌主要特点。(5分)
(3)丙处地貌是由流水的__________作用形成,简述丙处地貌的形成过程。(4分)
第三节 探秘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的河流地貌
1.C 2.A [第1题,据图可以看出③河谷最窄,发育最早;①河谷最宽,发育最晚,C正确。第2题,河谷属于河流侵蚀地貌,A正确。]
3.D 4.C [第3题,澜沧江—湄公河在中国境内部分河段流域范围非常狭窄,主要是由于流经横断山区,河流两岸受南北纵列分布的高山束缚,D项正确。第4题,根据河流凹岸侵蚀、凸岸堆积规律,甲位于河流凸岸,以堆积作用为主,A项错误。丙位于河流凹岸,以侵蚀(侧蚀)作用为主,C项正确。乙、丁侵蚀作用不明显,B、D项错误。]
5.B 6.A [第5题,图a中①~④处位于河流上游到下游不同河段,地势趋于平坦,河流搬运能力逐渐减弱,沉积物颗粒逐渐变细。第6题,图b地貌景观为瀑布,最有可能位于河流上游,落差较大地区,即图a中的①处。]
7.B 8.D [第7题,根据图示可知,土堆模拟山地,混合颗粒物在山前堆积形成以沟口为顶点,呈扇形的地貌,即冲积扇,B正确。第8题,实验组②在烈日下,实验组①在遮阴处,所以实验组②的冰块融化量更大,相当于河流的径流量更大,形成的堆积体更大,侵蚀的沟谷更深、更宽;因实验组②水量更大、侵蚀能力更强,颗粒物粒径会比实验组①的略粗,故选D。]
9.D 10.C [第9题,甲处位于黄河入海口,其形成主要是河流携带泥沙入海,受到海水顶托作用以及地势变缓,河流流速降低,泥沙沉积,形成三角洲,D正确。第10题,该处三角洲的泥沙主要是黄河从中上游地区搬运而来,甲处三角洲的面积增长速度减慢,说明黄河入海泥沙减少,C正确。]
11.A 12.D [第11题,根据材料“在平坦地区流淌的河流,河曲发育,随着流水对河面的冲刷与侵蚀,河流愈来愈弯曲,最后导致河流自然裁弯取直,河水由取直部位径直流去,原来弯曲的河道被废弃,形成湖泊”可知,其形成顺序为①②③④,A正确;牛轭湖水体流动性差,淤积作用强,湖水较浅,B错误;与河流的侧蚀有关,与河流的下切侵蚀无关,C错误;在平坦地区形成,因此山区较少,D错误。第12题,由题干可知,恢复河流的弯道,能降低河流流速和洪水峰值;能增加湿地范围,增加生物多样性;水流速度减慢,利于泥沙淤积,增加水域面积,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强河流对污染的净化能力,A、B、C正确,不符合题意;恢复河道弯曲,使水流速度减慢,河流淤积增强,河道可能变浅,不利于减轻洪涝灾害,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
13.D 14.C [第13题,读图可知,该河流河漫滩面积广大(河漫滩为流水堆积地貌),说明河水流速较慢,A错误;我国西南地区降水量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故河流水量季节变化大,B错误;图示河流右岸为凸岸,以堆积作用为主,河床坡度较缓,C错误;河漫滩在枯水季节露出水面,说明虚线为枯水期河岸,D正确。第14题,河漫滩处于河流的凸岸,以堆积作用为主,其形成速度减慢,主要受上游来沙量的影响,与下游关系不大,A、D项错误;上游种植业规模扩大,会进一步破坏植被,水土流失加重,河流含沙量增多,河漫滩形成速度会加快,B错误;上游建水库,会起到拦水拦沙的作用,使得河流含沙量减少,河漫滩增速减缓,C正确。]
15.(1)V 险峻陡峭 狭窄 大于
(2)冲积扇 呈扇形分布;自扇顶到扇缘沉积物厚度由厚变薄,沉积物颗粒由粗变细。
(3)堆积 河流携带大量泥沙注入海洋时,入海口处地势平坦,流速变慢,加上海水顶托作用,泥沙堆积形成。
解析 (1)根据图示经纬度位置、河流等信息可以判断甲处地处横断山区,山高谷深,流水的侵蚀作用强烈,河谷两壁险峻陡峭,谷底几乎全部被河床占据,谷底狭窄,河谷深度大于宽度,峡谷的形态多呈“V”形。(2)读图可以看出,乙处位于河流出山口,形成流水堆积地貌——冲积扇。冲积扇形状呈扇形;沉积物厚度自扇顶到扇缘由厚变薄;沉积物颗粒自扇顶到扇缘由粗变细,呈明显的分选性。(3)读图可以看出,丙处位于河流入海口,由流水的堆积作用形成三角洲地貌。河流入海口地区地势平坦,流速变慢;加上海水的顶托作用,导致河流携带的大量泥沙在此处堆积,便形成三角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