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分析土壤形成的原因
(2023·江苏盐城期末)土壤空气和土壤水分贮存于土壤孔隙中,二者体积组成比例常因外界因素而此消彼长。下图中虚线①表示土壤中空气和水分所占比例约为4%和46%。读图完成1~2题。
1.适宜多数植物生长的理想的土壤空气和水分比例变幅在( )
A.①~②之间 B.①~④之间
C.②~③之间 D.③~④之间
2.土壤有机质不包括( )
A.矿物质 B.枯枝落叶
C.动物残体 D.腐殖质
(2023·山东东营月考)我国东北地区黑土广布。黑土是目前世界上最肥沃、最适宜耕作的土壤,有着“一两土,二两油”的美称。下图为“黑土形成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3~4题。
3.导致黑土腐殖质层逐渐变厚的原因有( )
①成土母质 ②生物 ③气候 ④时间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4.黏粒淀积层的主要作用是( )
A.保水保肥 B.通气透水
C.调节土温 D.增加养分
土壤是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形成的,土壤能够反映其所在地域的自然环境特征。我国古代用青、红、黄、白、黑五色来描述我国五个方位的土壤(下图)。据此完成5~7题。
5.下列土壤方位与其形成环境和特点对应错误的是( )
A.红色——高温多雨,氧化铁含量较高
B.黑色——冬季寒冷,有机质分解慢
C.白色——气候干旱,盐碱含量较高
D.青色——降水较少,水分含量较少
6.从青到黄再到白,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逐渐减少,其主要原因是( )
A.热量条件的变化 B.水分条件的变化
C.地势高低的差异 D.农业类型的差异
7.东北黑土相比南方红壤( )
A.气温使土壤的增粘作用强
B.降水使土壤的淋溶作用强
C.土壤腐殖质的累积作用强
D.土壤中微生物分解作用强
(2023·广东清远质检)土壤剖面是指地面垂直向下的土壤纵剖面,由一些形态特征各异、大致呈水平展布的土层所构成。这些土层是土壤形成过程中物质转化、迁移和积累的结果。下图为“森林土壤典型剖面示意图”。据此完成8~9题。
8.丙土层为( )
A.基岩 B.淋溶层
C.淀积层 D.成土母质层
9.丙土层的显著特点是( )
A.有机质含量高且呈灰黑色
B.由分解的植物残体堆积而成
C.由疏松的风化碎屑物组成
D.有机质含量低而且色泽较淡
(2023·浙江宁波期中)下图为“高黎贡山东坡不同海拔土壤有机质含量在不同土壤深度的分布特征图”。读图完成10~11题。
10.土壤有机质含量分布特点( )
A.0~20 cm深度,随海拔增加有机质含量递增
B.20~40 cm深度,随海拔增加有机质含量递增
C.海拔1 010 m处不同深度土壤有机质含量低主要是因为地形坡度大
D.海拔2 610 m处不同深度土壤有机质含量差别大主要是因为人类活动干预大
11.海拔3 010 m处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主要因为该处土壤( )
A.水分含量较低 B.微生物活动强
C.有机质分解慢 D.有机质合成快
重茬指在一块田地上连续栽种同一种作物。随着全球沙漠化形势的日益严峻,可耕土地越来越少,采用土地连作提高复种指数是解决耕地不足问题的首选方法。但随之而来的是土地质量下降,农作物减产。下表示意我国某地不同重茬年限土壤pH值的变化。据此完成12~14题。
土层深度 重茬年限(年) 0~15 厘米 15~30 厘米 30~45 厘米
1 7.3 7.4 7.5
6 7.2 7.1 7.2
9 6.5 7.2 7.4
12 6.2 7.2 7.3
12.下列关于该地土壤pH值的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
A.重茬1年时,随深度增加土壤pH值变小
B.重茬6年时,土层深度15~30厘米pH值下降最多
C.重茬9年时,土层深度0~15厘米pH值下降最快
D.重茬12年时,土层深度30~45厘米pH值上升
13.针对该地土地利用中产生的问题,应采取的对策是( )
A.施用酸性肥料 B.种植耐碱性作物
C.深耕该地土壤 D.减少灌溉的次数
14.该地可能位于我国的( )
A.江南丘陵 B.西双版纳
C.浙闽丘陵 D.华北平原
15.(2023·安徽淮南调研)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土壤是指地球表面的一层疏松的物质,其形成与地理环境紧密相连。热带(季)雨林多发育砖红壤,干热区往往发育燥红土;赤红壤发育在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环境下;黄壤虽与红壤发育在同一纬度,但更喜欢多云雾、水分条件较好的地区。下面两幅图分别为海南岛土壤类型分布图(图1)和海南岛地形及降水量分布图(图2)。
(1)描述海南岛自然土壤类型的分布特点。(6分)
(2)分析燥红土形成的主要原因。(4分)
(3)据图1指出海南岛最肥沃的土壤类型并简述其肥沃的原因。(6分)
第四节 分析土壤形成的原因
1.C 2.A [第1题,土壤中的水分和空气的组成比例常常共同影响着土壤的热量状况。当水分过多时,空气就会受到排挤,造成土温下降,土壤缺氧,影响植物生长;如果空气过多而水分缺少,则会造成养分和水分供应不足,植物就会枯萎。性状良好的土壤,既能通气透水,又能蓄水保温。适宜多数作物生长的理想土壤的空气和水分组成比例一般在20%~30%之间变化。第2题,土壤有机质主要包括动、植物残体和腐殖质。]
3.B 4.A [第3题,由于气候导致微生物更新、枯枝落叶掉落以及动物死亡等覆盖在地层表面,通过长时间的分解和沉积,时间越长,覆盖的有机质、腐殖质越多,因此腐殖质层逐渐变厚,②③④符合题意,B正确。成土母质是在岩石风化分解等作用下形成的,故①不符合题意。第4题,观察图中信息,结合所学知识,黏粒淀积层土质细腻,黏性较强,密度较大,位于腐殖质积累层下方,能起到保存水分的作用,可以阻挡腐殖质积累层因水下渗导致的肥力流失,故A正确;由于黏性大导致通透性较差,故B错;土温调节作用不是通过土层解决的,故C错;土壤的养分主要来自生物的更新换代,故D错。]
5.D 6.B 7.C [第5题,红色土壤分布于我国南方地区,夏季高温多雨,淋溶作用强,氧化铁含量较高,所以土壤呈红色,A正确。黑色土壤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西北地区;由于这些地区冬季寒冷,微生物活动较弱,有机物分解慢,有利于腐殖质的积累,B正确。白色土壤分布在我国西部地区,由于降水少,气候干旱,土壤中盐碱含量较高,C正确。青色土壤主要分布在我国北方的东部沿海地区,位于东部季风区,降水多,水分含量较多,D错误,符合题意。第6题,土壤从青到黄再到白,逐渐从沿海地区向内陆地区移动,距海越来越远,水分越来越少,植被逐渐稀疏,枯枝落叶等减少,土壤有机质含量逐渐减少,主要原因是水分条件的变化,B正确。图中土壤从青到黄再到白,地势和热量有所差异,但相比于水分而言,不是主导因素,排除A、C。农业类型的差异是气候、土壤、水分等差异的综合结果,不是导致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逐渐减少的原因,D错。故选B。第7题,相比南方红壤,东北黑土分布区气温较低,有机质分解慢,土壤腐殖质的累积作用强,C正确。故选C。]
8.D 9.C [第8题,由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森林土壤剖面由地面垂直向下分为有机层、腐殖质层、淋溶层、淀积层、成土母质层、基岩。因此丙为成土母质层,D正确。第9题,由上题可知,丙层为成土母质层。有机质含量高且呈灰黑色是腐殖质层的特点,A错误;由分解的植物残体堆积而成的是有机层,B错误;由疏松的风化碎屑物组成是成土母质层的特点,C正确;有机质含量低而且色泽较淡的是淋溶层,D错误。]
10.A 11.C [第10题,据图分析,0~20 cm深度,土壤有机质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递增,A正确;20~40 cm深度,土壤有机质含量在海拔2 610 m处较2 210 m处低,B错误;海拔1 010 m处不同深度土壤有机质含量低可能是因为人类活动干预大,C错误;海拔2 610 m处海拔较高,人类活动少,D错误。第11题,海拔3 010 m处,海拔较高,气温较低,有机质分解慢,大量有机质积累在土壤的表层,使得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C正确;该海拔高度处,气温较低,蒸发弱,水分含量较高,A错误;该海拔高度处,气温低,微生物活动弱,有机质合成慢,B、D错误。故选C。]
12.C 13.C 14.D [第12题,分析表中数据可知,重茬1年时,随深度增加土壤pH值变大;重茬6年时,土层深度15~30厘米pH值下降数值和土层深度30~45厘米相同;重茬9年时,土层深度0~15厘米pH值下降最快;重茬12年时,土层深度30~45厘米pH值下降。故选C。第13题,分析表中数据可知,重茬9年时,土层深度0~15厘米土壤的pH值减小到小于7,土壤呈酸性,即表层土壤酸化,而深层土壤pH值变化不大,故可采取及时深耕土壤措施中和土壤酸碱度,减缓该地土壤酸化及退化速度;施用酸性肥料会加剧土壤酸化;重茬9年以后,0~15厘米土壤呈酸性,不适合耐碱性作物生长;增加灌溉次数可以冲洗淋淡酸性物质对农作物的危害。故选C。第14题,该地最初土壤pH值大于7,呈碱性,华北平原多盐碱地;江南丘陵、浙闽丘陵均为红壤,呈酸性;西双版纳位于热带季风气候区,风化淋溶作用强,土壤呈酸性甚至强酸性。故选D。]
15.(1)砖红壤分布面积最大,主要分布在北部、东部和东南部;赤红壤面积次之,主要分布在低山丘陵区;黄壤主要分布在中部山地;燥红土分布在西南沿海地区。
(2)燥红土分布在西南部,该地位于中部山地东南季风的背风坡,降水少;纬度低,气温高,干热区域有利于燥红土形成。
(3)类型:水稻土。原因:水稻土是人工土壤,是在自然土壤的基础上经人工熟化和培肥而成的土壤,有机质含量高,所以是海南岛各类土壤中最肥沃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