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河源市南开实验学校2014-201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广东省河源市南开实验学校2014-201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7.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12-17 13:26: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满分:120分
一、基础(20分)
1.诗文默写。(10分)
(1)安得广厦千万间,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1分)
(2)《记承天寺夜游》一文中集中描写月下美景的句子是: ,
, 。(3分)
(3)我们在探究学问,研究问题时,往往会出现峰回路转、扑朔迷离的情况,但是如果锲而不舍,继续前行,便会突然出现一个全新的天地。陆游《游山西村》中的“ , ”两句诗就包含了这个哲理。(2分)
(4)将《过故人庄》默写完整: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 。 , 。(4分)
2.下面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妈妈语重心长地给我讲了沉迷于网络的害处,列举了许多同学因上网而荒废学业的例子。
B、神舟发射基地的广大官兵,个个身怀绝技,却因工作的机密而鲜为人知。
C、第一位参加航天飞行的“平民”——37岁的教师克里斯塔·麦考利夫,虽然没有实现上两次“太空课”的愿望,却以自己探索太空的勇气,为全世界上了惊心动魄的一课。
D、我再三向他解释事情的原委,可他就是不听,真是不言而喻。
3.下面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巴东三峡》记叙了作者经过长江三峡时沿途所见到的无比雄伟奇丽的景色,是一篇内容翔实的游记。
B.新闻(又叫消息)的结构一般由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五部分组成。其中导语、主体、结语是一篇新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C.《周庄水韵》写了三次游周庄的情景和感受。从不同的季节、时间,选择不同的景物,多角度描写,充分表现了周庄水乡的多姿多彩,动人心弦。
D.《北京喜获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是一篇消息,报道了北京赢得了奥运会主办权的情况及各方的反应;而《别了,“不列颠尼亚”》则是一篇特写,报道了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这一重大历史事件。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他那和蔼可亲的音容笑貌,循循善诱的教导,时时出现在我眼前。
《青春之歌》这部小说塑造了共产党员卢嘉川、江华、林红等人的英雄事迹。
大家都说那三个学校的领导的决策是对的。
这些美丽的湖泊,容纳百川,调节洪峰,与长江形成了一个和谐的整体。
5.仿照划线部分,续写两个句子,与划线的句子构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4分)
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索取。如果你是一棵小草,就增添一分绿意;如果你是一朵白云,就化作滴滴甘露; ,
; , 。
二、阅读理解(共50分)
(一)阅读文言文两篇完成6-9题。(共15分)
答谢中书书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6.解释加点词的词义。(4分)
①晓雾将歇 ( ) ②月色入户 ( )
③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 ④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 )
7.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9分)
①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译文:
②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译文:
③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译文:
8.请用/划分句子停顿:念 无 与 为 乐 者(1分)
9.从思想感情看,两文都表达了对自然的亲近和热爱,但作者的心绪并不同。《记承天寺夜游》的苏轼是受到贬谪的“ ”人,《答谢中书书》中的陶弘景则堪称隐居的“仙”人(填摘自文中的一个字)。(1分)
(二)阅读《巴东三峡》(节选),完成10——14题。(19分)
船过了秭归和巴东,便入了最有名的巫峡,这是一段最奇险最美丽的山水。江水的险,险在窄,险在急,险在曲折,险在多滩。山的妙处,在不单调。这个峰很高,那个峰还要更高,前面有一排,后面还有一排,后面的后面,还有无数排,一层一层地你围着我,我围着你,你咬着我,我咬着你。前面无路,后面也无路。四面八方,都被悬崖阻住。船身得转弯抹角地从山缝里穿过去。两旁的高山,笔直地耸立着,好像是被一把快刀切成似的,那么整齐,那么险峻。仰着头,才望见峰顶,中间是一线蔚蓝的天空。偶尔看见一只黑色的鸟,拼命地飞,拼命地飞,总觉得它不容易飞过那高高的峰顶。江水冲在山崖上、石滩上,发出一种横暴的怒吼,有时候可以卷起一两丈高的浪堆。
巫山的云,这一次因为天气晴爽,没有看到。据一位老先生说,看巫山的云,要在迷蒙细雨的天气。那时候,望不见天,望不见山峰,只见顶上云雾腾腾,有像牛马的,有像虎豹的,奇形怪状,应有尽有,那情形比起庐山来还要有趣。这一次因为正是秋高气爽的好天气,天上连云影也没有,几个极高的峰巅,我们可以望得清清楚楚。最可爱的,就是在那悬崖绝壁的上面,倒悬着一些极小的红花,映着古褐苍苍的石岩,另有一种情趣。
过巫山即入瞿塘峡。此峡最短,不过十三四里。山势较巫峡稍低平,水势仍险急,因有夔门滟澦堆阻在江中,水不得平流之故。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白帝城。那一段古城刘皇叔托孤的悲惨故事,就发生在这个地方。山顶上有一古刹,为孙夫人庙。颜色为瓦白色的墙,隐约地从树林中呈现出来。我们走过的时候,正是下午六点光景,一道斜阳,照在庙前的松树上,那颜色很苍冷。远远地朝北望去,隐约地可以望见八阵图遗迹。庙里的钟声,同夔府那边山上传来的角声,断断续续地唱和着,那情调颇有些凄凉。所谓英雄落泪游子思乡的情感,大概就是在这种境界里产生的。
10.上文以作者的游踪为线索,请在下面括号内填上相应的地名。(3分)
秭归 ( ) ( ) ( ) 白帝城
11.巫峡山水的特点用上文中两个词语回答是:“ 、 ”。(2分)
12.文中写到了白帝城,使人联想到李白的一首诗《早发白帝城》。请默写这首诗。(2分)


13.文中写瞿塘峡时提到了刘皇叔托孤的悲惨故事。“刘皇叔”即 时期的(人名) 。写这个故事对全文所起的作用是什么?(3分)

14.说出下列句子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填入表格中。(9分)
① 江水的险,险在窄,险在急,险在曲折,险在多滩。
两旁的高山,笔直地耸立着,好像是被一把快刀切成似的,那么整齐,那么险峻。
江水冲在山崖上、石滩上,发出一种横暴的怒吼,有时候可以卷起一两丈高的浪堆。
句子 修辞手法 作用
①句

②句

③句

(三)阅读甲乙两文,回答文后15—19题。(16分)
甲 北京喜获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
A.得票数比第二名多34票
【新华社莫斯科7月13日电】 (记者许基仁、刘广、林榕)把所有的矜持都抛掉,让热泪尽情地流淌。在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用平稳的语调宣布北京成为2008年奥运会主办城市后,聚集在莫斯科世界贸易中心的中国人眼睛湿润了。
北京在国际奥委会第112次全会选定2008年奥运会主办城市的投票中,第二轮就以过半数优势赢得了奥运会主办权。B.在这轮投票中,北京获得了56票,多伦多为22票,巴黎为18票,伊斯坦布尔为9票。
在投票前各申奥代表团作陈述报告时,中国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再次重申中国政府坚定支持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的立场。他说,中国政府将信守在北京陈述报告中所作的所有承诺,并将尽一切努力帮助北京实现其承诺。
C.北京在首轮投票中获得了44票,多伦多、伊斯坦布尔、巴黎和大阪分别得20、17、15和6票。大阪第一轮被淘汰。
今天共有118名国际奥委会委员参加了投票。首轮实际上有104名委员投票,有效票为102张。第二轮有106名委员实际参加投票,有效票为105张。
风度翩翩的何振梁噙住了泪水。面对排着队上前祝贺的国际奥委会委员,何振梁只有用默默的拥抱来感谢支持北京、支持中国的朋友们。
何振梁在来莫斯科前接受本社记者的专访时说,现在的北京比八年前有了很大的进步,北京应该赢得2008年奥运会举办权。
15.写出本文的正标题和副标题。(2分)
正标题:
副标题:
16.指出本文的导语部分,并指出它的主要作用。(3分)
导语部分是 段。
主要作用是 。
17.北京于 (时间)在 (地点)在 (会议)上赢得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北京的对手有 。(5分)
18.本文画横线的三个句子在表达上的作用分别是:
A句:
(2分)
B、C句:
(2分)
19.试分析文中最后一句话中的“应该”一词的含义。(2分)

三、作文:(50分)
以“家乡的 ”为题,写一篇赞美家乡的作文,要求不少于500字,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八年级)八年级政治 第7页 (共8页)八年级政治 第7页 (共8页)八年级政治 第7页 (共8页)
八年级)八年级政治 第7页 (共8页)八年级政治 第7页 (共8页)八年级政治 第7页 (共8页)
四、附加题:(10分)
下一个问题是我需要一个石臼舂粮食。因为我明白,仅凭自己的一双手,是无法做出石磨的。至于如何做石臼,我也一筹莫展。三百六十行中,我最不懂的就是石匠手艺了,更何况没有合适的工具。我费了好几天的功夫,想找一块大石头,把中间挖空后做个石臼。可是岛上尽是大块岩石,根本无法挖凿,而且石质不硬,是一些一碰就碎的沙石,经不住重锤去舂,而且即使能捣碎谷物,也必然会从石臼中舂出许多沙子和在面粉里。因此,当我花了很长时间找不到适当的石料时,就放弃了这个念头,决定找一大块硬木头。这要容易得多。我弄了一块很大的木头,大得我勉强能搬得动。然后用大斧小斧把木头砍圆;当初具圆形时,就用火在上面烧一个槽。火力和无限的劳力,就像巴西的印第安人做独木舟那样终于把臼做成了。又用铁树做了一个又大又重的杵。舂谷的工具做好后,我就放起来准备下次收获后舂谷做面粉,再用面粉做面包。
第二个需要克服的困难是,我得做一个筛子筛面粉,把面粉和秕糠分开。没有筛子,就无法做面包。做筛子想想也把我难倒了。我没有任何材料可以用来做筛子,也就是那种有很细很细网眼的薄薄的布可以把面粉筛出来。这使我停工好几个月,不知怎么办才好。除了一些破布碎片外,我连一块亚麻布也没有。虽然我有山羊毛,但我根本不知道怎样纺织,即使知道,这里也没有纺织工具。后来,我忽然想起一个补救办法,也是当时唯一的办法,那就是在从船上搬下来的那些水手衣服里,有几块棉布和薄纱围巾。我拿了几块出来做成三个小筛子,总算能凑合着用,这样应付了好几年。至于后来怎么办,我下面再叙述。
PAGE
- 9 -
同课章节目录